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醫案講習錄(簡體書)
滿額折

醫案講習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張錫純醫學全書》之一。 目前所出版的張錫純著作,多為將全部著作匯為一冊的厚重開本。而本次分卷出版恢復張錫純生前對其醫著的分冊原旨,將《醫學衷中參西錄》系列醫著分為五冊:處方篇(即《屢試屢效方》)、藥物篇(即《中藥親試記》)、醫論篇(即《中醫論說集》)、醫案篇(即《醫案講習錄》)、傷寒篇(即《傷寒論講義》)。并在完全尊重張錫純原意、原文的基礎上,通過現代編輯手法,讓該書的“層次更分明,眉目更清晰。” 本書主要通過列舉醫學案例,具體分析患者的病況,對其進行對癥下藥。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也可作為臨床醫學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張錫純 張錫純(1860~1933),字壽甫,中國近代杰出的中醫臨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成為繼《傷寒論》以來最受醫者歡迎的中醫經典著作之一,被稱為“醫學中第一可法之書”,而張錫純先生也被稱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 張錫純先世原籍山東諸城,明初遷居直隸(今河北省)鹽山邊務里,遂為鹽山人。家道小康,少時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因其家訓教子孫宜_訓蒙兼習醫而益世潤身,遂在讀書之暇隨父習醫。 這期間其中醫水平不斷提高,常為人疏方看病,教學時文醫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醫為業。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醫高魯軒、毛仙閣束手的危重癥,頗受二人稱道,自此應診幾無虛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訓蒙、教書為職業。1893年第二次參加秋試再次落弟后,張錫純開始接觸西醫及其他西學。1904年,中國廢科舉,興學校,張錫純成為鹽山縣唯一可教代數和幾何學的教員。此時張氏開始接觸西醫及其它西學。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張氏萌發了衷中參西的思想,遂潛心于醫學。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讀書、應診過程,使他的學術思想趨于成熟。1909年,完成《醫學衷中參西錄》前三期初稿,此時他年近50,醫名漸著于國內。1912年,德州駐軍統領聘張氏為軍醫正,從此他開始了專業行醫的生涯。1918年,奉天設近代中國第一家中醫院——立達醫院,聘張氏為院長。1928年春,張氏攜眷至天津,援徒并開業行醫。組織中西匯通醫社,傳播學術。 張錫純主張衷中參西,匯通中西醫學。而他在臨床醫學上有很深的造詣,療效卓絕,屢起沉疴危證,為醫界公認的一代名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中國中醫藥報》,專門對大約百位中國當代名老中醫做了大型調查:最推崇的中醫藥學家是誰?最喜愛的中醫藥著作是哪部?
在《中國中醫藥報》所調查的這些當代名醫中,“最喜歡的中醫藥學家”選擇最多的是張仲景、張錫純;而“最喜讀的中醫藥著作”選擇最多的是《傷寒雜病論》、《醫學衷中參西錄》。
鄧鐵濤、朱良春、李可、余國俊、李靜等當代中醫臨床家,為什麼紛紛選擇張錫純為最喜歡的中醫藥學家?為什麼會選擇《醫學衷中參西錄》為最喜歡讀的中醫藥著作呢?
原因則是中醫學界所公認的:張錫純對於中醫的臨床體驗,“屢試屢效,而後筆之於書,公諸醫界。迨醫界亦用其書屢效,而後可傳諸異祀,永為醫界法程。”所以,後人評價道“曆試諸方,莫不應手奏效,如鼓桴之相應。真活人之金丹,濟世之慈航也。”張錫純本人被“醫界群推第一人”,其畢生醫著系列《醫學衷中參西錄》被稱為“第一可法之書”,“從此知《衷中參西錄》實為醫學家不可不備之要書也。”
尤為可貴的是:張錫純的醫學經驗,被後人稱之為“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具有非常突出的“可操作性、可複製性”。傳統中醫教學一般是“取《內經》、《難經》、《傷寒》、《金匱》諸書為講義。然如此以教學生,取徑太遠,非闡十年之功於此等書,不能卒業;即能卒業者,果能得心皆應手乎?”而張錫純本人親授自己的學生,“惟授以拙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三年期滿,皆能行道救人”。
創作《傷寒論》的張仲景,被公認為“中國古代醫學第一人”;那麼,著有《醫學衷中參西錄》系列醫著的張錫純,也被現當代醫家推崇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
張錫純的全部醫學著作,唯有《醫學衷中參西錄》系列而已。本次對於張錫純醫學全書的重新點校、編輯出版,我們採用“奉天章福記書局民國二十年印行版本”為底本、參考“天津中西匯通醫社民國二十三年印行版本”對校本。相對于傳統的點校出版,本書有三大創新特點:
第一個特點:將卷佚浩繁、廣博厚重的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全書,進行分門別類,按冊出版,方便讀者攜帶和閱讀。張錫純在世之時,考慮到其所有著作卷佚浩繁,超過一百萬字,於是張錫純本人將其醫著系列分為“處方、藥物、醫論、醫案、傷寒”五個分冊,以方便讀者閱讀。而目前所出版的張錫純著作,多為將全部著作匯為一冊的厚重開本。所以,本次分卷出版恢復張錫純生前對其醫著的分冊原旨,將《醫學衷中參西錄》系列醫著分為五冊:處方篇(即《屢試屢效方》)、藥物篇(即《中藥親試記》)、醫論篇(即《中醫論說集》)、醫案篇(即《醫案講習錄》)、傷寒篇(即《傷寒論講義》)。
第二個特點:對張錫純原著中前後章節錯亂的地方予以“重新編輯”。因為張錫純在世的時候,著作都是陸續出版,所以,在“醫論篇”中,包含有“藥物篇”、“傷寒篇”內容。使得整個分類體例有混亂之處。所以,我們在完全尊崇張錫純原意的前提下,對全書各冊的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的分類編輯。

目次


題詞
例言
《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六期第一卷
 虛勞喘嗽門
 虛勞證陽亢陰虧
 虛勞兼勞碌過度
 肺勞咳嗽由于伏氣化熱所傷證
 虛勞咳嗽兼外感實熱證
 勞熱咳嗽
 肺勞喘嗽遺傳性證
 肺勞痰喘
 肺勞喘咳
 肺勞喘嗽兼不寐證
 肺病咳嗽吐血
 肺病咳吐膿血
 肺病咳吐痰血
 氣病門
 大氣下陷兼小便不禁
 大氣下陷
 大氣下陷身冷
 大氣下陷兼消食
 大氣下陷兼疝氣
 沖氣上沖兼奔豚
 胃氣不降
 肝氣郁兼胃氣不降
 胃氣不降
 血病門
 吐血證
 咳血兼吐血證
 吐血兼咳嗽
 吐血兼咳嗽
 吐血證
 吐血證
《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六期第二卷
 血病門
 大便下血
 大便下血
 大便下血
 大便下血
 瘀血短氣
 腦充血門
 腦充血頭疼
 腦充血頭疼
 腦充血頭疼
 腦充血兼腿痿弱
 腦充血兼痰厥
 腦充血兼偏枯
 腸胃病門
 噎膈 
 反胃吐食
 胃脘疼悶
 冷積腹疼
 腸結腹疼
 腸結腹疼兼外感實熱
 頭部病門
 頭疼
 眼疾
 目病干疼
 牙疼
 肢體疼痛門
 脅疼
 脅下疼兼胃口疼
 脅疼
 腰疼
 腿疼
 腫脹門
 受風水腫
 陰虛水腫
 風水有痰
 黃疸門
 黃疸兼外感
 黃疸
 黃疸
《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六期第三卷
 痢疾門
 痢疾轉腸潰瘍
 痢疾
 痢疾
 噤口痢
 大小便病門
 泄瀉兼發灼
 小便白濁
 小便因寒閉塞
 不寐病門
 心虛不寐
 不寐兼驚悸
 癇痙顛狂門
 癇風兼腦充血
 受風瘈疚
 慢脾風
 慢脾風
 將成慢脾風
 顛狂失心
 神經錯亂
 傷寒門
 傷寒兼腦膜炎
 傷寒脈閉
 傷寒脈閉
 少陰傷寒 
 傷寒兼有伏熱證
 溫病門
 溫病兼大氣下陷
 溫病兼氣虛氣郁
 溫病兼吐瀉腿抽
 溫病少陰證
 溫病結胸
 溫病結胸
 溫病
 風溫
 風溫兼伏氣化熱
 溫病兼痧疹
 溫病兼勞力過度
 溫病兼下痢
 溫病兼腦膜炎
 溫熱泄瀉
《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六期第四卷
 溫病門
 溫病兼虛熱
 溫病體虛
 溫熱腹疼兼下痢
 溫病兼下痢
 溫病兼下痢
 暑溫兼泄瀉
 溫病
 溫病兼項后作疼
 溫病兼脅疼
 風溫兼喘促
 秋溫兼伏氣化熱
 溫病兼嘔吐
 溫病兼嘔吐
 溫病兼衄血便血
 溫疹
 溫疹兼喉痧
 溫病兼喉痧痰喘
 溫病兼喉疼
 溫病兼陰虛
 溫病兼喘脹
 溫病兼虛熱
 溫病兼吐血
 溫病兼沖氣上沖
 瘧疾門
 瘧疾兼陰虛
 瘧疾兼脾脹
 瘧疾兼暑熱
 瘧痢兼證
 霍亂門
 霍亂兼轉筋
 霍亂吐瀉
 霍亂脫證
 霍亂暴脫證
 婦女科
 懷妊受溫病
 受妊嘔吐
 懷妊得溫病兼痰喘
 懷妊得溫病兼下痢
 產后下血
 產后手足抽掣
 產后癥瘕
 血閉成癥瘕
 產后溫病
 流產后滿悶
 月閉兼溫疹靨急
 處女經閉
 血崩證
《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六期第五卷
 種菊軒詩草
 自序
 登日觀峰詩并序
 秋日與廣平諸同人會治北學舍開軒遠眺
 和楊孕靈君甲子生朝偶成(步原韻)
 貴農
 惜物命
 憫時
 德州軍中視日報有感
 德州衛岸有感
 秋日閑游衛岸
 月夜獨步河上
 題扇詩并序
 廣平學舍題壁并序
 廣平模范學校題壁
 大名臨河旅邸春日即事
 客居大名清明有感
 黃鶴樓題壁詩并序
 漢皋江上偶成
 自漢皋還至保陽即事
 題東明縣漆陽書院
 和友人李心泉自詠原韻
 詠菊詩并序
 詠菊
 正月上旬懷友人楊杏村
 和張漢槎自題避秦居原韻
 又壘前韻
 和宗弟相臣詠懷二律原韻
 和胡天宗五十自壽原韻
 詠遼寧城東萬泉河并序
 和徐韻英二十感懷原韻
 感時
 呂鏡宇尚書八旬晉五壽誕兼重逢赴鹿鳴之期志喜
 放紙鳶
 詠傅星橋表兄元配劉孺人詩并序
 暮春閑游衛上
 意境
 題友人張子平別墅
 秋日在大名偶眺河上
 和李心泉詠黃梅詩原韻
 題楊如侯君《靈素生理新論》中肖相
 自題《衷中參西錄》中肖相
 題友人張叔翔與全連軍士攝影
 詠藥中白頭翁
 題軍士魯廣達肖相
 題蘇明陽君肖相(天地新學社主任)
 題張鐘山君肖相
 題姜指歐君肖相(天地新學社編輯主任)
 題優伶孝女詩并序
 中秋望月
 題友人張海如所畫山水圖
 寄友人朱缽文
 題康燮忱色門棒喝集
 詠史
 題明季費宮人故里
 立春日遲楊杏村不至
 湖北道中
 觀劇偶成
 和友人何筱棠贈妓原韻并勸筱棠為之消籍
 慈溪張生甫君六旬壽詞
 贈友人楊杏村
 謝何筱棠贈詩為題扇上并為畫蘭于扇
 題畫
 題友人祁仲安肖相
 挽陸軍中將黃華軒公
 擬諸葛武侯祠堂對聯

書摘/試閱

效果將藥連服兩劑,其病脫然痊癒。
說明《靈樞•癰疽》篇謂:癰發嗌中,名日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此證咽喉兩旁紅腫日增,即癰發嗌中名為猛疽者也。其膿成不瀉,則危在目前。若其劇者,必俟其化膿而後瀉之,又恒有迫不及待之時。是以此證因其紅腫已甚,有礙呼吸,急刺之以出其紫血而紅腫遂愈。此所謂防之於預也。且化膿而後瀉之,其瘡口恒至潰爛。若未成膿而瀉,其紫血所刺之口半日即合矣。
喉證原有內傷、外感之殊。其內傷者雖宜注重清熱,亦宜少佐以宣散之品。如《白喉忌表抉微》方中之用薄荷、連翹是也。由外感者雖不忌用表散之品,然宜表散以辛涼,不宜表散以溫熱。若薄荷、連翹、蟬蛻、蘆根諸藥,皆表散之佳品也。
或有謂喉證若由於外感,雖麻黃亦可用者。然用麻黃必須重用生石膏佐之。若《傷寒論》之麻杏甘石湯,誠為治外感喉證之佳方也。特是其方原非治喉證之方,是以方中石膏僅為麻黃之兩倍。若藉以治外感喉證,則石膏當十倍於麻黃。若遇外感實火熾盛者,石膏尤宜多加方為穩妥。是以愚用此方以治外感喉證時,麻黃不過用至一錢,而生石膏恒用至兩餘,或重用至二兩也,然此猶論喉證之紅腫不甚劇者。若至腫甚有礙呼吸,不惟麻黃不可用,即薄荷亦不可用。是以治此證方中只用連翹、蘆根也。
以上所論者,無論內傷、外感,皆咽喉證之屬熱者也。而咽喉中之變證,間有真寒假熱者,又當另議治法。五期四卷載有治此等咽喉證之驗案可參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