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的寫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導性參考書外,許多研究這一問題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爾《人類性愛史話》,費孝通《生育制度》,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閩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吳詩池、李秀治《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姜緒源《中國妻妾》,孔慶東《青樓文化》,其中尤以劉達臨先生的《中國古代性文化》資料最為翔實,極具參考意義。此外,還引用了周國平《守望的距離》和楊東平《城市季風》兩書部分觀點。限于本書體例,參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國際慣例,開列書目在此,并致謝忱。本書主要是寫給普通讀者而非專家看的,許多觀點都未能深入展開論證。讀者如有興趣深究,請參看拙著《藝術人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和《閑話中國人》(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本書除對中國人的兩性狀態和兩性關系進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三章還對人類和中國人兩性關系的歷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顧和檢討,第九章則對男女關系以及愛情、婚姻、家庭、人性等問題發表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為僅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顧和檢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并不強求讀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作者簡介

易中天

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藉此再版之機,對本書作了一次修訂,主要工作是刪繁就簡,著重刪去了與《閒話中國人》一書重複之處和過於繁瑣的論述,順便對一些錯漏作了訂正。改動最大的是刪去了第九章。依照“九九歸一”的思維定勢,原本是應該有第九章的,但我和責任編輯趙南榮兄都對這一章不甚滿意,重寫又不太可能。與其濫竽充數,不如壯士斷腕,金蟬脫殼,寧缺毋濫。其中尚可保留的內容,將在以後收入其他隨筆集或另行處理。

目次

第一章 男人
一 奶油小生
二 江湖好漢
三 忠臣孝子
四 大老粗與小白臉
五 尋找男子漢
第二章 女人
一 賢妻良母
二 弱女子與女強人
三 淫毒婦與貞烈女
四 嗲妹妹與假小子
五 二十世紀新女性
第三章 性
一 神圣祭壇
二 從禁忌到貞節
三 從圖騰到祖宗
四 等級與配額
五 設男女之大防
第四章 夫妻
一 形式與內容
二 所謂“明媒正娶”
三 無愛之婚
四 無性之戀
五 戀丈夫與怕老婆
第五章 姬妾
一 妻與妾
二 妾之地位
三 “妻不如妾”
四 妒婦與寵姬
五 “妾不如婢”
第六章 娼妓
一 起源與類別
二 青樓的功能
三 “婢不如妓”
四 風雅與才情
五 銅臭與血腥
第七章 情人
一 “妓不如竊”
二 懷春與鐘情
三 私奔與私通
四 偷情種種
五 捉奸心理
第八章 閑話
一 葷話與風話
二 微妙關系兩種
三 孤男寡女
四 離婚與再婚
五 “竊不如說”
原版后記
新版后記
三版后記

書摘/試閱

三忠臣孝子
除了李逵一類的江湖好漢幾乎無一例外地嫉色如仇或嫉性如仇外,忠臣孝子一類的“正派人物”,也差不多一樣地“不好色”或“無性慾”,甚至“無愛情”。比如諸葛亮就沒有什麼愛情故事(他的太太則叫“阿醜”),關羽、張飛也沒有,甚至連瀟灑英俊的趙雲也沒有。趙雲和周瑜一樣,都是少年英俊將軍。但趙雲既然是真英雄,身邊就不能有一個小喬。結果周瑜短命,趙雲善終。至於劉備,雖然討過好幾回老婆,但那是為了“漢祚延綿”,是“政治任務”,何況劉備本人也並不把老婆當回事,還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之類的混賬話,所以仍然可以算作是英雄。
這類“忠臣孝子”或“亂世英雄”,便是《品讀中國書系之三: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要說的第三類角色。他們當中相當多一部分,無妨稱之為“無骨的男人”。
如果說第一類形像多半是“奶油小生”,第二類多半是“花臉淨角”,那麼,這第三類形像在舞台上便多半是“須生老生”。這類人臉不白,皮不嫩,說話沒有奶味,有的聲如洪鐘,底氣頗足,有的還會弄幾下槍棒(比如劉備就曾在戰場上和關羽、張飛一起戰過呂布,宋江也在孔太公莊上教過徒弟),照理說應該像個男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事的,也都是“男人的事業”:或出將入相、安邦治國;或為官為宦,立政安民;或日耕夜讀,修身齊家;或馳騁天下,逐鹿中原。即便玩弄權術,覬覦國寶者,要幹的,也是男爺們的勾當。
說起來,這一類男性形象,原本應該是頗有希望,可以看好的。因為他們既不像“小白臉”們那樣地無用,又不至於像“黑旋風”們那樣地無情,照理說應該成為“英雄氣”不短,“兒女情”也頗長的理想人物。然而遺憾的很,這類人物的麻煩更大。因為既相當“無性化”,又相當“女性化”。不同之處僅在於:第一類男人的女性化,是徹里徹外的,外貌、言行、性格、心理,都像女人;這一類男人,則只是內心世界女性化,不認真分析,還看不出來。
證據之一,便是他們大多“好哭”。
在這方面,劉備算是最典型的一個。他文韜不如孔明,武藝不如關張,惟一的本事就是會哭。“潸然淚下”、“涕淚橫流”是他的拿手好戲;“放聲大哭”、“泣不成聲”是他的慣用伎倆。他借了東吳的荊州不還,魯肅一來討,他就哭,哭得魯肅心裡酸酸的,再也開不得口。這雖然是諸葛亮的“陰謀詭計”,但此計能夠奏效,也是看準了兩點:一是劉備會哭,二是魯肅怕哭。一個有女人本事,一個是婦人心腸,都夠女人氣的。
歷史上會哭的男人,當然絕不止於劉備一個。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忠臣孝子,都會哭,而且都必須會哭。他們寫給皇帝的奏摺、表章中,常有“臨表涕泣”或“感恩涕零”之類的話,而在朝堂之上當眾哭將出來的事,也不少見。這些人,在自己家裡,或自己的衙門、營帳裡,也許十分威嚴,相當地男性化,但一到皇上面前,便立馬變成了女人。尤其是,如果受到了皇上的嘉獎或恩典,更是非哭不可,否則便是奸臣。
事實上,這些人往往從小就被施以哭的教育,並被告知:哭,乃是一種非常正當的手段。司馬光的《家範》中就有這樣的話:“父母有過,諫而不逼”,“三諫而不聽則告泣而隨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父母有了過失,或者作出了錯誤的決定,就要勸諫。勸一遍不聽,勸第二遍;還不聽,就勸第三回。連勸三遍都不聽,怎麼辦呢?那就哭!這豈不是公開教唆以哭為手段麼?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