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讀庫-0706(簡體書)
滿額折

讀庫-0706(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何偉(Peter Hessler)是美國人,《紐約客》和《國家地理》雜志的專欄作者。他在《紐約客》上開辟的專欄名字就叫“中國通信”,盡管他現在已經隱居在美國的某座偏僻大山里。 導致他這次隱居的,是《讀庫0704》中《遍走長城》一文中提到的石彬倫(David Spindler),他們兩人某次一起爬長城,他從一個臺階摔下去,膝蓋骨骨折。因為其他意外,《讀庫0704》未能在預想時間內出版。而按照我的如意算盤,《遍走長城》是可以和《紐約客》上的英文原稿同時面世的。這篇文章備受《讀庫》讀者稱道。我將這些好評轉達給何偉,以此為誘餌讓他為《讀庫》持續供稿。 《中國的速成城市》一文是他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這次成為《讀庫0706》的頭條。我特別建議那些從事新聞工作的朋友好好讀一下何偉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采集事實、組織報道的。 2007年8月8日,中國隆重迎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同日,英國主流媒體也極為少見地在頭版頭條報道有關中國的內容,主題卻是“長江白鰭豚正式宣告絕種”,奧運倒計時活動被放在了一邊。《衛報》宣稱這是“五十年來第一種被人類活動推向滅絕的大型脊椎動物”。中科院水生所的專家立刻通過媒體反駁,白鰭豚只能說是功能性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物種滅絕標準,是指在過去五十年中未在野外找到的物種。 如果根據這個國際標準,英國人顯然有點操之過急,但不管是滅絕還是功能性滅絕,白鰭豚“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現實悲劇并無爭議。 于江先生土生土長在北方,本身的職業也與動物保護沒有什么關系,卻寫起了長江里的白鰭豚。《白鰭豚挽歌》一文,是他經過長達五年多的準備和醞釀,寫就的一條生活了二十二年的白鰭豚的生命傳奇。 在中國,有許多事情,機構不去做,民間在做;專家不去做,百姓在做。 2007年是“冬皇”孟小冬誕辰一百周年,本期《讀庫》特別刊發了一篇關于他的文章。這篇文章蓄謀已久,事實上我們還有更復雜的計劃,比如拍一部反映孟小冬生平的電視紀錄片、組織一次余派老生的專場演出等等,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只實現了這個計劃的第一步。好在來日方長,孟小冬永遠也不會過時,余派也永遠不會過時,讓我們慢慢來做。 記得幾年前,一些戲迷在網上“雪地裸身橫一字馬跪求”孟小冬的照片。關于這位傳奇女子,我們可以見到的圖像和聲音都很少。為了配發本期文章,我從章詒和先生處求來幾張孟的照片。天津的馬騫兄弟手里握有全套的天津《北洋畫報》影印本,三十年代的《北洋畫報》是報道梅孟之事最多的媒體,上面也有許多珍貴的照片,馬騫兄弟用極大的耐心搜集了十幾張照片發過來。盡管由于年代久遠,兼是影印本的原因,這些照片的清晰度不夠,但已彌足珍貴。特別是一組四張孟小冬的表情照:迎吻、送吻、斜睇、凝思,非常生動地浮現在紙上。這些照片的說明文字均為當年《北洋畫報》所配發,我們也可以從中一睹七十年前中國八卦媒體的風貌。 高玉寶的自傳體小說《我要讀書》當年風靡全國;王緒陽、賁慶余兩人創作的連環畫《我要讀書》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本期《讀庫》中刊載的是王緒陽先生所回憶的《我要讀書》的創作始末。尤為難得的是,他還提供了當年去高玉寶故鄉體驗生活時畫的速寫素描等原始材料,以及曾經被要求修改的畫頁的原稿。這些都呈現在《讀庫》中。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連環畫《我要讀書》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由適當的人員,用適當的方法完成的作品。 傅惟慈先生是翻譯界的“四大名旦”之一,譯著無數。生活中的傅先生也是個老頑童式的人物。自幼便渴望過一種流浪漢的生活,“我渴望走出家門,在外面廣大的世界里,混跡于千百萬普通人中間”。中國這樣的文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千里負笈記》記錄的便是他流浪生活的起點,“上帝給了我眼睛是叫我看東西,給了我雙腿是叫我走路,我現在就在使用它們”。他從淪陷中的北平,只身南下,幾經輾轉,來到后方的大學,繼續求學。 全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他流落到洛陽臨近前線時,那里有國民政府設立的戰地失學失業接待站,收容從淪陷區來的青年人,分配入學或就業。抗戰期間,從淪陷區到內地的學生可以領取政府每月發放的助學金維持生活。這是我原來所不知道的細節。 國破尚如此,留待今人羞。 《四海無人對夕陽》一文是梁由之先生寫作的“百年五牛圖”系列之一,所謂“百年五牛”是他心目中近百年中國史上最杰出的五個人物:蔡鍔、張季鸞、陳寅恪、魯迅和林彪。該文寫的是陳寅恪先生,近日從梁先生那里得到消息,說是“百年五牛圖”將由中信出版社在2008年推出,遺憾的是林彪一文只能存目。 苗煒是《三聯生活周刊》的執行主編,但在我看來,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每期《三聯生活周刊》上所輯錄的“聲音”專欄。各媒體基本都有同樣性質的專欄,但我相信苗叔叔的是最好的。這世界上聲音太多了,選擇什么、記錄什么、保留什么乃至發現什么,其中大有學問。在《讀庫0606》中,我把苗師傅2006年全年輯錄的聲音一網打盡,本期《讀庫》搜羅的則是2007年的喧嘩與騷動。

目次

中國的速成城市
白鰭豚挽歌
為“水中國寶”立傳
繾綣戲夢間
《我要讀書》創作始末
有一種玫瑰名叫辛德貝格
千里負笈記
青年會:城市改革者的命運
科柯施卡的世界碎片
四海無人對夕陽
滿是心跳的熱血江湖
匹格
科學界動物志
金庸識小錄(下)
聲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