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發展經濟學(簡體書)
滿額折

發展經濟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經濟發展”,包括3章。第1章“經濟發展的概念”,通過提出“我們所指的發展是什么”這個問題向學生介紹該學科。第2章“衡量經濟發展”,描述了經濟發展的衡量問題。第3章“發展思路的演變”,展示了發展經濟學研究方法如何隨時間改變。由于人類學家、政治學家等都對這些議題各持己見,所以跳出經濟學范疇并承認這些學科之間并非涇渭分明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發展的源泉”,討論了經濟發展的“原材料”或投入:資本、資源和勞動力。第4章“發展的金融資源”,討論了儲蓄和投資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而第5章“發展的自然基礎:資源和環境”,討論了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第6章“人口增長和流動”與第7章“人力資本:健康和教育”,具體說明了人的因素:人口增長和流動;通過改善醫療和教育水平來提高人力資本。
第三部分“生產性部門和國家”,首先說明了兩個主要生產性部門:第8章“農業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第9章“工業、技術與就業”。這兩章總結了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雖然在全書中,政府及政府政策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仍有必要對關于政府能做什么以及如何改善政府的表現的爭論提供一個總的框架。第10章“政府在發展中的不確定作用”,討論了這些普遍的問題;而第11章“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與經濟穩定”,具體考察了宏觀政策。
第四部分“發展的國際經濟學”,考察了發展的國際經濟環境。首先是第12章“對外貿易與發展策略”,然后是第13章“對外援助與對外投資”。第14章“債務及調整措施”強調了國際債務和重建困頓經濟問題——該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曾嚴重困擾拉丁美洲,而且在今天對許多非洲國家而言也甚為重要。第15章“全球資本市場與東亞發展模式”,探討適應短期資本流動中涌現的新問題,著重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東亞金融危機。
第五部分“結論”,包括第16章“教訓以及現存問題”。最后這一章把經濟發展作為一門學科,總結其變化和貢獻,并概括有關發展政策——特別是關于政府的角色——的教訓。

作者簡介

斯圖亞特·R.林恩教授是馬薩諸塞州沃塞斯特市(Worcester)圣母學院的經濟學和全球研究專業的副教授。他在查普希爾(Chapel Hill)的北卡羅來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71年)并從事經濟發展的教學工作16年:起初任教在韋恩堡(Fort Way—ner)的印第安納一普渡(Indiana--Purdue)大學,1987年起開始執教于圣母學院。 除教學以外,林恩教授在美國外事服務處工作了11年。其中的4年,他就職于美國位于尼日利亞拉各斯市(Lagos)以及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市(Dar es Sa—laam)的大使館,主要研究兩地的經濟問題。在拉各斯,他研究了石油和宏觀經濟問題。在達累斯薩拉姆,他研究了所有經濟問題,包括坦桑尼亞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F)的協議。林恩教授曾在華盛頓特區州政府工作7年,主要研究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投資和石油問題。他的工作包括檢查發展中國家是否遵守GATT(現已變為WTO)規則和雙邊投資條約的協商。他也協助監督外事服務機構的經濟培訓課程。

目次

出版前言
前言
Ⅰ 介紹經濟發展
1 經濟發展的概念
1.1 引言
1.2 富人和窮人
1.2—1 增長VS.發展
1.2—2 經濟發展和發展經濟學
1.3 本書的目的和主題
1.3—1 為什么研究經濟發展
1.3—2 本書的主題
1.4 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
1.4—1 發展道路
1.4—2 經濟發展和結構改變
1.4—3 發展的價值和目標
1.5 發展的簡化觀點
1.5—1 可視化發展
1.5—2 生產函數
1.5—3 資本積累
1.5—4 世界是如何分化的
1.6 發展經濟學領域的主要爭論
1.6—1 發展是什么以及我們如何衡量發展
1.6—2 經濟增長如何發生
1.6—3 平等和增長之間存在矛盾嗎?
1.6—4 人口增長威脅了經濟增長嗎
1.6—5 增長和環境之間此消彼長嗎
1.6—6 發展中國家應以何種條件接受外國的商品和資本
1.6—7 政府應扮演哪種角色
1.7 概要與結論
2 衡量經濟發展
2.1 引言
2.2 如何衡量發展
2.2—1 衡量產出
2.2—2 衡量發展:人類發展指數(HDI)
2.3 貧困與收入分配
2.3—1 貧困與人類基本需求
2.3—2 收人分配
2.4 發展中國家的多樣性
2.5 概要與結論
附錄 國際比較計劃
3 發展思路的演變
3.1 引言
3.2 發展的方法
3.2—1 古典觀點
3.2—2 向現代發展思路的過渡
3.2—3 傳統社會
3.2—4 二元主義
3.2—5 發展階段
3.2—6 依存理論
3.3 增長模型
3.3—1 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和對資本的強調
3.3—2 新古典模型:索洛,穩定狀態以及趨同
3.3—3 對新古典經濟模型的質疑:內生技術變革和新增長理論
3.4 發展模型:萊賓斯坦和劉易斯
3.4—1 臨界最小努力命題
3.4—2 劉易斯的勞動剩余模型
3.4—3 對劉易斯模型的展望
3.5 工業化模型
3.5—1 大推進
3.5—2 對大推進的批判
3.5—3 均衡增長
3.5—4 非均衡增長和聯系
3.6 當前討論中隱含的模型
3.7 概要與結論
Ⅱ 發展的源泉
4 發展的金融資源
4.1 引言
4.2 資本和增長
4.2—1 資本的角色
4.2—2 投資選擇
4.2—3 對資本的最終評價
4.3 發展中國家的儲蓄
4.3—1 家庭儲蓄 、
4.3—2 商業儲蓄
4.3—3 養老金的涌現
4.4 調動私人資源:金融機構的角色
4.4—1 貨幣和金融機構
4.4—2 金融,信貸和窮人
4.4—3 政府為什么要干預
4.5 金融深化和經濟發展
4.6 金融抑制和金融部門改革
4.6—1 利率政策
4.6—2 金融抑制
4.6—3 政策含義和政策改革
4.7 概要與結論
5 發展的自然基礎:資源和環境
5.1 引言
5.2 環境和經濟分析
5.2—1 環境賬戶
5.3 可持續發展
5.3—1 環境和經濟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嗎?
5.3—2 貧困和環境
5.4 外部性的經濟學
5.4—1 正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5.4—2 負的外部性
5.4—3 經濟價值和環境
5.5 將外部性考慮在內的方法
5.5—1 利用市場
5.5—2 政府的直接作用:公共物品
5.5—3 投資,環境和貼現率
5.6 土地的生產率
5.6—1 農業土地的使用
5.6—2 政策失誤和土地使用的成功
5.7 不可再生資源
5.7—1 礦產資源
5.7—2 化石燃料
5.7—3 市場和激勵
5.7—4 需求的沖突性:可再生燃料VS.不可再生燃料
5.8 不可剝奪的權利:水和空氣
5.8—1 水
5.8—2 空氣
5.9 全球環境和多邊行動
5.9—1 大壩
5.9—2 臭氧層
5.9—3 全球變暖
5.9—4 生物的多樣性
5.9—5 國際社會的作用:世界銀行
5.9—6 國際社會:從里約熱內盧到東京
5.10 概要與結論
6 人口增長和流動
6.1 引言
6.2 人口:舊觀點,新問題
6.2—1 馬爾薩斯困境
6.2—2 現今的趨勢
6.2—3 人口過渡
6.2—4 人口增長的成本和收益
6.2—5 人口為何急劇增長
6.2—6 為什么人口增長會隨著社會發展而減慢
6.2—7 政府在降低人口增長中的作用
6.3 人口問題
6.3—1 AIDS和人口
6.3—2 婦女失蹤之謎
6.3—3 人口、食物供給和饑饉
6.4 關于人口問題的爭論
6.4—1 學術爭論的地位
6.5 人口轉移:內部流動和城市化
6.5—1 城市化趨勢
6.5—2 城市化的后果
6.5—3 人口流動的推力和拉力
6.5—4 城鄉流動和非正規勞動市場
6.5—5 有解決方法嗎
6.6 國際移民
6.7 概要與結論
7 人力資本:健康和教育
7.1 引言
7.2 健康和健康護理
7.2—1 發展中國家健康水平低的原因
7.2—2 改善健康的方法
7.3 教育和培訓
7.3—1 讀寫能力的重要性
7.3—2 教育投資
7.3—3 在教育系統中分配稀缺資源
7.3—4 教育的不平等
7.4 貧窮的女性化
7.5 概要與結論
Ⅲ 生產性部門和國家
8 農業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9 工業、技術與就業
10 政府在發展中的不確定作用
11 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與經濟穩定
Ⅳ 發展的國際經濟學
12 對外貿易與發展戰略
13 對外援助與對外投資
14 債務及調整措施
15 全球資本市場與東亞發展模式
Ⅴ 結論
16 教訓以及現存問題
名詞解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