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第1卷第3期(總第3期)(簡體書)
滿額折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第1卷第3期(總第3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歷史的積淀,既是寶貴的物質財富,又蘊涵著精神內涵,是時代的標志,也烙有地域的印痕。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然而,當今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文化遺產面臨著空前的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對于文化遺產保護這樣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期首先特約兩篇專稿予以論述。
吳良鏞結合在南京的親身經歷,以及北京關於舊城保護與改造的思考,就南京城南地區“保護與更新”提出“歷史名城的文化復萌”的命題。吳良鏞希望對那些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同時又長期衰敗的城市地區,將文化遺產保護和城鄉文化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城市物質建設與城市文化復萌雙重目標,從中我們可以一窺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探索的創新思考。張杰、鄧翔宇則針對以傳統城市格局和風貌為主要特徵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邊地區的聚落遺產與文化景觀,提出了系統保護的觀點與方法,建議在城市空間戰略發展規劃和總體規劃中加以保護和控制,并把相應的保護內容納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技術體系。這兩篇文章都是從整體的、全局的視角來考慮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本期“學術文章”進一步從多個側面反映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單霽翔“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歷程”歸納了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與實踐,系統地概括了新中國成立后文物保護領域形成單體文物、歷史地段、歷史性城市的多層次保護體系,以及從單純的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走向對自然生態環境、歷史變遷軌跡、人的內心世界的尊重的轉變過程。左川以翔實的第一手材料,探尋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確定的歷史線索,分析現在中央行政辦公用地的形成及其原因。朱曉明、阮儀三基於現場調查,論述影響長江以北運河古鎮形態的地理、文化與民族因素,并對現存古鎮的獨特價值和保護利用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此外,還有兩篇文章從研究方法論的角度對文化遺產保護進行研討。劉伯英介紹北京工業遺產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探討北京工業遺產的研究體系,并對建立多層次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和工業遺產管理提出建議。

目次

主編導讀
特約專稿
 歷史名城的文化復萌
 論聚落遺產與文化景觀的系統保護
學術文章
 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歷程
 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確定的歷史回顧
 北京工業遺產的研究方法
 長江以北“京杭大運河”古鎮調查研究
 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綜述
 中國城市化問題研究綜述(Ⅱ)
國際快線
 英國的遺產保護與建築環境
書評
 評《簡·雅各布斯:城市尋夢》
 評《城市危機:文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評《循環城市——城市土地利用和再利用》
經典集萃
 20世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道路(Ⅲ)
研究生論壇
 論場所與場所營造
 關於歷史文化名鎮村選擇的思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