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苗醫史(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苗醫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說到苗醫,大山外的朋友可能會有一種撲朔迷離之感!往往會與古代巫術和神話聯系在一起,好象是一種遙遠的記憶。其實,苗族醫藥離我們很近,它就在我們身邊,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到苗家走走,你就會看到處處都有苗藥,人人都會幾個醫方,若是你不會用,就問問當地苗醫,他們會告訴你如何識藥,如何用藥,治什么病,怎么治病這些簡單的道理。這些隨手“揀”的“草根”醫藥,只要你帶回去“洗一洗”,“切一切”等簡單的“炮制”一下,稍加歸納就可以把苗家無字的“草根天書”頭緒理出來,整理一下就會是一篇或一部很好的苗族醫藥論文或論著。這些年來,我們在湘、鄂、黔、渝的苗家山寨走訪,結交了不少苗族朋友,認識了不少苗家醫生,拜他們為師,向苗醫求教,在苗家山寨“揀”到不少“寶貝”,使我一次次地享受到苗族醫藥文化滋味,感受到這么一個古老民族和悠久歷史的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無數次享受苗族醫藥文化的過程中,把這些“享受”的啟發和收獲忠實記錄下來,即顯現出我國苗族醫藥發展的軌跡,于是就有了編寫這本《中國苗醫史》的企望。編寫這本《中國苗醫史》可謂蓄意已久。從上世紀80年中期就著手收集苗族醫藥的點點滴滴“文史”或“口碑”文獻資料。在資料積累20多年的基礎上,我們才冒著膽量開始編寫。整個編寫工作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在繁雜事務之余“敲敲打打”完成的,歷時四年之久。在這四年之中,編寫組成員先後無數次到苗族民間深入調查,還查閱相關館藏史料,收集地下地上有關苗族醫藥文物等,在綜合整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才把《中國苗醫史》編成目前的這個版本。回過頭再看一下,還是顯得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多方面不夠細,論述不夠精確,這些就算留下一點遺憾,待今後再版時彌補吧。或留下空間,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臻至善,將一部更為翔實的中國苗醫發展史展現在世人面前。在《中國苗醫史》編寫中,參考和引用了有關苗族醫藥文化的史料和現代出版的苗族醫藥論文和著作。

作者簡介

田華詠,男,土家族,湖南省龍山縣人。1971年畢業于解放軍軍醫學院(現南方醫科大學)。供職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醫藥研究所,任所長20年。從事民族醫藥研究30余年。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土家族醫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民族醫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民族醫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藥科技獎勵評審專家等職務。曾任湖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湘西自治州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 主編出版學術著作有:《土家族醫藥學》(1994年);《中國民族藥炮制集成》(2000年);《土家族醫學史》(2005年);《土家族醫藥研究新論》(2006年)。聯合主編出版學術著作有:《苗族醫藥發展史》(2007年);《苗醫正骨》(2007年)。以上著作均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公開發行。合作出版學術著作(副主編)有:《中國民族醫藥外治法大全》(1994年);《中國民族民間特異療法大全》(2006年);《土家醫方劑學》(2007年)。還參編出版學術著作多部。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有關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等南方民族醫藥學術論文百余篇。 曾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研究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獎3項,還獲廳、州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 近年來,先後獲“湖南省職工自學成才獎”、“全國職工自學成才獎”、“全國職工自學成才標兵”、“中國中西醫結合貢獻獎”、“全國中醫藥科技管理工作優秀工作者”、”全國民族醫藥工作先進個人”、”湘西自治州科教興州獎”、“湘西自治州十大新聞人物”等多項獎勵或榮譽稱號。 杜江,男,漢族,1959年出生于貴州省織金縣。教授,碩士生導師,貴陽中醫學院學科帶頭人。1982年畢業于貴陽中醫學院藥學系,同年分配到原貴省中醫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等職。現任貴陽中醫學院藥學系副主任。貴州省中醫藥研究院民族醫藥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苗族醫藥基本理論、民族藥的研究與開發方面的工作。獲科技進步獎5項:主持編寫《土家族醫藥》、《中華本草苗藥卷》、《中華本草苗藥卷彩色圖譜》等專著和《苗醫基礎》、《苗醫藥發展史》、《苗語》等教材;發表研究論文70多篇,主持開發各類新產品20多個,其中部份產品遠銷海外。現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苗族醫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物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史文獻學會委員(理事);貴州省民族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貴州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目次

緒論第一章 苗族概況第一節 苗族流源第二節 苗族人口第三節 苗族語言第四節 苗族民俗第五節 民族自治第二章 神話傳說時代的早期苗族醫藥第一節 神農“嘗百草”、識藥效、除病痛,始創醫學一、神農氏其人其事二、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有關神農氏“嘗百草”,行醫治病的傳說三、神農與苗族醫藥的淵源第二節 蚩尤“傳神藥,醫治百病”第三節 祝融傳熟食,傳按摩強身健體術第四節 “苗藥祖師”,苗族上古神醫“苗父”第五節 “歡兜尚赤”,消疫除病,苗醫預防醫學的形成第六節 “藥王”傳苗醫方第七節 神話傳說時代的早期苗醫藥文化特征第八節 關于苗醫藥的起源第三章 古代苗族醫藥第一節 古代苗族藥物一、《神農本草經》中收載的有關苗族藥物二、《楚辭》中收載的有關苗族藥三、西漢時期《五十二病方》記載的苗語藥物四、歷史上其它史料記載的有關苗族藥物第二節 苗家養身保健與預防醫學第三節 古代苗醫療法一、藥浴療法二、治痘法三、拔毒法四、外敷法、刮痧療法、蛋滾療法、熨法第四節 畏鬼信巫、醫巫一家第四章 近代苗族醫藥發展簡況第一節 臨床醫學的發展第二節 婦科及外科手術學的發展第三節 苗族藥物學的發展第四節 苗族醫藥預防保健的發展第五節 苗族巫醫,醫術的延續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二、畫水巫術三、苗家椎牛,求神靈保平安;苗家打豬,求神靈除疾病第六節 近代苗族醫藥學的主要特點第五章 現代苗族醫藥第一節 苗族醫藥的繼承第二節 苗族醫藥的發展與提高……第六章 中國苗族醫藥學特點第七章 苗瑤語民族醫藥文化探源第八章 文化多樣性對苗族醫藥文化的影響 第九章 著名苗族醫藥專家學者簡介第十章 苗醫著作簡介第十一章 苗醫藥學術論文後記

書摘/試閱

鳳凰苗鄉《款規》中專門訂有“防病條款”,要求所有參加“合款”的苗胞,都要“守款規,講衛生”。十五條中寫到:“所有款員,都要保護環境衛生;凡傾倒贓物,禍及他人者,罰錢以賠賞損失;凡帶病串門,殃及他人者,罰錢以根治其病;凡在飲水井中洗豬菜人菜者,罰錢五吊;有勞力者不按時參加洗刷水井者,罰錢一吊。”“麻瘋病等不得在村內居住……”,可見苗醫不但注意環境衛生的保護,防止病從口人,而且注意傳染病者的隔離問題,即把預防分成未病先防和已病預防傳染兩個方面。比如鳳凰縣苗鄉人民為保證飲水清潔,常把井建成“三連井”,以分開飲用水,洗菜水,洗衣水。夏天走長路、上山勞動,可帶點大蒜子、百味連、鹽巴之類,以防中暑;冬天可吃些生姜、辣椒、花椒之類,以防感冒,醫生為老鼠癥或霍亂癥患者看病,可預先吃馬蹄香,黔東北苗族口含藥物防風濕病的習俗。黔東北印江自治縣格棒苗寨、羅鬼寨、巖山寨等苗家山寨的苗民,很少患風濕病。當地苗家有節日口含藥物的習俗。如“接龍節”、“十月苗節”、“三月三”、“跳花節”、“吃新節”等苗族節日,無論大人、小孩都要口含當地生長的一種苗藥,名叫苦藤。苦藤,是當地苗醫用于治療關節疼痛的苗藥。在黔南、黔東北苗族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苗族一大怪,苦藤當糖塊。”說明世代苗族人民有用苦藤防治風濕痛的習俗。黔東北苗族口含藥物防風濕病的習俗。黔東北印江自治縣格棒苗家、羅鬼寨、巖山寨等苗家山寨的苗民,很少患風濕病。當地苗家有節日口含藥物的習俗。當地生長的一種苗藥,名叫黑骨藤。是當地苗醫用于治療關節疼痛的苗藥。出痘麻的小孩,大人不要抱出去走門串戶;秋冬易染傷寒,不要在露天休息;春夏好發瘧疾、痢疾,要注意飲食衛生等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