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古玉收藏入門不可不知的金律:器形‧紋飾(簡體書)
滿額折

古玉收藏入門不可不知的金律:器形‧紋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王大鳴,名宏。1957年生于天津。大學學歷,主修古文字學,後涉足瓷、玉器的收藏研究。從事文物出版策劃、編輯及寫作二十余年。
主要著作有:《殷虛書契前編釋文》、《真草互讀大字典》、《金文楷釋大字典》、《先秦貨幣文字釋讀大字典》、《古陶瓷》、《高古玉》、《中古玉》。整理編輯出版有:《甲骨續存補編》、《殷虛書契前編》、《殷虛書契後編》、《殷虛書契續編》、《殷虛書契菁華》。

名人/編輯推薦

《古玉收藏入門不可不知的金律:器形紋飾》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目次

古代玉器造型與紋飾在鑒定中的作用很有限/001
幾種紅山文化玉器中的獸造型/003
紅山文化時期的異型玉璧和發箍/007
幾種紅山文化玉器中常見的紋飾/009
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幾種眼睛造型/011
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幾種常見穿孔/013
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量大,帶工的精品少/015
從良渚文化玉琮的眼睛細陰線辨識真偽/018
不建議收藏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璧、玉璜/020
建議收藏良渚文化玉發箍/022
常見的良渚文化玉器器形/024
殷商時期的玉人陷阱/026
殷商時期的玉璧“起領”/029
殷商時期的玉琮是圓筒形/031
殷商玉器中動物造型的四種形態/033
殷商玉器中的工具、兵器是很好的收藏目標/037
殷商玉器中幾種扉牙及其他紋飾/041
殷商玉器中幾種常見的眼睛/043
西周的兩種玉琮和收藏的三個著眼點/046
從一件西周玉璜的認識到與春秋、戰國玉璜的區別/049
西周片狀動物的造型特征/053
怎樣閱讀西周時期的鳳烏紋/055
西周玉器中有五種眼睛造型比較重要/057
認識春秋玉器中的勾云紋、蟠虺紋、臥蠶紋和絳索紋/060
怎樣看明白春秋玉器中神秘的獸面紋/064
戰國時期的玉璧、蒲紋璧及其他/067
戰國時期龍形佩的種類與特征/071
戰國時期劍首的收藏/074
戰國時期劍珌的特征/078
戰國時期帶鉤的收藏/080
戰國時期玉器常見的幾種紋飾/083
漢代螭虎紋造型追求砍削的視覺效果/086
怎樣認識漢代螭龍紋璧的圖案/088
漢代的劍飾設計破壞了戰國的平衡關系/092
西漢玉舞人的造型規律/095
“大頭”不是唐代人物的造型特征/099
介紹三種常見的唐代玉帶飾/104
唐代玉飛天的斷代特征/110
唐代的流云紋/113
唐代工、料俱佳的玉梳背/115
宋代玉器中的螭虎紋、龍紋和云紋/117
宋代玉器中的飛天/119
宋代仿古劍飾與戰、漢不同/121
宋代玉帶板的斷代/123
宋代執荷童子的五官以及穿著特征/125
唐、宋玉器的區別/127
遼、金時期的春水玉、秋山玉帽頂與飛天/130
元代玉器的紋飾特征/134
明代仿古玉器的認識與鑒定/138
明代玉器的器形與紋飾特征/143
明代玉牌飾與玉牌子的區別/147
明代玉花片的鏤空是為了躲避瑕疵門51
明代玉帶板的紋飾特征是遠近兩個層次/153
明代玉質文房用具的收藏價值高/155
明代器皿以掏膛最見特色/156
明代圓雕的特征是保留大塊的平面/158
清代玉器的的制作風格/160
清代的童子、觀音與如來佛/164
清代的生活類玉器/167
清代的陳設類玉器/169
清代的佩飾類玉器/172
清代的仿古類玉器/175
清代的仿古玉璧/177
清代的仿古琮/179
清代的仿古動物/180
清代的玉牌子/181
清代的扳指/183

書摘/試閱

《周禮》是一部記錄周代禮儀的專著,從西周墓葬出土玉器所表現出的禮儀性質來看,書中所記錄的那些所謂“六瑞”禮器,可能就是後代文人隔靴搔癢的想當然,得不到考古出土實物的支持。所以就有了“分之兩真、和之兩舛”的理論。如果從新石器晚期的良渚文化往下做俯瞰式的觀察,就會發現,玉璧的形制就沒有過跨越時代的統一制式,到了戰、漢時期的出廓璧,更是藐視了宗廟祀天禮器的肅穆。西周時期玉璧數量很少,而且直徑都比較小,璧面上多琢有裝飾性紋飾,與祭祀用器的端莊不相協調,倒是接近于唐以後的系璧。西周時期玉琮的真品傳世數量也不多,不少人的收藏品其實就是不同時期的仿品,作為初涉古玉收藏的朋友,先不必急于藏有一件西周玉琮,倒是應該對西周玉琮的基本狀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我以為,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樣式是不可知的謎,既是現代的考古發掘,在相近時代文字記錄或缺的條件下,後世的任何一種形制規定描述都是牽強的。譬如將琮體的造型說成是“天圓地方”的良渚玉器中就有所謂的箍形琮,1982年江蘇武進寺墩、1986年浙江余杭縣反山、1987年浙江余杭瑤山都曾出土了良渚文化時期的矮柱狀體玉琮,至少在良渚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兩種不同制式的玉琮,而殷商時期的玉琮明顯是沿著柱狀形制發展下來的。西周時期的玉琮則是順承了良渚玉琮的另一種方體圓孔的形制,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天圓地方”,這是從造型上區別于殷商玉琮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