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名將之死(紅卷)(簡體書)
滿額折

名將之死(紅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官員讀權謀,草根讀故事!
檀道濟、高潁、袁崇煥等名將,他們叱?風云、戰無不勝,結果卻死在
自己人手里。他們屈死或者叫“橫死”的原因,究竟是個人的性格還是時代
和歷史的必然?
歷史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後人知道他們也在重復前人的歷史。
《名將之死(紅卷)》(作者張銳強)講述9位名將鮮為人知的官場之路
《名將之死(紅卷)》很悲慘,但是很好看!

作者簡介

張銳強,1970年生于河南信陽縣農村。1988年考入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同時入伍。1999年退出現役。

2000年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寫小說,在《當代》、《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等雜志發表小說若干,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以及各類年度選本轉載。

名人/編輯推薦

《李廣——百戰將軍難封侯》、《魏延——胸中有韜略腦後無反骨》、《檀道濟——唱籌量沙大將軍》、《高敖曹——酒客·俠客·名將》、《高潁——他發明了記事牌?》、《高仙芝、封常清——一句話害死兩大將》、《岳飛——八千里路云和月》、《袁崇煥——一生功過誰人知》……現在,打開《名將之死(紅卷)》(作者張銳強),用目光撫摸這些男子漢的命運吧。

很多人喜歡讀史,但很少有人琢磨歷史究竟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不
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答案。這事朝大里說,就是歷史觀。
歷史是什么呢?在我看來,歷史絕非圖書館深處那一堆堆落滿積塵的發
黃書頁,也不是教科書上的習題,更非組織定論——元佑黨籍刻石立碑,不
可謂不莊重,結果又如何呢;不是勛章,也非牌坊。所謂歷史,就是一群群
生命個體的命運集合。雖然事過千年,依然有冤魂在悲慘地呼喊。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說,生物無生無滅,人的死只不過是換了另外一種存
在形式。那些分子和能量繼續在宇宙流轉,就像從一座城市走到另外一座城
市,從一個房間走到另外一個房間。那些磷足夠制成十盒火柴,那些鐵能打
成一枚吊得住人體的大釘子,那些水能煮十公斤也就是一大鍋羊肉湯;就社
會科學而論,每個人又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未必都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
神,但至少理論上具有唯一性。故而他們的死,難以一筆帶過。多數人讀史
,大抵只圖個熱鬧,不會感同身受,那種情緒被這樣一個歇後語嘲笑了幾千
年,而且還將繼續嘲笑下去:看唱本流淚——替古人擔憂。
很不幸,我大抵就是這樣一個被嘲笑的人。
題目涉及十八位名將,內文中連帶出的名將更多。這些將軍,絕大多數
都死于政治權術,死于官場斗爭,死于同僚暗箭。高敖曹雖然戰死沙場,死
于敵軍刀下,但根由依舊在于政治上的角力;李廣表面上死于自殺,并無外
來的直接迫害,但深層次原因卻是機遇不公。
非正常死亡,大約是將軍的宿命。死于床笫之間,向來被他們視為恥辱
。但問題在于,他們渴望的非正常死亡,是喋血疆場為國捐軀,而非像岳飛
,功勛彪炳史冊,品格頂天立地,只為領導不放心,便含恨蒙冤。圍繞權力
的斗爭可謂源遠流長,自從有官場,它便如影隨形。西北軍名將石敬亭,在
馮玉祥勢敗之後轉歸宋哲元,受實權派、北平市長秦德純排擠,不得不拂袖
離去。行前托昔日袍澤張自忠將軍轉交秦一封信:“紹文(秦德純字紹文)吾
弟,遍觀一部(侏史》,未見秦檜說岳飛一句壞話,而飛竟死于秦檜之手,
檜真乃大奸而特奸也。吾弟有乃祖之風,真不愧為秦氏子孫,前途遠大,好
自為之!余去矣,留書致意。”怎么樣,這信精彩吧?
我當然不是要羅列這些事實,然後告誡大家,要八面玲瓏謹小慎微,在
為人處世中如魚得水,像角斗士那樣爭取最長的存活期。沒那興趣。如果這
幾十萬字的書立意不過如此,央視七套肯定也不會邀我過去開十期講座。我
只是想反問讀者,你們可知道所有那些古人,無論壽終正寢還是冤沉海底,
都跟我們一樣曾經有血有肉,跟我們一樣曾經是熱血青年,跟我們一樣曾經
心懷美好的理想。
克羅齊說過,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大概是能從書中讀出當今辦公室
政治的原因。說心里話,我有點看不懂這些。國人有許多光榮傳統,其中之
一便是,我們可以容忍不認識的人當皇帝,卻無法容忍身邊的人長一級工資
。這應當是辦公室政治的根源之一。我大學畢業比較早,長期寄身體制,難
免遭遇這等窘迫。損人利己雖然缺德,但尚好理解,問題在于很多人是損人
不利己。這事很多人都遭遇過,而且大約還得遭遇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為美德。
話雖如此,寫這本書還的確就是為了斗爭。不過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
己。確切地說,是自己的記憶。年輕時雖不能像張松那樣過目成誦,但記憶
也足可自夸。而近年來則每況愈下,今天記的明天忘,上月讀的下月忘。這
讓我既惶恐又無奈。那么精彩的典故,那么曲折的故事,不能為我所用,豈
不可惜?絕不能坐視它們從記憶的網眼漏下。而要把它們記牢,最笨的辦法
最管用:書寫。以此固定記憶。
這只是為何寫。寫什么則是另外的問題。我性格平和,處事自認為中庸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性格。我習慣于隱藏倔強。而書中寫到的名將,個個
性格鮮明。他們大約都是多血質的吧。我喜歡這樣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的人
。在我眼里,他們都是漢子,都是純爺們兒。
本書寫作期間,自然要參考歷朝歷代的正史:《史記》、《漢書》、《
南史》、《北史》、《隋書》、《新唐書》、《舊唐書》、《宋史》、《明
史》。除此之外,岳飛部分主要參考了宋史研究專家鄧廣銘先生的《岳飛傳
》,以及鄧先生的高足、著名史學家王曾瑜先生的《岳飛新傳》。因只有他
們師徒兩位,不再專門列舉參考書目;多年以來,袁崇煥一直廣受爭議,爭
論至今尚未平息,關于他的史料也很多。鳳凰網的歷史板塊上有一個反對歷
史學家閻崇年的專區,雖不茍同于他們的觀點,但這里羅列出來的史料甚全
,免卻了我一一搜集之苦,在此一并致謝。我沒有在書中隨時注明出處,非
為掠美,主要不想寫成一本考證之作,影響讀者的閱讀效果。說句到家話,
我電腦水平較菜,在文檔下面隨時附注出處,尚且不會操作,來日定當加強
學習。
現在,打開書頁,用目光撫摸這些男子漢的命運吧。我敢保證,每個章
節都很精彩。這并非因為我的筆能生花,而是傳主的才智高妙。好事兒壞事
兒都是他們干的,與我無關。
是為序。

目次

序 歷史是個體命運的集合
李廣 百戰將軍難封侯
魏延 胸中有韜略腦後無反骨
檀道濟 唱籌量沙大將軍
高敖曹 酒客·俠客·名將
高潁 他發明了記事牌?
高仙芝 封常清 一句話害死兩大將
岳飛 八千里路云和月
袁崇煥 一生功過誰人知

書摘/試閱

李廣也是“關西出將”的有力論據。他是隴西成紀人。隴西者,隴山(
今六盤山)之西也。至于成紀,這個地方實在值得單獨說說。
西漢的成紀縣治,在今天甘肅靜寧縣的治平鄉劉河村。從那以後,成紀
縣因地震等原因,至少遷移過三次,但大方位沒有改變,基本都在今天的天
水與平涼交接處。那里是中國大姓李氏的發祥地。據統計,成紀李氏的後裔
中,先後出過帝王二十五人、宰相二十九人、大將軍五十二人、王公侯五百
一十多人;影響較大的文學家、畫家、音樂家將近二十位,太守、刺史、知
府、進士、舉人等不勝枚舉,被正史立傳者超過六百人。
成紀李氏的輝煌,開始于李崇。先秦時他曾任隴西郡守,李氏從此與隴
上結緣。李崇的孫子李信擔任秦國將軍時,單兵追擊燕太子丹,以勇氣而重
于秦始皇,後被封為隴西侯。李信的曾孫李尚曾經擔任成紀令,在成紀孕育
出名將李廣。從那以後,李氏家族以成紀為根據地,迅速繁衍壯大,到南北
朝時已成舉國望族。成紀李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首推李廣,身經百戰,所
謂“飛將軍”;其次是西涼王李□,稱雄西涼,割據一方,李氏因此越發興
旺;第三是李淵、李世民父子,他們締造的唐朝,國力強盛、疆域廣闊,使
長安成為國際大都會,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文學家則首推李白。其貢獻與
影響,怎么說都是狗尾續貂,顯得累贅多余,“李白”二字便可統冠全局,
通行世界。
白起的後人中出了自居易,李廣的後人中則有李白。白起爵位高,李白
影響大,可謂相映成趣。李白死于安徽當涂,由其族叔李陽冰安葬。李陽冰
收集整理李白的作品編成《草堂集》,序文中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
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李白在《贈張相鋤中更是直接這樣表白:“白本
隴西人,先為漢邊將。攻略蓋天地,一名飛青云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
悵。”直接指認李廣為先祖。
當然,詩人的話不能全信。在他筆下,詩與信史界限未免模糊。他的真
正意圖,恐怕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想跟唐朝皇帝拉本家套近乎。
隴西向來是李氏郡望,所謂“望出隴西”。但這并不能表明,李白就是
李廣的後代。這種可能性很小。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可能性,而在于這種行為
本身:李白為何一定要認李廣為先祖?即便跟皇帝攀親,也有眾多李姓顯赫
人士可供選擇,并非只有李廣。
這一點與本文可謂不謀而合。
李廣的事跡第一次見諸史冊,是漢文帝十四年,即公元前166年。這一
年里,匈奴大舉攻入長安北邊的重要關隘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
,加入抗擊匈奴的洪流。他箭法神奇,殺死和俘虜了不少敵軍,因功升為中
郎,被選來侍衛皇帝。跟隨文帝射獵時,他多次格殺猛獸,文帝因此大為驚
嘆:“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何足道哉!”
大概就是這句話,引發了李廣的無限遐想。從那以後,馬上封侯就成了
他畢生的焦慮。
景帝即位後,李廣在老家當官:隴西都尉。就是隴西郡的郡尉,主管該
郡軍事。景帝時將原來的郡尉改稱郡都尉,并且獨立設署辦公,分治一方。
不久,李廣又改任騎郎將,專門統帥騎郎。七國之亂時,他以驍騎都尉的身
份,效力于周亞夫軍前,在昌邑城下一戰揚名:激戰中他奮不顧身,一舉奪
下叛軍帥旗。梁王劉武為籠絡人心,要授予他將軍印。當時李廣還不是將軍
,因此這顆印信對他充滿了誘惑。他一時把持不住,忘記了雙方的身份——
他是朝廷軍官,而梁王一直覬覦大位,景帝對此頗為警覺——接了下來。因
為這個緣故,平叛之後論功行賞,他功過相當,一無所獲。這是李廣第一次
與侯爵失之交臂,也開始了他“數奇”的一生。
幾年之後,李廣出任上谷太守。雖然郡守與郡尉的俸祿都是兩千石,層
次還是升了半格。上谷的郡城在哪里呢?南距今天河北懷來縣的大古城村不
過兩里路。如今那里還殘存著部分遺址,有大小二城,彼此相連,所謂沮陽
,也稱造陽。上谷郡是燕國北長城的起點,自然也就成了漢軍與匈奴爭奪的
前線,李廣與侵略者動不動就要較回勁。典屬國公孫昆邪因此上書景帝:“
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這樣下去,恐怕他不能長久
!”
公孫昆邪這個建議看似貓抓耗子,其實基本也可算分內職責。因為典屬
國這個兩千石的官職主要負責外交。當然按照當時的情勢,應該叫做管理少
數民族事務。與李廣作戰的匈奴,就歸他管理——管到管不到、別人服管不
服管另說。上邊一聽,覺得有幾分道理,就將李廣調任為上郡(郡治膚施,
今陜西榆林東南魚河堡)太守。從那以後,隴西、北地、雁門、代郡、云中
等所有與匈奴接壤的邊郡,都留下過李廣的足跡。 後來匈奴入侵上郡,景
帝派中貴人——寵信的宦官前往前線,跟隨李廣實習兼督軍。有一天,那宦
官帶領幾十名騎兵出獵,路遇三個匈奴人。這個不知深淺的家伙,欺負對方
人少,想順手撈一把,回去也好看,就下令攻擊。結果呢,漢軍雖然人多,
但卻近不了身:那三個匈奴人張弓搭箭,將宦官的隨從騎士全部射死。此時
中貴人才明白打仗這事不好玩兒,趕緊轉身逃命。雖是如此,他還是中了一
箭,所幸小命沒丟。
李廣得到消息,不覺雄心大振。他判斷那三人定是匈奴的神箭手。你是
神箭手,我也是神箭;不分個高低,你怎么能走!于是立即點上一百騎兵,
展開追擊。
那三個匈奴騎士沒有戰馬,只能步行,因此李廣追出幾十里後,很快就
鎖定了目標。他下令騎兵張開左右兩翼,但卻不依仗人多勢眾搞人海戰術,
而是自己出馬單挑。幾番你來我往,李廣射死兩個、活捉一個,剛把俘虜捆
上戰馬準備回軍,忽見遠處塵煙陣陣,搭眼一瞧,數千匈奴騎兵正從遠處開
來。
這是場典型的遭遇戰,彼此都沒有心理準備。李廣身邊不過百人,而對
方有數千大軍。匈奴人看見李廣,也很吃驚,以為是前來誘敵的漢軍疑兵,
立即在山上擺開陣勢,準備接戰。
敵眾我寡,大家的本能反應都是逃命。但是李廣沒有。否則他也就不成
其為李廣。他鎮定自若地說:“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
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一句話,絕對
不能露底。不露底,麻稈打狼,兩頭害怕;一旦攤牌,結局只能是匈奴大軍
的泰山壓頂。李廣隨即帶領部隊列陣,緩緩向前,等走到離對方軍陣兩里左
右——在弓箭的射程之外的地方,吩咐士兵下馬解鞍。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