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龍雲傳(簡體書)
滿額折

龍雲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龍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1948年加入民革,歷任民革
第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第四屆中央常委。龍云先後主政云南
17年。期間,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運動,堅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經濟
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重大進步,被譽為“民主堡壘”。《龍云傳》
由謝本書所著,記載了龍云軍旅生涯和所經歷的政治風云。

作者簡介

謝本書,男,漢族,四川邛崍人,1936年生。云南民族大學教授,研究員,云南文史研究館館員。

曾任云南大學歷史系副主任、云南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云南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北京《歷史研究》雜志編輯,云南省社科聯專職副主席,曾兼任云南省政協委員,云南省志副總纂,中國史學會理事,云南史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民國史中心客座教授等。出版著作50余種,發表論文500多篇,成果多次獲獎。1989年獲“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99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20世紀獎”,2006年獲“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哲學社會科學老專家”稱號。

名人/編輯推薦

《龍云傳》由謝本書所著,以翔實的史料記載了龍云(1884-1962)一生的軍旅生涯和所經歷的政治風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進程和各種政治勢力之間錯綜復雜的斗爭。

云南,這是一塊神秘的土地,神話傳說的故鄉。30年前,當我從
四川第一次踏上云南這塊土地的時候,一種異樣的新鮮感襲擊了我。在
這塊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土地上,不僅生長著水稻、小麥、包谷、棉
花、煙草以及各種各樣的花草和樹木,而且還生活著不同服飾、不同生
活習慣的民族和產生著令人向往的許多奇異的傳說。昆明西山的睡美
人、大理蒼山的望夫云、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麗江的玉龍雪山,都是
產生神話傳說的土地。神奇的故事伴隨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常使人如醉
如癡。
曾經有一位旅行家,向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杭州與
昆明哪一個地方更美麗?”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一時間問得我啞口無言,只好說“都美,
都美!”
旅行家不滿足于這個“公式化”、“一刀切”的回答。他說:“當
然,祖國的土地,有哪一塊不美呢?問題在于,你的回答太籠統了,沒
有說出它們之間不同的特征來。”
我說:“鄙人洗耳恭聽,愿意領教。”
旅行家以他那風趣的語調回答說:“是啊!都是美麗的。不過,杭
州好比城市姑娘,更多的是人工美;昆明好比農村姑娘,更多的是自然
美。前者的美,令人動心;後者的美,更令人神往。”
聽了旅行家的高論,不覺心頭為之一動。心里想,真不愧是旅行家
的高見!
這次談話已經過去了很久,然而每當想起旅行家的高論,心里總是
覺得有道理。其實,在云南這塊土地上,到處都充滿著“農村姑娘”
的美麗姿色,又豈是昆明一地而已。
我熱愛云南的自然美,當然更熱愛生長在這塊神奇土地上的各族人
民,也熱愛這塊土地上各族人民的神奇故事和歷史。在云南的土地上,
歷史的發展充滿著神奇的色彩。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猿人的發現,使
這個神話的故鄉,為中外學者所注目,被認為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
之一。大洋彼岸的日本學者,到云南尋找日本民族的“根”來了。跟
隨歷史的腳步前進,我們可以看到,莊蹻是楚國的大將還是穿草鞋的群
眾領袖,也需要進一步探討。“南詔國”、“大理國”的地方政權,仍然
籠罩著一層迷霧。雖說史料已發掘不少,而科學著作卻很少問世。
直到近代,云南在其歷史發展中,仍然并不缺乏傳奇的色彩。杜文
秀、李文學起義時期是這樣,辛亥、護國起義時期也是如此,迄至龍
云、盧漢執掌云南省政時期也不例外。
歷史科學工作者為充滿神奇色彩的歷史現象所吸引,卻又希望通過
自己的研究,來揭示在神奇色彩掩蓋之下的歷史的本來面目。在這里,
好奇心成了歷史研究的出發點,而揭示歷史的本質則是進行歷史研究的
歸宿。我試以這樣的意圖,研究云南近代歷史的有關人物和事件,并且
完成或主編了一些著作,例如:《近代云南人民革命斗爭史》、《李文學
起義》、《護國運動史》、《蔡鍔傳》、《唐繼堯評傳》、《西南軍閥史》
等。近代云南的歷史,成了我近年來的主要研究課題。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設想,希望對云南近代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而
對全國歷史發展又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和事件,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
上,一個重要歷史人物寫一本傳記,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寫一本專著。當
然要實現這個愿望,絕非易事。
1984年,四川民族出版社決定約人寫作《龍云傳》,于9月間派人
來昆明,請云南省社會科學院負責同志推薦撰寫《龍云傳》的人選,
這位同志推薦我承擔這一任務。我本來就有要寫近代云南人物傳記的想
法,所以不揣冒昧地接了這一任務。出版社建議把這個傳記寫得深入淺
出一些,既要有科學性,也要有可讀性。我也覺得,應該寫得生動、形
象、活潑一些,當然是不能違背科學的原則和歷史的事實的。在我看
來,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人物中,像龍云那樣富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的人物
是不多見的。把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者,寫得生動、形象、活潑一
些,使人讀後,既有興趣,可以增加知識、增廣見聞,又能給人以愛國
主義的啟示,無疑是有益的。為此,在搜集資料過程中,我比較注意龍
云的許多重大活動的細節,這對于把人物寫活是有幫助的。但是,需要
說明的是,這個傳記自身是一本歷史著作,并非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
所使用的材料,雖不能說字字有來歷,卻可以說事事有根據。
有關龍云的傳記,除了散見的少數回憶和簡要的介紹文章以外,沒
有見到別的著述。龍云自己事實上沒有留下任何日記或文集之類的東
西,而只有個別的回憶記錄等。所以,我寫這個傳記,基本上是“白手
起家”。
在我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傳來了一件令人吃驚的消息。美籍華人作
家江南(劉宜良)被臺灣當局的特務暗殺了。江南不僅寫了《蔣經國
傳》,而且正在寫作《龍云傳》。《龍云傳》尚未完稿即被害。據我所
知,江南所寫《龍云傳》計劃20萬字,擬于1984年完成。江南在寫
《龍云傳》的過程中,曾專程從美國來到昆明訪問,搜集龍云的材料,
實地考察了龍云活動過的一些地方。不過,他未能去到龍云出生及青少
年活動的地區云南昭通。當他從昆明返回美國,下車伊始,即遭殺害,
在昆明的調查材料未及整理。
在我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認識了昆明麥
溪水泥廠退休干部田汝增先生。田老與龍云的公子龍繩文、龍繩勛、龍
繩德諸先生都很熟悉,而且是江南在昆明采訪期間的義務向導。田老不
僅向我介紹了江南來昆采訪的情況,而且盡可能把他手上的資料、照片
提供給我使用,向我介紹了他所了解到的龍云的一些片斷,對我有很大
的幫助。田老還把江南給他的幾封信借給我參閱,從這幾封信中可以看
出江南寫作《龍云傳》的某些情況。值得提及的是,有一封信是江南
返美遇害前夕寫的,有可能是江南的最後手跡。茲將江南給田汝增先生
的幾封信摘抄如下:
1984年5月24日的信:
汝增先生:
你給繩文的信,早交給我了。
我在寫《龍云傳》,如你的資料已準備好,即請惠下,或寄龍兄
均可。
此書共寫二十萬字,預定今年出版。
我也可能到昆明和你們談談。方家治先生請代候。


江南 五月二十四日。
1984年7月26日的信:
汝增先生:
華報奉悉,不勝欣慰。
龍傳已寫九章,資料包括中外。去昆明的目的,主要求證一些資料
的正確性,對龍生前所居住的地方,有點實感。
本由朱志高同行,他摔斷了腿,不良于行,到昆明要你費心的,約
一些碩果僅存的元老談談,去幾個地方,大約在九月到。詳細日期,確
定後再通知。


江南7/26/84。
1984年9月15日的信:
汝增兄:
我已訂19日飛昆明。
龍兄給你的照片、信,還有一點饋贈,一并帶上。
給朱家璧有一信,還有龍澤匯。
電池也完了。
昆明見。


江南 9/15/84。
1984年10月13日,即江南返美遇害前夕的最後一封信:
田兄:
昆明暢敘,極為難得。我26日返美(注:後提前返美),即和繩
文通電話。照片尚未沖出,一好就寄你。
江南10/13/84。
江南遇害後不久,江南夫人崔蓉芝女士曾給田汝增先生一信說:
田先生:
先夫不幸事,國內報導詳實,于此不贅,謝謝你的關切。
“朋友遍天下”。大家對他的欣賞厚愛,足以告慰其在天之靈。
將來回國一定去拜訪您。
崔蓉芝率妻羹叩
照片如果找到,一定寄你。
這里摘抄了幾封信,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江南先生的最後活動,也
表示我們對于江南先生未竟事業的懷念。
為了搜集更多的材料,除了在昆明訪問了一些老人,查閱有關資料
以外,我還約請了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孫代興先生一道去龍云
的老家云南昭通地區進行社會調查。這次調查對我們幫助很大。
在昭通調查時,我們也訪問了曾跟隨龍云、當過20余年廚師的解
德坤師傅。他不久前剛從美國回來。他向我們介紹了龍云的生活習慣和
飲食習慣,對于我們深入了解龍云也是有幫助的。
在寫作過程中,我曾參閱過許多同志的文章。由于文內大部未注明
材料來源,故將參閱過的文章(包括內部刊物的回憶文章和手稿)的
作者,開列如下,以示謝意。這些文章的作者有龍澤匯、安恩溥、馬
鏌、龔自知、劉宗岳、朱希賢(志高)、方家治、張增智、趙振鑾、楊
肇驤、余建勛、馬子華、趙鼎盛、張劍波、胡以欽、趙樂群、傅開林以
及龍云自己的有關回憶等。
由于得到各方面同志的支持和幫助以及上述作者文章的啟示,才使得
本傳得以完成。
在本傳寫作過程中,我曾請著名史學家黎澍同志寫“序言”。黎澍
同志雖然身體不好,工作繁重,仍然答應了作者的請求。黎澍同志建議
我讀一讀馬克思為《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寫的第二版序
言,他認為這對于分析民國年間許多扮演了“英雄角色”的歷史人物,
是有幫助的。馬克思在序言中有如下一段精辟的話:
在與我這部著作差不多同時出現的,論述同一問題的著作中,值得
注意的只有兩部:維克多·雨果著的《小拿破侖》和蒲魯東著的《政
變》(按:即《從十二月二日政變看社會革命》)。
維克多·雨果只是對政變的負責發動人作了一些尖刻的和俏皮的攻
擊。事變本身在他的筆下卻被描繪成了晴天的霹靂。他認為這個事變只
是一個人的暴力行為。他沒有覺察到,當他說這個人表現了世界歷史上
空前強大的個人主動作用時,他就不是把這個人寫成小人而是寫成偉人
了。蒲魯東呢,他想把政變描述成以往歷史發展的結果。但是,他對這
次政變所作的歷史的說明,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對政變主人公所作的歷
史辯護。這樣,他就陷入了我們的那些所謂客觀歷史家所犯的錯誤。相
反,我則是說明法國階級斗爭怎樣造成了一種條件和局勢,使得一個平
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拿破侖由一個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扮演了英雄的角色,是由于法國階
級斗爭的發展所造成。龍云由一個不知名的武術愛好者變成了著名的反
蔣愛國人士,也是由當時中國階級斗爭的發展所造成。離開了中國特定
的歷史條件,龍云這樣的歷史人物的出現那就是難以理解的了。實際
上,在民國年間,像龍云這樣的歷史人物,又豈止一個龍云而已。解剖
一個龍云,對于我們認識民國年間的中國社會,無疑是有益的。這就是
我寫作《龍云傳》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說,讀了本傳,對于讀者認
識民國年間的中國社會有一點幫助的話,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1985年10月于昆明

目次

前言
一 擺擂比武
(一)蔡鍔時期的云南
(二)法國拳師擺擂臺
(三)龍登云來了個“和尚撞鐘”
(四)龍云由此大顯身手
二 家居兩省
(一)龍云是什么地方的人
(二)昭通的沿革
(三)“納吉”的龍家
(四)“海”姓的龍家
(五)“阿普”的盧家
(六)龍云老家炎山
(七)龍云出生在炎山松樂村
三 辛亥投軍
(一)少年學武藝
(二)辛亥投身入滇軍
(三)進入云南陸軍講武堂
四 侍衛隊長
(一)成了唐繼堯的副官
(二)當了飲飛軍大隊長
(三)飲飛軍重慶顯威風
(四)成為獨立部隊的指揮官
五 “二六”政變
(一)唐繼堯二次回滇
(二)滇桂戰爭
(三)龍云在政變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龍云與國民黨
六 三軍混戰
(一)“六一四”政變
(二)統治云南的開始
(三)寥廓山之戰
(四)報復周西成
(五)統一了云南
七 依靠南京
(一)龍云的清共
(二)清共的自我解釋
(三)滇軍進攻廣西失利
(四)兩次未遂的“倒龍”政變
八 建設云南
(一)整編軍隊
(二)清理財政
(三)經濟建設
(四)教育與民政方面的改革
(五)平定匪患
(六)龍云集團的形成
九 追堵紅軍
(一)商議怎樣對付紅軍
(二)紅軍長征第一次過云南
(三)龍云獻圖
(四)紅軍長征第二次過云南
(五)“六一事變”與“西安事變”
十 抗日出師
(一)云南的抗日救亡運動
(二)中共對龍云的工作
(三)出師徐州
(四)汪精衛經過云南出走
十一 後方支援
(一)修建滇緬公路
(二)發展戰時經濟
(三)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四)滇西抗戰
十二 秘密入盟
(一)對蔣介石的疑慮
(二)對蔣介石的不滿言溢于表
(三)中共對龍云的爭取
(四)加入民盟
十三 十月事變
(一)蔣介石蓄謀已久
(二)解決龍云的準備
(三)“十月事變”爆發
(四)胡瑛盡力斡旋
(五)龍云被迫離開云南
十四 虎口脫險
(一)初到重慶
(二)對民主活動的支持
(三)軟禁中的事件
(四)與陳納德的密商
(五)逃往香港
十五 香港反蔣
(一)考慮云南起義
(二)不為誘惑
(三)與蔣介石決裂
(四)急于宣布云南起義
(五)云南終于起義了
十六 愛國一生
(一)新中國建國之初的活動
(二)病逝北京
(三)“愛國者一生”的評價
龍云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
一、朱德致龍云的信
二、懷念龍云先生
三、民革中央舉行座談會紀念著名民主人士愛國將領龍云誕辰一百周年
四、《龍云傳》第一版序言
五、龍云執撰的文章和書序及其他
1.《紅藕軒遺稿》弁言
2.胞妹志楨事略
3.胞妹志楨墓表
4.龍云挽龍志楨
5.《民國昭通縣志》序
6.《云南行政紀實》序
7.《云南經濟》序
8.云南護國起義簡述
9.抗戰前後我的幾點回憶
10.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發言
再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書摘/試閱

1914年的秋天,雨季的昆明,雨過天晴,藍藍的天空,稀稀疏疏
地散布著一朵朵的白云,呈現著一片和穆、安詳的氣氛。雖然,轟動一
時的辛亥革命失敗了,反動軍閥袁世凱竊據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
出賣主權,專制獨裁,復辟倒退,殘酷地鎮壓一切革命勢力,全國各地
吵吵嚷嚷,動刀動槍,很不平靜。然而,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云南首府
昆明,袁世凱鞭長莫及,云南都督蔡鍔及其後繼者唐繼堯駕馭有方,市
面上展現了一片繁榮、興旺和安寧的景象。是的,在那個紛紛攘攘的舊
時代,昆明顯得是那樣的寧靜、安詳,的確令人向往。在民國初年的日
子里,邊城昆明不僅成了有志之士的集散之地,也成了各色洋人聚會
之所。
造成昆明歷史上少有的平靜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有一位
其貌不揚、瘦削矮小,但兩眼炯炯有神的將軍,對這種局面的形成,確
乎起了重要作用。他就是辛亥革命後的首任云南都督、討袁名將蔡鍔。
蔡鍔(1882~1916)本是湖南邵陽人,然而,他對云南的影響卻遠遠
超過了對湖南的影響。算起來,蔡鍔兩次在云南待的時間,總共不過三
年,但是這三年,無論在蔡鍔的一生中,還是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都是
重要的年代。
還在1911年(辛亥年)的春天,蔡鍔首次來到云南,受當時清末
云貴總督李經羲之聘,擔任新軍第十九鎮(師)第三十七協(旅)協
統(旅長)的職務。蔡鍔為人深沉,誰也摸不透他的脾氣,李經羲對
他頗為欣賞。同年,10月30日(陰歷九月九日),昆明新軍響應武昌
起義,在北校場打響了“重九起義”的第一槍時,李經羲如夢初醒,
急忙給駐扎昆明城南10公里巫家壩(今昆明飛機場所在地)的蔡鍔打
電話,要蔡迅速帶兵進城,鎮壓起義。蔡鍔聽了電話,異常高興,立即
召集巫家壩的新軍官兵,浩浩蕩蕩地向昆明城開來。不過,蔡鍔并不是
來鎮壓“叛亂”的,而是來宣布就任起義軍“臨時總司令”的。他會
同北校場的起義官兵,向昆明城內的制高點五華山,以及云貴總督衙
門、軍械局等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李經羲自知上當,卻為時晚矣,倉
猝組織督署衛隊反擊,無濟于事,只得化裝潛逃,藏匿民間。
起義軍在蔡鍔、李根源等人的指揮下,經過通宵的戰斗,以犧牲
150人、負傷300余人的代價,殲敵200余人、傷敵100余人,終于在
第二天中午,控制了昆明全城,起義獲得了成功。第三天(十一月一
日),起義官兵在五華山上兩級師范學堂所在地組織了“大中華國云南
軍都督府”,公推蔡鍔為云南軍都督。這時的蔡鍔,年方29歲(他的
誕生日期是1882年12月18日),人雖瘦小,卻精力旺盛,銳意改革,
成效卓著。
辛亥起義後,蔡鍔在云南雖然只當了兩年都督,卻大刀闊斧地進行
了內容廣泛的改革,使民國初年的云南出現了非同一般的安定團結、欣
欣向榮的局面。這在當時混亂的中國各省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蔡鍔改
革所涉及的方面是廣泛的,這里不妨選幾個例子說說。
P1-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