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由江蘇省油氣儲運重點實驗室(常州大學)“油氣回收”課題組成員共同編著,是針對高等院校油氣儲運及相關專業的需求,在長期教學與工程實踐經驗基礎上編寫而成的。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分為十一章。第一至四章是基本內容介紹與概念闡述,包括大氣污染與油品損耗、傳質機理、損耗機理及損耗計算;第五、六章針對油品蒸發損耗的測定與控制措施進行闡述;第七至十章對油氣回收方法分門別類進行專題介紹,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離法;第十一章介紹了hse一體化管理體系。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重視基本概念,力求闡述嚴謹詳盡、講解深入淺出,且注重對實際應用與工程觀念的培養。《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可作為高等院校油氣儲運及有關專業的教材,亦可供從事油氣儲運及相關的科研、設計、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等參考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油氣回收基礎理論及其應用》是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的。

目次

第1章 大氣污染與油品損耗
1.1 工業廢氣污染及治理現狀
1.1.1 工業廢氣的含義及分類
1.1.2 大氣污染的含義及分類
1.1.3 大氣污染物的含義及分類
1.1.4 大氣污染源
1.1.5 工業廢氣的污染危害
1.1.6 我國工業廢氣污染治理現狀
1.2 油品損耗及其表現方式
1.2.1 油品、揮發性有機物、烴、油氣概念的描述
1.2.2 油品損耗
1.2.3 油品損耗具體表現方式
1.3 油品蒸發損耗的危害性
1.4 國內外研究動態及法律法規

第2章 質量傳遞基礎
2.1 概述
2.1.1 質量傳遞
2.1.2 相組成的表示法
2.2 分子傳質
2.2.1 擴散研究簡介
2.2.2 費克定律
2.3 一維穩定分子擴散
2.3.1 通過恒定截面積的等摩爾反向擴散
2.3.2 通過恒定截面積的單向擴散
2.3.3 重過變截面的單向擴散
2.4 非穩定分子擴散
2.5 分子擴散系數
2.5.1 氣體中的擴散系數
2.5.2 液體中的擴散系數
2.5.3 固體中的擴散系數
2.5.4 擴散系數及其因變量的比較
2.6 對流傳質
2.6.1 對流傳質系數及相關重要準數
2.6.2 對流傳質系數的關聯式

第3章 油品蒸發損耗機理
3.1 油品蒸發損耗的發生過程
3.1.1 油品汽化
3.1.2 氣相中油氣的傳質
3.2 地面油罐內的溫度分布
3.3 油罐內的油氣濃度分布
3.4 儲罐蒸發損耗的影響因素
3.5 油品蒸發損耗的類型

第4章 油品蒸發損耗計算
4.1 固定頂罐“小呼吸”蒸發損耗
4.1.1 瓦廖夫斯基一契爾尼金公式
4.1.2 API理論公式
4.1.3 API經驗公式
4.1.4 美國環保局經驗公式
4.1.5 日本資源能源廳公式
4.2 固定頂罐“大呼吸”蒸發損耗
4.2.1 瓦廖夫斯基一契爾尼金公式
4.2.2 API公式
4.2.3 美國環保局公式
4.2.4 日本資源能源廳公式
4.3 浮頂油罐蒸發損耗
4.3.1 靜止儲存損耗
4.3.2 發油損耗
4.4 車船裝卸損耗
4.5 API損耗計算新公式介紹
4.5.1 固定頂罐蒸發損耗計算公式
4.5.2 浮頂罐蒸發損耗計算公式
4.5.3 可變氣體空間罐裝油蒸發損耗計算公式
4.5.4 壓力罐蒸發損耗概述
4.6 非穩態油氣蒸發排放的數值分析
4.6.1 數學模型的建立
4.6.2 油品蒸發與損耗量的確定
4.6.3 計算所用參數的確定
4.6.4 數學模型應用實例
4.6.5 不同操作條件下油品蒸發損耗率計算式的修正
4.7 油品蒸發損耗評價軟件簡介

第5章 油品蒸發損耗的測定
5.1 數量法測量
5.1.1 量油法
5.1.2 測氣法
……

第6章 控制油品蒸發損耗的措施
6.1 控制油品蒸發損耗的基本方法
6.2 油品蒸發排放的抑制措施
6.3 油品蒸發排放氣的銷毀處理技術
6.4 油庫油氣收集及回收技術
6.5 加油站油氣收集及回收系統
6.6 實施油氣回收時需要了解的基本資料
6.7 控制油品蒸發損耗的管理措施

第7章 吸收法油氣回收技術及工程應用
7.1 概述
7.2 吸收劑
7.3 吸收過程相平衡基礎
7.4 吸收過程模型及傳質速率方程
7.5 吸收(或解吸)塔計算
7.6 填料塔的設計
7.7 油氣吸收回收方法及工程應用

第8章 吸附法油氣回收技術及工程應用
8.1 概述
8.2 吸附劑
8.3 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
8.4 固定床吸附器結構及設計
8.5 吸附劑的脫附再生
8.6 吸附影響因素與吸附劑劣化及更換
8.7 活性炭著火爆炸事故及其危險性評價
8.8 油氣吸附回收方法及工程應用

第9章 冷凝法油氣回收技術及工程應用
9.1 概述
9.2 制冷系統及制冷機理
9.3 油氣冷凝分離的能耗分析
9.4 油氣冷凝分離回收工藝介紹
9.5 冷凝法油氣回收率影響因素分析
9.6 冷凝回收工藝的優化
9.7 基于冷凝和吸附集成工藝的油氣回收技術
9.8 油氣冷凝回收設備結構及選擇
9.9 冷凝法油氣回收技術的工程應用實例

第10章 膜分離法油氣回收技術及工程應用
10.1 概述
10.2 膜分離回收油氣的理論基礎
10.3 用于油氣分離回收的膜材料種類
10.4 膜組件
10.5 油氣膜分離回收工藝及其工程應用實例

第11章 hse一體化管理體系
11.1 hse一體化管理體系介紹
11.2 環境保護政策及環境評價
11.3 石油儲運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油氣回收常用的分離方法,除本書前面介紹的吸附、吸收外,冷凝法也是其中之一。冷凝操作可以用增加壓力或降低溫度(除去熱量)的方法來完成。實際上,油氣污染控制用的冷凝器大多是借取出熱量的辦法來工作的。冷凝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直接接觸,此時冷卻介質(常用本油品或相近油品)和混合氣直接保持接觸(在吸收塔中通過噴淋、冷凝、溶解吸收),冷凝獲得充分的混合和結合,回收到的油品包含有原冷卻介質。這種裝置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包括傳熱一傳質綜合過程,冷凝傳熱效果好,溫度不要求太低(如到一30℃即可),但可能需額外的混合液分離處理過程。另一種是間接接觸(或表面式),即利用制冷劑或冷凝劑借助熱交換器管片進行傳熱冷凝。常用的有列管式冷凝器。利用制冷劑或冷凝劑通過熱交換器進行間接傳熱冷凝,可直接回收到油品。這種工藝是利用冷凝裝置產生之低溫來降低儲油容器排出的混合氣之溫度。由于混合氣中各組分的冷凝溫度不同,具有較高露點溫度的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蒸氣會被冷凝成液態分離出來,再加以油水分離後達到油氣回收目的,而空氣則可以通過通風口被排出。
與其他油氣回收方法相比,冷凝法油氣回收方法可于常壓下直接冷凝,受外界溫度、壓力的影響小,也不受氣液比的影響,回收效果穩定,特別適用于高溫、高濕、高濃度的場合;工作溫度皆低于油氣各成分之閃點,安全性好;工藝流程短,工藝過程簡單,油氣接入設備入口,即可將油氣冷凝成液體,不需要其他中間步驟,易于操作和維修;操作彈性大;冷凝式油氣回收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小。
以往冷凝式油氣回收處理設備能耗較大,尤其是對低濃度油氣的回收,不經濟。近二十余年來,傳統行業與新興產業得到有效結合,低溫制冷技術、新型制冷壓縮機產品得到長足發展,技術成熟、質量穩定、體積縮小、能耗減少,回收效益遠大于能耗支出,而且能夠直接回收到液態油品,便于經濟的直觀核算;無二次污染,回收物可直接出售或利用。
但冷凝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于為間接傳熱,操作溫度要很低才可保證有較高的回收率,故對于深冷回收工藝,能耗還是相對較大,設備材質及保溫要求嚴格;經常需要多級制冷,制冷工藝復雜,即各級制冷工藝的耦合問題也需要加以重視;同時應注意防止由于空氣中的水分而使處理系統結冰,即要預冷脫水及適時除霜;裝置投資成本及運行費用較高。此類裝置,有時還可能輔以壓縮過程。
本章將介紹冷凝式油氣回收方法的原理、設備及相關計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