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古代石刻(簡體書)
滿額折

古代石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俗稱“鋤頭考古學”的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以及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鑒玩觀賞著錄向科學的文物學的轉變,是20世紀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大事。它從材料與方法兩個方面徹底刷新了持續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史學傳統,不但為中國學術界和文化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也為一切關心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人們不斷地提供了可貴的精神滋養和力量源泉。

作者簡介

趙超

一九四八年出生于北京,一九八二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獲史學碩士學位。後在國家文局古文獻研究室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銘刻與漢唐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憶出版專著二十余種,發表論文七十余篇。主要作品有《中國古代石刻概論》、《新唐書蒲扇系表集校》、《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唐代墓志匯編》、《華夏衣冠五千年》、《三國典略輯校》等。

名人/編輯推薦

20世紀是中國文物與考古界開始科學探索的時代。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翻開本書,重溫那些重大發現不斷、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動人心的歲月,也許就能看到奮鬥的足跡,也許就能觸動智慧的火花,也許就可以在學術前沿開始一輪新的接力。

俗稱“鋤頭考古學”的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以及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鑒玩觀賞著錄向科學的文物學的轉變,是20世紀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大事。它從材料與方法兩個方面徹底刷新了持續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史學傳統,不但為中國學術界和文化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也為一切關心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人們不斷地提供了可貴的精神滋養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進而考古,向來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明顯的學術特點。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發其端,漢代司馬遷撰寫《史記》,北魏酈道元作注《水經》。他們對相關的遺跡遺物,盡可能地做到親自考察和調查,既能辨史又可補史。這種尋根追源的治學態度,為後世學術上的探古、考古樹立了榜樣。此後,山河間的訪古和書齋式的究古相繼開展,特別是對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時期的文化時尚。

目次

前言
一歷代碑石
(一)20世紀中的古代碑石發現
(二)有關碑石的主要研究成果
二出土墓誌
(一)20世紀中古代墓誌的重要發現
(二)有關墓誌起源的新發現與研究
(三)20世紀中有關墓誌的研究與著錄
三漢代畫像石
(一)漢代畫像石的出土發現
(二)漢代畫像石的研究情況
四其他石刻材料
(一)摩崖題記
(二)漢代石闕、黃腸石與其他建築石刻
(三)石窟造像題記、佛教刻經等佛教石刻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