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欲念浮動(簡體書)
滿額折

欲念浮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欲念浮動》是羅伯-格里耶的電影小說(1974)。一名少女因被控殺人而被關押在一座由修女監管的、專門關押未成年女犯的監獄里,少女否認自己有罪:諾拉是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女友,被捆在她們的床上,一把剪刀從她的左胸刺及心臟,發現時已經死亡。警察在她們的套房中發現了滿是血污的尸體,便將沒有離開現場的少女拘捕。少女緘默不語,面對警察提出的問題心不在焉,只是含混地低語著幾句話,說著一個無人的海灘,以及腳下翻動的浪花。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阿蘭·羅伯-格里耶 (Alain Robbe-Grillet) 譯者:徐普

名人/編輯推薦

《欲念浮動》實際上由三部分組成,這三個不同的部分篇幅不等,分別具體地呈現了電影在不同制作階段的不同風貌(第二部分最重要,它自己單獨體現了一種形態,并附有實拍中針對該部提出的意見)。

本書無意成為一部文學作品;它只是關于另一部作品的資料,而且它自成一體:這是一部電影作品。構成本書文字材料的畫面和聲音是無可“替換”的,就連將在下文中出現的或多或少精確的描寫對它們也無能為力。
然而這些描寫可帶來兩方面的好處(當然是就對此感興趣的人而言):一方面可以回顧構成影片結構(它的骨骼而非它的肌肉)的單個完整鏡頭,從而可以從容地欣賞在銀幕上停留不到一秒鐘的這個或那個鏡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了解電影制作中的連續的和對立階段的同時,以挑剔的眼光去審視一部影片的產生過程,也就是說它的歷史。
本書實際上由三部分組成,這三個不同的部分篇幅不等,分別具體地呈現了電影在不同制作階段的不同風貌(第二部分最重要,它自己單獨體現了一種形態,并附有實拍中針對該部提出的意見)。
第一部分為劇本大綱,它以幾頁的篇幅概述了故事情節以及將采取的加工方式。這份初稿要讓制片人過目,以便于他進行物質方面的準備工作和籌集可能進行的電影制作所需要的資金。這個基礎性草案對于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隨後的拍攝工作甫一開始,國內外的影片商就將通過這篇短文了解影片的情況。為了把這部影片介紹給新聞界,甚至直接介紹給公眾,該大綱最終在大多數情況下要以折疊說明書和廣告單的形式像印有“請予刊登”的插頁那樣被散發出去。
第二部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分鏡頭劇本。劇本大綱被制片人認可後,就要草擬分鏡頭劇本,以便于進行拍攝準備工作:確定或搭建布景,挑選演員,制定工作計劃和最終預算。這一部分對一組組鏡頭進行細致人微的描述,就像我們應該在銀幕上看到的那樣:場面的展開和接續,完整的人物對話或敘事聲音,聲帶上的各種聲音等等,以及(在導演對此重視的情況下)有關分鏡頭本身的雖然經常是臨時性的但或多或少是深入細致的提示:取景,攝影機的移動和鏡頭之間的銜接。對于許多現代電影(本片即屬此類)而言,這一部分另外還起到了電影腳本的作用,也就是一種供助手、演員、拍攝和剪輯技術人員在影片制作過程中使用的工作手冊:它是將日復一日進行的場面調度的參考(它甚至如同是一部嚴肅的戒律)和對已經拍完的電影鏡頭進行剪輯的指南。
讀者將發現在這部分中出現了一些斜體字段落:它們是後來寫在原稿上的眉批,包括實拍中采取的具體措施,產生的隨想和修改意見,以及對原劇本中的各種設想和可供選擇的方案進行的取舍。
最後一部分是每個鏡頭和最終剪輯筆錄;一旦電影制作完成或在差不多完成時(畫面無需任何修改,錄制聲帶的工作正在進行),該筆錄就要形成文字。筆錄中的各組鏡頭和起隔斷作用的鏡頭的標題和號碼均用黑體印出,并且要與前面的分鏡頭劇本中的標題和號碼一致;另一種斜體字編號是單個鏡頭之間的序號?,每個鏡頭都配有取景、攝影機的位置及移動、演員相對于攝影機的位置、演員的動作和對白(只是一帶而過,因為完整的對白已經在第二部分中出現過,這里再現只不過是要確定語句的準確位置)的概要描述。
要馬上注意的是,劇本大綱首先提供了“意義”,這是它公開的目的,但它極少涉及影片的結構安排。分鏡頭劇本對意義進行了發揮,但用的是一種極為含混不清的方式。一方面,確實,前面已經傳遞出的意義更為復雜、廣泛地置身于分鏡頭劇本中,而且分鏡頭劇本描繪的結構要素本身成為了意義(因為確切地說,這些結構要素不是給定的,而是被描述出來的,這樣,它們就被置于連續性之中,也就是意義之中:斷裂不再是生硬的、具有破壞性的和令人不快的,因為我稱其為斷裂,并借助于上述轉變將其納入連續性之中,而這種斷裂曾被認為要摧毀連續性);然而另一方面,意義已經開始在這里離析、退化、消失:過多的分割、割斷、隔離鏡頭(就像被置于圓括弧中)、重復或肢解明顯地出現在分鏡頭劇本之中,這樣處于僭越、侵害和斷開之間的每組鏡頭的各個部分或一組組鏡頭雖然毫無損傷,但其無關緊要的意義難免要喪失其令人滿意的自信。
就枯燥乏味的和“不連貫的”剪輯筆錄而言,其中的意義似乎在一個結構中完全消解,而這個結構卻拒絕被冠以結構之名,拒絕顯赫,拒絕透露自己的名字。
這里我們看到結構一詞的詞義與因列維.斯特勞斯而風行的那種詞義截然不同:對于列維一斯特勞斯來說,結構,始終是意義,它甚至同時是第一種意義和最後一種意義,它是深層的意義,它是上帝的言語。對我們來說則相反,任何結構確切地說可能由無意義構成,意義(次要的或深層的,別無二致)在消化結構的同時摧毀了它自己的結構性組織。意義的連續性遭到破壞、違抗、折射、衍射?、中斷,以及存在于其中的系列的或組合的組織,這一切使任何試圖復得連續性的整體意義難以形成,結構——對于我們來說——只能暫時成為意義的一個不可靠的、不穩定的、隨時會崩塌的意義的根據。
隨著作品的完成,意義的這種退化運動在此處表現得非常明顯:從劇本大綱到影片結束,意義非但沒顯示出來,反而退回到原始位置,而後回到死點。傳統影片顯然有所不同,它們正是靠細枝末節和深度來吸引觀眾的。這就是類似本片的作品經常遭到誤解的原因,它們使意義遭到操縱,而觀眾并不樂意注意到這種操縱,觀眾對敘事規則的制約力是如此之大。實際上,觀眾在“結構性的”影片中發現許多取自文化民俗或大眾民俗的次要素材,而民俗是屬于觀眾的;并且觀眾如果成功地就他的個人習俗而言(哪怕是把自己的眼睛閉上片刻或把自己的耳朵捂上一會)重建恰好被該作品破壞的話語的連續性,該觀眾將覺得這樣一種話語一他自己的話語,也就是社會通過他說出來的話語一是該作品本身的話語:他將幼稚地相信這些已經如此退化了的意義。
根據索緒爾?式的語言與言語之間存在著的無法替代的對立的理論,諸如喜劇場面、嗜血、美奴以及吸血鬼咬人等,并不代表本片的言語,它們只代表了它的語言,是一個社會的言語被切分成塊,以便使其退化回語言狀態。而正是這種輔性語言將作為材料庫來創立一種新言語,一種不俗的結構,我自己的言語。

目次

引言
劇本大綱
分鏡頭劇本
剪輯筆錄
演職員表

書摘/試閱

一名年紀輕輕的少女因被控殺人而被關押在一座由修女監管的、專門關押未成年?女犯的監獄中,少女否認自己有罪:諾拉是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女友,被捆在她們的床上,一把裁縫用的長剪刀從她的左胸刺及心臟,發現時已經死亡。
趕來的警探在她們的套房中發現了這具滿是血污的艷尸後,便將沒有離開現場的少女拘捕,少女緘默不語,面對警探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似乎心不在焉,此外,更確切地說,他的某幾個問題聽起來是不理智的。她只是含糊地低語著幾句話,說著一個無人的海灘,此時此刻她似乎身臨其境,說著在她腳下翻動的浪花……
少女被關在單人牢房中,正方形的牢房,各處均為白色,室內光線讓人想起兩位女子的套房(也是潔白無染,幾乎沒有家具,只是她們的套房寬敞,有許多門和掛有半透明紗簾的窗戶,這些與牢房的明顯的封閉特征形成對比)。有了些笑意的少女的話多了起來,但她仍然不大理會因果之間的邏輯,也不大有倫理觀和起碼的羞恥感,她認定跟一位預審法官講的就是事情的經過:兇手是個陌生男人,也許是個病人,他突然闖入她的住處……
她提供不出什么證據,在關鍵問題上遲遲疑疑,她的沉默、她的荒謬以及她非常喜歡挑逗和揶揄,所有這些使她難以被判無罪,再加之她本人借口協助查明真相而杜撰出或多或少荒唐可笑的假設,而實際上她對真相似乎毫不關心。
然而一個個的場面卻顯示出這個有罪或無辜的少女竟然會時時癡迷于淋漓的血——兇殺時的血,女人的經血,女人告別童貞時流的血——她甚至會喝別人的血或使別人喝她自己的血。
第一個屈服于這些幻覺的是那個預審法官:他漸漸地喪失理智并變得心平氣和,後來少女把自己的腳弄破後(是由于不小心嗎?),他夢游似地去舔她腳上的小傷口。後來將要輪到一個過于輕信別人的修女,其後是一個狂熱的牧師,是地獄中怪誕的魔鬼而不是他的主更多地占據著他。一個接一個地,他們忘記了自己肩負的責任,或病魔纏身或精神錯亂,他們消失了。
然而,通過女囚對她和諾拉種種共同經歷的敘述(在白色套房中,在空曠的海灘上,在鄉間的舊墳場里,等等),通過一種粗暴和溫柔、莊嚴神聖、春情蕩漾、天真無邪或冷酷殘忍交織于其中的抗爭與屈辱的經歷,也通過被女人的激情和意外死亡事件占據著的悠遠回憶,可變結構在這種血腥與縱情的氛圍之外形成,它以連續的滑移把破案中搜集到的各種作為物證的物品(雖然它們起初似乎沒有意義)聯系在一起:一只皮涼鞋,一張跪凳,一個碎玻璃瓶,一把掘墓人用的鍬,一只盛有釅紅石榴汁的玻璃杯,三只放在一個碗里的雞蛋……
但是這時,在單人牢房里,出現了一位年輕的女律師,她的相貌——甚至她的舉止、言談或者衣著——竟讓人想起諾拉來。女律師顯得比其他人更堅韌、更有條理和洞察力,但她很快就成為她的年輕的委托人手中最具魅力的獵物。女律師困于盤根錯節的往事,也動情于女囚講述給她的可能就發生在監獄中、發生在那潔白墻壁另一邊的令人驚愕的事情(一些關于通俗小說中的中世紀的回顧性畫面,畫面中,在一個相貌凜凜的修女的冰冷的目光中,女性間的同性戀泛濫,教會典禮對人肆意凌辱和宗教裁判所濫用酷刑),她最終被拖人到一個枷鎖、火焰、親吻、嚙咬的世界中,女律師慢慢放松,魅力漸露,發生了一連串的變化,這使得她一點一點地與那位美艷的被害人合為一人,并最終送命,命案中的最後幾件物證應該最終在這時派上了用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