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醫食療學(簡體書)
滿額折

中醫食療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7 元
定價
:NT$ 102 元
優惠價
878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教材:中醫食療學(供中醫護理、中醫專業用)》主要以上、下篇兩部分組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出中醫特色,體現中專特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為依據,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加強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比重,并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系,以提高教學的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適用性。

名人/編輯推薦

《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教材:中醫食療學(供中醫護理、中醫專業用)》是《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教材》叢書中的一本,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工具,本教材通過教學實踐,并認真總結經驗。可供中醫護理、中醫專業用。

目次

上篇 中醫食療學基礎
第一章 中醫食療學的概念、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中醫食療學的概念
第二節 中醫食療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食物的一般性能
第一節 食物的性味
第二節 食物的歸經
第三章 食物的應用
第一節 食物的配伍
第二節 平衡膳食
第三節 合理利用
第四節 食品的類型
第五節 飲食禁忌
第四章 食療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食療的整體觀
第二節 辨證施食
第五章 主要食療法則
第一節 補氣益脾法
第二節 補血滋陰法
第三節 補腎益精法
第四節 益胃生津法
第六章 飲食衛生
中篇 食物的性能與應用
第七章 水陸菜蔬
韭菜

大蒜
薤白
辣椒
胡荽
芥菜
蘿卜
胡蘿卜
白菜
甘藍
茼蒿
芹菜
菠菜
冬葵
附:落葵 蕹菜 莧菜
附:馬齒莧 蕺菜 薺菜
蕨菜
黃花菜
竹筍
茭白
芋子
馬鈴薯
番薯

茴香苗
馬蘭
枸杞苗
茄子
葫蘆冬
瓜黃瓜
絲瓜苦
瓜南瓜
木耳
銀耳
香菇
平菇
蘑菇
猴頭菇
海帶
附:昆布 紫菜
石花菜
龍須菜
第八章 水果鮮果
梨子
柑子
金橘
橘子
橙子
柚子
柿子
桃子
李子
杏子
枇杷
蘋果
香蕉
菠蘿
羅漢果
石榴
無花果
荔枝
葡萄
櫻桃
楊梅
西瓜
甘蔗
荸薺
獼猴桃
番茄
枳椇子
酸角
檸檬
刺梨
橄欖
梅實
第九章 谷物干果
小麥
大麥
蕎麥
糯米
粳米
粟米
高粱
玉米
黑豆
黃豆
赤小豆
綠豆
豇豆
豌豆
蠶豆
刀豆
芝麻
松子仁
栗子
蓮子
白果
落花生
甜杏仁
榧子
第十章 禽獸蟲蛇
雞肉
附:雞血 雞肝 雞蛋 烏骨雞 鵪鶉肉
附:鵪鶉蛋
鴨肉
附:鴨血 鴨蛋 鵝肉
附:鵝血 鴿肉
附:鴿蛋 麻雀肉
附:麻雀蛋 燕窩 豬肉
附:豬腦 豬脊髓 豬肺 豬心 豬肝 豬脾 豬肚 豬腸 豬腎 豬脬 豬膚 豬蹄 羊肉
附:羊肝 羊腎 羊石子 羊乳
狗肉
附:黃狗鞭
牛肉
附:牛肚 牛肝 牛乳
兔肉
青蛙肉
哈士蟆
烏蛇肉
九香蟲
蠶蛹
第十一章 魚類龜鱉蚌蛤
鯉魚
鰱魚
附:鳙魚 草魚
青魚
鯽魚
黃花魚
鯧魚
鱸魚
鱖魚
銀魚
鱭魚
鱧魚
鰻鱺
黃鱔
泥鰍
鰉魚
鲇魚
帶魚
鯊魚
附:鯊魚翅 鯊魚肝
墨魚
海參
海蜇
河蝦
附:海蝦 龜肉
鱉肉
螃蟹
牡蠣肉
蚌肉
淡菜
螺螄
第十二章 調料及其他
紅糖
白糖
飴糖


附:醬油
鹽酒
生姜
桂皮
胡椒
茉莉花
玫瑰花
代代花
梔子花
茶葉
下篇 常見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第十三章 內科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感冒
溫熱
濕熱
咳嗽
喘證
肺癰
肺癆
咳血
失音
心悸
心痛失眠
多汗
食積
嘔吐
呃逆
噎膈
濕阻
胃脘痛
腹痛
泄瀉
痢疾
便秘
吐血
便血
黃疸
脅痛
眩暈
中風
頭痛
淋證
尿血
癃閉
水腫
遺尿
遺精
陽痿
虛勞
消渴
痹證
痿證
郁證
癭病
第十四章 婦科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痛經
經閉
崩漏
帶下
陰挺
妊娠
惡阻
胎漏與胎動不安
產后血暈
缺乳臟躁
第十五章 兒科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麻疹
水痘
驚風
頓咳
疳證
五遲
第十六章 外科傷科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癤癰與疔瘡
陰疽
乳癰
腸癰
瘰疬
丹毒
疥癬
油風
濕疹
熱痱
黃水瘡
湯火傷
痔漏
損傷
骨折
第十七章 五官科病證的食療與食忌
雀盲
目赤
咽喉痛
口瘡
齒衄
鼻淵
附篇 飲食營養與健康
一、食物的營養素
二、飲食與健康
附錄
食療配方索引
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中醫食療學》教學大綱
(草案)

書摘/試閱



上篇 中醫食療學基礎
第一章 中醫食療學的概念、起源與發展
中醫食療學是一門古老而新興的學科。它是建立在古代食療本草學和有關“食療”的理論知識、臨床經驗基礎之上的。從其學術思想之萌芽、發展到學科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第一節 中醫食療學的概念
中醫食療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與健康的關系,并利用食物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學。
中醫食療學主要是在食療本草學的基礎上充實、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它的基本內容可見于有關食療本草之類的書籍,其次則散見于某些醫書或中醫臨床書籍中。在古代,能體現中醫食療學這一概念的術語是“食療”或“食治”。雖然有“療”、“治”之稱,但其內容并不主要指利用食物來治療疾病,而主要是指利用食物來維護健康,并輔助藥物防治疾病。之所以有“療”、“治”之稱,可能由于《本草求真》所說的“食物入口,等于藥之治病,同為一理”的原因,故不能從表面上去理解。
“食療”離不開食物的性能和應用(包括食物的營養作用),食療本草學則主要是研究各種食物的性能和應用的學科,并涉及有關食療學知識。如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食治”一卷既分類介紹了果實、菜蔬、谷米、鳥獸及蟲魚的性能、應用,又在卷首序論中論述了食療的意義、原則和飲食宜忌。而它的主要內容屬于食療本草學范圍。其后有關食療本草學書籍所論述的范圍基本與此相似。唯有食療本草學在它主要研究對象以外,涉及中醫食療學知識較多而比較集中。所以說它是中醫食療學形成的基礎。而像《傷寒雜病論》、《肘后備急方》、《外臺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古今醫統大全》等書籍,中醫食療學內容,只是全書所涉及的一部分。無論怎樣,這都說明中醫食療學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今天,食物在維護健康、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醫藥和營養學界也正在逐步開始從多方面進行研究和利用。可以說,中醫食療學是一門古老而嶄新的科學。
中醫食療學用以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方法是食物療法(也可稱為食療),它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利用食物(谷肉果菜之類),并以飲食物的形式運用的;后者主要是用藥物,并以藥劑的形式運用的。前者適應范圍較廣泛,主要針對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用于患者,作為藥物或其它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后者適應范圍較局限,主要針對病人,其次才用于不健康的人群,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前者是隨著日常飲食生活比較自然地被接受的,后者則不是這樣。應用食物療法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以享受。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易為人們接受。當然,由于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用其所長,相互配合。
第二節 中醫食療學的起源與發展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也就是說,食物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人體生命活動必須依靠攝取食物來維持。人類為了生活與健康,必須尋找食物,并進一步認識食物,探索食物維護健康以及防治疾病的作用。從這一點說,自從有了人類,“食療”就在自覺或不自覺的探索之中了。史前時期,“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便含有這一內容。
自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紀)發明了發酵釀酒后,殷商時代酒的釀造與應用已較普遍。酒除供飲用外,還廣泛用于醫藥。醫用湯液在當時也從烹調中產生出來。可見,此時中醫食療已經萌芽。西周時(前11世紀~前771年)宮庭里就有了“食醫”的官職人員,專做帝王的飲食保健工作,膳食的制作已多樣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