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全國二十九個省區市的近四百位作
家,共同[烹飪]的有史以來門類最齊全的當代兒童文學閱讀大餐:小說、童
話、散文、詩歌、科幻小說、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言,總計九種
十四卷。本書為其中一卷,取名《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報告文學卷)》
(宗介華主編),收錄報告文學38篇,包括:《幫幫我們的小隊長》、《山縫
里傳來孩子的哭聲》、《想當董事長的男孩》等。 《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報告文學卷)》由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
序
; 三代作家“烹飪”的當代兒童文學閱讀大餐 一 做為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土地遼闊、文化燦爛的中華民族,歷來是不
乏新聞的。 一個又一個。 一個又一個。 而今,在廣袤的大地上,又在傳頌著一個喜人的信息:“《中小學生閱
讀大系·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正在全國組稿……” 于是,一個傳一個,一個傳一個。 剎那間,電話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打來北京;網絡上的收稿郵箱里不斷遞
增著感人的作品。 一篇又一篇。 一篇又一篇。 那作品,似流水,承載著作家們的心血; 那作品,如春風,吹來了作家們的笑容。 那作品,涵蓋著中華兒女辛勤耕耘的熱土; 那作品,閃爍著全國500多名作家的智慧。 以作家作品發來的先後為序,便有如下省市——呈現在廣大讀者的面前
: 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遼寧、陜西、山東、云
南、湖南、四川、湖北、重慶、貴州、吉林、內蒙古、黑龍江、江西、河南
、廣西、河北、海南、天津、甘肅、新疆、山西、西藏…… 令人欣慰的是,全國29個省市的500多名作家在同一套大型叢書中一展
風采,這還是首次。 短短六個月,《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全部書稿展現在了出版社的
案頭上。 應該說,這是半個多世紀的風雨; 應該說,這是半個多世紀的足跡; 應該說,這是半個多世紀的果實; 應該說,這是半個多世紀的歌聲。 這其中,既有活躍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家;又有“戰斗”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作家;還有活躍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與本世
紀第一個十年的“青”作家……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
言等9種14卷四百余萬字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酷似超級的美味佳肴,將一
齊奉獻給當今的中小學生。 啊,中國三代作家“烹飪”的閱讀大餐,成了21世紀的精神盛宴! 二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的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地宣
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四億多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直了
腰板,獲得了新生。 于是,中華大地上響起了歌聲。 于是,中國人的臉上有了笑容。 就在這歌聲、笑容的大軍之中,活躍著一個個文筆秀美、思想活躍的有
為人士。他們以筆代心、寫出了一篇篇佳作。 中國的新興文化破土而出。 中國的兒童文學有了生機。 那佳作表現著翻身後的農民、工人、市民以及各界人士當家做主人的歡
躍;贊頌著掘水之人的功績;追憶著往昔的苦痛;也洋溢著他們內心的喜悅
。 于是,一篇篇兒童文學佳作應運而生了。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 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言…… 在這些風華正茂的作者中,既有專門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精英”,也
有“客串”兒童文學的文學高手。他們為中國兒童文學百花園的繁花似錦一
展風姿…… 而今,他們的作品均被選入了我們的《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成
了這套大型叢書的“名篇”…… 現在,讓我們按照這些年愈八十歲的老作家作品的到來的先後而讓他們
走上前臺吧: 一、家人發來作品的已故老作家: 冰心、嚴文井、秦牧、陳伯吹、洪汛濤、陳瑋君、任大霖、遲叔昌、管
樺、高士其、方軼群、葉君健、郭風、葉聖陶、葉至善、馬烽、吳夢起、鄭
文光、賀宜等等、等等; 二、老作家親自發來作品或請家人發來作品的: 陳模、杲向真、蕭平、劉真、束沛德、閻受鵬、賀敬之、柯巖、張繼樓
、金江、任溶溶、稽鴻、肖建亨、趙燕翼、聖野、段杏綿、袁鷹、孫毅、馬
達等等、等等; 應該說,這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寶貴財富。 應該說,這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開路先鋒! 三 中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與八十年代,既是中國發展的二十年,也是中國
動蕩的二十年。 然而,就在這特殊的年代里,一些熱心兒童文學的有心人——通過學習
老作家的作品,又不斷在階級斗爭中摸爬滾打,感悟著生活的酸甜苦辣,于
是,他們不斷地思索著、寫作著。在十年動亂結束後,他們便相繼“破土而
出”了。 于是,一批批佳作出現了。 于是,一批批新人出現了。 而今,這些六十歲以上,八十歲以下的“中年一族”便成了兒童文學界
的骨干。盡管他們有些人身體健康漸弱,有的人已駕鶴西去,但在中國兒童
文學的大地上依然閃動著他們的身影。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 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言…… 依照來稿先後,便排出了這樣的陣容: 邱勛、胡景芳、沈虎根、劉厚明、苗欣、劉興詩、凡夫、李毓佩、趙世
洲、錢世明、邱國鷹、野軍、李少白、蒲華清、陳慧瑛、劉育賢、金曾豪、
童恩正、卓列兵、趙惠中、羅辰生、尤鳳偉、楊明火、樊發稼、李仁曉、望
安、成志偉、張秋生、李鳳杰、董宏猷 、詹岱爾、陳約紅、郭大森、張鶴
鳴、黃世衡、鄭延慧、楊嘯、趙金九、劉崇善、王俊康、饒遠、沈石溪、馬
長山、夏有志、喬傳藻、韓少華、浩然、遲方、葉永烈、郭明志、李建樹、
尹世霖、楊羽儀、葛冰、張錦江、蘇曼華、尤異、謝璞、老許、王宜振、張
之路、諸志祥、金波、余俊雄、楊向紅、黃瑞云、金濤、張寶杰、葉澍、鄺
金鼻等等、等等; 這是一組名單嗎? 這是一組作品嗎? 這是一組成果嗎? 這是一組金牌嗎? 我說,這是中國兒童文學生力軍中的勇士與騎手! 四 當中國的歷史進入到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與21世紀第一個十年時,中國
改革的步伐大步向前了。 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無疑使人們的思緒更加活躍。 于是,一批批有為的“青年”站在改革的前列,以火熱的生活為素材、
以紙質與網絡為載體,書寫著新時代的脈搏、弘揚著新時代的聲音,也奏響
著新世紀的強音。 而今,這些作品已相繼發來并入選,成為中國新時期兒童文學的主色調
。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 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言…… 同樣,依照作品發來的先後,也必然要折射出他們的倩影: 任哥舒、譚旭東、陳效東、于立極、張菱兒、肖顯志、吳淑倩、周蓮珊
、李國偉、孫衛衛、陳鳳群、王小民、楊鵬、鄭世芳、杜虹、星河、劉丙鈞
、張樹旺、龔房芳、曾維惠、無塵、萬一君、韓松、彭緒洛、吳巖、韓曉征
、冰子、吳帆、魏曉曦、朱江、李宏聲、鄭軍、徐魯、孫云曉、周銳、常海
軍、莊大偉、高洪波、張年軍、忻怡、謝輝、肖定麗、鄭小凱、斑馬、彭懿
、李麗萍、黑鶴、梁劍章等等、等等。 這是一串富有生機的名字。他們那旺盛的創作激情與緊貼時代脈搏的佳
作,成了新時期兒童文學創作的主體…… 五 有人講過:讀一本好書,如同結識一個朋友。 有人講過:讀一本好書,如同打開一扇窗戶。 因此可以說,讀好書越多越好; 因此可以說,結好友越多越好。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抓好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搞好中小學生閱讀,我
們編選了《中小學生閱讀大系·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1949~2009)》這
一套大型叢書。 本叢書共有三大特點: 一、時間跨越半個多世紀: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
,至2009年12月31日結止; 二、兒童文學“門類齊全”:同學們喜歡的小說(3卷)、童話(3卷)、散
文(2卷)、詩歌(1卷)、 科幻小說(1卷)、科學童話(1卷)、報告文學(1卷)、故事(1卷)、寓言(1
卷),總計9種14卷; 三、作品後附“閱讀指導”: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作品,每篇作
品後邊均附有“閱讀指導”, 講述本篇作品的創作過程或創作特色。這是在其他類似的叢書中從未有
過的一大特色。 當然,并不是每位作家的作品都被收入到本套叢書來的。盡管我們發了
約稿信,但有的作家過于繁忙、有的作家作品與別的出版社簽有協議未滿、
有的作家則因身體狀況不佳無時間整理稿子等等。應該說這是個遺憾。中國
太大了,作家太多了,還從沒有過一套叢書“裝”下中國所有“重點作家”
的作品,因此,對于某些作家作品在本套叢書的“空缺”也應是可以理解的
了。 而今,全國500多位辛勤的筆者把半個多世紀的經典作品展示出來,如
同千百個朋友站在那里,等待著廣大的中小學生去親近、去結識。 對于那些仍在求知的學子來說,這些優秀之作,無疑是一筆不可多得的
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些作品,記錄著中國半個多世紀的人文景觀; 這些作品,弘揚著中華民族走過來的艱苦足跡; 這些作品,展示著中國遼闊疆域里的精彩畫卷; 這些作品,渲染著中國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 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言…… 六 就在本套大型叢書組稿之際,新聞出版總署則要求色情《格林童話》下
架銷毀。那是因為中國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令人戰栗的格林童話》,書中
嚴重丑化了格林童話中的白雪公主形象…… 這是格林童話嗎? 這是經典作品嗎? 這是作家新作嗎? 這是兒童所需嗎? 不! 這是兒童文學的垃圾! 這是毒害兒童的鴉片! 這是市場經濟的魔鬼! 這是閱讀書系的毒草! 讀了此報道,更感我們肩上擔子的沉重; 讀了此報道,更感學生閱讀好書的渴求; 讀了此報道,更感出版經典作品的重要; 讀了此報道,更感為孩子而創作的光榮! 七 有了反面的鏡子,也才使我們的《中小學生閱讀大系·中國當代兒童文
學精品庫》這套大型兒童文學叢書更加讓人愛不釋手。 因為它是中小學生的良師益友! 那作品,似流水,承載著作家們的心血; 那作品,如春風,吹來了作家們的笑容。 那作品,涵蓋著中華兒女辛勤耕耘的熱土; 那作品,閃爍著全國500多名作家的智慧。 這其中,既有活躍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家;又有“戰斗”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作家;還有活躍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與本世
紀第一個十年的“青”作家…… 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科幻小說、科學童話、報告文學、故事、寓
言等9種14卷四百余萬字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酷似超級的美味佳肴,將一
齊奉獻給當今的中小學生。 啊,中國三代作家“烹飪”的兒童文學閱讀大餐,成了21世紀廣大中小
學生的精神盛宴! 2011.5.18 北京
目次
主編寄語:三代作家“烹飪”的當代兒童文學閱讀大餐——《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精品庫》代序
迷戀
幫幫我們的小隊長
一朵清麗的野菊
作家與少年犯(節選)
王江旋風
星期日的苦惱
“邪門大隊長”的冤屈
生命的旋律
亞妮和她的爸爸
媽媽的主心骨
他從笑聲中走來
34顆閃亮的小星星
旋轉的水晶樹
迷途
一個站著死的男孩
微笑的挑戰者
天使之夢
男兒當自強
山縫里傳來孩子的哭聲
有這樣一個獨生女
想當董事長的男孩
青春的支點
測繪
綠色暢想曲
采訪兒亍
還你一片藍天(節選)
孤旅
在成長中
魔鬼的誘惑
跳起來摘蘋果的女孩
七歲娃娃的發明
慈悲無價
默默耕耘的園丁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不是啞巴的啞巴
飛翔,哪怕翅膀斷了心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為音樂搭建自己的舞臺
編後感言
書摘/試閱
; 果然,繼他創作道路上的豐碑《葉笛集》之後,近年來,
《啊,山溪》、《你是普通的花》、《笙歌》等散文、散文詩
集,一本接著一本問世! 他從來不曾大紅大紫,也從來不曾向往大紅大紫。不管社
會怎么變遷,人情如何冷暖,他總是執著于自己的人生追求,
執著于自己的藝術探索。 郭風老師青年時代就讀于莆田師范學校,當過小學教師。 一九四四年,在福建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畢業後,他回到故
鄉,任莆田中學語文教員。因此,他的一生,總關注著青少年
的教育;他的作品,總和孩子們息息相關。在從教時光里,他
把大部分業余時間用來為孩子們寫作,先後發表了《天使的農
場》、《小林在林中寫生》等兒童詩歌和童話。一九四五年七
月,在“改進出版社”社長黎烈文先生的支持下,他精選了部
分童話詩結集出版,名為《木偶戲》,這是他的第一部詩集,
也是我國四十年代兒童文學園地的重要成果之一——這部集
子,以天真爛漫的童心、明朗歡快的格調,細致入微地描摹了
孩子們晶瑩剔透、美麗無邪的心,贏得了無數小讀者的喜愛! 郭風老師擔任省文聯、作協領導之後,每日公務羈身,十
分繁忙。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傾心于兒童文學創作——先後出
版了散文集《搭船的鳥》、《會飛的種子》、《避雨的豹》、
《在植物園里》、《洗澡的虎》、《火柴盒的火車》、《輪
船》,散文詩集《蒲公英和虹》,長篇童話詩《月亮的船》
等,這些樸素、清新、生動、活潑,洋溢著濃濃童趣的作品,
深受少年兒童的歡迎。他經常抽出寶貴時間,為中小學生作文
學講座,孩子們特別依戀這位“可愛而慈祥的老爺爺”。他對
于孩子們的摯愛,對于兒童文學創作的癡情,一直貫穿于他生
活的朝朝暮暮,即使離鄉背井出國在外,也難改童稚之心。有
一回出訪馬尼拉,看見旅館里有一口水池,他很高興,一再對
人提起: “池中養著睡蓮、水浮蓮和很多彩色的鯉魚。不知怎的,
這口池子,仿佛能夠引發我的童話一般的想象。” 當時,他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但在他身上,依然童心不
泯!他的作品,最令人難于忘懷的,也就是那一顆潔凈無塵的
赤子之心……正如黎烈文先生所說: “他以一個可貴的童稚心靈,給我們眼目所見的萬事萬
物,一草一木,賦予一種純真的生命。” 想想,有哪一個孩子,能不喜歡這樣的詩句呢?—— “一只蝴蝶從籬外飛進來。 豌豆花問蝴蝶道: ‘你是一朵飛起來的花嗎?” 那豌豆花兒對蝴蝶的發問,真是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
禁!這就是郭風的童心!這就是童心的郭風!孩子們讀了郭風
的詩,自然而然地,文思會像彩虹一樣絢麗、心兒會像玻璃一
樣透明! 郭風老師曾經十分感慨地對我說: “也許是因為我當過教師吧,我把我如同父愛一般的情
感賦予孩子。我用我的心,用我的作品去哺育他們。我也非
常感激我的師長和文學前輩,沒有他們,我可能一生混沌蒙
昧……” 他說,他至今非常懷念一位老師——她在一次上課時,從
一個中學里借來兩大盒昆蟲標本,那些鑲嵌在玻璃板下的,顏
色鮮艷、形態各異的蜻蜓、彩蝶、天牛和蚱蜢,讓他充滿喜
悅,讓他聯想到課堂之外有一個美麗的昆蟲世界;又一次上
課,這位老師帶來了一支稻穗,指著教室外墻的狗尾草說:
“水稻和狗尾草是遠房兄弟,它們是一個家族……”他說他感
激這位老師,是她最初啟迪他去和大自然交朋友! 他說,他的小學老師鼓勵他們閱讀課外讀物,當時的《小
朋友》、《兒童世界》、《少年》、《學生雜志》等刊物,帶
給他的文學教育和道德啟蒙,終身難忘! 他說,當時世界書局、開明書店的中學語文課本選文是很
認真很有特點的,他從中“最初認識賈誼、司馬遷、柳宗元、
蘇軾;最初認識冰心、魯迅、葉聖陶、許地山;最初認識都德
和莫泊桑”。還有一份老師指導他閱讀的雜志《中學生》,給
予了他“極其有益的精神營養”,因此,他對昔日恩師十分感
激,對前輩作家十分崇敬。 為人從來謙和低調的郭風老師,在一次給行將畢業離校的
師范生談話時,竟十分激動地站起來: “同學們,到教育崗位上去吧,到各地學校去教書!一個
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賴教師以傳遞、傳播以至發揚。教師
哺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接班人。教師造就人才!” 于是,我理解了——他的藝術追求,來自教育;他的品格
風范,來自教育!于是,我從深心里尊敬他,不僅是對一位德
高望重的著名作家的尊重,還有對一位誨人不倦的教育家的敬
重! 一九八八年在武夷山召開八省二市散文筆會時,在九曲賓
館里,他曾十分莊重地告訴我: “我覺得自己不應該把那些藝術上拙劣的、冗長乏味的作
品,那些虛假的熱情和說點空話的作品,呈現在讀者面前。我
希望自己能夠認真寫出于世道人心有所補益的作品,這便是我
的藝術良心!” 他是一位謙遜、質樸且言行一致的人。四十多年來,他珍
惜自己的藝術良心,不息地吹奏著他的富于閩中木蘭溪風韻
的葉笛,歌唱故鄉,歌唱人民,歌唱祖國大好山川、風流人
物……他的歌聲里,流漫著真誠而廣袤的愛情,人們聽了,往
往會不由自主地被陶醉;人們的心,往往會在它潛移默化的影
響下,變得如天空般遼闊、如月光般皎潔,如白云般明凈,如
八月秋原般的豐富…… 我的床頭,放著老人題贈我的、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裝
幀精美的《郭風散文選》。每當我掀開扉頁的照片,總覺得老
人用他善良而純潔的目光,正親切地注視著世界、注視著人
生、注視著我……我的心頭,自然而然地便會浮起老人寫在
《酢漿草·野菊》里的幾句話: “他(們)真心真意地開放花朵,在不很顯眼的地方,給
大自然增加了美麗。” 郭風老師,你自己不就是一朵生機盎然的野菊,為千姿百
態的生活大園林,不息地增添著美麗么?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