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閩文化新論(簡體書)
滿額折

閩文化新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0 元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8726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閩文化系列研究:閩文化新論》研究除對閩文化作全面的綜合性的專論外,還對五個次區域民系文化和一個少數民族文化分別進行整體性的研究。我們期望這種把區域文化事象視為相互聯系的有機系統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對閩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會有所推進,對地域文化知識的普及也有所裨益。令人高興的是,2007年6月,福建經文化部批準設立了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是福建地域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在促進新一輪的福建地域文化研究熱潮的到來。
閩文化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也是一個當代文化概念。如何把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具有現代文明的閩文化,既是個實踐問題,也是個理論課題。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里,在閩文化的再出發中,無論實踐或者理論,我們都會有新的更多的創獲。

作者簡介

汪征魯,祖籍上海市寶山縣,1947年8月1日生,1989年9月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博士。現為福建師范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優秀專家、中國史學會理事、福建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史、史學理論與歷史哲學。至今出版有《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等專著六部;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六十余篇。先後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二次,福建省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四次,二等獎二次。2009年9月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

目次

緒論
一 題解
二 山海形勝——福建的自然地理環境

第一章 貝殼與石錛的文化芬芳
一 閩文化初始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福建人類與文化的萌芽
一 福建地區以三明萬壽巖靈峰洞、船帆洞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及遺物
二 若干結論
第二節 閩江下游曇石山類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一 殼丘頭遺址
二 曇石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未分文化層的第一、二、三
四、五次發掘
三 曇石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分文化層的第六、七、八、九次發掘
四 屬于曇石山中層類型的莊邊山下層遺址
五 屬于曇石山中層類型的溪頭下層遺址
六 屬于曇石山中層類型的東張下層遺址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後期福建中西部山地文化類型
一 浦城黨溪牛鼻山遺址
二 南平寶峰山遺址
三 浦城石排下遺址
第四節 閩文化的原生態
關于“貝殼遺址”或“貝冢遺址
二 這一時期農業或者未出現或者在後期
三 石錛與石錛文化
四 福建貝丘文化中的蚌器與骨器
五 福建貝丘文化中的釜
六 殼丘頭文化與南島語族的起源
七 閩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類型文化之性質與特征

第二章 唐宋之變 理學源流——閩學述論(上)
第一節 宋代理學崛起的社會歷史條件
一 唐宋之際中國封建社會的成熟化及後期化
二 隋唐五代學術思想的流變
三 宋代封建中央集權的相對柔性化
四 兩宋國家政權的積貧積弱及異族侵凌而產生的知識分子民族意識與興亡意識之高漲
第二節 北宋理學的產生及其對閩學的影響
一 理學開山周敦頤的濂學及其對閩學的影響
二 邵雍的象數學及其對閩學的影響
三 張載的關學及其對閩學的影響
四 程顥、程頤的洛學及其對閩學之影響

第三章 閩中移民社會的構成與儒學的興起——閩學述論(中)
第一節 福建的移民
……
第四章 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閩學述論(中)
第五章 發端與級致
第六章 中國傳統文化及閩文化現代化轉型的關鍵之一——侯官新學述論(下)

書摘/試閱

植被對土埌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自土埌產生植被後,二者不間斷地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福建的地帶性植被是含有雨林成分的常綠闊葉林,其有大量生理性落葉,加之根系的延伸,極大地豐富了土埌的有機質,提高了土埌的肥力。反之,植被的破壞或退化則導致土垠肥力的下降。
人類的活動對土埌性質的改變亦深有影響。人們的農業勞動使大片的原始土埌演化成農業土埌。
據全國第二次土埌普查的分類系統,福建土埌分為5土綱,14土類。5土綱為鐵鋁、初育、半水成、鹽堿、人為;14土類為赤紅娘、紅埌、黃垠、石質土、粗骨土、紫色土、石灰(巖)土、新積土、風沙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濱海鹽土、酸性硫酸鹽土、水稻土;其下另可分26個亞類。
其中最主要的土埌為赤紅瑯、紅埌、黃垠,分別介紹如下:
赤紅埌,面積有61.5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09%,主要分布在閩東南沿海南亞熱帶海拔200米-400米的低口臺地。土埌部面發育,呈磚紅色,有較強的富鋁化特征,有機質較難累積,潛在肥力較低。
紅埌,面積有766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3.41%,主要分布在閩東南海拔300米-1200米,閩西北海拔800米-1200米的丘陵地帶和河谷地帶.紅埌是在中亞熱帶照葉林生物氣候和茂密植被下生成的,呈中度富鋁化特征,表層腐殖質累計厚,有機含量在2010-4%,有較好的潛在肥力。
黃垠,面積有89.2萬公頃,占全省總面積的7.38%,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中山地帶,處于濕涼中亞熱帶氣候,具有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及灌叢草甸植被,土埌脫硅富鋁化過程低,游離度的鐵較紅垠低,全剖面顯蠟黃色。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