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11中國年度隨筆(簡體書)
滿額折

2011中國年度隨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不管怎么說,從爆炸發生那一刻起,“切爾諾貝利”就一直在往下“切”,一直在鋒“利”,并在二十五年後的今夜倒懸在我的頭頂!當輻射塵埃隨著大氣飄散到東歐地區、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在半個地球上旋轉著“切”出創口時,蘇聯政府仍伶牙“利”齒地狡辯,刻意隱瞞不報。(蒼耳《切亦諾貝利:他依然沒有撤離》)百年前先烈們倒下的那一幕,不僅過去,現在,還有將來都會感動著人性未泯的人們。讓我們在他們曾經流淌熱血的土地上,抬起頭來,仰望蒼穹,在通往人類自由、幸福的路上繼續跋涉、前行。(傅國涌《赴死,只為尋求更公正的社會》)
邵燕祥、陳言、蒼耳、傅國涌、王蒙、李國文……《2011中國年度隨筆》收錄30多位作者的近40篇佳作,無論批判中國當下的社會問題,反思過往的歷史,或深度剖析中國文化,均觀點鮮明,取材獨到,文筆犀利,思辨深刻,呈現了隨筆特有的思想光芒,飽含思辨意識,充滿人文關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中國隨筆界選家選編的《2011中國年度隨筆》(杜漸坤、陳壽英選編),是從全國數以百種文學報刊當年發表的數以千萬字的隨筆作品中精選出來的,旨在檢閱當年度隨筆的創作實績,公正客觀地推選出思想性、藝術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年度隨筆。

名人/編輯推薦

《帝國被慈禧終結》、《秋水的余響》、《文人的風節》、《只愛娥眉不愛官——艷事背後的政治陰霾》、《丈夫不能再辱——李陵評傳》、《千古文章未盡才——清詩之旅》……《2011中國年度隨筆》(杜漸坤、陳壽英選編)收錄30多位作者的近40篇佳作,無論批判中國當下的社會問題,反思過往的歷史,或深度剖析中國文化,均觀點鮮明,取材獨到,文筆犀利,思辨深刻,呈現了隨筆特有的思想光芒,飽含思辨意識,充滿人文關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目次

不再要廣島!
切爾諾貝利:他依然沒有撤離
思危方能安居——談“福.島次生效應”、切爾諾貝利災難及中國民生安全文化.
神社招魂“靖國”難
重說道德
“國學”的迷思
魯迅:中國人有信仰嗎?
當代中國的文化命運
悠著點。慢著點——“貧富與欲望”漫談
肅貪首案
知識分子的權力、責任和義務——《權力中的知識分子——批判性人文主義的譜系》讀札.
革命:搖晃的中國
《叫魂》:謊言里的真實
赴死,只為尋求更公正的社會——黃花崗英烈百年祭
知雄守雌的可食之“粒”——糧食與文化
茶葉貿易與中國近代化
帝國被慈禧終結
秋水的余響
文人的風節
只愛娥眉不愛官——艷事背後的政治陰霾
丈夫不能再辱——李陵評傳
千古文章未盡才——清詩之旅
寒冬早行人
隱士與叛徒
從□的奧秘說起
忽然想到
薔薇葉子(外二篇)
說話集
一塊土地
極樂的爆竹
敲響城門的遠方鄉黨
我們的故事是什么
雜感八則
神仙太寂寞
仙履
鳥巢——自然筆記
城市與收藏
帶著“落花”回家

書摘/試閱

無論吉本隆明多么沮喪,現實告訴我們,那場“反核”運動并沒有取得實質效果:日美安保體制不僅繼續存在,而且它所規范的日美關系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外交基石,日本在呼吁廢除核武器的同時,依然躲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安然度日;吉本隆明對于“核戰爭”與“核能開發”截然分明的觀點與日本政客和那些追求經濟利潤的實業家的理論合流,20世紀90年代以後加藤典洋等人對左翼知識分子的批判邏輯也與吉本隆明的理論一脈相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海灣戰爭期間,加藤典洋對國內發表反戰聲明的文學家提出批評,指責反戰聲明所依據的“和平憲法”是當時盟軍占領當局強加給日本的,表面上是在批判護憲派和改憲派而倡議修改憲法,意在批判護憲的左翼知識分子)。
問題是:“核武器”與用于和平的“核能”之間果真如吉本隆明所說的那樣涇渭分明嗎? ’
稍微了解一下相關知識,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像鈾235和?239這些容易引起核分裂反應的物質中,中性子由于發生核分裂的連鎖反應從而釋放出巨大的核能。核武器與核能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會迅速發生核分裂的連鎖反應,能量在瞬間釋放;後者可以通過控制棒和冷卻水來抑制核分裂的反應,從而將釋放出的能量控制在發電用途上。不論是用于核爆炸還是核能開發,高純度的鈾235和?239都是必需的。?是通過鈾濃縮和原子爐對使用過的燃料進行再處理來提取的,在已知的宇宙物質中,其毒性僅次于釙,一旦流人海底或土壤中,?239會留存二萬四千年,而?242會存留三十六萬七千年,將給環境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性影響。也就是說,制造核武器與開發核能的原料、技術手段相同,工作原理相同,只要掌握了原子爐操作的本領就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術。
日本正式啟動核能開發預算是在1954年3月。其時美國開始轉變對日政策,日本政府聲稱要和平利用核能;1973年日本政府確立“跨越式發展核能”以保障能源安全的新舉措;政府計劃從2005年度起六年間建成二十座核電站。到2011年為止,日本擁有五十五座核反應堆,占全球總量的10%。然而與此同時,因操作失誤或技術不過關而引起的核泄漏事故時有發生。早在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3號機組就發生過臨界事故;日本處理核廢料的青森縣下北半島附近居民的白血病發病率達到全國水平的十倍;1999年9月東京東北部東海村發生的核事故造成兩人死亡、近百人受傷。盡管日本的法律規定要及時報告核事故,但報告常常不夠及時,也不夠詳細,甚至出現瞞報、漏報、編造虛假數據的現象。只要認真思考一下推進和擁護核能開發的隱蔽體制,就不能不讓人擔憂:日本通過再處理而提取的?約四十噸,如果制造成核炸彈,可以制造五千發,其擁有量居世界第三位。表面上始終貫徹廢核意志的日本政府,在國際關系的實踐中并沒有讓人感覺到它在切實地去廢核。就連日本有識者也在譴責:日本所謂的“和平利用”其實在為核擴散作大貢獻呢。
對此,那些積極爭取實現受核轟炸者援護政策的人視而不見;而政府不顧核開發存在的技術缺陷,一邊在推進核能的和平利用,一邊又探討日本核武裝的可能性。1967年12月佐藤榮作首相提出的“不制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則”卻隨著配合美國在西歐部署核導彈計劃、正式同意美國在必要時派遣核潛艇進駐日本港口而實際上被突破。2008年12月,日本部分外交文書解密,日本政府對核武器所持的真正態度也隨之曝光,這讓我們知道,就在佐藤首相鄭重其事地提出“非核三原則”的兩年前,他初次訪美,就向美國國防部長提出,一旦與中國發生戰爭,“期待美國立即向中國實施核武器報復”;同時表示,由于“海上不能立即發動進攻”,希望美軍能帶核進人日本。而在此番會面之前一天,在與約翰遜總統的會談中,佐藤已經明確了尋求美國“核安全保護傘”的態度。日本認為,只要擁有核的中國存在,就有理由將“核保護傘”論正當化——而這種政治考量同樣適用于朝鮮。1968年,美國、英國和印度簽署《核不擴散條約》(NPT),日本雖然在1970年也簽了名,但是國會遲遲到1977年才承認。其間美國就核燃料再處理問題向日本施加壓力,日本政府則在核能的民間利用方面保持頑強的戰斗力,從而引發了“日美再處理戰爭”的外交摩擦。1997年《周邊事態法》的出臺,使日本名正言順地成為裝載核武器的美軍艦船的後方基地。可見,“核保護傘”論與潛在的“核武裝”論屬于同一理論系統,日本政府對于處在“核保護傘”下的狀態不斷表示“很無奈”,而在其正式意見中也不否認“核武裝”。就在3·11日本大地震之前兩天的3月9日,《朝日新聞》還報道:石原慎太郎聲稱,為了對抗中國的威脅,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4月11日,一直積極推進核能開發與日本核武裝的石原慎太郎第四次當選東京都知事,這與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保守派推進核能政策的努力不無關系。
然而誰能想到,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初與大江健三郎等人并肩赴歐洲考察并且參與歐洲反核運動的也是這位石原慎太郎。誰能說,為了和平利用而控制核按鈕的手就一定不會去按下用于核轟炸的按鈕?
吉本隆明深諳日本政治的奧秘。1995年,在一篇題為《圍繞法國與中國的核試驗》一文中,他在仔細觀察日本各界圍繞法國和中國進行核試驗之後表現出的不同態度後指出:日本之所以嚴厲斥責法國進行核試驗,而對同樣進行核試驗的中國的批評則顯得暖昧游移,其歷史原因在于:日本曾經侵略過中國,而中國也明確表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現實的原因是:他認為雖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在其憲法中明確標示非戰、非武裝的國家,但日本又明確表示要讓自衛隊合憲,派遣軍隊到盧旺達、柬埔寨等國,干涉他國內政;侵略戰爭的謝罪決議花哨而曖昧,對國內外遭受核轟炸受害者的賠償敷衍了事,不對外國慰安婦進行謝罪賠償,對殖民地民眾的被害訴求也置之不理——日本的態度實際上是要使日本憲法第九條趨于無效,在一步一步向反動的、退化的道路邁進。
其實在反戰、追求和平方面,吉本隆明與他曾經批判的對手之間并無本質區別。不同之處在于:他是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來完成自己的論述的。而對于能夠招致世界最終戰爭、讓人類滅絕的核武器的這種災難性後果,我想不僅僅需要邏輯推理,還需要面對“核時代”的現實政治,發揮核時代的想象力。
隨著1945年8月6日廣島遭受核轟炸,核時代拉開了它的序幕:整個城市成了納粹收容所的毒氣室,變成得不到救贖、沒有出口的地獄。企圖蓄積更為龐大的核武器、開發和配備新式核武器、抑制核戰爭成為核大國、核保有國與非保有國不同的戰略構想,人類在毀滅性的威脅中日復一日地存續。但是,要想將核轟炸這種神話般的巨大的惡化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感覺,日益困難:它還沒有發生,也許在個體的有生之年永遠都不會發生,那么,有多少人愿意抱著惡魔般的恐懼日夜不眠?甚至連廣島人、長崎人對核轟炸的恐懼也日漸風化銷蝕,而其中有不少人一直在努力試圖忘卻。還記得1949年負責起草和平紀念都市建設法的寺光忠在解釋這部法律的精神時是這么說的:“要遠離原子彈和8月6日。”
于是,發揮核時代的想象力,并且使其化為自己日常性感受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思想家和作家的身上。直接以廣島為題材并且終其寫作生涯執著于“核時代的想象力”的,為數甚少。大江健三郎就是這少數中的一個。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