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江城(簡體書)
滿額折

江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 《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是何偉“尋路中國”的起點,也是他的首部長篇作品。《尋路中國》去年獲得新浪2011年度十大好書*一名、深圳讀書月2011年十大好書*一名等多種獎項,累計印量超過10萬冊。

2. 本書在美國暢銷超過十年,是美國人了解中國的首先選擇的圖書,有美國大學指定《江城》作為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必讀書目。

3. 何偉將其思想用細膩、幽默、獨特的筆觸呈現出來,使作品同時兼具深刻和易讀兩個特點,是不可多得的旅行、紀實文學的精品。

4. 本書獲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

5.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紐約客》、《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國家地理》、《華盛頓郵報》多家外媒聯合推薦。

本書是《紐約客》專欄作家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的第一部。《江城》講的是地理,以地為中心;《甲骨》講的是歷史,以時為中心。《公路中國》探討經濟,追蹤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如前兩本書那樣,它研究的是中國的核心課題,但它不是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來展現中國變化的實質。這三本書有一個共同的中心因素:時間。海斯勒經常在一地連續呆上數月,甚至數年,跟蹤變化。這種調查策略為本書帶來了深度與精度。他不會讓主人公們只講述他們的故事,而會睜大眼睛,看著他們的故事在面前一點點展開。



1996年,海斯勒來到涪陵師專支教,在融入當地生活的過程中,他開始發現,當時的涪陵正同中國內地的許多貧困小城一樣,處於一個獨特的歷史時期,充滿了變革與活力,緊張與革新。

作者簡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

他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海斯勒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佳旅遊寫作獎。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佳亞洲圖書等殊榮。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讚為“關注現代中國的*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充滿著坦率、熱情、洞察力和親歷接觸,《江城》雄辯地展示了鮮為人知的當代中國。讀來精彩。”
——哈金(美籍華裔作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如果你只讀一本關於中國的書,那就是這本了。”
——梅兆贊(英國資深記者、中國問題專家)

“何偉是《紐約客》駐北京的記者,他的首本報導文學《江城》,通過許多小故事,寫變動中的中國,十分生動深刻。其中單篇文字在《紐約客》上刊出時,早已膾炙人口,集結成書後更是好評如雲。”
——余英時(著名歷史學者)

“何偉的筆下是真中國,是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南方人物周刊》

目次

作者說明
第一部
第一章順江而下
城市
第二章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
插旗山
第三章跑步
白鶴梁
第四章大壩
烏江
第五章鴉片戰爭
白山坪
第六章暴風雨

第二部
第七章暑假
神甫
第八章中國生活
老闆
第九章錢
老師
第十章農曆新年
土地
第十一章又一春
長江
第十二章溯江而上
致謝
回到涪陵
譯後記

書摘/試閱

我是從重慶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的。那是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長江上空星斗閃爍,漆黑的水面卻映不出微弱的點點星光。學校派來的小車載著我們,以碼頭為起點,蜿蜒行進在窄小的街道上。星光下,這座城市不斷向後掠去,顯得陌生而又迷離。
我們有兩個人,被派到這裡教書,都十分年輕:我二十七歲,亞當·梅耶二十二歲。我們對涪陵幾乎聞所未聞。我只知道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將因新修建的三峽大壩而淹沒,還知道涪陵多年來都不對外國人開放。除此,我知之甚微。
半個世紀來,沒有美國人在這里居住過。後來,我在城裡遇到一些長者,他們記得在20世紀40年代,亦即_1949年解放前,這裡有美國人生活過,但這樣的記憶又總是模糊不清。我們抵達時,這裡還住著另一個外國人,一個德國人,在當地的一所中學教了一個學期。但我們只見過他一次,等我們安頓下來沒多久,他就離開了涪陵。從那以後,我們就成了這座小城中僅有的兩個外國人。涪陵約有二十萬人口,根據中國的標準,這是一座小城市。
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公路非常糟糕。去哪裡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裡也不會去。在隨後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我們到校一周後的某天,學校所有的人都在大門口參加了集會。那個暑假,一個由學生和老師組成的小分隊從涪陵步行到了延安,那是位於陝西省北部的前革命根據地。現在他們即將返回學校。
當時正值紀念長征六十週年。所謂長征,是指在其國內戰爭中,毛澤東領導的紅軍在幾乎要被國民黨消滅的關鍵時刻,所進行的長達六千英里的長途跋涉。共產黨人克服重重困難,越過中國西部的群山和戈壁,行軍至一個安全地點。之後,他們從延安開始,穩步地積蓄力量,直到最後讓革命席捲整個中國大陸,將國民黨趕到了台灣。
整個學期,學校開展了很多特別的活動來紀念長征。學生們要上關於長征的歷史課,要寫關於長征的文章,在12月份還組織了一次長征歌詠比賽。為了參加長征歌詠比賽,所有的係都花了數週時間排練歌曲,然後在大禮堂演出。因為長征題材的曲目有限,所以許多參賽歌曲都是一樣的,這就使得評委打分有點為難。同樣讓我搞不懂的是,由於演出服裝數量不足,也只能像曲目一樣由大家共享。歷史系表演的時候,穿著乾淨的白襯衫、打著紅領帶,光彩照人。然後他們走下台,迅速地把襯衫和領帶換下交給政治系的學生。政治系的學生穿戴完畢,衝上舞台,把別人剛剛唱過的歌曲再唱一遍。到晚會結束時,襯衫已變得汗漬斑斑,每一位觀眾都聽熟了所有的曲目。音樂系獲勝了,像以往一樣,英語系排名倒數。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比賽中,英語係從未獲勝過。沒有以長征為題材的英語歌曲。暑期的延安徒步行並不是比賽,但涪陵小分隊的返回卻是整個長征紀念活動中最重大的一件事。隊員們在炎炎烈日下行走了一千多英里,到最後只有十六個人堅持了下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