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元不安分,我們怎麼辦(簡體書)
滿額折

美元不安分,我們怎麼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本金融、經濟局勢分析類書。針對全球近來的債務危機,深入剖析美國信用評級降級背後的內幕;詳細闡明美國政府濫發國債及濫印美元所引發的環球經濟災難;深度剖析全球債務危機背後的根源;從而推斷世界投資環境的大趨勢;並預測中國的貨幣走勢及經濟大趨勢。

作者簡介

作者:楊衛隆
楊衛隆,香港著名財經專家,現長居美國,擁有多年金融專業從業經歷,以令人震驚的經濟預測精準性而著稱。?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多次在節目中推介楊氏著作,被譽為“杰出的中國民間經濟學家”。 2011年更獲香港NOW財經臺邀請,于時事節目“隆中對”中擔任評論員,對歐美政經時局多番大膽預測,言必有中。作者的《次貸風暴高清面目》中文繁體版榮登香港三聯書店08年商管類排行榜第一名,以及香港各大書局金融叢書暢銷榜。《大崩盤:次貸扭曲的世界》榮登臺灣金石堂網絡書店財經類暢銷榜前十。

名人/編輯推薦

《美元不安分,我們怎么辦》編輯推薦:
1.鳳凰衛視何亮亮推薦、香港商管類暢銷榜、臺灣金石堂暢銷榜第一名作者!因準確預言08年美國經濟危機而聞名!
2.美元制造了全球債務亂局,中國會被套下水嗎?
3.人民幣抗衡美元霸權,我們的財富是否會遭野蠻掠奪?

《大國衰落II美元歸零》是2009年6月出版,當時的金價是每盎司約900美元。到了《美元歸零II》修訂版完成的時候,即2011年8月,金價曾經升值超過1,910美元一盎司。我執筆時金價仍然高于1,750美元一盎司。在這兩年時間里,美元貶值約一半。
貴金屬、農產品和商品價格上升的本質在于貨幣供應太多,而不是商品或農作物的生產跟不上需求。自從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之後,每年的平均美國聯邦赤字高達14,000億美元。國債突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美國以發行國債和發行鈔票的方式填補赤字,可以說是瘋狂濫發鈔票。這連美國政客也看不過去。2011年8月23日,正當市場憧憬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宣布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出臺之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里克·佩里公開表示,如果伯南克再濫發鈔票就是叛國。最終,伯南克沒有在8月26日杰克森·霍爾的講話中提及第三輪量化寬松,也沒有提出8月初市場傳言的聯儲局賣短債買長債計劃。伯南克明確地說,美國現在的經濟困境是政治斗爭造成的。
美國聯儲局的寬松貨幣政策和超低利率令中國承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2011年7月的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環比上漲0.5%,創下2008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食品漲價仍然是中國通脹的主要原因。7月份中國食品價格上漲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同比漲幅高達33.6%。自2010年10月開始,中國央行已經連續5次加息,并且幾乎每月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次。但是,食品價格壓力并未因為中國的貨幣緊縮政策而得到減輕,因為美國是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推高糧食價格有利于美國經濟復蘇。美國大量使用玉米生產乙醇,將糧食燒掉導致玉米價格急升,也帶動所有糧食價格急升。另一方面,美元貶值,農作物價格亦會上升。金融風暴的最初兩年,即2007年和2008年,美國出口糧食的外貿順差比2006年急升超過5倍。非常明顯,美國希望以抬高糧價為手段,讓外國人賠償美國金融風暴帶來的損失。
即使美元價值還未歸零,兩年時間跌掉一半,就可以說是美元一半歸零。還記得筆者讀小學的時候,那是1966年,香港發生暴動,起因是天星小輪(香港維多利亞港渡海交通工具)等收費增加5分錢。港英政府出動軍警鎮壓,最後造成1人死亡,18人受傷,1,800多人被捕。
天星小輪只是頭等艙加價5分錢就引發暴動,今天的香港人聽起來,肯定覺得當時的人瘋了。當時,主要貨幣都是黃金本位,存款利息很低,通脹根本不存在。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不曾經歷過漲價這回事,天星小輪漲價5分錢是當時很大的新聞。70年代開始,美元和各國貨幣脫離黃金本位,成為不能兌換貨幣。在各國濫發鈔票和國債的情況下,貨幣持續貶值,物價上漲變成了家常便飯,因為漲價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漲價的東西太多,漲得太快,大家都不去想。久而久之,我們就無條件地接受漲價這回事。現在,公共服務降價才是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貨幣出現問題,商品價格自然大幅波動。以小麥為例,2009年6月,每噸小麥224美元,2011年8月的價格是每噸322美元。如果各位看看小麥價格走勢,必然會大吃一驚,2000年6月,只是113美元一噸,2008年3月是439美元一噸。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之一的小麥,8年之內,價格翻了差不多兩番。雖然筆者執筆時小麥價格已經大幅回落,但是,仍是2000年6月時的3倍。貧窮國家出現饑荒,主要原因是糧價飆升,并非糧食短缺。其實,整體來說,全世界不缺糧,只是貨幣供應量太大。不缺糧的世界竟然餓殍遍野,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說是人禍,不如說是美元闖的禍。
美國的財政預算赤字過于龐大,已經到了無法維持的地步。可是,大部分美國人和政客都認為經濟衰退只是短時間的現象。當經濟情況好轉時,稅收的增加可以減少聯邦赤字和債務。這樣的想法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希望經濟好轉到稅收可以彌補聯邦赤字,美國的實質經濟要維持兩位數連續增長80年。如果以減少聯邦政府開支消除聯邦赤字,除了不能發放任何振興經濟計劃的款項、拯救金融機構的注資和伊拉克軍費之外,還要凍結美國醫療福利開支及減少聯邦政府開支60%。如果以增加聯邦稅來消除聯邦赤字,聯邦稅的稅率要增加一倍以上。美國若要通過向外國人借貸維持龐大的聯邦和外貿赤字,要每天從美國以外的國家借取接近40億美元(2011年度聯邦赤字預算12,800億美元/365天)。由此可見,美國的聯邦赤字可以說是已經無法挽救。
2011年8月,美國主權信貸評級被標普調降,說明美國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已經陷入危機。美元早就喪失了國際貿易和儲備功能,商品價格失去過去的穩定性,投資市場和商品市場的波動會破壞全球經濟。只要一場天災,農作物減產,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我們需要穩定的超主權國際貿易和儲備貨幣,不能再依靠美元那樣每年13%國內生產總值赤字和國內生產總值100%國債的經濟體系發行的主權貨幣。
我讀小學的時候,一盎司黃金只是20美元。2011年8月,美元貶值,1,800美元才能買到一盎司黃金。這是什么樣的貨幣?它竟然是支配全球經濟的最重要的貨幣。我們不能等到美元歸零才去想辦法,現在已經時間不多。
楊衛隆
2011年8月28日
美國加州亞拉美汰市

目次

第一章全球經濟形勢

1.1 美國
1.2 歐元區
1.3 日本
1.3.1日本家道中落
1.3.2美元貶值打擊日本工業
1.4 中國香港
1.5 中國內地
1.6 中東和北非
1.7 歐洲金融業危機
1.8 全球經濟毒瘤
1.9 全球金融業危機四伏

第二章世紀黨爭引起的信貸風暴

2.1 奧巴馬沒有膽量
2.2 國債上限之爭是黨爭
2.3 營造國債危機
2.4 慘遭滑鐵盧
2.5 新能源丑聞

第三章 國債和國債上限

3.1 國債的真相
3.2 國債的本質
3.3 國債對經濟的影響
3.4 白宮的經濟政策失誤
3.5 樓市支持措施
3.6 樓市禍害不斷蔓延
3.7 社會福利失控
3.8 民主制度的死結
3.9 失敗的振興經濟方案
3.9.1美國歷史上最不吉利的方案
3.9.2何來振興經濟巨款
3.9.3減稅不能振興經濟
3.9.4基建投資不能振興經濟
3.9.5振興經濟方案不能解決失業問題
3.9.6美國銀行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3.9.7美國銀行壓力測試

第四章 美國經濟近況

4.1 只是誤報的經濟復蘇
4.2 美國銀行業資不抵債
4.3 金融業的系統性缺陷
4.4 全球金融業災難
4.5 救市措施收效不大
4.6 衍生工具泛濫

第五章 糧食的重要性

5.1 美國是農業大國
5.2 世界人口增長
5.3 糧食生產的預計
5.4 食物價格暴漲

第六章 美國樓市

6.1 樓價跌勢持續
6.2 樓市斷供嚴重
6.3 樓市問題復雜
6.4 種族問題的困擾
6.5 美國樓市前景
6.6 令美國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 美國的經濟災難

7.1 美國經濟數據
7.2 2008年的財富蒸發
7.3 失業問題
7.4 美國的零售業
7.5 美國醫療制度崩潰
7.6 美國醫療保險的病態實例
7.7 豪華郵輪比美國老人院便宜
7.8 美國醫療亟待解決的問題
7.8.1護士人手不足
7.8.2私營醫療保險公司投向政府的真相

第八章 美元危機

8.1 人類經濟史上最危險的賭局
8.2 美國發債太多、儲備太少
8.3 中國的憂慮
8.4 美元貶值
8.4.1 美元崩潰的著作
8.4.2 美元的購買力
8.4.3 貨幣與通脹
8.4.4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8.4.5 美元的供應與通脹
8.4.6 低通脹的假象
8.5 通往地獄之路
8.6 美國過度消費和借貸
8.7 M3貨幣供應之謎

第九章 其他國家的貨幣危機

9.1 日圓危機
9.2 貨幣匯率的疑惑
9.3 2008年金融風暴、貨幣危機
9.4 貨幣管理不善的後果
9.5 發達國家都外債累累
9.6 香港聯系匯率機制隱憂

第十章 建立新的儲備貨幣

10.1 美元的重要性下降
10.2 歐元挑戰美元地位
10.2.1歐元已是區域性儲備貨幣
10.2.2歐洲的經濟困境
10.3 以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
10.4 人民幣闖天下
10.5 亞洲自由貿易區
10.6 伊朗的石油戰爭

第十一章 貨幣危機的影響

11.1 美元化及聯系匯率
11.2 不能兌換貸幣
11.3 仙子效應
11.4 新的經濟形勢
11.5 濫發鈔票
11.6 黃金價格走勢的預測
11.7 美元崩潰的傳聞
11.7.1 Amero
11.7.2 第納爾金幣
11.7.3 新的美元
11.7.4 美國不停濫發鈔票
11.7.5 發動戰爭
11.8 厚顏無恥的財經分析員

第十二章 歐、美、日企業的現狀

12.1 歐、美、日企業已夕陽西下
12.2 美國投資文化轉變
12.3 美國金融界丑聞眾多
12.4 濫發美元不利股市

第十三章 美元的不歸路

13.1 經濟災難的背景
13.2 全球性經濟衰退
13.3 經濟危機對貨幣匯價的沖擊
13.4 新的希望和憂慮
13.5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
13.6 美元危機
13.7 不能回到黃金本位

第十四章 人民幣的前景

14.1 人民幣是奇特的貨幣
14.2 人民幣急速國際化
14.3 人民幣匯率
14.4 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14.5 商品掛鉤的貨幣

第十五章 中國的經濟開發

15.1 中國出口不是依靠廉價勞工
15.2 在非洲的經濟擴張
15.3 中國被動在中東開發

第十六章 東南亞地區的經濟開發

16.1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16.2 中國和日本的東盟爭奪戰
16.3 中國西部開發和東南亞開發

附錄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全球經濟形勢
最近,全球經濟出現區域性經濟危機,而且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困難。想知道全球經濟差到什么程度,最好看看不大起眼的地方經濟新聞。比如,2011年9月23日,韓國政府整頓7家資金不足的儲蓄銀行,儲戶恐慌地趕至銀行排隊擠兌,一位遭停業銀行的主席,在警方搜查銀行時,跳樓自殺身亡。說到歐洲經濟,所有人都會想到希臘和歐洲五國。其實,2011年9月23日,評級機構穆迪下調斯洛文尼亞的主權債務評級,前景堪憂。斯洛文尼亞是歐元區成員國,國債只及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3%,屬于健康水平。沒有人想到斯洛文尼亞也有經濟問題。
當人們將經濟問題的焦點放在美國和歐洲的時候,其他地區的經濟情況往往被忽略。感覺上,只有歐美經濟出現問題。其實,經濟和金融災難已經出現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本章從貨幣的角度去看各地區經濟,讓讀者了解各地區的貨幣本質和挑戰之後,再討論整體形勢。
1.1美國
美國的經濟問題數不勝數,最嚴峻的是奧巴馬領導無方、美國國債及赤字失控。奧巴馬上任之後不足3年,國債增加37,000億美元。美國的地方政府都在破產邊緣、樓市持續低迷、失業率升高,當然還有黨爭、垃圾官司、醫療開支太大和社會福利過度支出等問題。
2011年,美國人經歷了超過兩年的“狗臉歲月”,經濟狀況為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差。2011年9月,幾百人企圖聚集在華爾街示威,被警察驅散。這不是一般的示威,而是長期失業引起的社會不安。2011年10月初,占領華爾街行動由美國東岸蔓延至美國西岸。10月10日,舊金山美國西岸的占領行動局限于舊金山市。我曾經在10月10日去過舊金山市馬克特街舊金山市銀行,那時只有約30人聚集于銀行門外示威,可以說是不成氣候。10月15日,行動急速擴散而且參與人數大幅上升。我居住的美國加州灣區,十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占領華爾街行動。離我居住的地方約15分鐘車程的奧克蘭市大會堂前面的小公園有將近100個帳篷,100多人露宿。當日下午3點,1,000多人的游行隊伍進入公園,舉行示威。
民怨積聚得那么厲害,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占領行動已經演變成了動亂,美國也有此危險。美國人不習慣失業,不習慣減少消費,不滿現狀的情緒早就出現,現在只是惡化而已。到了筆者執筆時還未有嚴重事故發生,已經是喜出望外了。
2008年開始的次貸危機和其後的金融風暴是以美國樓市為中心蔓延開去,波及銀行業、保險業、建造業,次貸證券更是至今還遺毒未清。2011年,美國樓市的情況再次出現險情。2011年的情況和2008年的不同之處是沒有美國政府主動跑出來“搶險救災”。
2011年8月22日,美國房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公布調查結果。這次調查范圍包括美國88%的房屋抵押貸款,即4,400萬份房屋抵押貸款。其中,超過8%在4月至6月的季度斷供至少一期貸款。美國健康樓市的標準斷供率只有大約1%,8%的斷供率肯定是災難性的。
8月2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份新造住宅銷量跌0.7%,已經是連續4個月下跌,完全沒有改善。7月份,新建房屋銷量不足30萬單位,遠遠低過美國健康樓市標準的70萬單位新造住宅銷量,同時亦低于市場預期的31萬單位。這是戰後美國有記錄以來最差的一年。上一次破新造住宅銷量最差紀錄的年份是2010年。2011年上半年新房屋動工許可證不足30萬份,2005年上半年的數字是100萬份。由此可見,新造住宅動工情況多么低迷。
單看加州的情況就更加可怕,2011年上半年,整個加州的新建房屋動工許可證只有2萬份,對于大約有住宅1,400萬幢的加州來說,和完全不建造新住宅沒有什么大差別。
新造住宅需求暴跌,二手住宅的銷量亦是乏善可陳。法院拍賣房屋大量供應,令美國樓價持續受壓。法院拍賣房屋通常售價低過同區物業大約20%,同區有源源不斷的法院拍賣房屋供應的話,樓價會跌個不停。樓價疲軟,買家自然失去置業興趣,再加上銀行不愿意做房屋抵押貸款,而且首付增加到兩成,很多有意置業的美國人都失去了置業能力。2011年7月份的二手住宅銷量折算一年是491萬單位,而美國二手樓市的健康水平是每年賣600萬單位。
樓價方面,以百分比計算,2007年至2008年的樓價跌幅高過1930年大蕭條時期。由樓價指數可以看到,美國樓價并非跌得很多,相對2006年高峰期,跌幅只是大約30%。2009年開始,樓價穩定下來,但是,仍然處于相當低的水平。2011年8月25日,噩耗傳來,聯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的數字顯示,美國住宅價格在2011年第二季下跌5.9%,是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看來,美國樓價又重新回到下跌軌道。樓價指數對于美國經濟來說,這真是壞透了的消息。因為這么大量斷供住房,再加上住宅的需求下降,樓價重新開始下跌。美國樓市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拖累經濟,除非有戲劇性的發展,5年之內,美國經濟難以全面復蘇。
美國樓市的問題根源在哪里呢?在于利率太低,房屋抵押貸款息率跌破歷史紀錄,30年定息房屋抵押貸款利率只有4.15%。比起2000年的8%,2011年的房屋抵押貸款息率只有當年的一半。執筆的時候,即2011年8月24日,美國的一年期浮息房屋抵押貸款利率低到只有2.96%,根本不是銀行想做的買賣。除了要承擔貸款的高風險之外,銀行還要處理貸款的成本和資本要求,銀行對房屋抵押貸款望而卻步,于是百般刁難貸款申請人。我早在2011年年初的電視訪問中,多次說美國應該加息,因為利息太低對樓市沒有好處。但是,一般人的理解是低息有助于樓市復蘇。那是錯誤理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