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國秘密情報檔案(簡體書)
滿額折

美國秘密情報檔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秘密情報檔案》內容簡介:CIA(美國中央情報局)和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兩個秘密情報組織,從他們最初的雛形到今天已經整整發展了300年。在這300年的時間里,兩個機構為美國全世界戰略作出了卓絕貢獻。從美國的獨立戰爭到二戰,幾乎在各個地方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使是華盛頓、林肯等人也對美國的秘密情報組織贊不絕口。今天,在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和特工加入後,美國的情報機構已經肩負起維護美國安全決策、刺探別國事務、進行機密資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職責,繼續在美國的軍政界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秘密情報檔案》編輯推薦:2010年,一批被美國塵封多年的密檔公諸于眾,但很快又銷聲匿跡,為什么?據說有一些人對部分密檔進行了分析,并“發現”了在這個貌似正常的世界上發生的一系列令人震驚的陰謀: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曾經變身美利堅王國國王嗎?美西戰爭難道在戰爭前就已決定勝負,150年前美國真的已經亡國了嗎?可怖的古巴關塔那摩監獄的內部真實情況真如電視報道那樣嗎?本?拉登真的是“911事件”的策劃人嗎?美國正在制造一個獨立于聯合國之外的世界政府嗎?羅斯維爾事件并不是真正的外星人入侵,而是美國掩蓋另一個巨大陰謀的幌子……對于厚厚的解密文件來說,這只是一本薄薄的書,但其中揭露美國隱藏的秘密卻足以讓世界震驚!
一個屹立三百年不倒的情報帝秘史!美國總統借以制定國家策略的終極武器!世界上有這么一個地方,專門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情報并加以整理。這個地方的成員們無孔不入,既能窺見上帝的秘密也能知道外星人的企圖。美國總統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這個組織的首腦進行會晤。
從印度次大陸的戰爭到拉丁美洲的混亂、從美國獨立戰爭到擒獲拉登、從華爾街到神秘的共濟會會議、從羅斯威爾事件到51區……
總有一些神秘的人會出沒在這些地方。他們戴著墨鏡、身披立領黑色大衣,行色匆匆、來無影去無蹤。有些人稱他們就是“007”的化身,但他們卻比“007”更加能力非凡。他們就是美國的秘密情報組織成員!

前言
真相即傳奇
2010年,美國政府公布的年度國防預算為6810億美元,而秘密情報工作經費在其中所占到的比例竟然達到相當高達將近10%的500多億。據說該預算公開後,這筆巨資的合法使用者——中央情報局即便不想對公眾詳細說明其工作的必要性和艱巨性,美國的秘密情報工作也無法繼續在白宮深處悄然運行了。這筆對許多國家不啻于天文數字的經費究竟花在什么地方?美國政府在情報方面如此揮霍到底值不值得?便成了各界輿論所關心的問題,而對于情報機構運作的疑問也接踵而來。為此,美國從2000年起公布了部分在建國時期和冷戰時期的秘密情報檔案。隨著這些檔案的公開,美國秘密情報工作的神秘面紗由此逐步掀開……
早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有美國“國父”之稱的喬治?華盛頓便開始利用秘密情報偵察或欺騙敵人。為了更好的獲得秘密情報,1790年他更促使國會同意為“秘密情報工作”撥付4萬美元的經費,以此開始“秘密情報組織”的歷史,而“秘密情報”這個概念也從那時起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從此後,“秘密情報組織”和美國一起成長壯大,最終演變成這個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涉獵范圍最廣的政府官僚機構。之所以人們會產生美國秘密情報工作肇始于1945年的謬誤,很大原因在于美國建國前期,其“秘密情報活動”一直是有針對性的,涉及的領域并不大,國際影響也相對有限。
在喬治?華盛頓時代,秘密情報工作主要是針對美國軍事層面的敵人進行欺騙。直到50年後的19世紀中葉,情報工作才開始呈現“擴張主義”色彩,同時也朝著商業化、民間化方向發展。從此開始,情報人員的工作不再僅僅針對敵對國家,而是為了各種政治、經濟利益而搜集情報。他們不但揭示真相,同時也致力于對美國民眾的欺騙與隱瞞。正是由于他們的大力蠱惑,美國的眾多民眾才開始相信許多被夸大的威脅。其中,不少美國的有識之士對此深惡痛絕,形象地把這些為了各種利益而“妖言惑眾”的情報人員稱為“推銷員似的騙子”。
其實早在1941年,英國海軍情報主管約翰?戈弗雷上將也曾指出“所有美國情報機構都存有危言聳聽的傾向”。為此,他還舉了一個實證:當時美國國防部受命對德國空軍力量儲備作評估,令這位海軍上將驚訝的是,國防部依據秘密情報作出的評估結果竟然比英國的“中情六處”足足高出了250%。
就這樣,秘密情報“夸大事實”的傳統一直被延續下來,而根據它所披露出的事實也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想象和傳奇性。到“冷戰”時期,秘密情報被“注水”的情況發展到極致,尤其是那些關于“共產主義威脅”的情報,或許是因為其內容和細節太過傳奇,連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威廉?科爾比都帶著調侃的口吻說,“冷戰時期的秘密情報工作成為了一種帶有諸多新聞媒體特征的現代事業”。
正是基于這個影響,中情局在很多方面有時會過于大言不慚。例如在歐洲“社會主義陣營”轟然倒塌後,中情局立即把這項“業績”記在自己帳本上。科爾比的接班人羅伯特?蓋茨甚至吹噓,幫助美國取得“最偉大的勝利”的就是美國的秘密情報人員。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冷戰”的結束的確跟中情局情報人員的有效工作密不可分。但這并不等于它提供的情報都是真實或有必要作參考的;另外,美國政府也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冷戰結束後,曾一度想對中情局進行改革,使其縮小涉足的領域,從而淡化那些離奇的秘密情報給政府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在冷戰中嘗盡甜頭的“推銷員式的騙子”卻并不想就此偃旗息鼓,伴隨著國際形勢的新變化,他們又開始“重操舊業”。一邊用危言聳聽的“威脅論”蠱惑民眾,一邊老練地促使中情局把自己的業務范圍擴展到更多國家得更多領域。但深層原因還是那筆500億美元情報經費,需要“合情合理”地落進了某些人的腰包。
那么“某些人”究竟又是些什么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大片《007》,現在我們就按照影片的布局幻想這樣一個場景:此時有一位美麗的姑娘,正漫步在深秋的海德公園,突然,從迷霧中走出一個穿淺灰色風衣的男子,在他的臉上深色大蛤蟆鏡正好遮住那湛藍而憂郁的眼睛,他那匆忙但有序的腳步帶起幾片略殘枯葉;當你注視他的時候,這男子刻意拉了拉衣領,手腕上的黑皮帶銀殼“精工表”因此隱約閃現。這時,你可以請他去喝一杯,并像內行一樣抱怨切爾西不該放走穆里尼奧。但此時千萬別激動,因為和千千萬萬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影迷一樣,這個德意志工業銀行倫敦分理處的柜員只忠實于銀幕上的007而不是現實中的中情局。這個美麗的姑娘當然可以漠視文化差異和這個異國男子結婚,但三個月後離婚時,她會失望地發現,這個家伙不但對家庭毫不負責,甚至對他的國家從來就沒有任何突出貢獻。
這個例子要說明的是,秘密情報人員絕不會以如此“文藝”的形象穿梭或潛伏于世界各地。當然,你也大可不必去懷疑住在隔壁神出鬼沒的河南人是中情局駐中國別動隊主任。作為情報人員,最基本的素質不是“反常”,而是“常態”。他們往往是低調的,絕對不會時不時地在神色中露出鄙夷之色以此強調自己是某某名牌大學出身。他們永遠是傾聽者,也只是偶爾在談話過程中會用你難以察覺地方式來引導你的話題。而一旦察覺到你受到過專業的訓練,他們立刻就用優雅地談吐及豐富的談資把自己保護起來。
當然,這樣的人我們都極難遇到。這絕對應該是我們的幸運,否則,你絕對想象不到,一個能從美國國會里那些老奸巨猾的政客手里騙出500億美元的騙子會怎樣把玩你的命運。據一份秘密資料顯示,美國的情報特工無一不是憨厚的“美國大男孩”形象。那些臉上帶著“美國式推銷員傻笑”的家伙受到中情局的長期青睞,他們屢屢受到征召。在接受培訓後,他們便出沒于世界各地,執行著各種秘密的使命。
想要印證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困難,因為事實上大批爬上了中情局高位的人,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如果你觀察歷任中情局局長就會發現,他們身上的“推銷員氣質”真的是驚人得相似(參考書末附錄照片)。更形象一些說,中情局就是一個把外形質樸的特工人員“推銷”到世界各地,然後用同樣的形象把搞到的秘密情報再推銷到美國國會的專業推銷組織。姑且不說他們的“產品”(情報)是否物有所值,但他們最終都把“客戶”消化掉了,而中情局的金字招牌至今依然閃亮。
由此,我們懷疑目前曝光的所有美國間諜的真實性。自然而然,與這些間諜一起曝光的事件其真實性也一并要受到懷疑。在沒有徹底了解美國秘密情報工作所依仗的“騙子文化”真諦前,目前我們所談論的真相全部只是猜測而已。所以說“真相即傳奇”,因為最大同時也是真正的謎底從來沒有徹底揭曉過。
二百年了,“騙子文化”衍生出的秘密情報概念乃至中情局這樣一個官僚機構,始終主導著美國的歷史進程,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世界。那么多公眾熟知的失敗、那么曝光的丑聞,為什么都對它繼續發展而且還呈現出不斷壯大的趨勢沒有任何影響?如果這都不能稱作傳奇,請告訴我,什么是傳奇?

目次

前言 真相即傳奇
第一卷 歷史真容
第一章 喬治?華盛頓的絕密王牌
1“美國之父”出演的“諜中諜”
2喬治?華盛頓“崛起”真相
3美國秘密情報工作的“變態”
附錄 內森?黑爾

第二章 “國家偵探社” 的盛與衰
1“美漂”創造的政治神話
2私營“國家機關”
3從神壇到地獄
附錄 美國各軍種情報機構:

第三章 “關鍵先生”的跨洋大對決
1 約翰?威爾基的“情報帝國”
2“西班牙風格”間諜網
3暗戰蒙特利爾
4最後的角逐
附錄 隸屬于美國國家情報主任的美國情報界成員

第四章 神秘的“U1”
1“英國化”的“帶頭大哥”
2黑鷹墜落
3危險的“伙伴”
4“U1”謝幕
附錄 碩果僅存的“黑屋”——MI8

第二卷 “冷戰”備忘錄
第一章“全球鷹”升空
1秘密情報的“新面孔”
2“杜勒斯時代”
3核威懾下的“秘密對抗”
4毀滅性的“豬灣事件”
5“核戰危機”的臺前幕後
6“越戰”泥潭中的CIA
附錄 你如何才能成為中情局的雇員

第二章 關塔那摩秘密檔案
1中情局的“古巴情結”
2“軍事飛地”上的心理博弈
附錄 中央情報局組織機構

第三章 穿梭在南亞大陸的幽靈
1從低谷中走出的中央情報局
2刀光劍影20年,戰功赫赫的CIA
3追尋本?拉登
4中情局的“尚方寶劍”
5養虎為患
附錄 聯邦調查局組織機構

第三卷 隱形政府時代
第一章 歐洲黑手
1穿越250年
2美國的政治“推進器”
3鎖定華爾街
附錄 彼德伯格俱樂部

第二章51號禁區——UFO和秘密武器研究
1目擊羅斯維爾事件
2關于UFO與中央情報局
3中情局與藍皮書計劃
附錄 神秘的51區
結束語
主要資料來源

書摘/試閱

黑鷹墜落
海因里希?阿爾伯特的公開身份是德國使館的“商務人員”,他的博士頭銜也不是加州西太平洋大學頒發的。至于說美國特工處懷疑他是德國的王牌間諜,也僅限于“懷疑”而已,并沒有證據證明他的工作就是搞間諜活動。因此他在美國的行動也是相當自由的。
1915年7月的一個下午,阿爾伯特乘坐的高架火車停靠到哈里姆站。出人意料的是,哈里姆是個小車站,火車卻停留了很久。當然,也許并不久,只是天氣太熱了,在到達目的地前哪怕再停留一秒鐘都會讓人覺得時間太久。但阿爾伯特先生連抹了幾把汗,眼皮子就打起架來。雖然站臺上一片喧囂,但即使是美國女郎與美軍上尉的離別激吻也沒有為他擋住困意,不一會兒德國博士就沉沉睡去。
火車起步的汽笛聲終于驚醒了沉睡的阿爾伯特,他一邊嘟囔一邊脫下自己的西裝外套,把外套掛起來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驚恐地扭頭看著自己的座位。當發現座位上空空如也,博士重重地跌坐了下來。一雙日耳曼式的蔚藍色眼睛里瞬時充滿絕望。
伯恩斯托夫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聽到秘密文件箱在火車上丟失的消息,絕望的阿爾伯特在哈里姆給他打電話說明了事情的經過,當時他真恨不得親手槍斃了這個擁有高學歷的窩囊廢。但作為德國間諜組織的負責人,他的任務不是做劊子手而是把德國在美國的間諜活動搞得“神不知,鬼不覺”。所以他盡可能用平靜的語氣安慰倒霉的博士,說文件箱里裝的秘密行動細節自己已經知道了,即使該死的英國特工偷去,也不會對德國間諜組織造成什么影響,他只希望博士盡快安全地回到德國使館,其他的事他會妥善處理。
伯恩斯托夫認為,“文件箱失竊事件”是英國人搞的鬼。其實,偷走文件箱的弗蘭克?伯克是地地道道的美國特工,他不受英國特工部門調遣,他的直接領導是美國特工處。
受英國人影響,波爾克一直留意著德國間諜組織在美國的活動,根據他的安排,美國特工處不但監聽德國使館的電話,任何出入使館的人也都成為他們監視的對象。阿爾伯特博士辦理入境簽證起,就已經在美國特工處的嚴密監視下了。伯克受命專職“盯”他,當他在火車上睡著,伯克認為機會來了,立刻過去拿走他的文件箱,不久這個箱子便被送到華盛頓的“U1”總部。
讓波爾克失望的是,箱子里雖然的確裝有德國在美國的行動計劃,但并不能完全證明德國大使館的間諜行為。說到價值,那就是美國人通過這些秘密文件知道,德國有意擾亂為英、法聯軍提供補給的美國工廠的生產秩序。對波爾克來說,這個情報的價值聊勝于無。
按照波爾克的安排,德國部分秘密文件的內容被登載上了《紐約世界報》。世界報沒有透露文件是怎么得來的,但這些被冠以“秘密”的文件內容還是吸引了民眾的注意力,而美國情報機構這個行為的受益方則是英國。它們因此在輿論宣傳上獲得了一些優勢,至少歐洲人認為德國在“後勤”方面搞破壞的行徑有些可恥。
隨著秘密文件的公開,德國人很快意識到,自己的諜報組織已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伯恩斯托夫果斷決定,縮小德國諜報網的規模,一些秘密據點迅速被裁撤。這樣一來,無論英國還是美國,獲取德國間諜活動的情報越來越難了。
波爾克敏銳意識到,自己的對手是個情報老手,遭受一次打擊就很難再露出破綻,自己已經不可能通過監視德國使館獲取有價值的情報了。他便試圖從被拘捕的印度“卡德爾”黨徒那里獲取德國間諜的情報。
卡德爾黨的一名黨徒很快就供出德國潛伏在美國為印度民族主義分子秘密提供各種支援的間諜,這個人叫沃爾夫?范?伊格爾,公開身份是華爾街的銀行經理人。
1916年4月18日,蟄伏了大半年的美國特工忽然出現在紐約華爾街,他們迅速搜查了伊格爾負責的秘密情報中心。說來也巧,伊格爾剛剛接到伯恩斯托夫的電話,伯恩斯托夫讓他迅速把自己手里的所有秘密文件轉到德國使館,以防美國特工的突然搜查。伊格爾一刻也沒有耽擱,放下電話後,他立即從自己的保險箱里把德國間諜網所有秘密文件取了出來,但就在爾後他手忙腳亂打包時,美國特工突然闖了進來。
“伊格爾情報站”的覆滅對整個德國間諜網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也因此掌握了包括電話號碼在內的有關德國間諜在北美行動的詳盡細節。這樣,德國間諜在美國的所有活動都將暴露無遺,即便伯恩斯托夫可以通過使館的特殊地位繼續從事間諜活動,但德國在美國的秘密情報系統確實是“名存實亡”。看來大使先生沒有槍斃阿爾伯特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并不是這位有些粗心的博士最終把德國情報網推向毀滅。
但這時給波爾克戴上“勝利者”的綬帶還為時過早,雖然就打擊德國間諜網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但他還是沒有預料到,德國間諜會用“黑湯姆島事件”來完成自己在美國的最後使命。
1916年7月30日,德國特工在紐約的黑湯姆島上引爆了美國軍方存放的200萬噸炸藥(官方公布的數字)。但值得慶幸的是,事發在深夜,島上并沒有多少人,最後僅僅有三名男子和一名小孩被當場炸死,而裝載這些炸藥的倉庫在強烈的爆炸中片瓦無存。
客觀一點說,有限的傷亡注定爆炸現場并沒有多么血腥,但刺激人感官的是,被點燃爆炸的竟然有足足200萬噸炸藥,消息發出後,如果有人擔心黑湯姆島已經從地球上消失可并不是大驚小怪。而民眾對德國間諜的憎恨導致對整個德國產生厭惡和仇恨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讓波爾克心里感到安慰的是,美國特工處迅速偵破了這個案件,德國間諜也被繩之以法。民眾只是強烈譴責德國人制造的恐怖行為,并沒有把矛頭指向情報機構,這著實讓不善駕馭輿論的波爾克大大松了一口氣。但他心里肯定異常明白,自詡掌握了德國間諜所有行動的“常青藤機構”沒有阻止事件的發生,應該算是失職的。
波爾克難得會有這樣的反思,對他這樣的“精英”來說,不指責別人就已經算是反省了。事實上盡管成功摧毀德國情報網,但他領導的“精英情報機構”總的來說是個純粹“外向”的機構,它取得這樣的“輝煌”戰績也不見得是單純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黑湯姆事件”前,許多美國人只是認為,德國間諜對美國法律和社會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危害程度是相當有限的。直到黑湯姆島事件發生,人們才認識到德國間諜對國家安全的危害性。但這種危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精英情報機構”自身促成的。正是由于它的“親英”傾向,德國的間諜活動才最終演化成血腥的惡性襲擊。更有這樣一個事實不容忽視,那就是政府倚重的“常青藤機構”在相當程度上把美國強行推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參戰的誘因當然不是“黑湯姆事件”,這個惡性事件只是讓美國一些政客意識到政府被英國“操控”的危險性,他們要求政府能夠有自己獨立的主張,但這種呼聲剛起,“齊默爾曼”事件隨即發生,英國人非常巧妙地把“選擇權”拋給美國人,這時即便波爾克這樣重量級政客不替英國人說話,美國參戰也是勢在必行。在“親英”思路帶領下,這個國家不自覺得站到了戰爭前線,它已經無從選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