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深度行走:中國41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簡體書)
滿額折

深度行走:中國41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3 元
定價
:NT$ 198 元
優惠價
8717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深度行走》內容簡介:中國的41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根魂、血脈、心跡、史詩,擁有不可再生的世界魅力。其他三大文明古國文化血脈早已中斷,而中華文明傳延不息。一些遺產也因自然災害、戰亂人禍與風化侵蝕,淵源濫觴,瀕臨滅失……近百年來,這片土地自己的文化味道似乎不濃,異邦文化慢慢侵蝕我們特有的歷史、文化、精神,世界上中國文化卻處處顯現。經濟全球化,任何一個民族若失去文化主體性,國家獨立性也會逐漸喪失。中國的和平崛起,更要堅定、從容而自信地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作者寤寐以求,一一謁訪,執著探索中國文化來龍去脈、歷代王朝興亡資鑒及天人合一之奧秘,傾情描寫婀娜多姿、清婉柔靜、勃郁乾坤之畫卷。并以作家獨特的超脫心境,獨特審美,肅峻、冷靜、清朗的文風,交融詩、哲、史,追慕形而上,叫人收獲一份驚喜、豐厚與秉持。

作者簡介

陳傳意,生于河南新縣,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後入南京政治學院、中央黨校進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我在大別山腹地度過悲喜甜苦的童年,中學畢業便告別依依眷戀的母土,來到偉岸雄峻的塞外邊陲,歷經軍旅二十春秋,又步入地方漫漫求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著有隨筆《當代中國軍旅文化(上下)》(與涂國政合作)、散文集《心中永存的珍珠》、《靜泊長河》、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長篇報告文學《天地人心——中國打假治劣備忘錄》等。

名人/編輯推薦

《深度行走》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目次

生命的喟嘆與超越 陳建功 1
歷史的追尋 周明 3
周口店,人類童年的暖巢 1
長城,歷史的長歌 12
殷墟 20
關中黃土長王氣 29
山青青,水清清 39
孔子與泰山 45
武夷,棹歌閑聽兩三聲 57
問道武當 64
天域布達拉 74
羌笛何須怨楊柳 85
云岡與龍門,跳動鮮卑族血脈 102
精神禪定五臺山 112
大足,空谷足音 118
高句麗本末 125
遼河,一躍中原的歷史跳板 137
紫禁城 154
朱棣、朱厚熜、乾隆與天壇 172
一度殞滅頤和園 177
清婉蘇州 185
一抹春陽是揚州 191
悲劇西湖 199
西江絕跡 205
村落皖南一聲嘆 214
平遙春秋 221
客家神話 228
一片碉樓的背影 232
響徹“天地之中” 238
超越民族隔閡的澳門 248
麗江古城 254
香格里拉 262
永遠的九寨與黃龍 267
空翠峨眉,空靈峨眉 273
川西高原 278
天然文脈 284
武陵源 289
地球的心香 294
造化丹霞 301
微言貴州 305
紅河哈尼族 310
寧夏行 314
呼倫貝爾 322
荀門絕響 327
走三峽 339
後記 345
參閱文獻 349

書摘/試閱

周口店,人類童年的暖巢
這里背依太行余脈,南系河北平原,是北方一個普通山地。卻有一段漫長的過去,我們的祖先——北京人——遺骸,就靜靜地躺在這里!
從此,我們真正開始探索人類的由來。
然而,祖宗遺骸又很快失蹤,這是全人類的不幸!究竟毀于戰火,還是落入他人之手?
(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淪陷。在華行醫的德國醫生哈貝爾,攜帶一包含有遠古動物化石俗稱“龍骨”的藥材回國。德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施洛塞爾,從中辨認出一顆遠古靈長動物牙齒化石,但不知是人還是猿的。二十多年後,才知道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發現。
1914年,中國仍內憂外患。袁世凱在血腥鎮壓孫中山“二次革命”後,解散國會,聘請外國顧問,以取得西方“支持”。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就在此時來華,任北京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但他一直沒有忘記施洛塞爾發現的那顆牙齒化石。1921年春,安特生和美國人葛蘭階、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在周口店龍骨山一條填滿堆積物的裂隙,驚見鹿、犀牛、熊等遺骨,還有帶刃的石英石碎片。此後,這里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還有野豬、水牛、劍齒虎等。可以想象,劍齒虎這類兇猛動物時刻威脅北京人的生存。當時,國內考古領域一片荒蕪,只好將標本送往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師丹斯基又從中發現兩顆人牙——臼齒。原來,周口店埋藏著人類之本、文化之根!
1926年10月17日,瑞典皇太子即後來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訪華。皇太子是考古學家,掌管瑞典在中國進行地質、古生物和考古學研究的經費。一到北京,中國地質調查所、北京自然歷史學會和美屬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歡迎大會,安特生宣布周口店發現兩顆人牙。全世界都沒發現年代這么古老的人類化石,消息猶如一次大地震,搖撼了世界。安特生從1919年始,就致力中國遠古文明考察,先後發掘遼寧錦西沙鍋屯洞穴遺址、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深信中亞是人類發祥地的加拿大體質人類學家、時任協和醫學院解剖科主任步達生,亦熱心周口店發掘,為經費奔波,他的執著得到瑞典科學研究會和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支持,并與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商定共同發掘,中美雙方簽訂《關于合作研究華北第三紀及第四紀堆積物的協議書》:“一切采集到的標本歸中國地質調查所所有,人類學材料在不運出中國的前提下,由北京協和醫學院保管,以供研究之用。”1927年早春,周口店還是一派冰凍蕭瑟氣象,龍骨山大規模考古發掘就獵獵拉開序幕。
19世紀,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科學與宗教斗爭白熱化。宗教堅信上帝造人說,但許多學者贊同英國科學家達爾文“人猿同祖”論,德國進化論學者海擴爾還假定,從猿到人存在過渡形態——“猿人”。1891年,荷蘭科學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發現人類頭蓋骨、下頜骨和大腿骨化石,腦量比猿腦大卻比現代人小,大腿骨與現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稱“直立猿人”或“爪哇人”。制造工具的動物才叫人,而爪哇并未發現石器或工具,頂多是滅絕的古猿。1895年,他把這個發現帶回歐洲。人們都說“上帝造人”,你說“從猿到人”,等于挖了人家祖墳,遭強勢抨擊,科學界也紛說這只能是生活在亞洲的長臂猿。二十年後,杜布瓦的同行又聚集周口店,夢想通過新發現證明“人猿同祖”。1927年夏天,閻錫山與張作霖兩大軍閥在北平混戰,周口店仍有意外驚喜:發掘大量洞穴堆積物,步達生驚見一顆漂亮人牙化石。他欣喜若狂,描繪一幅遠古人類畫像,在脖子上畫了一朵中國牽牛花,風雅吟嘆:“當世界年輕時,人類是非常愉快的、幸福的。”并在《中國古生物志》發表《周口店堆積中一個人科臼齒》,認為屬成年人左下第一臼齒,年代為第三紀,距今約55萬年,性質與師丹斯基發現的那顆一致,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北京人”。此後,他攜人牙周游世界,學術界有人認為他狂妄,嘲笑,奚落,誹謗,質疑這點材料豈能得出這么重大結論,卻未打消他尋找人類祖先遺骸與秘密的執著。
同是1927年,周口店又新來兩位年輕人:一是楊鐘健,二是裴文中,均為北大地質系畢業。由于戰爭失去三個月的發掘時光,然而,這年收獲頗豐:發現一件少年女性右下頜骨、一件成年人右下頜骨、三顆臼齒。這使根據一顆牙齒確立“中國猿人”得到更翔實的證據。當時,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奠基者、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顧問德日進,與楊鐘健對周口店進一步勘察,發現不同年代的地質堆積層完備,明顯屬于更新時代。然而,1929年的發掘出現堅硬層,有人說發掘接近尾聲,翁文灝和步達生將發掘交付裴文中。龍骨山頓時沉寂。
彈指就到年關,天寒地凍。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夕陽已染透周口店寧靜的山川。接近收工,裴文中發現一狹窄洞口,立即系繩而下,驀然失聲大叫:“這是什么?是人頭!”裴文中越挖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錯,就是頭骨化石,一半埋在松土中,一半埋在硬土中。當晚,裴文中、王存義、喬德瑞三人,將頭蓋骨烘烤,糊棉紙,再糊石膏,再烤,石膏堅固後用棉被包裹,比呵護嬰兒還精心。送往北平前,裴文中先致信翁文灝,并電告步達生:“頃得一頭骨,極完整,頗似人。”步達生又致信安特生:“昨天我接到裴從周口店發來電報,說明天將把一個完整的中國猿人頭蓋骨帶回北平!希望他是真的!”這個50萬年前的“北京人”重現天日,證實步達生當初的科學預測與智慧判斷。這是古人類研究史上最動人的詩篇。精心修復,神秘的北京人頭蓋骨完美照人,風華絕代。為“從猿到人”學說提供了鑿證,也使“爪哇人”是猿還是人有了定論。因此前,達爾文的進化論、印度尼西亞發現的爪哇人等,均不能佐證人是從猿進化而來的理論,那時得到公認的人類化石是生活年代不早于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北京人的發現,解決了爪哇人發現以來直立人究竟是猿還是人的長期爭論,為達爾文從猿到人的理論提供了有力證據,且將人類演化的歷史推前了大約40萬年。
(二)
1930年,裴文中又破天荒地發現用火燒過的堆積塊、骨、石、炭塊。德日進攜標本匆匆返回巴黎,和史前歐洲遺址發現物比對,驚人一致,并證明標本殘渣是炭。成堆灰燼表明火未蔓延,證明北京人有控制火的能力。
火將黑暗照亮,驅散嚴寒。除猿人外動物都怕火,火又成了北京人的保護神。有了火,人類快速進化。遠古先民創造出許多取火、用火的神話:“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有鳥名?,啄木則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其枝以鉆火,號燧人。”畢竟是傳說,但人類何時知道用火,誰是最早用火者,尚需實證。人類起源可上溯300萬年前,但這些遺址沒有同時發現石器,更無用火痕跡。周口店用火遺跡確證是人類最早用火,標志著人類在征服一個極其浩大的自然力。
只有石器,才能鑿證北京人是“人”。1930年,裴文中在發現頭蓋骨的地方,又發掘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塊,但難以說明來自原生層。并發現砂巖、石英巖、燧石等礫石,都來自山下河灘。裴文中當即收集河灘石塊,模擬打制,與山洞礫石一致。這就是北京人生產生活工具。“尖狀器”形同手指,制作精良,放在舊石器晚期也算珍品。“砍斫器”、“刮削器”,有盤刃、直刃、凸刃、凹刃和多邊刃等形狀,在世界同期遺址中,從未發現精致堪與相匹的同類石器。
1934年初,一直給予周口店發掘巨大支持、第一位系統研究北京人的著名古人類學家步達生,因心臟病英年早逝。一年後,裴文中赴法國師從著名史前考古學家步日耶。此後,北京人遺址發掘研究,由魏敦瑞接替。具體發掘由賈蘭坡負責,時年二十五歲,與裴文中當年主持發掘時同庚。由于此前發現的頭骨一個是未成年人的,一個是碎片,學術界無法系統研究北京人群體面貌與演變。只有高中畢業的賈蘭坡,就這樣挑起歷史重擔,有點不可思議。但歷史偏愛將機遇賜給平凡人。1936年,賈蘭坡和他的同行,在十二天內、同一地點,先後發現北京人門齒、頭骨、上臼齒、頭蓋骨、左下頜骨、頂骨、枕骨、鼻骨、眉骨、耳骨等,鑒定為3個成年人(一女性)頭蓋骨。一個高中生的神奇發現,成為古人類學科學史的永恒事實。數九寒天,魏敦瑞聞訊驅車從北平來到周口店,驚嘆賈蘭坡的天才發現!他深入研究3具完整頭蓋骨,認為是3個不同種族性質即原始蒙古人、美蘭尼西亞人和愛斯基摩人,頭蓋骨傷痕表明屬非正常死亡,疑是3個敵對種族有過爭斗。
賈蘭坡與裴文中的名字,從此與周口店,與世界考古史,永難化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