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簡體書)
滿額折

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內容簡介:這是我國第一部詳細記述中國南極科考歷程及其昆侖站建站始末的紀實文學。《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受到《十月》雜志以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國家海洋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記錄并揭示了中國年紀科考歷程及其驚世成就,堪稱首部全面反映昆侖站建設始末的紀實文學。作者在親自采訪中國南極科學考察人員後,以詳實的歷史資料、嚴謹而又生動的筆觸對南極內陸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羅夫山地考察、登頂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侖科考站,進行了客觀的全景記錄并深入解析,《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涵蓋了從高層決策到具體實施,以及一些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的探索歷程,也對南極的地質情況以及南極科學考察的相關知識和歷史作了介紹,兼具科普價值和文學價值。

作者簡介

張銳鋒,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新散文運動開創者和發起人之一,現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院院長、山西大學兼職教授。曾獲全國多種文學獎。這是我國第一部詳細記述并揭示中國南極科考歷程及其成就的紀實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別人的宮殿》《沙上的神諭》等。

名人/編輯推薦

《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編輯推薦:1985年2月2日,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2009年1月27日。中國南極昆侖站建成、昆侖站是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是迄今為止唯一建在南極大陸海拔最高處的考察站、昆侖站標志著我國已成功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

自序
從審美的角度看,科學發現和文學寫作之間,存在著很多相似性。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顯現自己的結構之美、表述之美、陌生之美、思想之美。在許多科學家看來,審美準則同樣是科學的最高準則。西方科學家彭加勒曾在一篇文章中說:“科學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為這樣做很有用。他們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樂趣,而他們得到樂趣是因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值得存在。”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對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回到了文學目的性的起點上。也就是說,文學與科學都設定了自己的美學準則,它們無論承載怎樣的思想,也無論探求怎樣的真實或者奇妙的宇宙邏輯,最終要回到審美的層次上。
同時,它們又都在探尋真理和秩序,并從不同的方向,洞察宇宙的深奧用意和造物主對一切事物的秘密安排。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與科學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追尋真理。愛因斯坦曾經在一篇文章的結尾引用萊辛的格言:“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貴。”
對于人類來說,極地有曠世之美。它茫茫的白雪、藍冰的反光、斑斕奇幻的極光,在那個孤獨的世界懸掛了巨大的幕布來上演一幕幕神奇的戲劇。這出戲劇蘊涵了迄今為止許多重大的生命問題,我們卻知之甚少。從人類文明產生以來,極地一直在想象之中如夢似幻。尤其是南極,它最為遙遠,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人類只能用想象抵達那個地方。古代人類就試圖接近它:古希臘人猜想在廣闊的大海南面,必定存在另一塊陸地;中國古代的《山海經》中,也記述了一個終年不見天日的幽都,并認為那里存在著擁有翅膀但不會飛翔的食魚動物,居然與南極企鵝的形象不謀而合。
南極在文學與科學這里更是具有不相上下的“魔力”。
20世紀初,英國的斯科特船長和挪威著名的極地探險家阿蒙森,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艱苦跋涉,相繼到達南極。斯科特到達南極點時看到阿蒙森留下的帳篷和字條,極其懊惱——因為他成了亞軍。在返回的途中,因疾病、饑餓、寒冷和疲憊,隊友們一個個倒下了,斯科特看著他們的身影消逝于風暴肆虐的茫茫冰原,最後,自己也沒有逃脫厄運。他留下了完整的日記和大量資料,還有沿途采集的巖石和化石標本,為後人點燃了深入南極內陸的希望之火。為了紀念這些偉大的探險家,設在南極點的美國科考站被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繼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之後,一個偉大的探險時代轉動了門樞。
人類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里?南極究竟存在著什么令人著迷的東西?如果說,地理大發現緣于黃金的誘惑,那么,南極擁有什么誘惑?探險家們難道僅僅是為了爭個先到之名?答案肯定不是那么簡單。南極存在著一些更為重要的東西,值得人們付出代價。這一切,也許是來源于人類更為高貴的精神。
南極的冰雪之下和周圍的大洋中,蘊藏著巨量的礦產資源和豐富的海洋資源,其貯藏了世界總冰量的90%以及世界總淡水量的72%。它的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將影響到人類,同時,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到南極的變化。通過現代科學考察活動,我們已經逐步認識到,人類與南極,已經形成彼此依賴、彼此影響、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
近百年來,科學家們的努力使得南極正在從想象變成現實,從幕後登上了前臺。南極所展現的,或許不僅是它自己的秘密,還是我們生存的秘密、人類文明未來的秘密。它每一點細小的變化,都與我們休戚相關。直到人們終于決定用契約的方式締結《南極條約》,證明了和平利用南極才是處置人類共同財產的唯一道路。
中國參與極地事務較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同時增強了科學研究的國際間合作,一個大國的崛起,必將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包括以對全人類負責的精神來參與南極事務。令人振奮的是,中國成功登頂冰穹A并建立昆侖站,具有民族復興層面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數代中國科學家的夙愿,今天得以實現。他們在實現偉大目標過程中表現出忘我奉獻、精誠合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以及由中華文化傳統孕育的強大動力和綜合智慧。他們的南極考察實踐,已經形成了內涵豐富的“南極精神”,匯入中華文化的寬廣河流,成為我們民族振興、走向未來的珍貴資源。當然,這一切也同樣是文學的巨大源頭,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喚醒我們的愛國熱情,打開我們的創作視野,并凈化我們的靈魂。

目次

緣起
自序
第一章 遙遠的南極
從猜測到探險 2
亙古荒原 2
猜想南極 5
探險南極 8
中國人在南極上的足跡 12
為什么去南極 12
初識南極 16
升起國旗 22
第二章 格羅夫
兩條科考主線 30
第22次科考 32
“雪龍”號 32
輪機長 37
科考隊員們 41
駛向格羅夫 48
冷酷西風帶 48
冰 障 54
危險與激情 57
蠻荒格羅夫 62
山 64
隕石 68
島峰 74
地吹雪 78
在南極過春節 82
“南極精神” 86
第三章 冰穹A
不可接近之極 92
最具科考價值的區域 92
“金羊毛”寓言 95
向南,一直向南 98
1997,首次挺進:內陸冰蓋 98
1999,第三次挺進:近在咫尺的冰穹A 105
2001,首次鉆冰艾默里 109
2005,登頂冰穹A 115
起 航 115
穿越西風帶 116
挺進冰穹A 119
出 發 122
成功登頂 126
發現大山脈 128
2008,準備建站 132
第25次科考 132
“南極大學” 139
第四章 昆侖出
南極的冬天 148
深度寂寞 148
情感交流 152
海冰重重 158
破冰 158
命懸一線 162
進入中山站 167
昆侖崛起 173
昆侖欲出 173
站址選定 177
中國紅 五星黃 183
中華天鼎 186
立鼎最高點 186
南極上的昆侖 192
南極科考大事記 202
後記 21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