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古代哲學的智慧(簡體書)
滿額折

古代哲學的智慧(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古代哲學的智慧》內容簡介: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
何為哲學?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系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
阿多則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回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對普遍世界觀的方式、對于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系,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皮埃爾?阿多 譯者:張憲

皮埃爾?阿多(1922—2010),一個值得英語和漢語世界深入研究的法國哲學家,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古希臘哲學,甚至可以認為他是世界范圍內研究古代哲學的權威。他是福柯最欣賞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主要人物。
雖然以研究古代哲學著稱,但阿多并不只是一個哲學史家,毋寧說他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家。他一再闡述的思想就是:哲學是一種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阿多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哲學的智慧》、《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內部城堡:馬克?奧勒留的沉思》、《普羅提諾斯或樸素的直觀》等。

名人/編輯推薦

《古代哲學的智慧》法蘭西學院大獎獲得者皮埃爾?阿多首部中文簡體版版權銷售至美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墨西哥等14個國家一位美國年輕歷史學者,在讀了本書後對阿多說:“您改變了我的生活。”

當代法國哲人、哲學史家皮埃爾?阿多因患肺炎,于2010年4月24日在巴黎辭世,享年88歲。 半年後的今天,我終于完成他的名著《古代哲學的智慧》 的中文翻譯,算是對逝者補獻上的一份悼念、一份崇仰。
我最先與這位法國哲人神交,是閱讀他的另一部名著《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Philosophie common une maniere de vivre)。該書的英譯本附有譯者對他的采訪,阿多在對話中講述了自己的教育背景、求學經歷、哲學生涯和生活態度。
阿多1922年出生于法國的蘭斯(Reims),從小接受非常嚴格的天主教宗教教育。他說,天主教在他成長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既是他認識世界的第一印象,亦是他後來對之萌生疑問的價值體系。他的靈性之路開始于托馬斯主義哲學,是通過閱讀馬利坦的哲學著作而接觸到的。托馬斯主義哲學把亞里士多德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結合起來,對于哲學初學者有一個好處,就是一開始就使他們注意到一種哲學的體系形成和嚴整結構。阿多從托馬斯主義這個基于久遠古代的和中世紀傳統的哲學中,找到世界事物本質(essence)與實存(existence)之間的區別。而宗教教育,使他在走向哲學之路的一開始就直接熟悉神秘主義,并對之著迷一生。他甚至在維特根斯坦——他是第一個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學者——的《邏輯哲學論》中,讀出與神秘主義的共鳴:“確實存在著那種不可言說的東西。這種東西只能顯示自己;它是神秘的。”
阿多對“靈性的修煉”(d’exercices spirituels)——或者簡稱“靈修”——的研究,其靈感來自對英國哲人、樞機主教紐曼(John Henry Newman)著作《贊同的基本原理》(Grammar of Assent)的閱讀。就是說,紐曼著作對真實贊同與想象贊同之間的區分,引起阿多研究靈修的沖動。這種研究帶出兩個問題:第一,現代人還能理解古代文本并且根據它們而生活嗎?第二,在當代世界與古代傳統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容置疑的斷裂嗎?阿多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則是否定的。
他把對自己哲學觀形成影響最大的三種哲學——柏格森的“生命哲學“、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都看成是古代靈修在今天的延續。在阿多看來,柏格森主義并非一種抽象的、概念式的哲學,而是一種觀看世界、改變認知的新方式。存在主義——包括海德格爾 、薩特、梅諾-龐蒂、加繆和馬歇爾——使我們曉得,對經驗世界、感知、身體經驗的反應處理,與社會的、政治的和日常的生活是彼此不可分開地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主義——撇開其經濟唯物論的成分不談——更是在哲學中,把理論和實踐、理論反思與日常生活緊密相聯起來。
不管阿多如何探索形而上學和神秘主義在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新柏拉圖主義中的表現形式,如何從對神秘主義的興趣引導到研究普羅提諾,再延伸到對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乃至整個古代哲學的研究,他始終記得自己年青時讀過詩人查理?貝璣的詩句“哲學并不走進哲學課堂”。對于阿多來說,哲學與其說是一種體系構造,倒不如說是一種具體的行動,它改變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換言之,與其說哲學是一種論辯(discours),倒不如說哲學是一種生活——因為論辯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實踐。簡言之,只要人類生活在延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就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哲學作為生活方式的選擇即靈修是與人類生活本身一樣永久持存的。
中國讀者現在可以通過阿多《哲學的智慧》的這個中譯本,了解他如何專注古希臘文化和基督宗教之間的關系,如何著手研究新柏拉圖主義的神秘主義和希臘化的哲學。阿多的學術探索著力揭示表現哲學的那種靈性現象,卻讓人真切感受得到他自己親身靈修的那種恬靜淡泊。
阿多的書原名《何謂古代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antique?),我的中譯本書名與德文譯本Wege zur Weisheit: Oder Was lehrt uns die antike Philosophie? (Eichborn Verlag, Frankfurt, 1999)有點類似,德文本翻譯過來為《通向智慧之路:古代哲學教會我們什么?》,中譯本與之相比較為簡潔,亦不失貼切。
翻譯從2007年7月我在香港道教學院講課時正式算起,斷斷續續進行,至今亦有三年之久。按照翻譯草稿頁碼比例計算,約三分之一在香港完成,三分之一在德國海德堡大學訪學間完成,三分之一在廣州家里完成。
最先萌發翻譯阿多這一名著的念頭,完全出于教學考慮。從2004年開始,我不時要按系里要求,給外哲方向的研究生開“中世紀哲學”課程。開課,中世紀哲學家原著文本的閱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有兩本書的閱讀同樣重要,而且還是構成我對整個中世紀哲學理解的基礎:一本是新托馬斯主義哲人吉爾松的《中世紀哲學精神》(L’ Esprit de la philosophie medievale),另一本就是現在這本《古代哲學的智慧》。《中世紀哲學精神》有臺灣出版的中譯本,因此,我決意著手翻譯《古代哲學的智慧》,部分可以放在自己為修課學生編的《中世紀哲學英文讀本》的附錄里作為參考,部分留作自己研究寫作用。
2009年9月,我的法籍同事梅謙立教授和張賢勇副教授,建議我在原譯稿的基礎上,把剩下的三分之二譯完,作為中大哲學系、比較宗教研究所“古代基督宗教研究”項目的翻譯部分。梅教授隨即寫信給法國的出版社,征詢版權事宜。法國出版社年底回信說,版權已經為上海譯文出版社購得。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在得知我已經譯出阿多該著作的部分內容之後,隨即來信與我聯系,雙方很快便簽訂了出版合同——我將在2010年10月份把全部譯稿交由譯文出版社出版。于是,才有了現在這個中譯本。
阿多這部著作,可以看作他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的姊妹篇。《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寫在前,長于哲學說理;《古代哲學的智慧》寫于後,重在古代希臘羅馬哲學史的細節描述。
該書整體布局一分為三:第一部分交代古希臘“哲學”的定義及其來龍去脈;第二部分可視為《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一書的細節展開,描述古代各個哲學學(校)派靈修的方法和特點;第三部分在分析中世紀基督宗教哲學如何連接古代哲學和近現代哲學的基礎上,闡發哲人今天獲得靈魂寧靜所不得不面對的種種艱難選擇乃至悖謬處境。 縱觀全書要旨,我們不難得出如此看法:哲人其實并不“明智”;哲人既沒有智慧,也不是智慧。哲人不斷言說,一直達到目的并超越他在其中終結的完美事例為止。由是,宗教與哲學在古代本源的天然聯系,經過基督宗教哲學的自我調適,在今天亦就重新接上。
阿多在“前言”中告訴我們,他寫這部著作,是想“通過其一般的和共同的特點,描述由古代哲學所代表的那種歷史的和靈性的現象。”“靈性的”(spirituel)這個詞,一般而言亦可譯作“精神的”,但與法文的l’esprit(精神、理智、思想)有所不同,更多強調宗教超越的維度。我以為,“精神的”這個形容詞在今天中文語境中,基本上沒有了原來宗教的修飾意蘊,甚至相反——比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其中就肯定沒有為宗教生活留出空間。所以,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把spirituel譯作“靈性的”,旨在傳達出希臘哲人靈魂生活中靜觀神靈——由此在根本上改變自己——的一面。
與“靈性的”相聯的另一個表達的中文翻譯是“靈性的修煉”即“靈修”。“靈修”這個字眼對于國內從事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者來說,可能比較陌生;說“靈修”是整個古代哲學的生活方式,更會令人不解。然而,阿多這部著作,洋洋灑灑四百多頁,要表達的其實就是這個基本看法。 用阿多的話來說,“哲學不過是為了智慧所作準備的修練。”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哲人那里,“靈修”既可以體現在飲食養生中,亦可以表現在對話和沉思里,更集中在對超越者的靜觀(contemplation)上。不難理解,所有這些活動都意味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這種生活方式——要言之——就是回到靈魂本身的寧靜平和,亦即我們常說的返璞歸真。阿多關于靈修與古代哲學的研究,影響了當代法國另一位哲人福柯關于“自身教養”(culture de soi)概念的表述。此外,阿多還從東方佛教哲學尤其是中國古代(莊子)哲學中,讀出與古希臘羅馬哲人同樣具有的靈修意蘊。
阿多的著作分三部分,相應地展開對這個思想進行論證的三個階段。
該書的第一部分就是第一階段的工作——重新追尋古代哲人“愛智慧”(philosophia)的起源和傳統。希臘人稱智慧女神為索菲亞(Sophia),不過,“索菲亞”這個觀念在古代的使用卻是豐富多樣的。既可以表示靈魂向神祗的升華,亦可指人的知識學問,還可意味與他人打交道的心機技巧。哲人的“本職工作”,便是教導人尤其是不諳世事的青年人,通過日常生活最細微、最直接的生活瑣事,學會安頓靈魂、向神超升——這就是最大的德性。這種德性要求生活的簡樸真誠,實際上就是整個哲學追求的那種生活方式的根本旨趣。
在自己著作的第二部分,阿多詳細檢查,古代哲學中不同學校—學派如何從不同的方面,體現“愛智慧”——被看作是“靈修”這種生活方式——的各自特點。例如,阿多指出,在柏拉圖學派那里,靈修把追求卓越(arete)的對話倫理,與愛的升華密切結合起來。亞里士多德則把神靈智性的靜觀,視為哲學幸福和精神活動的頂點。 犬儒主義的靈修需要忍受饑渴貧寒,由此獲得自由、獨立、內心力量、不煩和靈魂寧靜,由此使自己適應一切環境。伊壁鳩魯的靈修則通過對死亡的沉思,教會我們懂得對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感恩,以感恩之心接受每個不可預期的時刻。斯多葛主義的靈修不管如何具體見之于物理學、知識論和道德論,卻是為了應對“惡”而進行的“預先練習”(pre-exercice)。就是說,我們預先想象生活中各種不同的困難、倒霉、痛苦和死亡,一旦它們出現,就會因為我們自己的預先“遠慮”而變得無所畏懼。而懷疑主義的靈修則類似今天哲人胡塞爾所說的“現象學還原”,即把我們自己對世界的存在首先來一番“停止判斷”(epoche),以便可能享受達至大全本身的那種真正的靈魂安寧。
對我而言,阿多最吸引人的工作是第三部分——把發軔于中世紀的基督宗教哲學,視為連接古代與近代哲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阿多在他著作的這個部分,為我提供了一副精美透析的眼鏡,更清楚地發見基督宗教哲學的靈修,與古代哲學靈修是如何一脈相承,又如何開啟近代以降的整個西方哲學。簡言之,我們可以在早期教父巴西勒 ——更不用說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對《聖經》的評注中,看到所有斯多葛主義、柏拉圖主義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論題——靈修就是喚醒上帝已經放在我們靈魂內的思想和行動的理性原則。而且,經院哲學的講經(lectio)和辯論(disputatio),完全是對流行于古代哲學各個學派的教學和練習方法的承繼和擴展。從中世紀過渡到近代再延伸到當代,我們熟悉的哲人如笛卡爾、康德、盧梭、叔本華、克爾愷郭爾、馬克思、尼采、柏格森、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和梅諾-龐蒂,無一不以各自的努力,仍然忠誠于古代哲學那種有活力的、生存性的維度——通過超越自己而成為永恒。他們把哲學不僅想象為一種具體的、實踐的活動,而且作為人類棲息和感知世界的方式的一種轉變。
一句話,只有不斷地進行靈修,我們才有可能一方面回歸古代哲人的愛智慧,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向永恒。
阿多的《古代哲學的智慧》,是他長期致力于對古代哲人和哲學研究進行深入反思的成果。阿多寫這部著作,大量地依靠古代哲人的文本。這樣做,目的是讓那些并不總是容易接近原始資料的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古代哲學教給他們的智慧。阿多的著作,語言簡潔清晰,敘述流暢通達,讀來毫無艱辛晦澀之感,卻不失內在的思想深度和力度,一如他自己對哲學本身的理解表達。而且,參考文獻如此豐富,卻安排的整然有序,恰到好處。我粗略估算,該書的引文和腳注,幅度約占全書正文的四分之一;參考書包括大量直接引用的書籍,約有三、四百部之多;腳注為八百多條;人名數百個。不少他所引用的古代經典文本,都是由他自己親自翻譯處理過的。因此,我在翻譯他的引文時,絕大部分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法文譯文直接譯出。少數參考了已有中譯本的地方,我都在注腳中標明出處。當然,我是第一次試著直接翻譯法文著作,自知法文水平有限,翻譯理解并不精準,所以整個翻譯免不了參考英譯本和德譯本。因此,有些原來法文本中段落較長的地方,我都按照英德譯本再做分段的加工處理。在腳注和“年代大事記”中個別地方,我亦根據英德譯本做了些許改動。
近年來,國內學界對古希臘-羅馬典籍以及古典學問的介紹、研究熱情日漸高漲,令我這個一向崇仰古希臘-羅馬生活方式的人興奮莫名。我真誠希望,阿多這部名著中譯本的出版,能夠為古典學的研究增加新的視角和方法,從而真正理解古希臘羅馬哲學與猶太-基督宗教的內在聯系。要言之,我們不但要熟知列奧.施特勞斯的“微言大義”,而且也最好能夠花點時間來閱讀阿多的《古代哲學的智慧》,認真思考他以靈修這一哲學生活方式為契機,貫通古今哲人追求大智慧的良苦用心。
在此,我要對我的研究生表示深深的謝意:鎮超和劉超把約三分之二的手稿輸入電腦,小蘇初譯了“年代大事記”,而“參考書目”、“專名索引”和“概念索引”則是由汪聶才幫忙統一處理的。我特別感謝我的法籍同事梅謙立教授,他在非常繁忙的教學科研中抽出寶貴時間,幫我通看了一遍譯稿,改正補充譯稿中錯漏的地方,并對一些譯文的處理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我還要借此機會,表達對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敬意——我藏書的相當一部分是來自這個出版社制作的“精神食糧”,它們一方面滋養了我的靈性鑒賞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我書柜的自身價值得以提升。同時,也是他們力促阿多著作在中國的翻譯出版。
翻譯在目前國內學術成果評定中,令人遺憾地算不了是“原創性”成果。但按我對翻譯的理解,翻譯肯定屬于譯者用一種文字表達另一種文字的“原創性”工作。更不用說,翻譯本身是一種艱辛的精神勞作,是譯者與作者在靈魂深處進行的一連串有時免不了是特別緊張而艱難的對話。因此很自然地,我在享受這一精神勞作的同時,也會因估計到自己語言水平、思想境界不夠可能帶出表達的錯漏而感到不安。我只能祈求有興趣閱讀此書的讀者見諒、包容,用自己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完成對一部名著的開放性的詮釋。當然,對我翻譯中出現的錯漏提出批評,我也是完全能夠接受并加以改正的。
2010年10月10日
中大康樂園天貫居

目次

譯序
前言
第一部分:柏拉圖的“哲人”定義及其先例
一. 哲學之前的哲學
1.希臘最早思想家的故事(historia)
2.教化(Paideia)
3.公元前五世紀的智者派哲學家
二.“哲學研究”這個觀念的開始
1.希羅多德的證據
2.哲學活動,雅典的驕傲
3.索非亞(Sophia)的觀念
三.蘇格拉底的形象
1. 蘇格拉底的形象
2. 蘇格拉底的無知和對智者派知識的批判
3. 從“個人”到“個人”的呼喚
4. 蘇格拉底的知識:道德動機的絕對價值
5.關心自己和關心他人
四.在柏拉圖《會飲篇》中“哲人”的定義
1.柏拉圖的《會飲篇》
2.厄諾斯、蘇格拉底和哲人
3.伊索克拉底

第二部分: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
五. 柏拉圖和學園
1.作為一種在柏拉圖學園中的生活方式的哲學
1)教育的計劃
2)蘇格拉底與畢達哥拉斯
3) 政治意圖
4) 在學園中的訓練和研究
5) 柏拉圖的生活選擇
6) 靈性修煉
2 柏拉圖的哲學論辯
六. 亞里士多德及其學校
1. “靜觀的”(theoretique)生活形式
2. “靜觀的”(theoretique)生活的不同層次
3. 哲學論辯的界限
七. 希臘化時代的學校
1. 一般特點
1) 希臘化時期
2) 東方的影響?
3) 哲學學校
4) 一致與不同:生活模式選擇的優先地位
5) 一致與不同:教學方法
2. 犬儒主義
3. 皮浪
4. 伊壁鳩魯主義
1) 一種經驗和一種選擇
2) 倫理學
3) 物理學與知識論
4) 修煉
5. 斯多葛主義
1) 根本的選擇
2) 物理學
3) 知識論
4) 道德論
6.亞里士多德主義
7. 柏拉圖學園
8. 懷疑主義
八.帝國時期的哲學學派
1. 一般特征
1) 新學派
2) 教學方法:評注家的時代
3) 生活的選擇
2. 普羅提諾和波菲利
1) 生活的選擇
2) 自身諸層次和哲學論辯的界限
3. 後普羅提諾的新柏拉圖主義和通神術
1) 哲學論辯和調和傳統的意志
2) 生活方式
九. 哲學和哲學的論辯
1. 哲學和哲學論辯的模棱兩可
2.靈性修煉
1) 史前史
2) 身體操練和靈魂修煉
3) 與自身的關系和“我”的專注
4) 苦修
5) 我、當下和死亡
6) 專注自身和檢查良心
3. 與宇宙的關系和“我”的擴大
1) 自我在宇宙中的延伸
2) 從上往下的觀看
3) 作為靈性修煉的物理學
4) 與他人的關系
4. 聖賢
1) 聖賢的形象和生活選擇
2) 關于聖賢的哲學論辯
3) 聖賢的靜觀和世界的靜觀
5. 結語

第三部分:斷裂與延續:中世紀和現時代
十.作為一種啟示哲學的基督宗教
1.基督宗教把自己定義為哲學
2. 基督宗教與古代哲學
十一.古代哲學概念的衰落與重現
1.重提基督宗教與哲學
2.哲學作為神學的仆人
3.理性的藝術家
4. 哲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持久
十二.問題與視角
參考書目
年代大事記
專名索引
概念索引

書摘/試閱

蘇格拉底的知識:道德動機的絕對價值
我們已經大致地看到,蘇格拉底除了自己的無知之外,他的知識是什么。蘇格拉底一再說,自己一無所知,沒什么可教人的,而且人們必須思考他們自己,通過自己來發現真理。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問一下,是否也有蘇格拉底通過自己而在自身發現的知識。《申辯篇》有一段話,說知識與沒有知識是對立的,因此請允許我們冒險猜測。在這段話里,蘇格拉底想象其他人也許對他說,“難道你不為自己已有的那種生活感到羞恥嗎?因為它正把你置于致命的危險中。”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會這樣回應:
老兄,你這話欠妥,你以為一個有點用處的人應該考慮生死危險,而不是自己是否做得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是好人的行為。
從這個觀點看,無知的出現恰好就是對死亡的恐懼:
先生們,怕死無非就是以一個人的不智慧為智慧,以不知為知。因為誰也不知道死是不是人的最大幸福,他們卻怕死,好像知道死是最大的壞事似的。以不知為知,豈不是最糟糕的無知嗎?
蘇格拉底知道自己對死一無所知。然而,他的確宣稱知道某種關于完全不同主題的事情:
但是,我的確知道,做違背法律的行為,不服從高于我的人或神,是壞事,是可恥的事,所以我決不害怕或者躲避那些我不知道好壞的事,只害怕那些明知道壞的事。
最有意思的是,這里知識和知識的缺乏并不是以概念而是以價值來分析:一方面是死亡的價值;另一方面是道德善惡的價值。蘇格拉底關于應該被歸于死亡的價值一無所知,因為他沒法掌握死亡,根據概念,他無法把握自己死亡的經驗。但是,他的確知道道德行為和意圖的價值,因為它們確實依賴他的選擇、他的決定和他的約定。因此,它們的根源就在他這里。再次在這里說明,知識并非一系列的命題,或者一種抽象的理論,而是選擇、決定和進取的確定。知識不光是清楚地知道,而且是知道什么應該更重要,因此是知道如何生活(savoir-vivre)。正是這種價值的知識,在他與自己的對話者討論時引導著他:
如果你們中間有人要辯論,說他關心(智識、真理和自己靈魂的最佳狀態),那么,我是不會隨便放他走的,我要詢問他、考問他和反駁他;如果發現他自稱有德行而實際沒有,就指責他輕視最重要的東西,看重沒什么價值的東西。
這種價值的知識減弱了蘇格拉底的內在經驗——一種與他完全不可分開的選擇的經驗。因此,這里再一次說,唯一的知識存在于來自內心的個人發現。在蘇格拉底那里,這樣的內在性由于精靈(daim?n)而得以加強,因為他說,神靈聲音向他說話,制止他干某些事情。這是一種神秘經驗或者一種神秘想象嗎?很難說。總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種後來被稱之為道德良知的雛形。
蘇格拉底似乎已經間接地承認說,所有人都有對善的一種內心渴望。由此他把自己干脆說成是助產士,其作用限于使自己的對話者發現他們的內在可能性。我們現在可以更好地理解蘇格拉底悖論的意義,根據這種悖論沒有一個人愿意是惡的;或者用另一種說法,美德即知識。他要說的是,如果人類為道德惡負責,這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能從中發現善。如果他們是有德行的,這是因為他們知道,伴隨著自己的整個靈魂和存在,真正的善在哪里。因此,哲學家的全部作用在于允諾自己的對話者“認識到”——在這個詞的最強有力的意義上——真正的善和真正的價值之所是。在蘇格拉底知識基礎上說,是對善的熱愛。
因此,蘇格拉底知識的內容本質上是“道德意圖的絕對價值”,是由這種價值選擇所提供的。當然,這是現代的表達,蘇格拉底準不會使用。但是,它能夠幫助強調蘇格拉底話語的整個領域。確實,我們可以說,如果某個人已經為某種價值而死,那么,那種價值對于這個人來說就是絕對的。這是蘇格拉底關于“最好的東西”的態度——意指正義、責任和道德純潔性。正如在《申辯篇》里蘇格拉底多次重復說的那樣,他寧愿去死和受傷害,也不放棄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克里托篇》里,柏拉圖想象蘇格拉底讓雅典的律法說話:它們使蘇格拉底理解,如果他試圖逃避對他的指責,他將成為違反律法的典型,從而有害于這個城市;他不能把他自己的生活凌駕于正義的東西之上。正如蘇格拉底在《斐多篇》說的那樣:
因此我認為坐在這里“最好”,留在這里服他們給我判的刑是正當的。我想我這身骨骼筋腱早就可以到了枚伽拉(Megare)和博優底亞(Beotie)附近,被一種關于何者最好的意見帶到了那里,如果我不認為服國家所處的刑罰不好、不公正,不越獄逃跑的話。
這種道德選擇的絕對價值也可以有另一種視角,即蘇格拉底宣布說的,“好人是不會有不祥的,生前沒有,死後也不會有。”這就是說,所有那些在人們看來是不好的事情,如死亡、疾病、貧窮,都不是沖著他來的不祥。在他眼里,唯一不祥的事情就是道德缺失。同時,唯一的善和唯一的價值就是行善的意志。這暗示說,我們不必回避對自己生活方式做經常嚴格的檢查,從而看它是否一直為行善的意志所指引和鼓勵。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令蘇格拉底感興趣的并不是規定有關道德問題的理論和客觀的內容——就是說,不是關于我們應該做什么,而是曉得,我們是否真正地、具體地想要做自己認為是正義的和善的東西——換言之,曉得自己必須如何行事。在《申辯篇》里,蘇格拉底并沒有從理論上解釋,他為何強迫自己去檢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別人的生活方式。相反,他一方面滿足自己說,這是神靈托付給他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說,唯有對我們自己如此清楚和嚴格,才能給生活以意義:
一種未經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
我們在這里發現一種觀念的雛形,雖然仍舊混淆和不明確,卻在後來被康德所發展,置于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爭論的語境中——道德行為取決于指引行動的動機純潔性。這樣的純潔性恰好在于把絕對價值賦予道德善,完全割棄一個人自己的利益。
再者,所有跡象表明,這樣的智慧從來不會一勞永逸地獲得。蘇格拉底一直不停地考查的不僅是別人,還有他自己。道德動機的純潔性必須經常地更新、重建。自身改造(Latransformationdesoi)從來不會完結,它要求不斷地反復進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