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12年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全三冊)(簡體書)
滿額折

2012年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全三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0 元
定價
:NT$ 900 元
優惠價
877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套裝共3冊)》精要。三大本2500多頁,350余萬字的內容里,絕大部分是理論篇幅,一般考生讀起來需要用很長的時間;而且沒有對重要考點、知識點予以標注,需要考生自己頓悟和總結。三小本一方面將字數濃縮到';三大本';的一半以內(三本不到1000頁);另一方面在高頻考點、重要考點、關鍵詞上加入標注和歷年試題鏈接,以引起考生的注意,便于考試快速記憶。
權威。本書依據2012年司法考試大綱、輔導用書編寫,并與2012年司法考試大綱、輔導用書5月份同時上市。這一點,是市面上其他司法考試教材所不具備的。
很多考生對于司法考試的大綱、教材重要性認識不夠,其實這是司法考試每年命題的范圍和規律的依據。市面上很多司法考試輔導用書脫離大綱、教材,以內容、體例個性著稱。但往往很多內容偏離了考試,使考生花很多無用功。
作者陣容強大。萬國一線名師:北京萬國學校一線授課名師韓友誼、季宏、段波等親筆撰寫,';壓箱底';的授課精華,個性化熟諳備考訣竅。
實用、易讀。三小本的正文中標注大量重點記號、表格、熟記口訣、陷阱提示、精華凝練等版塊,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根據不同考點,設置便于考生記憶的最佳方式。
總體來說,《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套裝共3冊)》是依據2012年司法考試大綱、輔導用書,融合萬國名師的授課精華濃縮編寫,是集權威性、品牌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司法考試講義。如果備考2012年司法考試的考生,你的法律專業基礎不是非常強大,時間又不是特別充裕,那么';吃透';本套';三小本';,將是你通過司法考試的一個捷徑。

作者簡介

韓友誼,季宏和段波是北京萬國學校一線授課名師,“壓箱底”的授課精華,個性化熟諳備考訣竅。

名人/編輯推薦

《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套裝共3冊)》編輯推薦:司法考試,被稱為中國職業資格考試';第一考';。之所以第一,不在于它的參加者眾多,而是因為其四證合一的';含金量';,還因為它每年只有一次機會且通過率較低,有相當大的難度。司法考試不僅僅考查理解、運用法條解決具體案件的能力,還考查考生是否熟記那些';考點';。司法考試對于應考者的難度,不是不能理解運用,而是需要熟記的';考點';太多,而且需要準確記憶。《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套裝共3冊)》將力求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精要解讀(套裝共3冊)》由北京萬國學校編著。

法律出版社是中國著名的法律專業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提供商,在法律界和社會上贏得了聲譽,連續多年保持法律圖書市場總體占有率第一、品種規模第一的地位。萬國是司法考試培訓領域內處于領先地位的培訓品牌。每年經萬國培訓通過司法考試的學員人數過萬人,被廣大考生及社會各界贊譽為培養法律職業人的搖籃,是中國法律職業人的“黃埔軍校”。本書是法律出版社與萬國共同推出的司考精品圖書。
司法考試,被稱為中國職業資格考試的“第一考”。之所以第一,不在于它的參加者眾多,而是因為其四證合一的“含金量”,還因為它每年只有一次機會,且通過率較低的難度。司法考試不僅僅考查理解、運用法條解決具體案件的能力,還考查考生是否熟記住那些“考點”。司法考試對于應考者的難度,不是不能理解運用,而是需要熟記的“考點”太多,而且需要準確記憶。本書將力求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并力求做到:
1.權威性:以司法考試大綱為準;
2.精要性(濃縮性):提煉重要及核心考點,淡化處理次要考點,舍棄非考點;
3.實戰性(針對性):命題特點、解題技巧滲透其中;
4.易讀性:通過各種形式幫助讀者把握知識點的要害之處。
我們——本書的作者們——均是萬國司考的授課教師,有著極為豐富的司考授課經驗。我們在本書中實現了上述目標!研讀本書的讀者將會得到同樣的感受!期待您的回應!
最後,對于支持本書出版并付出巨大努力的法律出版社的所有編輯表示深深的感謝!
本書編者

目次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質屬性
第二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第三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依法治國
第一節 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執法為民
第一節 執法為民理念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執法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公平正義
第一節 公平正義理念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公平正義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服務大局
第一節 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黨的領導
第一節 黨的領導理念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黨的領導理念的基本要求


法理學
第一章 法的本體
第一節 法的概念
第二節 法的價值
第三節 法的要素
第四節 法的淵源
第五節 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第六節 法的效力
第七節 法律關系
第八節 法律責任
第二章 法的運行
第一節 立法
第二節 法的實施
第三節 法適用的一般原理
第四節 法律推理
第五節 法律解釋
第三章 法的演進
第一節 法的起源
第二節 法的發展
第三節 法的傳統
第四節 法的現代化
第五節 法治理論
第四章 法與社會
第一節 法與社會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法與經濟
第三節 法與政治
第四節 法與道德
第五節 法與宗教
第六節 法與人權
法制史
第一章 中國法制史
第一節 西周至秦漢、魏晉時期的法制
第二節 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法制
第三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法制
第二章 外國法制史
第一節 羅馬法
第二節 英美法系
第三節 大陸法系
憲法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第一節 憲法基本理念
第二節 憲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憲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憲法的作用
第五節 憲法的淵源與憲法典的結構
第六節 憲法規范
第七節 憲法效力
第二章 國家基本制度(上)
第一節 人民民主專制制度
第二節 國家基本經濟制度
第三節 國家基本文化制度
第三章 國家基本制度(下)
第一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二節 選舉制度
第三節 國家結構形式
第四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五節 特別行政區制度
第六節 基層群眾性自治制度
第五章 國家機構
第一節 國家機構概述
第二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第四節 國務院
第五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六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第七節 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
第六章 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第一節 憲法實施概述
第二節 憲法的修改
第三節 憲法的解釋
第四節 憲法實施的保障
經濟法

第一章 競爭法
第一節 反壟斷法
第二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章 消費者法
第一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節 產品質量法
第三節 食品安全法

第三章 銀行業法
第一節 商業銀行法
第二節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第四章 財稅法
第一節 稅法
第二節 審計法

第五章 勞動法
第一節 勞動法概述
第二節 勞動合同法
第三節 勞動基準法
第四節 勞動爭議

第六章 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第一節 土地管理法
第三節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七章 環境保護法
第一節 概述(略)
第二節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節 環境責任和環境糾紛
國際法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國際法的概念和淵源
第二節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
第二章 國際法律責任
第一節 國際法主體
第二節 國際法律責任的構成和形式
第三節 國際責任制度的新發展
第三章 國際法上的空間劃分
第一節 領土
第二節 海洋法
第三節 國際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
第四節 國際環境法保護法
第四章 國際法上的個人
第一節 國籍
第二節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引渡和庇護
第四節 國際人權法
第五章 外交關系法與領事關系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外交關系法
第二節 領事關系法
第六章 條約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條約的締結
第三節 條約的效力
第四節 條約的解釋和修訂
第七章 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第一節 國際爭端與解決方法
第三節 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
第八章 戰爭與武裝沖突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對作戰手段的限制和對戰時平民及戰爭受難者的保護
第三節 戰爭犯罪

國際私法


第一章 國際私法概述
第一節 國際私法的概念
第二節 國際私法的范圍
第三節 國際私法的淵源
第二章 國際私法的主體
第一節 自然人
第二節 法人
第三節 國家和國際組織
第四節 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
第三章 法律沖突、沖突規范和準據法
第一節 法律沖突
第二節 沖突規范
第三節 準據法
第四章 適用沖突規范的制度
第一節 定性
第二節 反致
第三節 外國法的查明和解釋
第四節 公共秩序保留
第五節 法律規避
第五章 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第二節 物權
第三節 債權
第四節 商事關系
第五節 婚姻與家庭
第六節 繼承
第七節 知識產權
第六章 國際民商事爭議的解決
第一節 國際民商事爭議概述
第二節 國際商事仲裁
第三節 國際民事訴訟
第七章 區際法律問題
第一節 區際法律沖突與區際沖突法
第二節 區際司法協助

國際經濟法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貨物買賣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第三節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第三章 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
第一節 國際貨物運輸
第二節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第四章 國際貿易支付
第一節 匯付與托收
第二節 信用證
第五章 對外貿易管理制度
第一節 我國的對外貿易法
第二節 貿易救濟措施
第六章 世界貿易組織
第一節 世界貿易組織概述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七章 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第一節 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第二節 國際投資法
第三節 國際融資法
第四節 國際稅法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第一章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概述
第一節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職業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 審判制度與法官職業道德
第一節 審判制度概述
第二節 審判機關
第三節 法官
第四節法官職業道德與責任
第三章 檢察制度與檢察官職業道德
第一節 檢察制度概述
第二節 檢察機關
第三節 檢察官
第四節 檢察官職業道德
第五節 檢察官職業責任
第四章 律師制度與律師職業道德
第一節 律師制度概述
第二節 律師執業
第三節 律師事務所
第四節 律師職業道德
第五節 律師職業責任
第六節 法律援助制度
第五章 公證制度與公證員職業道德
第一節 公證制度概述
第二節 公證員和公證機構
第三節 公證程序和公證效力
第四節 公證員職業道德

書摘/試閱

第一章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
考點詳述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法治即法律之治,它是通過法律使權力和權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會狀態。法治理念是對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重要使命以及根本保證等法治基本問題的集中概括和系統認識,是謀劃法治戰略的基準,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實施法律的指導,也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參照。
【陷阱點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法治理念,它具有深刻的中國特色,這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所不具備的,也就是說,只有中國才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系統化的法治意識形態,反映和指引著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長期遵循的指導思想。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為:依法治國(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本質要求)、公平正義(價值追求)、服務大局(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根本保證)。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
“三個至上”第一次劃清了法治理念中“社”、“資”原則界線,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發展。(2009-1-1)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
這三者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原則,是貫穿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線和靈魂,也是區別于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和關鍵。
這三者的統一既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堅持“三者統一”,其理念的五大方面(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才能渾然一體而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活力。
2.堅持“三個至上”,是堅持“三者統一”的必然要求。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統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內在地要求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始終堅持“三個至上”。

三者統一各項工作三個至上
堅持黨的領導法治建設的各項實踐工作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自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經驗,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事業至上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需要和滿意度作為加強與改進工作的重點和標準,把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人民利益至上
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對憲法法律的一體遵循,黨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執法、司法要嚴格實施憲法和法律,自學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促進公平正義堅持憲法法律至上
由上表可知,堅持“三個至上”,是堅持“三者統一”的內在需要,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實踐要求。
第二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考點詳述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
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是其重要理論基礎,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是其重要文化資源,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是其有益借鑒。(2009-1-3之干擾項A、B、D)
(一)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要理論源脈
1.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法的本質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以及法作為上層建筑必須服務于經濟基礎的思想,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國、服務大局理念的理論淵源。
2.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民主權和人民民主思想,以及人權和實現“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思想,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執法為民、公平正義理念的理論基礎。
3.列寧關于無產階級專政與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關于執政黨的領導地位的思想,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黨的領導理念的重要理論根據。
(二)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論依據
1.毛澤東的法治思想是毛澤東思想中關于政權建設理論的重要內容。毛澤東法治思想主要總結了中國近代以來憲政運動的歷史,指明了新民主主義憲政的實質及其向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特別強調民主對于國家建立的重要意義。特別是毛澤東、董必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憲政理論、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健全法制和依法辦事等思想,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論淵源。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三)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法律思想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參照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包括著民為邦本,公正執法,以法治國,禮法并用的思想,它們可以古為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不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直接延續,而是在批判地吸收、揚棄的基礎上的借鑒其有益的成分。
(四)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思想有本質的區別,又有一定的歷史聯系。
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的某些觀點甚至個別理論也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比如人民主權論、基本人權論、權力制約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論、法律至上論,等等。
【疑難辨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憑空產生的,其理論淵源早在馬、恩時就已有基礎,因此其產生時間絕不可以劃到近幾年,2006年以來只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和提倡。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實踐基礎(2009-1-2選非題之D)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深厚的實踐基礎,這一基礎賦予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強大的生命力。(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建立于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深刻把握。(2)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建立于對我國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正確判斷。(3)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建立于對我國所處國際地位及國際環境的準確認知。(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建立于對我國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系統總結。
【陷阱點撥】注意區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和實踐,凡思想、文化都屬于理論范疇,而建設則屬于實踐范疇。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屬于實踐范疇。
第三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詳述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進程就巳經開始。建國以來,這一進程又分四個階段:(2009-1-4)
創新代表人物方針成果
第一次毛澤東提出并實施“民主建國”1954憲法
第二次鄧小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
第三次江澤民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將其入憲1999憲法修正案
第四次胡錦濤提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命題
【陷阱點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進程就巳經開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始的標志是1919年五四運動,因為民主革命進入無產階級(通過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新階段,而此前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民主主義革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如國民黨領導的辛亥革命。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長期遵循的指導思想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形成并提出,是幾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所取得的最為重要的成果,它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了更為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和把握,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執政方略有了更為深刻而成熟的認識和把握,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長期遵循的指導思想。

本章歸納總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關系;以及“三者統一”和“三個至上”的相互關系。
第二章依法治國
第一節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內涵(2010-1-3)
考點詳述
一、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依法治國是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從而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二、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擇
三、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是一項浩瀚龐大、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
1.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堅持依法行政:(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當。(4)?效便民。(5)誠實守信。(6)權責統一。
3.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1)要堅持司法公正。(2)要實現司法高效。(3)要樹立司法權威。
4.自覺學法、知法、信法、守法、用法。
5.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

第二節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要求
考點詳述
一、充分發揮依法治國方略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作用
1.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推動我國社會建設事業的進一步完善。
3.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不斷創新社會管理。
二、實現法律手段與其他社會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機結合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認同“法律萬能”的思維偏向。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這一特征,與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論中片面、絕對化的“法律中心主義”具有重要區別。

本章歸納總結:準確掌握依法行政和公正、高效、權威司法的具體內涵。

第三章執法為民(2010-1-4)
第一節執法為民理念的基本內涵
考點詳述

一、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2011-1-6)
執法為民的實質就是法治為民。執法為民的基本涵義是:立法機關的立法活動、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等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活動,都必須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與愿望,體現廣大人民的情感與要求,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正當利益,為人民群眾有效地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自主地從事各種正當的經濟、社會、文化活動,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狀態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與保護。
二、執法為民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
1.執法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在法治事業中的具體貫徹。
2.執法為民是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必然要求和實際體現。
3.執法為民是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實踐創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內容。
4.執法為民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順利推進的重要動力。
三、構建以社會成員為主體、以人民利益為核心的權利保護體系
1.保障和維護人民民主權利。
2.保障和維護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
3.保障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經濟、社會、文化權利。
4.保障和維護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

第二節執法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考點詳述
一、自覺踐行執法為民理念
1.堅持以人為本。
2.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倡導和注重理性文明執法。
4.切實做到便民利民。
二、堅持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高度統一
本章歸納總結:正確理解和把握為什么要把執法為民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內容。
第四章公平正義
第一節公平正義理念的基本內涵
考點詳述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2011-1-5)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和特征。公平的樸素含義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辦事公道、利益均衡;正義則意味著懲惡揚善、激濁揚?、是非?楚、道義分明。
二、公平正義是一個歷史性范疇
不同社會條件下,公平正義的實際內容及其實現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差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義,體現了人類文明、理性與中國國情的高度統一,體現了個體特殊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高度統一,體現了社會價值追求過程中理想與現實的高度統一。
三、公平正義是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價值基礎
1.公平正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所倡導和維護的主流價值。
2.公平正義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與迫切要求。
3.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
4.公平正義是樹立和強化法治權威的必要前提與保證。
四、堅守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
1.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3.堅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縱、秉公執法原則。

第二節公平正義理念的基本要求
考點詳述

一、正確處理法理與情理的關系
1.社會主義法治公平正義的實現,必須注重法理與情理的相互統一,用法理為情理提供正當性支持,以情理強化法理施行的社會效果。
2.在執法和司法過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也要參考其他社會規范,同時適當考慮人民群眾的普遍性情感,在不違反法律基本原則,不損害法律權威的前提下,能動地運用法律技術和法律手段,兼顧法理與情理的要求,尋求相關利益的平衡與妥協,使這類特殊問題的解決更趨于實質上的公正。
二、正確處理程序與實體的關系
要正確處理好程序與實體的關系:(1)應當切實保證程序的公正;(2)不應極端化地強調程序而忽略實體上的公正,反對那種“只要程序公正,實體則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確,實體則可以在所不問”觀念和作法。
三、正確處理公正與效率的關系
一方面,不能為片面追求效率而損傷實質公正;另一方面,公平正義的實現,離不開法治活動效率的不斷提高。
四、正確處理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維護法律及其實施的普遍性,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必要前提。為此,必須強調法制的統一性,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體現對法律這種普遍性的尊重。同時,在法律制定以及適用中,對特殊地域以及特殊群體或個體要作出必要的區別化對待,特別是為不發達地區、困難群體或個體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給予更為完善的法律保護。
五、正確處理司法與其他社會糾紛解決手段的關系
司法是解決社會糾紛、保證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要正確處理司法與其他社會糾紛解決手段的關系,構建多元化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運用多方面社會資源解決矛盾和糾紛。

本章歸納總結:在實現公平正義過程中,如何正確理解和處理法治實踐中的各種關系。
第五章服務大局
第一節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內涵
考點詳述

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務大局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各項事業都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和大政方針而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的各種具體實踐活動都必須充分考慮和高度重視對社會發展和社會運行全局的影響。
二、服務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1.服務大局是對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實踐詮釋。
2.服務大局是對法治運行實際狀況和客觀規律的深刻認知和正確把握。
3.服務大局是對我國社會發展總體格局和態勢的必要配合和積極回應。
三、充分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
1.認識大局的根本性。要認真學習和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從中認知大局;就要把握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從中把握大局;就要善于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實踐中,分?主流與支流,弄清現象與本質,從中感悟大局。
2.堅持大局的統領性。主要體現于,強調社會各方面對大局利益和要求的自覺服從,防止和杜絕一切有違大局要求、危害大局利益的行為。
3.適應大局的歷史性。
4.分辨大局的層次性。
第二節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考點詳述

一、法治實踐活動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1.堅持在法治實踐中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
2.高度重視法治實踐活動的社會效果。
3.注重和強調各地方、各部門以及各機構的協調與配合。
二、依法正確履行職責
法治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充分履行職責,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恪盡職守,愛崗敬業,不折不扣地完成職責范圍內的各項事務;要正確履行職責,要求法治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法治實踐中始終保持科學的態度、嚴謹的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遵從法治運行的客觀規律,堅守法律的基本原則;要能動履行職責,特別是在處理各種案件時,要善于把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的總體要求導入到案件的處理之中,通過能動的執法和司法,有效踐行社會主義法治服務大局的重要使命。

本章歸納總結:正確理解和把握為什么要把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內容,以及怎樣把服務大局的原則與法治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第四章黨的領導

第一節黨的領導理念的基本內涵
考點詳述
一、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二、深刻認識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領導的客觀必然性
1.黨在長期革命建設中逐步形成的歷史地位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2.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實際推行必須依靠黨的領導。
3.改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黨的各項事業,必須加強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
三、準確把握黨在社會主義法治事業中的定位
1.黨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積極倡導者。
2.黨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主要推動者。
3.黨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堅定維護者。
四、黨對法治事業領導的集中體現
1.思想領導。黨對法治事業的思想領導,是保持我國法治社會主義方向的根本和關鍵所在。
2.政治領導。黨對法治事業的政治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與其他各項社會主義事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黨對社會全面領導的重要保證。
3.組織領導。黨對法治事業的組織領導,是實現黨的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的必要方式和手段,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組織構造的重要特色。
第二節黨的領導理念的基本要求
考點詳述
一、注重突出和維護黨中央的領導地位與權威
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主要體現于總攬法治事業的全局,在于為法治事業謀大局、定戰略、把方向、主大事。
二、始終堅持依法領導
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同樣需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三、充分重視科學領導
科學領導,是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事業領導的一個重要方向,主要體現于規范化領導、集體領導和理性化領導。

本章歸納總結:正確理解和把握為什么要把黨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內容,以及如何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體現、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