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滿額折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四季養生秘方(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四季養生秘方》內容簡介:不同體質的人,身體有不同的秘密,《四季養生秘方》幫你挖掘藏在身體里的那些秘密,自己掌控自己的健康密碼。更為重要的是,《四季養生秘方》根據四季節氣提供了大量的民間保健秘方,內容短小精悍,方法簡便實用。

作者簡介

劉永芬出生于中醫世家,有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醫術精湛。

名人/編輯推薦

《四季養生秘方》編輯推薦:民間傳統養生秘方,獨具中華醫學傳統。
內容秘方為大眾常見病,不用看醫生,自己也能給自己治病,讓自己做自己的健康醫生。
內容簡便適用,由淺入深,每天學一點中醫養生秘訣,解開那些藏在身體里的秘密,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體質眾人的健康問題。
30多位全國著名養生專家聯袂推薦,極具權威性。

要問人世間什么最珍貴?健康。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就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可以說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沒有了快樂、沒有了幸福……如果一個人整天病快怏的,快樂、開心從何而來?要想常保一個健康的體魄,首先需要了解隱藏在身體里的秘密,我們的身體有許多的不定性,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季節,甚至是不同的節日,都在發生著變化。
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健康的身體又分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心是人體的指揮部,心理出了問題,“指揮部”也就失去了作用,此時,一切就意味著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內因問題。但是,內因出了問題并不是不可治愈的,有的人也許是在工作中受到了領導的批評,壓力大,煩躁,心理出現了問題。此時,一定要冷靜下來,認真分析自己到底錯在什么地方。或者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領導也許你也會這么做,要不找個適當的機會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找領導好好溝通一下,也許是領導誤會了。千萬不可一個人悶著頭胡思亂想,領導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讓自己走人嗎?這樣越想越多,本來簡單的事情就復雜化了。如果你有大海一樣的胸懷,生活會變得很簡單,而且很快樂。
身體的健康可以說是外因,但是處理不好外因,就有可能牽制“內因”發生嚴重的扭曲。比如說今天感冒了,嚴重影響了工作,心情自然不會很好。因此,我們要處理好這個“外因”。健康是需要長期保養的一個過程,關系到每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都發生著變化,人的身心也會隨著這些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墨守成規地養生,而應該隨著季節的變化,“因季而異”去養生。
春天萬物復蘇,天氣逐漸變暖,人體的陽氣也如同植物一般向上、向外散發,此時應該保證陽氣的暢通,保證飲食、睡眠、運動的適當,預防感冒的發生。
夏天天氣炎熱,氣壓低,悶熱出汗,使入渾身不舒服。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體內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我們要順應自然,注意養生,這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是大有裨益的。同時,應警惕中暑等病癥的發生。
秋天的西北風在蕭瑟中使萬物趨于凋零,天高云淡,秋高氣爽,適宜出行鍛煉,但是也容易讓一些善于思考的人聯想到人生如秋季的樹葉一般瞬間凋零,因而陷入“悲秋”的陷阱中。因此,這個季節除了預防“秋燥”外,還得培養個人豁達的胸懷,一切向好的方面去想,趁著秋高氣爽,多到郊外走走,轉移自己的“思考”角度,這樣會好一些。
冬季氣溫低,陰氣盛極,萬物斂藏,體內陽氣也處于內斂階段,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所以冬季養生關鍵在于“藏”。這個時候是“進補”的最佳時間,但是得把握住尺度,不可輕信別人說什么能補就補什么,盲目跟風,應該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進補”。
在這里我們簡單地說了一些四季的養生方法或者技巧,朋友們還不是太明白,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養生是一個持久、精細的過程,幾句話不是我們要告訴大家養生的方法。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透的。《四季養生秘方》一書則很全面、詳細地告訴大家在一年的四個季節中如何養生。我們不想繞彎子,而是直接告訴朋友們,在這四季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每個季節常見病快速的防治辦法,如何通過運動來提高身體抵抗力,強健體魄,并培養豁達的胸懷。
《四季養生秘方》囊括了許多養生保健方法,簡單明了,通俗易懂,也不乏趣味性,適合廣大朋友閱讀。
希望朋友們在《四季養生秘方》的陪伴下,四季健康,身心如意。

目次

了解春季人體的第一把“保護傘” 2
洗好春天的“第一浴” 3
春季不宜“房勞過度” 5
春天多梳頭好處多 7
女人春天護膚養顏的六個小方法 8
春季養生首先養的就是肝 9
初春養生先“降火” 10
春季吃豆腐好處多 12
春天飲食養生的基本常識 13
腸胃不好怎么吃 14
多甘少酸身體好 16
兩大法寶:蘿卜、生姜 18
春天宜多吃大棗和山藥 19
陽春三月宜多吃點野菜 20
春季宜多吃養肝補脾食物 21
春季六類人忌吃魚 23
春天不宜吃的四種水果 24
春季吃鮮蔬菜也有宜忌 25
女人養顏“五宜” 26
蜂蜜是春季最佳養生品 27
春天多喝粥開胃 28
“保胃”食譜 30
專家支招預防春季常見病 31
春季最應該注意的病 33
春天應該防“流腦” 35
春季護膚防干防痘 35
春季“紅眼病”的預防 36
春天須預防舊傷痛 37
春季防上呼吸道感染 38
春天要預防蟲媒病 39
老人春游“八注意” 40
春季游玩防止中花粉毒 42
春季鍛煉別太“激動” 45
春季鍛煉需注意的事項 46
跑步的注意事項 47
夏季的氣候特征 50
夏季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50
老人夏季穿衣禁忌 52
夏日忌睡出涼席病 52
夏季消暑“十不宜” 53
男士不宜光身子睡覺 55
夏日科學午睡有禁忌 56
夏季養生保健“四不宜” 58
幼兒安穩度夏有宜忌 59
夏天洗澡有何講究 60
夏季房事調攝有宜忌 61
夏日養生“二宜三忌” 62
炎熱夏季護肝的宜忌 64
夏天使用花露水“四忌” 65
夏季孕婦養生“五宜” 66
炎熱夏季常備的藥品 67
夏季宜洗藥浴防中暑 68
夏季巧用時令花養生 70
夏季養生的“六個少” 72
夏季美容新方法 73
曬後肌膚即時修復 74
愛美女性夏日護膚攻略 75
夏日哪些果蔬對身體最好 77
夏日宜少喝飲料多喝水 79
冬吃蘿卜夏吃姜 79
吃燒烤後應再吃個梨 80
夏季忌葷又宜吃的葷 81
夏日不宜啤酒過量 83
盛夏吃什么心情好 84
夏季最忌吃壞肚子 85
夏季天熱忌貪吃冷食 87
如何清涼地吃飯 88
盛夏宜喝涼開水養生 90
夏季忌貪吃四種食物 90
夏天宜常喝些清肺湯 91
夏日最適宜多“吃苦” 92
藥粥治療小兒夏季熱 93
夏季美容養顏需內調 95
夏季吃甲魚好處多 95
夏天養生常喝大麥粥 97
暑夏全方位防中暑 98
夏日防中暑基本常識 101
入夏常備的防暑藥 102
炎熱夏日應防“冬病” 104
夏季預防腹瀉有絕招 105
夏季謹防結膜炎 107
炎熱夏天應該“滅火” 108
夏日要防止眼睛疾病 109
夏天如何預防熱傷風 110
預防夏季養生“水果病” 112
游泳——夏季健身好項目 114
哪些人不適宜游泳 115
夏季垂釣也得多防護 116
老人要“夏練三伏”嗎 117
秋季的氣候特征 120
秋季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121
小孩秋季穿衣“五宜” 122
秋季睡眠有“八忌” 123
修復夏傷最適宜的絕招 124
秋季懷孕宜優生優育 126
秋季房事有禁忌 127
減少秋季落發“四宜” 128
秋天時節護唇有宜忌 129
秋季護膚保濕宜忌 130
秋季高原肌膚保養宜忌 132
秋後胃部保養“六宜忌” 133
秋涼養胃護胃“六要素” 134
秋季養生必知“五忌” 135
鍛煉有“四防” 136
秋天最適宜養肺 137
秋季男人最適宜排毒 138
老年人秋季保健“六項注意” 140
秋季養生飲食禁忌 141
秋季四類人忌吃魚 142
秋季食蓮藕可防燥 143
秋季宜多食柚子和板栗 144
秋季養胃宜食“四寶” 146
秋季食療補腎宜食二粥 146
防秋燥最適宜的五粥 147
肺心病患者宜食什么 148
腫瘤患者最適宜的食物 149
神經衰弱者最宜食療法 150
痛風患者忌吃肉食品 152
愛美女士適宜的美容湯 153
秋季最宜喝的養生茶 155
“降火”最宜吃的食物 156
秋季養生“宜蜜忌姜” 158
秋後食生蜂蜜忌中毒 159
秋季煲湯養肺宜清潤 160
秋季想添膘適宜食譜 161
秋季選擇果蔬有禁忌 162
秋季潤燥宜吃“五仁” 165
女人減肥宜食12種食品 166
秋燥預防肛裂有妙招 168
老年人要防“秋燥癥” 169
男性秋季應該防陽痿 170
秋季嬰幼兒預防腹瀉 171
病因不同腹瀉癥狀不同 172
秋季預防支氣管哮喘 173
秋季隨時防菌痢 175
秋季“發背”的防治 176
秋雨後不能不防胃病 177
秋涼老人更應防肺炎 180
秋季謹慎選健身項目 181
秋季健身的“四戒” 182
秋後游野泳忌傷身 183
秋季鍛煉注意什么 184
秋季鍛煉“九大宜忌” 185
冬季的氣候特點 190
冬季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191
冬季如何調節心理 192
冬季健康居室“六宜” 192
冬季居室溫度忌恒溫 194
冬令起居三三要訣 195
冬季穿衣取暖有宜忌 196
冬季穿裙子的禁忌 197
冬季睡覺“三宜三忌” 199
冬季性生活禁忌 199
冬天的早晨不宜洗頭 200
冬日泡腳有講究 201
冬季護理皮膚“六宜” 202
冬季老人宜“暖背” 204
冬季養生有“八宜” 204
冬季護理過敏體質“三宜” 206
冬季護手“八宜” 207
男人冬季養生“十五宜” 208
冬季女士減肥禁忌 211
女士冬季美容“五忌” 213
冬日最佳護身時間 214
冬季最適宜吃的水果 216
冬天如何吃火鍋 217
寒冬季節適宜吃點“冷” 218
冬季養生宜吃紅薯 219
冬季養生宜喝的飲品 220
冬季進食御寒有“五宜” 221
冬季適宜進補的素食 222
冬季吃辣椒可御寒 224
冬季食木耳好處多 224
冬季食香菇益健康 225
冬季吃桂圓有何宜忌 226
冬令宜滋補“三元湯” 226
冬季飲藥酒有宜忌 227
冬季進補羊肉禁忌 228
冬季滋補銀耳忌中毒 229
臘八節宜喝臘八粥 230
寒冬宜吃的“暖身餐” 231
孕婦預防感冒十一招 233
天氣變冷時謹防面癱 235
冬季防“老人低溫癥” 236
冬季凍瘡的防治 236
冬季如何防治胃病 238
冬天防治皮膚瘙癢 239
不可在冬霧里深呼吸 240
冷刺激健身宜循序漸進 241
冬季長跑的注意事項 242
冬季鍛煉必須先預熱 243

書摘/試閱

試讀章節:
春天,人體新陳代謝能力逐漸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如果不注重防護和保養,春夏的氣候將奪去您往日的靚麗,失去您難以復返的風采。因此,春季護膚養顏十分必要。據專家介紹,春季護膚有六要。
要勤飲水,保持體內外水分
適當飲用果汁、礦泉水、茶水等,保證體內有充足的水分;經常洗澡、洗臉,可使皮膚吸收水分而保持濕潤;還可用蒸氣熏蒸,給皮膚特別是面部補充水分。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因為,皮膚經過白天的日曬風吹後,需要“休整”以補充營養和修復損傷的細胞。而晚上十點至凌晨四點,則是皮膚休整的最佳時段。
要加強營養
多吃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雞蛋及芝麻、蜂蜜等,有利于增強皮膚的代謝功能。
要經常按摩面部皮膚
清晨堅持用雙手順著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緩慢地按摩幾分鐘,促進其血液循環和細胞分泌,可增加皮膚的膠質和油質。
要控制調節情緒
皮膚神經也受大腦控制,若精神不好或長期緊張、恐懼、壓抑等,會導致皮膚血液循環不良,營養供應不足,使皮膚蒼白、多皺紋,過早衰老。
要常用潤膚劑
潤膚劑含有松香油脂酸和豐富的維生素A,常用它可加快皮膚血液循環,刺激面部細胞分泌,有效改善皮膚生理環境,減少氣候對皮膚的威脅和危害。
春季養生首先養的就是肝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中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先。下面介紹幾種養肝護肝的方法。
多飲水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飲食平衡
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饑餓,這種饑飽不均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所以,春季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少飲酒
初春時節,寒氣較盛,少量飲酒有利于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但不能貪杯過量,要知道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飲會傷肝。醫學研究表明,體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謝60克酒精,若超過限量,就會影響肝臟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心情舒暢樂觀使人健康
由于肝喜疏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病。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久之,易導致肝病。
適量運動
春季是萬物萌動的大好時節,也是體育鍛煉的黃金季節。在春季開展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
服飾要寬松
春陽生發,人體亦然。古人云:寬松衣帶,披散頭發,形體得以舒展,氣血不致淤積。肝氣血順暢,身體必然強健。
初春養生先“降火”
經過了寒冷的冬季,也度過了料峭的早春“倒春寒”,氣候開始漸漸進入溫暖的春天。按照中醫傳統理論,人體的陽氣也開始升發到一年中最旺盛的時期。
同時,各種“火”氣,也隨著溫暖的天氣侵入人體。專家認為中醫的“上火”有許多表現,上焦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的癥狀,下焦有火則會表現為泌尿系統感染。干燥的天氣,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的話,患上這些疾病,尤其泌尿系統疾病的風險就比較大了。還有一些人出現上火癥狀就去藥店買一些常見的中成藥“去火”,中醫專家指出,去火的中成藥不能隨便吃,一定要對癥治療才能正確“降火”。
中醫的火多是內火
所謂“上火”,實際是中醫所談的一種致病因素,有外感、內生之分。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來說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沒有火邪,只有熱邪,火熱同性,只是輕重程度不同,熱為火之微,火為熱之極,熱邪多為外感,火邪多屬內生。
春天自然界萬物復蘇,陽氣上升,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出現“春躁”;加之北方地區春季的氣候特點,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而且天氣變化反復無常,較難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易使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癥狀,如咽喉干燥疼痛、牙齦腫痛、眼睛紅赤干澀、鼻腔熱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大便干結和小便發黃等。
降火要對癥治療
不少人一聽說上火就想到“牛黃解毒丸”,其實中成藥也不能亂吃,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癥狀選擇藥物。根據中醫的三焦來劃分,火可以分為三種:將頭暈、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將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將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見濕熱,一般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尿頻尿急、尿澀痛、尿短淋漓、小便赤黃、腰痛等。
“上火”的五種類型
心火:有虛火、實火之分,可見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痛、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實火多由邪熱內蘊、痰火內郁或情志所傷而致。若勞累過度,耗傷心之陰血,形成陰陽失衡,陽氣偏亢則會出現虛火。
胃火: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易饑、便秘等,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
肝火:可表現為頭暈漲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邊尖紅,脈數,甚則昏厥、發狂、嘔血等,有時還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氣郁結日久,或過食辛溫之品,或熱內蘊化火上逆所致。
肺火: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腎火:腎火偏亢又稱命門火旺。一般多因為腎陰不足導致陽火偏亢,出現火迫精泄的病機。一般會出現陽強易舉、遺精、早泄等癥。
治療“上火”選對藥物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不要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只能針對癥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上焦火”導致的口舌生瘡可以選擇西瓜霜等;治“中焦火”可以用清胃散等;治療“下焦火”濕熱選用三金片等。其中的三金片作為一種常用的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作用,一般用于下焦濕熱、熱淋、小便短赤、淋漓澀痛以及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屬腎虛濕熱下注癥的患者。在選擇藥物之前,最好經過專業的中醫師的診斷。
另外,中醫針灸、拔罐、推拿等對于治療上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許多的“火”其實就不會產生了。
“降火”簡單實用的五個小秘方
喝蓮子湯去心火:取蓮子30克(不去蓮心),梔子15克(用紗布包裹),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梔子可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喝綠豆粥去胃火: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石膏可以除煩止渴,用于治療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等。綠豆清涼解毒,熱性體質及易患瘡毒者尤為宜。
喝梨水去肺火:取川貝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川貝可清熱潤肺,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等癥狀。梨也有生津、潤燥、清熱等功效。
夏枯草茶去肝火: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再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熱散結的功效,為清肝火、散郁結的要藥,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暈眩等癥。
吃豬腰去腎火:取豬腰2個,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沙鍋內煮至豬腰熟,吃豬腰喝湯。豬腰即豬腎,動物腎臟具有補腎益精作用,是中醫學“以臟養臟”理論的具體體現。枸杞子、山萸肉也有補腎益陰的功效。
春季吃豆腐好處多
初春時節,氣候多變,是許多老人與小孩子易發病的季節,通過飲食來增強身體抵抗力十分關鍵,具有食療作用的食品自然成為首選。鮮嫩可口的豆腐是食藥兼備的食品,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常吃豆腐可以保護肝臟,增加免疫力并且還有解毒作用。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春天的飲食宜清淡,豆腐營養豐富又不肥膩,正是春季的養生良品。
傳統中醫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等癥,并解硫黃、燒酒之毒。現代醫學也認可了中醫的觀點,豆腐確有解酒精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豆腐可以切成塊、片、丁,或燉或炸。還可做成多種菜式,多種造型,可為冷盤、熱菜、湯羹、火鍋。流傳至今的有四川東部的“口袋豆腐”,以湯汁乳白、狀若橄欖、質地柔嫩、味道鮮美為特色;成都一帶享譽海內外的“麻婆豆腐”,獨具麻、辣、鮮、嫩、燙五大特點,而湖北名食“荷包豆腐”、杭州名菜“煨凍豆腐”、無錫“鏡豆腐”、揚州“雞汁煮干絲”等也是各具特色。豆腐的不足之處是它所含的大豆蛋白缺少一種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蛋類、肉類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豆腐應與這一類食物混合食用。春天飲食要清淡,應以煮、燜的方法烹制。
但是要注意,若豆腐過白不宜買,豆腐本身的顏色是略帶點微黃色,如果色澤過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劑。
此外,豆腐是高蛋白質的食品,很容易腐化,尤其自由市場賣的板豆腐更應多加留意。盒裝豆腐需要冷藏,所以需要到有良好冷藏設備的購物場所選購。
當盒裝豆腐的包裝有凸起,里面的豆腐混濁,水泡多且大,便屬于不良品。而沒有包裝的豆腐很容易腐壞,買回家後,應立刻浸泡于水中,并放入冰箱冷藏,烹調前再取出,且取出後不要超過4小時,以保持新鮮,最好是在購買的當天食用完畢。
春天飲食養生的基本常識
飲食結構合理調配
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谷類制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因為春季尤其早春時節天氣仍較寒冷,人體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要養成在一天較早的時候攝取大部分熱量的習慣,理想的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同時要少飲酒,因為濫飲會使人昏昏欲睡,干擾正常的睡眠;酒精也是一種利尿劑,會引起脫水而影響體力。
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含鉀食物
氣候的變化會使人在春季感到疲乏,即所謂的“春困”。蛋白質中的酪氨酸是腦內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可多攝入魚肉、雞肉、瘦肉、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此外,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的功能。鉀能幫助維持細胞水分,增強機體活力,應適當多攝入水果、豆類及海帶、紫菜、干貝、瓜子等富含鉀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春天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應多攝取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和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此外,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可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維生素E,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保持飲食的清淡
春季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為油膩的菜肴會使人飯後體溫、血糖、情緒發生變化,產生疲軟現象。在做菜時可適當加入一些調味品,以刺激味覺神經,增加食欲。
腸胃不好怎么吃
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溫度更是驟升驟降。面對如此變化無常的時節,許多人的腸胃也跟著湊起了熱鬧,不是不想吃東西,就是吃什么都感覺不飽,這其實都是由于天氣變化而引起的腸胃不適,而解決這一問題也是比較簡單的。
食欲不振,來點蘿卜
關于蘿卜,想必不用我們多言,大家對它可是寵愛有加,無論是哪種蘿卜,那都是兼具藥用和食用的雙重價值。因此,面對我們提到的春季氣溫變化大,腸胃不適,沒有胃口的問題,用它們就可以解決。因為蘿卜纖維素含量較高,因此能夠順利幫助人體進行腸胃的蠕動和食物代謝,從而漸漸調節好“受傷”的腸胃。
白蘿卜:白蘿卜的吃法在這里我們向大家推薦一種味道超級鮮美而又有營養的——蘿卜絲湯。白蘿卜擦絲,生肉做成丸子,將白蘿卜絲、生肉丸和粉絲、木耳等一同煮熟加多種調料,做好後,一開鍋點上幾滴香油,那噴香的味道立馬就會讓你忍不住來上一大碗,再加上熱辣辣的胡椒味讓你吃出一身小汗,既排出了身體里的寒氣和濕氣,又調和了腸胃,可謂一舉兩得。
“心里美”:心里美蘿卜非常適合生吃,在食欲不振又不愿意做飯的時候,洗一個心里美,“嘎吱”“嘎吱”咬上兩口,再蘸點甜面醬,保證你的胃口在10分鐘內被吊起。另外,如果能堅持每頓吃50~100克的生蘿卜,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時令蔬菜,養生排毒
都說“到什么季節吃什么菜”,時值春暖花開之際,正是菠菜大量上市的時候。這種看似不起眼的綠色蔬菜其實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在春天食用,除了可以起到養血滋陰的作用,還可以通暢腸胃,促進排出滯食。《隨息居飲食譜》中有記載:“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瘡人宜食之。”可見菠菜對于我們春季由于天氣變化而引起的腸胃不適有著一定的調理作用。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菠菜的根具有絕佳的養生功效,與菠菜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春季在吃菠菜的同時,一定要將菠菜根連同葉子一起配入菜肴。
菠菜的吃法多種多樣,功效也不盡相同,在這里,我們推薦大家可以在家嘗試用菠菜和豬血做一道菜肴,這種吃法不但有營養,而且菠菜搭配有清腸的豬血更加能夠幫助調節腸胃的不適感。另外,菠菜和粉絲分別焯熟,加醋、糖、香油、蒜等涼拌口味絕佳,也是很好的食療小食。
腸胃去火,首選茄子
春末氣溫升高,空氣干燥,再加上一個冬季體內積攢了大量的毒火,很有可能會使人生病,而茄子就正好能夠幫助解決這一問題。茄子能通絡散淤、消腫止痛,可緩解熱毒口瘡、皮膚潰瘍等,但是,平時我們經常吃的油炸類的茄子就不要在此時選用了,而應該選擇如涼拌茄泥等油少的吃法。
保護腸胃健康用蔥、蒜
春天多吃一些大蔥和蒜是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養生小常識,而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春季氣溫變化大,人體一時無法適應,從而導致病毒入侵,最後引起疾病的發生。而蔥、蒜強大的殺菌能力和豐富的維生素能夠保護我們盡量少受到病毒的侵襲,腸胃也就不會輕易染上炎癥。因此,在這個時候,大家應該多吃一些蔥和蒜,為保護我們的腸胃打好基礎。另外,奉獻一個小竅門:吃過蔥和蒜後,會有口氣,只需要嚼茶葉再漱口就能快速去除。
另外,春季由于氣溫變化大,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食物外,大家還可以多吃一些芽類、豆類食物和多汁的果蔬,用來補充散失掉的水分和多種維生素。總之,春季腸胃比較嬌氣,大家應多關注天氣的變化,及時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以此來保護好我們的“食物工廠”。
多甘少酸身體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的飲食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事情。因為這個季節陽氣生發、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合理飲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多甘少酸是飲食的原則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指的是春天要少吃點酸味食品,多吃點甘味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和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于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
蜂蜜蘿卜汁:取白蘿卜500克,洗凈去皮切碎,榨汁備用。每次取60毫升蘿卜汁,加入20~30克蜂蜜調勻服用,每日3次。
蜜蒸百合:取百合50克,蜂蜜50克。將百合洗凈,脫瓣,浸清水中半小時後撈出,放入碗內,加入蜂蜜,隔水蒸約1小時即成。
蜜餞雪梨:取雪梨500克,洗凈去果柄、果核,放在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七成熟。水將耗干時加水適量、蜂蜜250克,再以小火煎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瓶罐中儲存備用。這種食物有良好的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蔗漿大米粥:新鮮甘蔗500克,去皮,切段,榨汁備用。用大米60克煮粥,煮熟後倒入甘蔗汁60毫升,再煮沸一次即可食用。
百合蓮子粥:取干百合、蓮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將蓮子清洗干凈,置于水中泡發。干百合、大米分別淘洗干凈後,與蓮子一同放于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煮,待快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百合花山藥粥:取百合花10克,山藥3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將山藥清洗干凈,削去表皮,切成薄片。大米淘洗干凈後與山藥一同入鍋,加水煮粥,粥快熟時加入洗凈的百合花。當粥煮至兩次開沸後,放入冰糖,冷卻後即可食用。
甘味和溫性的食譜——金錢鴨卷
鴨胸脯肉(250克),豬肝(150克),豬肥膘肉(120克);準備輔料鮮香菇(50克),火腿(25克),油皮(200克),香菜(25克),豬網油(100克);再準備調料黃酒(15克),鹽(4克),味精(2克),花椒粉(2克),蘇打粉(5克),辣醬油(10克),醬油(3克),大蔥(5克),花生油(100克)。
先將鴨胸脯肉、豬肝、豬肥膘、香菇、火腿都分別切成火柴梗粗的絲,用花椒、黃酒、蔥末、味精和醬油各適量拌勻腌漬入味;再把豆腐衣(油皮)撕去硬邊,平攤在案板上,先鋪一層鴨肉絲,上面再鋪一層豬肝等四絲混合料,然後將其一起卷成卷筒形,卷口用蛋清加水淀粉調成糊粘住,并在卷外面涂抹上蛋粉糊,最後用網油包服帖,上籠蒸約30分鐘至熟,待其自然冷卻;最後燒熱鍋,放生油燒至油六成熱時,把鴨卷下鍋用小火炸,至金黃色時,將油倒出,留鴨卷在鍋內,烹黃酒,加辣醬油,增香提味,然後取出鴨卷,切成0.9厘米厚的段,整齊地裝在盤中,四周用香菜圍邊,上桌時隨甜醬、芥末醬各1碟,供蘸食。
該菜品口感極佳,金黃色、綠葉相襯,外香脆、里鮮嫩、味鮮美滋潤,一菜數味佐酒甚佳。
兩大法寶:蘿卜、生姜
中醫認為,春季保健,應該特別注意對我們的肝臟進行保養,因為春季具有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所以,應多吃一些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這其中,蘿卜和生姜正是立春時節最佳的保健食物。
蘿卜
蘿卜又名萊菔,它生熟食用皆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涼,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有“小人參”之美稱。民間也有“蘿卜上市,醫生沒事”的記載。
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白蘿卜或水蘿卜,其富含的?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通常,?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積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預防胃痛和胃潰瘍。
白煮蘿卜:在菜肴比較豐盛的情況下,可以做一個白菜蘿卜湯,不但味道鮮美,還可以加速消化,養胃暖身。做法非常簡單,將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與豆腐洗凈,切成大小相似的長條,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待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油燒至五成熱,炒香辣椒醬後倒入清湯,把白蘿卜、胡蘿卜、豆腐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加入大白菜,再次煮開,用鹽、味精調味,最後撒上香菜末盛出即可。
拌蘿卜絲:白蘿卜去皮、切成細絲,越細越好。撒鹽腌數分鐘後,擠凈水分。將醬油、米醋、白糖、味精,以及蔥末、香菜末、蒜泥等置一碗中,加燒熱香油,潑制辣椒油,倒入調料汁中。用此調味品調拌白蘿卜絲即成。功效:這是一口感極佳的涼菜,香、辣、爽口,回味無窮,可解酒、開胃、消食。
生姜
現代醫學認為,生姜能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發汗,有散熱退燒功效。生姜還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吸收消化後,能產生一種有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過氧化物歧化?,抑制體內脂質過氧化物和脂質褐色素──老年斑的產生,延緩衰老的出現。俗話說“晨吃三片姜,賽過人參湯”,有其科學道理。此外,生姜對風寒感冒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春天生發的時節應該適當吃一點。
春天宜多吃大棗和山藥
古人告誡後人春天的飲食應該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也就是要我們在這個季節多吃點甘甜的少吃些酸的,這樣才有利于健康。因為甘甜食物利于滋補脾胃,而酸性吃過多則不利于肝氣的疏泄。尤其在春天這個肝氣正旺的時候容易造成胃潰瘍、胃炎等疾病。于是,許多人在春季大量的吃一些“甜”的食物來補“甘”。
其實,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些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將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概率,因此非常適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甘味食物還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最好多吃一些。此外,要少吃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它們會阻礙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多吃大蔥、生姜、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能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
另外,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季多風干燥,很多人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癥狀困擾。適當多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如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蘿卜等,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有胃炎的人更要注意飲食
春天是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膽結石、肝炎等疾病最容易復發的季節。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飲食上應格外注意。平時最好多喝點山藥粥、小米粥,對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一定要敬而遠之。
對于患有膽結石和肝炎的人而言,春天在飲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遵循“省酸增甘”和“養陽”的原則外,還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以防肝膽疾病復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