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小學信息化有效教學應用案例(簡體書)
滿額折

中小學信息化有效教學應用案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職業導向系列規劃教材:中小學信息化有效教學應用案例》是以職業為導向,在整理國內外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基礎上,探討信息技術促進有效教學的相關研究與發展,并通過數十個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案例,多方面地介紹了信息技術促進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當前,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已經得到了普遍應用,而《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職業導向系列規劃教材:中小學信息化有效教學應用案例》則能夠為教育技術學專業人員在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提供指導和幫助,加快信息技術促進有效教學的發展。全書共分為5章。第1章主要介紹了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有效性的發展及其相關研究,第2章主要論述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第3章主要論述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應用,第4章主要論述了信息技術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有效應用,第5章主要論述了信息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有效應用。

名人/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職業導向系列規劃教材:中小學信息化有效教學應用案例》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教育技術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材,還可供廣大教師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次

第1章 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有效性概述
1.1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1.1.1 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1.1.2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1.1.3 信息技術應用與價值鏈
1.2 國內外信息技術應用教學
1.2.1 國外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發展
1.2.2 國內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現狀及特點
1.3有效教學研究
1.3.1 有效教學的概念
1.3.2 有效教學標準的相關研究
1.3.3有效教學的研究發展趨勢
1.4信息技術促進下的有效教學
1.4.1 知識經濟時代的學習
1.4.2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普遍觀點
1.4.3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過程分析
1.4.4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障礙
1.4.5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第2章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
2.1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資源
2.1.1 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教學資源
2.1.2信息化教學資源標準建設
2.1.3 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開發流程
2.1.4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中的問題
2.2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獲取
2.2.1 信息素養標準與內涵
2.2.2 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
2.2.3 獲取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方法與途徑
2.3 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開發
2.3.1 認識多媒體課件--一種常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
2.3.2 多媒體課件設計開發的有效途徑分析
2.3.3 多媒體要素設計的相關內容
2.4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應用案例敘事報告
數學課程“認識幾分之一”教學案例
校本課程“生命?生活?社會”教學案例
第3章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應用
3.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施
3.1.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
3.1.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功能
3.1.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
3.1.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
3.1.5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策略
3.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效性案例
英語課程“My stationery”教學案例
合唱入門--《半個月亮爬上來》教學案例
3-3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
3.3.i 交互式電子白板簡介
3.3.2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
3.3.3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信息化教學中的功能
3.3.4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3.4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案例
美術課程“老虎卡通形象設計”教學案例
數學課程“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案例
語文課程《絕句》教學案例
第4章 信息技術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有效應用
4.1 概念圖與思維導圖在學生學習中的應用
4.1.1概念圖(concept map)
4.1.2思維導圖(mind map)
4.1.3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辨析與界定
4.2 思維導圖在學生學習中的應用案例
科學課程“各種各樣的花”教學案例
歷史課程“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教學案例
4.3 3種網絡學習方法
4.3.1 研究性學習
4.3.2 探究性學習
4.3.3 協作學習
4.4 網絡學習方法的實踐案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秋天的葉子”教學案例
第5章 信息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有效應用
5.1 教師個人成長博客
5.1.1 教師博客簡介
5.1.2教師博客的類型
5.1.3 教師個人成長博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5.2教師個人成長博客案例
語文課程《落花生》教學案例
教師博客“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案例簡介
5.3 Moodle課程設計
5.3.1 Moodle平臺概述
5.3.2 Moodle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
5.3.3 Moodle模塊功能簡介
5.4 Moodle課程設計案例
語文課程《生命生命》教學案例
5.5校級網絡教研案例
校園網絡教研案例報告
5.6項目案例
微軟“攜手助學”項目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形象原則減負技術
研究表明,使用復合媒體時,語音表達的呈現方式要比文字呈現的教學效果好,配有解說的動畫要比僅僅配有字幕的動畫產生的教學效果好。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使用影像與聲音的好處使學習者接收的信息被分割為兩個部分,并各自使用獨立的加工通道,相對的,使用圖形與文字的媒體組合使視覺通道必須同時接收兩種信息,如果能夠適當地使用聲音媒體輔助圖形的呈現,則相對于文字媒體而言將有更大的增強效果。這條原則要求善用人類視覺與影像、聽覺與語意這兩個分支的信息加工通道,例如,多媒體呈現言語和圖片時應該有配音,而不僅僅是加以文字說明。
(2)分割減負技術
如果學生的兩條信息加工通道(視覺和聽覺信息通道)在加工必要信息時都超過了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導致認知超載,這時可以通過分割減負技術來降低認知負荷,即把連續呈現的信息內容劃分為適當的信息片段,并使信息片段之間間隔一定的時間。例如,學生利用配有解說詞的動畫片學習時,視覺信息通道加工動畫片呈現的表象信息,聽覺信息通道加工解說詞傳遞的言語信息。如果信息內容豐富并且呈現速度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連續呈現的信息內容劃分為多個信息片段,使學生在選擇和組織一個片段的信息后,再呈現下一個片段(助學型課件,可以讓學生按標有“繼續”的按鈕播放下一片段),兩個片段間隔足夠學生進行認知加工的時間,以此來減輕學生的認知負荷。
(3)提前訓練減負技術
有些信息之間的聯系性非常密切,這會使得分割減負技術不那么切實可行,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提前訓練的方法解決兩個信息通道認知超載的問題。在認知加工過程中,建構一個心理模型涉及兩步:成分模型的建構(每個成分如何工作的描述)和因果模型的建構(系統中一部分的改變如何造成另一部分改變的描述)。多數的學習過程需要同時建構成分模型和因果模型,如果能提前幫助學生構建成分模型,那么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時,便只需進行系統加工,從而減輕了認知負擔,即學習者接受即將進行的學習系統中成分的提前指導。
(4)標記減負技術
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下,制作出嚴格意義上的簡潔呈現材料幾乎是不可能的,設計者可以將重點內容標記出來,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將重點語句用加重字體、顏色或加框標記出來;將圖片中的重要信息用箭頭指出;使用聯系圖將相關內容連接起來,幫助學習者在認知的因果鏈中建立關系;通過重讀解說詞中的關鍵詞幫助學生選擇言語。通過標注符號的方法幫助學生選擇和組織信息,這樣可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工內容,從而減輕認知負擔,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