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簡體書)
滿額折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介紹: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實踐,“有效教學”已成為當前教育界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和教師教學實踐的最佳策略之一。那么,如何認識“有效教學”?如何實施“有效教學”,變無效、低效教學為高效、優質的教學?實施“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力圖解決這些問題。

作者簡介

趙國忠,1971年生于南京,教育管理本科畢業,并獲教育學學士學位,現任職于江蘇教育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先後擔任過江蘇省省級骨干教師班和國家級骨干教師班班主任,多次主持全國性名師、名校長大型研討活動。喜歡閱讀和思考,關注中國教育,注重基礎教育研究,全心致力于中國名師研究和中國名校長研究,現主要負責名師教學研究編輯中心、名校長管理研究編輯中心工作。
先後策劃、出版:
《中國著名教師的課堂細節》
《中國著名教師的精彩課堂》
《中國著名校長的管理奇跡》
《中國著名校長的管理細節》
《外國著名學校的管理特色》
《新課程最有效的教學》
《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
《最震撼心靈的教育》——感動中國的100個教師故事
《校長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給校長最有價值的建議
《教師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
《班主任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給班主任最有價值的建議等多部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推薦:究竟應如何認識“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怎樣改變無效、低效教學,實現“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力圖解決這些問題。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一書在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細節、有效教學最關鍵的步驟、有效教學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學最核心的取向方面給出了有益的建議,值得學習和借鑒。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教學”已成為當前教育界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和教師教學實踐的最佳策略之一。然而,人們對于“有效教學”的理解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有效教學就是學生考試能取得好成績;有人認為,有效教學就是學生會解題、答題;有人認為,有效教學就是教師課堂教學目標的完全實現;也有人認為,有效教學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的學習收益。
那么,究竟應如何認識“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怎樣改變無效、低效教學,實現“有效教學”?
其實,“有效教學”,顧名思義,是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正如美國教育家加涅所言,凡是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活動就是有效教學。
從研究者的角度審視,我們不難發現“有效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教學理念,它起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強調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提倡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以實現教與學的統一為關鍵。而從教學思想的角度分析,可以窺見“有效教學”的本質在于追求用最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感興趣,學生質疑和評判的機會較多,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拓展,學生有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和對真善美的熱切渴望。
由此可見,“有效教學”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本質意義,它是我國當前課堂改革的核心理念,更是我們廣大教師教學的使命所在。它徹底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教師教學缺乏情感、單調枯燥、單方灌輸,教學過程中多灌輸驗證、少啟發探討,多指責壓抑、少寬容引導,多包辦限制、少激勵創新,尤其是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更是空泛、低效,缺乏策略。所有這些問題都造成了學生學習質量不高、能力不強,學生最終獲得的知識具有很強的記憶性色彩,在多變的真實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遷移、靈活應用。因此,長期以來,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學效益低下,于是只能興“加時之風”,靠“補課之功”,搞“題海戰術”,行“死記之道”,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
有鑒于此,“有效教學”已經成為教師追求的一種教學常態,成為人們達成教學目標的最佳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力求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師生的無效勞動,已經成為新課程教學推進中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師的一種普遍共識。
那么,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實施“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實施後,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因此,我們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應充分認識和了解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細節、有效教學最關鍵的步驟、有效教學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學最核心的取向,從宏觀和微觀準確把握“有效教學”實施的關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達成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一書在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細節、有效教學最關鍵的步驟、有效教學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學最核心的取向方面給出了有益的建議,值得學習和借鑒,我建議不妨一讀。
最後,我衷心地祝愿《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一書能成為廣大教師的良師益友。
趙國忠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2010年8月18日

目次

第一章 有效教學最關鍵的步驟
一 精心了解學生學情
二 精品教師自己的心理準備
三 精選教育教學內容
四 精當教學方式方法
五 精細課堂教學過程
六 精通課堂的有效管理
七 精心設計和選擇作業
八 重視作業的批改和評價
九 精改課堂評價指標
十 精現教學的反思效果

第二章 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細節
十一 備課,在創新中實現突破
十二 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十三 問題,讓課堂有聲有色
十四 舉例,讓課堂趣味橫生
十五 講授,讓學生在啟發中頓悟
十六 觀察,讓教學更貼近學生
十七 板書,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
十八 意外,在分歧中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十九 評價,使學生在激發中進步
二十 結課,讓教學效果在回味中升華

第三章 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二十一 學生學習是否具有有效性
二十二 課堂教學是否具有靈活性
二十三 學生學習能力是否具有發展性
二十四 預設與生成是否具有平衡性
二十五 課堂教學是否具有特色性
二十六 教師語言表達是否具有特色性
二十七 教學媒體的運用是否具有實效性
二十八 課堂評價是否具有激勵性
二十九 課堂教學是否具有情感性
三十 教師自我反思是否具有深刻性

第四章 有效教學最重要的因素
三十一 基本點:用好教材資源
三十二 立足點:了解學生情況
三十三 落腳點:設計適切目標。
三十四 著力點:改變學習方式
三十五 效益點:優化講練策略
三十六 支撐點:引導幫助學生
三十七 關鍵點:教與學的和諧
三十八 平衡點:“縮小”個體差異
三十九 關注點:應對動態生成
四十 生長點:堅持有效反思

第五章 有效教學最核心的取向
四十一 學生的主動參與度
四十二 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
四十三 施教的分層度
四十四 教學過程的開放度
四十五 師生互動的有效度
四十六 課堂的幸福度
四十七 教學設計的新穎度
四十八 預設與生成的實效度
四十九 教師的專業成長度
五十 教學難點的突破度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我準備好了嗎?”這應該是每一個教師走上講臺前的一次心理對話,這同時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師自己的心理準備。
蒙臺梭利曾這樣告誡教師:“僅僅有教育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教師必須系統地研究自我,使自己的內心做好準備。”教師上課前除了要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外,還要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準備。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具有飽滿、高昂、振奮的精神,穩定、踏實、集中的情緒,這與課前的心理準備有很大關系。
上課是什么?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教師覺得上課是一種苦挨,尤其是在課堂的最後部分,數著時間過;有的教師覺得上課是一場戰爭,不管戰爭的過程如何,結局都是由教師來控制的;還有的教師覺得上課就是一場約會,與班級學生長達45分鐘的約會……
心理活動既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主觀自我調節的表現。不同的心理準備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積極的心理活動可以促使教學過程達到最優效果,消極的心理活動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教師的心理準備,就是使各種心理因素及其關系處于最佳狀態。教師要通過自我調節的手段把某些心理缺陷由其他心理特征和機能狀態去補償,防止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對其他心理特征和機能狀態發生抑制作用,借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課前的心理準備就是揚長避短、促其互補、防其互抑。
課堂教學內外,師生雙方各自心理因素及心理結構間,都存在著消極的互抑和積極的互補作用,要處理好其關系,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心理因素及心理結構進行分析,采取合理措施來調節,以強化積極因素,促其互補。而且,還要對自己進行充分的分析,使師生心理因素取得一致,心理結構都處于最佳狀態,才能取得最佳、最優的教學效臬。
略談教師課前的心態準備
新的學期已至,復坐桌前,心里頭惦記著許多事情,其中“學案——教師——學生”線,讓我感慨頗多。作為一名剛剛走上講臺的青年教師,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教學上的困難,如教案、課堂氣氛、教師心態等。
根據自己一段時間以來在教學上的不成熟或失敗,得出一些感悟:有時候,明明是認真地研讀了教材,精心地備了課,有條有序地設置問。題情境,設想可能發生的情況,安排靈活有跳動性的活動時間,并且將課文的情感感悟得很好,但是,一切工作都做好了,課堂教學卻并不能如愿以償地順利進行。為什么?這中間有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師情緒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這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對教材的情感投入;二是課前教師的情感投入;三是課堂上教師的情感投入。這里,我將側重談一談課前教師的情感投入。
課堂上的活躍氣氛,需要教師深鉆教材,了解學生,研究教法,精心備課。備課是課前準備最重要的一環,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備好了課不等于就能上好了課!備課時的良好思路或心態并不等于上課時的最佳狀態,因為教案是提前備好的,不是隨備隨教。
那么,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備課成果,將課上得最佳呢?這里,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巖上無心云相逐”——靜心。課前閉目養神,深呼吸,靜坐幾分鐘。有首詩說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是非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教師也是凡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令人煩心的事情。所以,教師要借這個時間好好消除心中的雜念和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讓自己在平靜的心態中提前進入課堂。
第二,“春風又綠江南岸”——想課。想課是備課的補充、完善和深化,也是上好一堂課的保證。這個時候要在頭腦中回憶教案的整個過程,,像回憶曾經看過的有趣影視片段一樣,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方面進行“放映”。這一步工作對于初上講臺的青年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對所講的教材內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編寫該課的教案。經過課前靜心想課,上課會變得主動、自如、連貫。上課時就容易把精心編寫的教案得以在課堂中體現和實施,避免出現生硬、斷課的尷尬局面。
在想課的過程中,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教師情感的渲染。每一篇課文都有它一定的感情基調,或平淡,或高昂,或愉快,或悲哀,或深沉,或活躍……因此,教師在想課的時候,還必須細心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課文的情感。在“教案——教師——學生”一線情感投入方面,本人覺得,要“以文本情,帶動教師情;以教師情,激學生情”。
情感情緒是一種特殊的心態,而這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教師要永遠知道,良好的情感控制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它會產生一種很微妙的情感磁場效應。當某種情緒在學生群體中開始波動和傳播,那么共同的感情也就開始形成。教師作為課堂心理氛圍中最大的情結緣,在調動課堂氣氛、學生情感方面起著極大的引導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師的情感或情緒往往會在無形中以一種非語言的形式傳播,比如說借助表情、動作、身體姿勢或語氣聲調等,它無法掩飾,也無法假裝。如果教師在上課時自己都覺得“干巴巴”,無味,那么學生的聽課情緒即使開頭再高,過後也會消退下去。教師樂觀平和以及飽滿的心態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相反,陰郁低沉的心態,會使課堂如死水一潭。
因此,在課前,教師就得讓自己先二步進入文章的情感氛圍中,以讓自己做出相應的情感調控,使自己課堂上的情感與行動相一致,并感染學生,帶動學生情感,最終使文本、教師、學生三者的情感得到和諧,也營造更為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山雨欲來風滿樓”——候課。為了使課堂盡快融入一種良好的氣氛,教師可以在上課鈴響之時準時到達教室門口候課。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早點靜下心來,也起到了調節我們自己情緒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課時以良好的情緒和精神來感染學生。
教師在講課前,盡管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 和研究,但上講臺後往往不能較好地發揮。其原因,主要是忽視了課前的心理淮備,缺乏有關的心理學知識。所以上好一堂課,除了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案例中,教師正是通過上課前的三種心理準備,讓自己對上課充滿了信心和勇氣,正是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課堂中教師才能感染學生,讓教學更有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做足充分的心理準備,讓自已的課堂更和諧、更有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