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3(簡體書)
滿額折

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3(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 元
定價
:NT$ 90 元
優惠價
877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Ⅲ)》由管家琪著,蔡嘉驊繪。這些故事,每個故事大約兩千字。讀得慢的少年讀者,十分鐘內一定可以讀完一個故事。“用小故事敘說大歷史”,一方面是希望能跟其他的長篇歷史讀物有所區別,一方面也是為少年讀者閱讀的方便所作的特殊安排。
希望有機會讀到這本《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Ⅲ)》的少年讀者,都能因為讀了這些故事而成為一個“懂歷史的少年”。

作者簡介

管家琪,重要的華文兒童文學作家;臺灣兒童文學界出書最多的作家;在大陸出書最多的臺灣兒童文學作家。

1960年出生于臺灣省臺北市,祖籍江蘇鹽城。畢業于輔仁大學歷史系,曾任《民生報》記者。1991年5月底辭去報社工作,從事專職寫作至今,創作以兒童文學為主。在中國臺灣已出版童話、少年小說和翻譯作品兩百余部,在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也有數十部作品出版。作品多次獲獎,其中長篇少年小說《小婉心》獲1992年臺灣圖書金鼎獎,短篇少年小說集《珍珠奶茶的誘惑》獲1995年臺灣“好書大家讀”年度優秀少年小說讀物獎并入選1996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

名人/編輯推薦

這本《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Ⅲ)》由管家琪著,蔡嘉驊繪。管家琪寫的童話和少年小說,往往不自覺地流露出她的幽默感。在這些歷史故事里,她常常在敘述中穿插風趣的按語。這些按語往往使少年讀者感到有趣,完全忘了正在閱讀的是別人認為乏味的歷史讀物。

歷史故事是“人”的故事
林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這個書名中的“你”,指的是少年讀者。這個書名,說明了這是一套為少年讀者編寫的歷史讀物,并且是以100個故事來敘述中華民族的歷史。
歷史是“人”創造的,所以歷史故事其實也就是“人”的故事。各式各樣的人,包括帝王將相,包括民間各行各業的杰出人才,都是“創造歷史的人”。因此,美國兒童作家房龍(VanNoon,1882~1944年)把為少年讀者所寫的一本世界史叫做《人類的故事》。
這套歷史讀物,講的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套有關中華民族的故事書。故事從上古神話時代說起,由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一直說到辛亥革命,必須提到的重要人物至少有好幾百個。時間這么長,人物這么多,這套讀物應該怎么編才妥當?
出版社邀請了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來思考這個問題。管家琪提出了一個構想,就是為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開菜單”。也就是想一想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哪一個事件是不能不說的,哪一個人物是不能不提的。擬好了一份“菜單”,然後才是“讀菜單”,補充一些遺漏的,刪去一些次要的。就是這樣增增刪刪,一再斟酌,完成了一份“有100個歷史故事”的“菜單”定稿,然後再根據“菜單”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動筆寫。她確實很用心地實現了這個構想。
管家琪擅長寫童話,對于“寫故事”有豐富的經驗。在這本書里,因為寫的是歷史故事,所以她寫人物的時候,特別著重“歲月”跟人的關系,不時地提到人物在事件中的年齡,使人物變得更加鮮活而令人感到親切。這是她寫的歷史故事的特色。管家琪的文筆,流暢活潑,最能避免嚴肅的歷史讀物的枯燥乏味,因此得以順利成為最適合少年讀者閱讀的歷史讀物。
管家琪寫的童話和少年小說,往往不自覺地流露出她的幽默感。在這套歷史故事叢書里,她常常在敘述中穿插風趣的按語。這些按語往往使少年讀者感到有趣,完全忘了正在閱讀的是別人認為乏味的歷史讀物。
這100個故事,每個故事大約兩千字。讀得慢的少年讀者,十分鐘內一定可以讀完一個故事。“用小故事敘說大歷史”,一方面是希望能跟其他的長篇歷史讀物有所區別,一方面也是為少年讀者閱讀的方便所作的特殊安排。
希望有機會讀到這套書的少年讀者,都能因為讀了這些故事而成為一個“懂歷史的少年”。

目次

推薦序
歷史故事是“人”的故事
一套精彩的歷史故事書
自序
歷史是我們血液中的一部分
第67個 牛李黨爭
第68個 黃巢起義
第69個 五代十國
第70個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第71個 澶淵之盟
第72個 剛正不阿包青天
第73個 王安石變法
第74個 《資治通鑒》——司馬光一生的心血
第75個 文藝全才蘇東坡
第76個 靖康之難
第77個 岳飛精忠報國
第78個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79個 朱熹與理學
第80個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第81個 威震歐亞的軍事天才——成吉思汗
第82個 元曲大家——關漢卿
第83個 和尚稱帝——明太祖朱元璋
第84個 靖難之役
第85個 知行合一的倡行者——王陽明
第86個 《本草綱目》——李時珍留給後世的醫藥寶典
第87個 抗倭名將戚繼光
第88個 明朝第一大政治家——張居正
第89個 吸收西學的先驅——徐光啟
第90個 清朝的建立以及入主中原
第91個 康熙皇帝——奠定清朝版圖
第92個 乾隆皇帝——清朝由盛而衰的關鍵
第93個 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寫《紅樓夢》
第94個 林則徐虎門銷煙
第95個 太平天國的起落
第96個 晚清無冕女皇——慈禧太後
第97個 推動洋務的關鍵人物——李鴻章
第98個 戊戌變法
第99個 義和團對抗八國聯軍
第100個 辛亥革命
歷史故事年表

書摘/試閱

第67個 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又稱為“朋黨之爭”。“朋”在這里就是“結黨”的意思。
簡單地說,“牛李黨爭”就是兩個政治集團問的爭斗。兩位為首的人物,一位叫做牛僧孺,另一位叫做李德裕,所以叫做“牛黨”和“李黨”。從唐穆宗開始,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4個皇帝,這兩黨惡性競爭激烈纏斗了將近40年,直到宣宗以後,由于兩黨的領頭人物相繼去世,才終告平息。
本來,在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已經促使政局動蕩不安,而持續了這么久的“牛李黨爭”更加重了朝廷的動蕩,無形之中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這兩黨的恩怨(主要是牛僧孺和李德裕兩個人的恩怨)到底是怎么開始的呢?那還得追溯至公元808年憲宗在位的時候。出身布衣,但是已經考中進士的牛僧孺,參加了“直言極諫”科的考試。所謂“直言極諫”,就是盡量誠懇、盡量真實地說一說朝廷有什么做得不夠或做得不好的地方,讓朝廷日後施政有所參考。既然這是考試要求,牛僧孺果真就放大了膽子批評了一番時政。由于言之有物,又擲地有聲,牛僧孺被錄取了,但是他的麻煩也馬上跟著來了。
宰相李吉甫認為牛僧孺的狂言,以及考官對牛僧孺的賞識,統統都是針對自己而來的,于是跑到憲宗那哭訴。憲宗因此罷免了考官,牛僧孺的錄取資格也被取消,并且長期不得任用。從此牛僧孺就與李吉甫結下梁子,揭開了“牛李黨爭”的序幕。
但是黨爭具體形成是在13年後。那是在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李吉甫的兒子李德裕是翰林學士,由于對當年牛僧孺、李宗閔等人嚴詞批評時政,以至于讓父親李吉甫很下不了臺的事仍然耿耿于懷,競和元稹、李紳等人指控李宗閔等科舉舞弊,李宗閔等因此遭到貶官,“牛李黨爭”從此正式形成。“牛黨”成員多來自民間百姓,主要成員有牛僧孺、李宗閔、李玨等,“李黨”則多屬于世家子弟,主要成員有李德裕、李紳、元稹等。
其實,這兩黨的成員中都不乏能人,但既然是惡斗,自然就沒有是非曲直,沒有理性,可以說兩黨都是把打倒對方視為最高目標,竟然置國家利益于不顧,凡是對方贊成的,我方必然誓死反對!比方說,穆宗為了對付日益囂張的藩鎮勢力而起用裴度,裴度原本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是“李黨”官員處處阻撓,暗中破壞,導致河朔戰火不熄,從此朝廷再也無力收復河朔。而只要一黨某一個人得勢,必定一方面大力提拔自己的黨羽,另一方面則大力打壓政敵,這種情況根本是家常便飯。
到了文宗在位的時候,兩黨相爭達到了高潮。先是“牛黨”掌權,排擠“李黨”,然後是“李黨”執政,又排擠“牛黨”。後來,牛李兩黨同朝為相,那更不得了,他們總是互相攻擊,歪曲對方,動不動就吵來吵去,完全是意氣之爭。譬如,李德裕主張打擊藩鎮勢力,恢復中央集權,牛僧孺卻束手不管,姑息養奸。當范陽(今河北省涿縣)發生叛亂的時候,牛僧孺竟然還說這只是小事一樁,不足以威脅大唐王朝的安危。每次上朝,面對這樣的局面,文宗總是被弄得不知所措,可又無可奈何,有一次甚至還大為感嘆道:“去河北賊(指藩鎮)非難,去此朋黨實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藩鎮割據還不是最難處理的,最難處理的還是兩黨惡斗啊!
武宗在位的時候是“李黨”得勢的鼎盛時期。李德裕一掌權,牛僧孺當然馬上就慘了,立刻被貶官。而為了出之前所受的一大堆窩囊氣,李德裕借著手中所掌握的權勢,不斷地給“牛黨”羅織各式各樣的罪名,就連漢水猛漲使當地鬧災荒,他也把責任統統推到牛僧孺的頭上,又誣告李宗閔和節度使串通,導致牛僧孺、李宗閔兩人在短短兩個月之內,競被貶官三次。
宣宗即位以後,又輪到李德裕倒霉了,不但本人遭到罷免,“李黨”分子也幾乎全部遭到清除,“牛黨”則又慢慢受到重用。等到“牛黨”再度得勢以後,又對“李黨”展開瘋狂的報復,凡是“李黨”做的事,“牛黨”也來個全部反對。最明顯的一個例子,當屬武宗曾在李德裕的建議下實行過的滅佛運動,後來又統統都不算了。
其實,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是有當時的歷史背景的。在唐朝中後期,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增多,由于寺廟可以免繳賦稅,僧尼也有免除賦役的特權,久而久之,寺廟的耕地日益擴大,僧尼的數量更是大量增加,幾乎每一所寺廟都是人滿為患,大大影響了政府的賦稅收入和社會的安寧。此外,按政府規定,想要出家為僧尼必須得到政府許可,由官府出具一張許可證,結果這又給一些糟糕的官員一個斂財的機會。于是,武宗便在會昌年間(公元84l~846年)下詔禁斷佛教,大刀;闊斧地在全國拆毀寺廟、焚經毀像,還下令多數僧尼還俗,不再讓那么多的人當僧尼了。這個事情,史稱“唐武宗滅佛”,對于佛教的傳播自然是一大挫折。
不過,就如前面所述,當武宗去世,宣宗一即位,牛黨再度把持了朝政大權,結果之前被拆毀的寺廟又統統得以重建,之前一大堆被迫還俗的僧尼又再度蜂擁至寺廟去接受剃度。
而李德裕在被一貶再貶之後,于公元848年去世,從此“李黨”瓦解,“牛李黨爭”以“牛黨”的勝利告終,但是大唐王朝將近40年以來被他們這樣反復折騰,國力也在內耗。宣宗辭世之後不到50年,唐朝就滅亡了。P1-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