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走讀西湖(典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走讀西湖(典藏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走讀西湖(典藏版)》由王旭烽著:西湖是這樣的所在,你會因為找不到最恰當的詞語來描述她――而陷入幸福的彷徨。西湖是囊括所有的:舂夏秋冬,日月星光;柳風桂雨,晨鐘暮鼓;悲歡離合,長歌短吟;英雄美女,高僧士子;行俠游客,浪子孤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西湖太豐富了,層面太多了,她的確仿佛太密集了,步移景動,處處都得細細道來,讓你覺得西湖數不勝數,不知從何說起。《走讀西湖(典藏版)》適合大眾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走讀西湖(典藏版)》由王旭烽著。人間萬象,有人生命艱苦,一旦歸化西湖,便也知足;有人生命壯烈,湖邊絢爛之極,終究歸于寧靜。杭州是人性的方舟,西湖是眾生的家園。
說不盡的西湖故事,賞不完的西湖景色,翻開書頁,我們一一走讀!領略它的豐饒、飽滿、深厚。

家在西子湖上
西湖是這樣的所在,你會因為找不到最恰當的詞語來描述她——而陷入幸福的彷徨。西湖是囊括所有的:春夏秋冬、日月星光;柳風桂雨,晨鐘暮鼓;悲歡離合,長歌短吟;英雄美女,高僧士子;行俠游客,浪子孤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西湖太豐富了,層面太多了,她的確仿佛又是太密集了,步移景動,處處都得細細道來,讓你覺得西湖數不勝數,不知從何說起。
齊全的和諧歸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勻著通體,西湖接近伊句園。面對造化的最高形式,你將能如何?你唯有靜默啊……
西湖便在靜默中飽滿,她就是那種在遙遠的地方突然想起會熱淚盈眶的美——那是深臥與佯睡在你心底的愛情,突然一躍而起,沖撞你的胸膛,使你呼吸停止,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西湖是你的愛人,你對她的愛意的表達,因為小心翼翼而斷斷續續,你欲言又止,欲說還休,你擔心會把她的靈魂從你的口中吐出,你唯恐她會散發在空氣中,離你而去。
你能夠從皮膚中觸及她,從空氣中呼吸她,浪跡天涯時她折進你的行囊,到他鄉時她彌漫開來,浸潤覆蓋在陌生的逆旅,慰你無邊的鄉愁。
西湖是一所書院,你是西湖的學子,你在湖上走讀。西湖是這樣的詞匯,她穿透你的所有歲月,紅顏年少在長堤下散落初戀,人到中年在湖上整理思想,白發蒼蒼在月下享受歸宿。
西湖又是一派大境界——張蒼水臨終眺望湖上,一聲斷喝:“好山色!”嘆盡湖光。而你,想到西湖,心頭一熱。塊壘頓消。你想:無論如何,我已經有西湖了。西湖像所有的家園一樣,人們通過告別而與她重逢。你只要離開她一步,就會百感交集地發現,她是世上最動人的地方。背棄她,是人生最大的失誤;離開她,更是命運最大的遺憾。
許多年前你離開過她,因此得了嚴重的懷鄉病:你想念西山路曲院風荷大門口深秋時的一大片梧桐樹的黃金落葉,它們鋪開時頗有異國風情;你想念從玉泉路往上走時冬夜里月光下枝杈橫伸的三角落葉楓——它們像一張張伸向天空的樹妖的手掌;你想念曾經海棠盛開的蘇堤,你在那里流下過多情而可笑的眼淚;你想念孤山魯迅像對面沿湖的椅子,椅旁的湖水中撒下過你敬愛的老師的骨灰;你想念湖畔靈峰未開發前的野趣,朋友們在清泉旁點著篝火煮茗;你想念湖上的小船,有一次泛舟湖上時一個朋友掉到湖里去了……
你想念九里松。重病時的父親在那里住院,你和母親常常懷著深深的憂郁挽臂在松下走過;你想念植物園,十月一日。舉家出動,在茶花樹下擺開大吃一場的架勢;你想念岳墳,童年時一個外賓抱著你在岳飛墓前拍照留念;你想念翁家山,你在那里采過茶,睡在那些早已廢棄的廟宇里;你想念九溪,一位男同學約你春游,沒有發生愛情,甚至友誼也淡忘,但九溪卻深深留在心中:你想念三潭印月,父親帶著滿口缺牙的你與哥哥在九曲橋上留影。如今父親長逝。但三潭印月依舊……
你想念繞湖的芬芳,春天一到,她們鬧得滿城花枝招展,不是紅杏也出墻;你想念雨巷,想念從前曾經有過的油紙傘,想念戴望舒和他的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想念早已逝去的青石板發出的聲音,它不可能不是悠長的。
你也想念湖邊那些豪華的賓館,你想念望湖飯店和香格里拉飯店大廳里的壁掛,想念透過雨玻璃望出去的山朦朧水朦朧;當然,你想念樓外樓的西湖醋魚和龍井蝦仁;在你最想念的那一切中,還包括梅家塢的一小片茶園、植物園的一株白紫藤和鏡湖廳茶座間的那株大香樟,以及它的那些紛紛揚揚的傷春的落葉。
還有某些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活著的。以及長逝的——他們是你的親人和朋友,你想念他們,有時在上班的路上,有時在回家的途中,有時在夜半的夢里,他們中的一些人,曾經把你的心思碾碎了,是西湖把你重新收拾,再生靈魂……
人間萬象,有人生命艱苦,一旦歸化西湖,便也知足;有人生命壯烈,湖邊絢爛之極,終究歸于寧靜。杭州是人性的方舟,西湖是眾生的家園。
郁達夫有一枚閑章:家在富春江上。你步其精神,亦有一章:家在西子湖上。

目次

序·家在西子湖上
導游詞·走讀西湖
從湖西開始的風雅之行
楊公堤·您要記住楊孟瑛
里六橋·隔株楊柳隔株桃
湖山春社·李衛的花信風
竹素園·縐云峰記
環碧湖舍·你站在橋頭看風景
湖上四莊·郭劉蔣汪
都宅·用絲織出來的西湖夢
高麗寺·禪意·華嚴經·韓流
子久別業·《富春山居圖》
于公祠·兩袖清風的人
俞樾墓·花落春仍在
法相古樟·長耳朵和尚呆過的地方
之謙亭·古茂沉雄嘎嘎獨造
牡丹亭·世間只有情難訴
湖上的精華
孤山·為什么不孤
慕才亭·英雄美人
放鶴亭·梅妻鶴子
林社·為我名山留片席
文瀾閣·丁家兄弟和皇家書樓
西泠印社·咫尺金石江山無限
秋瑾墓·熱血西泠
杭州花事·陌上花開
水光瀲?
白堤·半顆心留在江南的北方人
蘇堤·蘇東坡修出的杭州之眉
湖上三島·落在玉盤上的大珠與小珠
花港觀魚·金魚故事
山色空濛
三塔·向著天空的祈禱
虎跑·夢之泉
玉皇山·皇城根兒
吳山·天風吹來
葛嶺·半閑堂與紅梅閣
始覺西湖重
岳王廟·一市秋茶說岳王
皋亭山·丹心汗青
龔自珍紀念館·劍氣簫心
張蒼水祠·好山色
章太炎紀念館·先哲精神
屏山園·汪莊往事
劉莊少主人·昔日望山樓上客
信仰中的西湖
東南佛國·湖上香火
飛來峰·佛從何處來
三生石·欲話因緣恐斷腸
黃龍洞·昔有道
鳳凰寺·阿老丁的遺風
跋:一葦杭之

書摘/試閱

楊孟瑛和白居易、蘇東坡一樣,都曾經當過杭州的最高長官,而且還和他們一樣,都在西湖上修過一道堤。但白、蘇二人名冠天下,楊孟瑛這個名字,在很長一段時間,卻只有治杭史的專家才知道。我不清楚,這是不是因為他的詩名不能與蘇、白二人相比之故。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不乏其例的,你做了_一件大事,歷史可能記住了你,可能就把你忘記了。人們可能為你建生祠,可能壓根兒就不知道你姓甚名誰。歷史和人都更注重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如蘇堤和白堤,直到今天還躺在西湖上,沒法讓人忘了那筑堤的蘇、白二人。但楊堤就不一樣,有很長一個階段,它似乎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消失了。
為一個被人們淡忘的好人寫一點什么,為一條已經消失的堤說一點什么,這是我的初衷。而意外的驚奇則在于:當我以為一條堤已消失的時候,這條堤卻又顯現了;當我以為那個修堤的人被忘卻的時候,那個人卻開始被隆重地紀念了。
有一個規律是可循的——凡是對西湖好的官員,生活在西湖邊的人們,就說他是好官。楊孟瑛便是對西湖好的好官。
說到對西湖的態度,首先我們得問這樣一個問題:西湖究竟是什么?
可以這樣比喻她:西湖,是一顆會飛的夜明珠,有一對美麗的長翅膀,舒展在江南大地上,人們在她的彩翼中穿行,她的一羽為白堤,另一羽為蘇堤。
其實西湖還有一羽,還有一道當年影響很大的堤,但卻消失了,筑堤的人就是這個楊孟瑛。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余》中評價說:西湖開浚之績,古今尤著者,白樂天、蘇子瞻、楊溫甫三公而已。
這個楊溫甫,也就是楊孟瑛。楊孟瑛應該也是會寫詩的,他是明成化二十三年的進士,科舉考上來的天府之國的才子,但顯然和他的四川老鄉蘇東坡沒法比,所以,後來的人們很少知道他是哪朝哪代的,何許人也。
在杭州人中,他曾經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為“白蘇以後賢太守”。實際上,我們一直享受著他的恩惠——許多年來,杭州人天天在他曾經筑建的那條消失的堤上行走呢。堤旁是曲院風荷、金沙港度假村、郭莊和花圃。只是被稱為楊堤的堤與名稱俱已湮滅,人們把這條從前美麗過的堤,稱為西山路。
然而,消失了的堤,若在個人的心里延伸,你不就有雙重的游弋了嗎?你在賞心悅目之中,再加壓一點歷史的溯游,你就會知道,歷史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偏差,如果不是楊孟瑛,你就幾乎游不成西湖,西湖差一點就沒有了。滄海桑田,難道只是一個成語?
追溯歷史,經過唐宋王朝的格外青睞,西湖落得個“銷金窩”的名聲;元代的統治者們,把西湖當成了紅顏禍水,打入冷宮了事。這將近百年的冷遇,一個大家閨秀也幾乎淪落成了柴門環婢。蘇堤以西,葑草蔽湖;六橋之下,水流如線。有錢有勢的人家,把西湖像切蛋糕一樣地分塊霸占,作了菱田荷蕩。
到了明代初年,杭州的官府看著積重難返,干脆把傍湖的水面劃給了豪富。豪富們名正言順,便編起了竹籬,高者為田,低者為蕩,弄得個“碧波萬頃”的西湖,阡陌縱橫,支離破碎。
當時的杭州民間便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十里湖光十里笆,編笆都是富豪家。
待他享盡功名後,只見湖光不見笆。
一直到了明代的宣德、正統年間,也就是公元1426年到1449年間,杭州開始恢復繁榮,地方官也才開始關注西湖。又過了數十年,弘治十六年,也就是1503年,楊孟瑛到杭州來當太守,恢復西湖百年前的榮光,才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楊孟瑛,四川豐都縣人。豐都在長江邊上,名氣倒是挺大,都說那是鬼城,今天因“鬼文化”成了旅游勝地。蘇東坡的老鄉楊孟瑛從四川出來做官,—直做到這江南的杭州古城,這官當得可要比蘇東坡更累了。蘇東坡當年守杭,西湖淤塞十有四,楊孟瑛任務更艱巨,他到杭州的時候,西湖被占竟已達十之八九了。
疏浚的使命如此嚴峻,而疏浚的手續卻更加繁復。白居易治湖,根本不要奏請朝廷批準。蘇東坡就麻煩多了。等到楊孟瑛時便更為復雜,從上書朝廷到正式開工,足足花了五年時間,直到明正德三年也就是1508年3月,才開始動工。
和蘇東坡當年請求浚湖時打《乞開杭州西湖狀》的報告一樣,楊孟瑛也闡明了五條理由。
第一,杭州為三吳都會,人杰地靈,西湖占塞,破了地利形勝,對這座城市是不吉利的。
第二,西湖起到了很好地保護城市安全設施的作用,西湖若阻塞,強盜流寇是很容易長驅直入地進入這座城市的。
第三,西湖占塞,這座城市的水就不夠用了,水脈不通,怎么生存下去呢?
第四,杭州為交通要道,西湖的水對水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不行,城市就將萎縮下去。
第五,湖畔的良田,需要西湖的水灌溉。
如此論證之後,楊孟瑛非常莊嚴負責地說:西湖有無,利害明甚,第壞舊有之業,以傷民心,怨憤將起,而臣等不敢顧忌者,以所利于民者甚大也。
楊孟瑛做官做到這個分上,當然知道他將面臨的險況是什么。但他是下了決心了,沒有顧忌,是因為西湖的疏浚,實在是關乎國計民生,太重大了。
浚湖阻力最大的,還是來自豪富。因為要浚湖就要毀田,就要侵犯有錢人的利益。為了防止豪富刁民鬧事,楊太守特意寫了一篇諭民文告,大意是:
先賢們為百姓著想,想到根本上,所以浚通了西湖,特來灌溉周遭良田。如今西湖卻漸漸湮廢了c我今雖力圖浚復,但是湖上園池,卻盡被豪富封殖,我一旦開毀,必有百口怨訾,當事人傷心,我也不能不動惻隱之情。但今天你們的產業,本來就是建立在公家的湖面上的,是私人侵犯了公家而肥己,而我現在,則是恢復以往公私分明的舊況罷了。何況如今水盡湖塞,田漸荒蕪,數十人家得利,千千萬萬人卻吃苦。所以,凡我統治下的湖邊的父老,請率領你的鄉親族人,及早遷移,不要從中作梗。P002-00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