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08 元
定價
:NT$ 648 元
優惠價
8756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是中國科學院落實國務院第105次常務會議要求,組織開展知識創新工程評估工作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系統總結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的成績與經驗,認真梳理了所采取的重大改革舉措,全面闡述了知識創新工程的效果和影響,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思路。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可為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制定科技創新政策提供參考,為大學、企業、科研機構等創新單元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借鑒,為研究中國科技體制改革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專家學者提供參考,為關心和支持中國科學院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素材。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是中國科學院落實國務院第105次常務會議要求,組織開展知識創新工程評估工作的基礎上形成的。本書系統總結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的成績與經驗,認真梳理了所采取的重大改革舉措,全面闡述了知識創新工程的效果和影響,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思路。
《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知識創新工程(1998-2010年)評估報告》可為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制定科技創新政策提供參考,為大學、企業、科研機構等創新單元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借鑒,為研究中國科技體制改革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專家學者提供參考,為關心和支持中國科學院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素材。

目次

序一 牢記歷史使命,不斷改革創新
序二 繼往開來,更好地發揮科技國家隊的“火車頭”作用
前言
知識創新工程評估結果概述
知識創新工程評估方法
一、評估模型
二、評估主要環節
三、評估基礎和數據來源

第一篇 成就
第一章 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一、信息科技領域
二、空間科技領域
三、先進能源科技領域
四、納米、先進制造與新材料科技領域
五、人口健康與醫藥科技領域
六、現代農業科技領域
七、生態與環境科技領域
八i資源與海洋科技領域
九、交叉和重大科學前沿
十、戰略性生物資源
十一、大科學裝置
第二章 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一、調整布局,創新體制,夯實基礎
二、國際學術影響力大幅提升
三、研究所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章 建設成為培養造就高級科技人才的基地
一、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隊伍
二、培養、輸送一大批創新型人才
第四章 建設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
一、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轉化
二、促進企業、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結構調整
三、不斷孵化和培育高技術企業
四、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
第五章 建設成為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科學思想庫-
一、圍繞關系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提供科學建議
二、為促進中國科學事業健康發展,有效發揮學術引領作用
三、圍繞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決策咨詢作用
四、圍繞科技戰略決策,打造戰略情報研究服務體系
五、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

第二篇 舉措
第六章 戰略部署與科技布局
一、明晰戰略定位,確立新時期辦院方針
二、加強戰略研究,構建規劃體系
三、凝練科技目標,調整科技布局
第七章 人才隊伍建設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與創新
二、實施各類人才計劃
三、加強研究生教育工作
第八章 體制機制改革與管理創新
一、探索建立現代研究所制度
二、探索建立矩陣式網格化科技創新組織管理模式
三、改革經濟資源配置模式
四、改革評價制度與獎勵制度
五、加強知識產權管理
六、改革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九章 國內外合作交流
一、加強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的聯合合作
二、加強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合作交流
第十章 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一、建設一流的科研條件平臺
二、大力推進科研裝備的自主研制
三、大力推動科技條件平臺的開放與共享
四、加強科研信息化,提升信息、文獻情報服務支撐能力
五、加強學術期刊、圖書出版工作,推動科學傳播和交流
六、全面加強科教基礎設施建設
第十一章 黨建工作、創新文化與制度建設
一、探索建立國立科研機構黨建工作新格局
二、建設具有時代特征的創新文化
三、探索建立國立科研機構制度體系
第十二章 學部建設
一、加強院士隊伍建設
二、推動咨詢評議工作系統化、規范化
三、加強科學傳播、學術及出版工作
四、拓展學部國際合作,提升中國科學院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

第三篇 結論
第十三章 實施效果與影響
一、初步探索出一條建設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路子
二、帶動了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建設和發展
三、大幅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科技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第十四章 總體認識
一、知識創新工程實踐的基本經驗、問題與解決思路
二、走自主創新道路的幾點規律性認識
重要英文縮略語對照表

書摘/試閱

領域前沿項目由研究所自主部署,重在培育新生長點,主要是對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實尚不清楚的前沿探索研究,是以探索未知世界、認識自然現象、揭示客觀規律為主要目的的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部署形式主要包括領域前沿項目、支持青年人才項目、引進人才、設立研究機構和平臺建設、設立新學科方向、調整組織結構等。2009年,全院研究機構自主部署領域前沿項目1370項,投入經費共計4億元。
重要方向項目和重大項目由院機關組織實施。其中,重要方向項目主要是圍繞重大或廣泛的應用目標,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培育新的市場能力的定向研究,培育新的競爭優勢。2006~2009年,全院共部署重要方向項目1121項,總計29億元,平均單項項目經費259萬元。
重大項目以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科技問題為主要目標,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相銜接,是能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綜合優勢、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多所多學科系統集成并有望產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大型項目。這類項目通常目標明確,創新思路、方法與技術路線已可預見,采取頂層設計、統一規劃、自上而下的組織方式,成熟一項啟動一項。2006~2009年,共部署重大項目24項,總計7.5億元,平均單項項目經費3125萬元。
以提高創新能力為主線,在重要領域建設科技創新基地。知識創新工程三期,中國科學院總結經驗,進一步創新管理,以提高創新能力為主線,在中國當前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建設了“1+10”科技創新基地,包括具有明確目標導向的交叉和重大科學前沿,依托大科學裝置的綜合研究基地,信息科技創新基地,空間科技創新基地,先進能源科技創新基地,納米、先進制造與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人口健康與醫藥科技創新基地,先進工業生物科技創新基地,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生態與環境科技創新基地,資源與海洋科技創新基地。
建設科技創新基地的目的是為了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遴選重點領域,突破學科壁壘,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研發的分割,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學科比較齊全的綜合優勢,更好地加強中國科學院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之間的合作,集中力量做大事。與知識創新工程一期、二期相比,知識創新工程三期的科技創新基地不是研究實體,而是組織跨學科跨所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形式,是進行系統集成創新的重要平臺。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6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