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產科學及護理(助產專業)(簡體書)
滿額折

產科學及護理(助產專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8 元
定價
:NT$ 281 元
優惠價
8724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教材是根據全國衛生職業院校規劃教材的要求編寫而成的,突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確保畢業生具備相應的產科服務綜合能力及整體護理能力,符合產科職業技術的要求。全書共分16章,包括基礎知識(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生理等)、生理產科知識(妊娠生理、妊娠診斷、妊娠期監護及護理、正常分娩期產婦的護理、產褥期產婦的護理等)、病理產科知識(妊娠期併發症孕婦的護理、異常分娩產婦的護理、分娩期併發症產婦的護理、異常產褥產婦的護理、圍生兒常見疾病的護理等)、常用技術知識。每章節前有典型案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臨床助產專業需求,《產科學及護理(助產專業)》含有24項臨床實踐技能操作項目,要求掌握基本技能。本教材突出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助產專業使用,也可作為鄉村醫師培訓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教材:產科學及護理(助產專業)》突出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助產專業使用,也可作為鄉村醫師培訓使用。

目次

總序前言第一篇 技術轉移的使命與理論基礎第1章 技術轉移的使命1.1 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與轉化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1.2 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基本歷程?1.3 中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挑戰:以科研院所為例1.4 本書所關心的核心問題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邏輯結構第2章 技術轉移的基本理論2.1 技術轉移的概念與內涵2.2 國內外技術轉移相關研究概述2.3 技術轉移的主要理論基礎2.4 技術轉移的基本過程、方式與模式2.5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特殊性第二篇 國外技術轉移的成功實踐第3章 美國的技術轉移立法3.1 《拜杜法案》: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權保障3.2 《史蒂文森-威德勒技術創新法》與《聯邦政府技術轉移法》:成果轉化的組織保障3.3 《小企業技術創新進步法》:成果轉化的基金保障3.4 《國家合作研究法》:鼓勵企業間研發合作3.5 結論第4章 美國大學技術轉移模式及啟示4.1 美國大學技術轉移的歷程與典型模式4.2 斯坦福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與啟示4.3 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轉移模式與啟示第5章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及啟示5.1 美國聯邦實驗室的技術轉移的組織與制度5.2 美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5.3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聯盟5.4 美國國家技術信息中心5.5 美國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管理的啟示第6章 德國弗朗霍夫協會技術轉移及啟示6.1 弗朗霍夫協會概況6.2 弗朗霍夫的技術轉移治理結構6.3 結論和啟示第三篇 國內院所與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實踐第7章 中關村地區企業的技術轉移經驗7.1 由大學或科研院所派生出來的專職技術轉移機構7.2 孵化器與大學科技園7.3 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7.4 由科研院所衍生的企業7.5 為實現政府目標設立的技術轉移中介機構7.6 獨立的第三方技術轉移中介機構7.7 以產學研合作為契機推動技術轉移7.8 以股權融資模式實現技術轉移7.9 中關村技術轉移存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第8章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的成功實踐8.1 清華大學的技術轉移體系8.2 清華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8.3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體系的基礎8.4 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比較第9章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的經驗與啟示9.1 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概述9.2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科學院技術轉移9.3 中國科學院的技術轉移體系9.4 面臨的問題與挑戰9.5 結語第四篇 中國科學院部分研究所的技術轉移案例第10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轉移的最佳實踐10.1 大連化物所概況10.2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現狀10.3 大連化物所的技術轉移體系10.4 大連化物所的技術轉移模式10.5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經驗10.6 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案例10.7 關於大連化物所技術轉移的思考第11章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技術轉移模式11.1 技術轉移與創新的組織體系11.2 計算所的技術轉移模式11.3 對地方或行業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所作的貢獻11.4 對分部、分中心技術轉移模式的思考第12章 中國科學院成都地奧集團的成果轉化創業發展之路12.1 地奧集團概況12.2 地奧集團發展歷史12.3 對地奧集團發展歷程的深入探討12.4 對科研院所衍生企業發展的思考第13章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功經驗13.1 理化所概況13.2 理化所技術轉移的特色與經驗13.3 典型案例:深冷混合工質節流製冷技術的產業化13.4 總結及啟示第五篇 全書總結第14章 結語與展望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一、產科學及護理的范疇
產科學及護理是指研究婦女在妊娠、分娩、產褥期以及胎兒、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及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臨床表現和治療、護理及預防保健的一門學科。隨著醫學科學的整體發展,現代產科學及護理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從單一的監護模式、助產技術,發展成為基礎科學、臨床多學科及現代護理理念有機結合、密切協作的綜合科學,包括了產科學基礎(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生理等)、生理產科學及護理(妊娠生理、妊娠診斷、妊娠期監護及護理、正常分娩期產婦的護理、產褥期產婦的護理等)、病理產科學及護理(妊娠期并發癥孕婦的護理、妊娠期合并癥孕婦的護理、異常分娩產婦的護理、分娩期并發癥產婦的護理、異常產褥產婦的護理等)、胎兒及新生兒學及護理(正常新生兒的護理、圍生兒常見疾病的護理)和常用產科技術,是近年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門綜合性新興學科。
二、產科學及護理的特點
產科學及護理是兼生理、病理和保健為一體的學科,既要研究生理產科,也要研究病理產科,而保健則貫穿于生理產科和病理產科的始終。
產科學及護理是一門整體學科,研究婦女在妊娠、分娩、產褥期等局部變化,但這些變化與人的整體密不可分,如妊娠時除子宮增大外,全身各系統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孕婦用藥時會影響胎兒……所以要樹立整體觀念,處理好母胎關系、母兒關系,避免顧此失彼。
產科學及護理是一門實踐技能很強的學科,包含大量的技能操作課程,所以要養成動腦也動手的習慣,勤學苦練,熟練操作,反復強化產科操作技能的訓練。
產科具有快速多變的特點,住院周期短、變化快,如子癇、產前產后出血、子宮破裂、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特別是臨產孕婦,瞬息之間就會有質的改變,甚至威脅到生命。
因此,必須培養處事干練、反應敏捷的作風,通過細致嚴密的觀察,能夠正確診斷和處理產科急癥。
三、產科學及護理的學習目的及方法
(一)學習目的
以圍生期保健為中心,對孕婦、產婦、胎兒及新生兒進行系統的監護和保健,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對孕產婦異常情況及時作出診斷和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孕產婦及胎兒的死亡率。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用產科學及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進行妊娠診斷、產程觀察、接生以及妊娠、分娩、產褥各期的護理。能初步進行難產的診斷、處理和護理,了解孕產婦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原則和護理措施。養成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素質。
(二)學習方法
本課程分為系統學習和畢業實習兩個階段,始終貫穿考核評價。①系統理論學習:根據教學大綱和執業護士考試要求講授理論知識,并帶領學生進行臨床見習。學生應扎扎實實地掌握產科學及護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在校期間的學習。②臨床實習:按照《畢業實習大綱》的要求,在教學醫院臨床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臨床畢業實習階段,經過反復學習、正規訓練,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助產士。③考核:考核評價分考試和考查兩部分,考試成績占60%(理論、技能),考查成績占40%。在教學環節中綜合評價,公正、客觀、全面、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和技能,實現“教學、實踐、考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四、產科學及護理的新進展
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我國產科學及護理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一)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是針對個案、家庭、孕產婦及新生兒的需要,向他們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質量的健康照顧,維護其身心健康,體現家庭成員間的凝聚力。具體體現在建立“愛嬰醫院”“孕婦學校”“溫馨待產”“導樂分娩”“水中分娩”“母嬰同室”等,提供類似家庭環境的待產和分娩機構,促進整體化護理的發展。
(二)產科鎮痛新進展
①新技術:超聲定位硬膜外腔,增強硬膜外穿刺成功率,進行患者自控式產科鎮痛等;②新的給藥模式:患者自控式硬膜外鎮痛泵(PCEA)和電腦程控藥物輸注泵(程控PCEA),提高了產婦滿意度;③新藥物:如羅哌卡因、左旋丁哌卡因、舒芬太尼、七氟醚等。
(三)胎兒超聲心動圖、系統超聲、介入治療
①胎兒超聲心動圖可以無創診斷胎兒結構性心臟病,并對宮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進行評估;②系統超聲,包括B超、三維彩超、四維彩超,可以立體動態顯示胎兒情況;③介入治療,包括心血管畸形的宮內治療、胎兒腦積水的宮內手術治療、胎兒肺囊腫的宮內治療等。
(四)產前診斷技術新進展
胎兒畸形是目前導致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產前篩查高危者進行羊水穿刺、羊水細胞培養及染色體核型分析,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減少畸形兒的出生。二維超聲篩查,將超聲標記與現有的篩查方法有機結合,提高產前診斷檢出率。另外,熒光原位雜交(FISH)、比較基因組(CGH)、微陣列CGH、光譜核型分析(SKY)以及定量熒光PCR、實時熒光PCR等都是快速診斷的方法。
五、助產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助產專業的培養目標是:①培養具有“以人為本”、以母嬰健康為中心的現代助產理念;②培養能規范進行妊娠診斷、孕期保健、正常接生、產后護理、新生兒護理及家庭健康育兒指導的能力;③培養對產科急癥初步應急處理的能力;④培養規范、熟練地進行常用助產技術操作的能力;⑤培養宣傳婦幼保健和優生優育知識的能力。
(顏麗青)
“前面膀胱后直腸,子宮位于正中央;倒置梨形盆中央,前傾前屈是正常;上下三部底體頸,三角宮腔梭頸管;上通卵管下陰道,卵管卵巢列兩旁。”大家聽了這歌訣,是否大體對女性內生殖器官有了初步的認識呢?是否還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呢?
女性生殖系統包括內、外生殖器官及其相關組織和鄰近器官。內生殖器官位于骨盆內。
第1節 骨 盆
某初孕婦,身體健康,妊娠過程正常。妊娠20周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經系統檢查后,助產士告知她的骨盆測量結果不正常,有可能會影響分娩,她十分擔心。助產士是根據什么判斷骨盆不正常呢?為什么會影響到分娩?
女性骨盆是軀干和下肢之間的骨性連接,既是支持軀干和保護盆腔臟器的重要器官,又是胎兒娩出時必經的通道,其大小、形狀對分娩有直接影響。
一、骨盆的組成與分界
(一)組成
1.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左右兩塊髖骨、骶骨及尾骨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塊骶椎合成;尾骨由4~5塊尾椎合成。
2.骨盆的關節 有恥骨聯合、骶髂關節和骶尾關節。兩恥骨之間纖維軟骨形成恥骨聯合,位于骨盆的前方。骶髂關節位于骶骨和髂骨之間,在骨盆后方。骶尾關節為骶骨與尾骨的聯合處,有一定的活動度(圖2-1)。
3.骨盆的韌帶 連接骨盆各部之間的韌帶中有兩對重要的韌帶:一對是骶、尾骨與坐骨結節之間的骶結節韌帶,另一對是骶、尾骨與坐骨棘之間的骶棘韌帶。骶棘韌帶寬度即坐骨切跡寬度,是判斷中骨盆是否狹窄的重要指標。妊娠期受激素影響,韌帶較松弛,各關節的活動性略有增加,有利于胎兒娩出。
骨盆的骨性標志骨盆的重要骨性標志包括體表標志和體內標志,分別是:
1.恥骨聯合:位于骨盆的前方,它是產科的常用標志。
2.髂前上棘:髂骨前端上緣的突出部分,是骨盆外測量的重點依據點。
3.髂嵴:髂骨翼上緣肥厚形成的弓形突出,也是外測量的重要標志。
4.恥骨弓:恥骨兩降支的前部相連構成恥骨弓,它們之間的夾角約為90°,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橫徑的寬度。
5.坐骨結節:坐骨上、下支移行下后部,骨質粗糙肥厚,是髖骨最低點,兩結節之間的距離能反映出口橫徑的大小。
6.骶骨岬:第1骶椎向前突出的部分,它是骨盆內測量的重要依據點。
7.坐骨棘:坐骨后緣中點突出的部分,肛診或陰道診可觸及,是分娩過程中衡量胎兒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標志。
(二)分界
以恥骨聯合上緣、兩側髂恥緣及骶骨岬上緣的連線為界,將骨盆分為假骨盆和真骨盆兩部分。假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線之上,它某些徑線的長短關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測量假骨盆的這些徑線可作為了解真骨盆的參考。真骨盆也稱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線之下,是胎兒娩出的通道。真骨盆有上、下兩口,即骨盆入口與骨盆出口,兩口之間為骨盆腔。骨盆腔的后壁是骶骨與尾骨,兩側為坐骨、坐骨棘、骶棘韌帶,前壁為恥骨聯合。
骨盆的類型
根據骨盆的形狀分為4種類型。
1.女性型:骨盆入口呈橫橢圓形,入口橫徑較前后徑稍長,骨盆側壁直,坐骨棘不突出,恥骨弓較寬,兩側坐骨棘間徑≥10cm。為最常見的女性正常骨盆,我國婦女占52%~58.9%。
2.扁平型:骨盆入口前后徑短而橫徑長,呈扁橢圓形。恥骨弓寬,骶骨失去正常彎度,變直向后翹或呈深弧型,故骶骨短而骨盆淺。較常見,我國婦女占23.2%~29%。
3.類人猿型:骨盆入口呈縱橢圓形,骨盆入口、小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橫徑均較短,前后徑稍長,坐骨切跡較寬,兩側壁稍內聚。坐骨棘較突出,恥骨弓較窄,骶骨向后傾斜,故骨盆前部較窄而后部較寬。骶骨往往有6節且較直,較其他型深。我國婦女占14.2%~18%。
4.男性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兩側壁內聚,坐骨棘突出,恥骨弓較窄,坐骨切跡窄呈高弓形,骶骨較直而前傾,致出口后矢狀徑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難產。少見,我國婦女占1%~3.7%。
骨盆的形態、大小除種族差異外,其生長發育還受遺傳、營養與性激素的影響。各種基本類型只是理論上歸類,臨床多見為混合型骨盆。
二、骨盆的平面及徑線
骨產道指真骨盆。為了便于理解分娩時胎兒先露部通過骨產道的過程,將真骨盆分為三個假想的平面(圖2-2)。
(一)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分界線所在的平面,呈橫橢圓形,此平面有4條徑線。
1.前后徑 又稱真結合徑,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骶岬前緣正中間的距離,平均值為11cm,其長短與分娩機制關系密切。
2.橫徑 左右髂恥緣之間最長的距離,平均值為13cm。
3.斜徑 左右各一,為一側骶髂關節上緣至對側髂恥隆突間的距離,平均值為12.75cm。
(二)中骨盆平面
中骨盆平面也稱坐骨棘平面,呈縱橢圓形,前為恥骨聯合下緣,兩側為坐骨棘,后在第4、5骶椎之間。此平面為骨盆的最小平面,有2條徑線。
1.前后徑 恥骨聯合下緣中點至第4、5骶椎間的距離,平均值為11.5cm。
2.橫徑 也稱坐骨棘間徑,為兩坐骨棘之間的距離,平均值為10cm,是胎先露部通過中骨盆平面的重要徑線,其長短對分娩有直接影響。
(三)出口平面
出口平面由兩個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組成,前三角平面頂端為恥骨聯合下緣,兩側為恥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頂端為骶尾關節,兩側為骶結節韌帶。這兩個三角形的共同底邊為坐骨結節間徑。出口平面有4條徑線。
1.前后徑 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尾關節間的距離,平均值為11.5cm。
2.橫徑 也稱坐骨結節間徑,兩坐骨結節前端內緣間的距離,平均值為9cm。
3.前矢狀徑 恥骨聯合下緣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間的距離,平均值為6cm。
4.后矢狀徑 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間的距離,平均值為9cm。若出口橫徑稍短,當它與出口后矢狀徑之和>15cm時,正常足月大小的胎頭仍可通過后三角區經陰道娩出。
(四)骨盆軸臨床上將連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心點的曲線,稱為骨盆軸。此軸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時,胎兒沿此軸方向娩出,助產時應按骨盆軸方向協助胎兒娩出。
(五)骨盆傾斜度婦女直立時,骨盆入口平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稱為骨盆傾斜度。一般為60°,若角度過大將影響胎頭銜接。
三、骨 盆 底
骨盆底由多層肌肉和筋膜所組成,封閉骨盆出口,承載盆腔臟器并使其保持正常位置。
若骨盆底結構和功能發生異常,可影響盆腔臟器位置與功能,甚至引起分娩障礙;分娩處理不當,也可損傷骨盆底。
骨盆底的前方為恥骨聯合下緣,后方為尾骨尖,兩側為恥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結節。
兩側坐骨結節前緣的連線將骨盆底分為前、后兩部。前部為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陰道通過;后部為肛門三角,有肛管通過。骨盆底由外向內分三層(圖2-3)。
(一)外層(淺層筋膜與肌肉)
外層由會陰淺筋膜及其深面的三對肌肉及一括約肌組成,此層肌肉的肌腱匯合于陰道外口與肛門之間,形成中心腱。
1.球海綿體肌 位于陰道兩側,覆蓋前庭球及前庭大腺,向后與肛門外括約肌互相交織。此肌收縮時能緊縮陰道,又稱陰道括約肌。
2.坐骨海綿體肌 從坐骨結節內側沿坐骨升支內側與恥骨降支向上,最終集合于陰蒂海綿體(陰蒂腳處)。
3.會陰淺橫肌 自兩側坐骨結節內側面中線匯合于中心腱。
4.肛門外括約肌 為圍繞肛門的環形肌束,前端匯合于中心腱。
(二)中層(泌尿生殖膈)
中層由上、下兩層堅韌筋膜及其間的尿道括約肌和一對會陰深橫肌組成,覆蓋于骨盆出口前三角形平面上,又稱三角韌帶。其中有尿道與陰道穿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