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簡體書)
滿額折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是八旬老人康國雄先 生的口述回憶錄,記述了傳主及其父輩兩代人坎坷而傳奇的經歷。 康心如,祖籍陜西城固,民國著名金融家、四川美豐銀行總經理、陪都 參議會議長。康國雄,是康心如最小的兒子。1941年,在陪都重慶的汪山, 12歲的康國雄,因舉止大方、對答得體而獲得偶遇的蔣介石夫婦的喜愛。然 而這段偶然而短暫的交往,卻在日後數十年中,以“蔣介石的幹兒子”的罪 名,緊緊束縛著這位“新中國培養的大學生”。直到花甲之年,幾乎全部精 力都用於幫家人“活下去”…… 這段人生,雖被裹挾、被荒廢,卻也積極奮鬥,令人驚嘆於個體生命的 堅韌; 這段歷史,是個人史、家族史,但可見微知著,從中窺見整個大時代的 變遷。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由何蜀整理。

作者簡介

康國雄,男,1929年9月生,民國著名民族企業家、金融家康心如之子。1951年從重慶巴蜀中學畢業,考入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1955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機械學院任教。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都因所謂“蔣介石的幹兒子”罪名遭受審查和打擊。改革開放後,參與創辦北京朝陽區職工大學,任系主任、副教授。後兼北京黃埔大學副校長。20世紀80年代中期,康國雄隻身闖香港,打拼一片新天地。1987年赴香港定居。1991年因病返回北京治療。
何蜀,1948年6月生於重慶,祖籍河南。曾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紅巖春秋》雜志社任副主編,職稱編審。已出版作品有:《霧城血》(重慶出版社)、《霧都明燈》(中央文獻出版社)、《從中共高幹到國軍將領:文強傳》(廣東人民出版社)、《為毛主席而戰——文革重慶大武鬥實錄》(香港三聯書店)等。撰寫並發表了若干文革歷史研究文章。退休後致力於文革歷史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原意只是留給子孫後代的。
20世紀90年代初,我因病從香港回到北京,治病期間,經常回憶過去,想到自己這一生的種種遭遇,以後孩子們再也無法瞭解,也難以理解了。要講給他們聽,他們也沒時間聽,都各忙各的工作去了。這時,我妹妹康昭也退休了,她對我走過的道路很有感慨,認為應該寫出來,留給孩子們。
以前,康昭是個思想很“正統”的人,跟我完全不同。我跟她同年高中畢業,同年到北京考上大學。我在天津南開大學讀書,以後歷次政治運動挨整。她從北京大學外語系法語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外交學會做翻譯。“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調換過兩個單位,最後到了社會科學院。她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都緊跟社會“主旋律”,積極表現,唯恐落後,但她卻始終因“家庭出身”而被視為另類,再怎樣努力工作,忘我工作,也不能加入中國共產黨——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多年,她已經臨近退休了,才在社科院獲準加入了共產黨。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折騰,康昭終於清醒了,對那套“左”傾路線的危害深惡痛絕,對我以前那些被她視為“落後”的表現有了理解。她曾感嘆說:你做的那些事我都做不出來。她積極鼓勵我把這一生經歷寫下來,留給後人。而且,她還自願幫我記錄。於是,我就從頭給她口述,由她記錄下來,列印成冊,有了一個初稿。從1998年開始,前後斷斷續續用了一年多時間。完成後不久,康昭就被查出癌癥,雖經治療,仍不幸病逝。最初要不是有了她的鼓勵和幫助,我這個回憶錄是很難寫出來的。這本書的出版,也有她一份心血,也算是對她的一個紀念。
我這個口述回憶錄初稿寫出來後,給幾位朋友看過,都覺得很有意思。還有個朋友曾打算把其中我與蔣介石相識那一段內容重新整理出來,拿到雜志上去發表。但是因種種原因,也沒有完成。
2002年秋,我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重慶大轟炸”的倖存者,應邀到重慶去參加一個有關的紀念活動。行前,已退休的《炎黃春秋》雜志原執行主編劉家駒(我當年在重慶巴蜀中學的同學),建議我去重慶後找一個他交往多年的作者何蜀。我拿著劉家駒寫的信,按照他給的電話,到重慶後就與何先生聯系上了。見面後,相談甚歡。
我回北京後,與何先生繼續保持著聯系。我一直有個打算,希望能有人寫我父親康心如的歷史,聽了劉家駒的介紹,我本想請何先生來做這個工作,當我向他提出時,他表示對我父親的情況雖有些瞭解,但對寫我父親的歷史則感到為難,說是對金融方面的情況太陌生,而且主要興趣在作“文革”歷史方面的研究,無法再深入到另一個領域。不過,他願意為我介紹另外更合適的人來寫我父親的歷史。在這期間,他先讀到了另一位朋友整理出來的我與蔣介石相識和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在重慶參加反蔣學生運動那段回憶,並從他所瞭解的重慶有關歷史、地理情況,指出了一些背景和細節方面的差錯,提出了一些修訂意見。這使我對他在這方面的學識和能力有了進一步瞭解。當他知道我的回憶錄中包括“文革”時期的內容時,很感興趣,提出想看一看,我便把全部文稿寄給了他。他看後,提議將此稿重新整理加工,爭取出版,並且願意承擔整理工作。
何先生的提議使我很高興,但我又有些疑惑,這本寫給自己子女、後代的回憶錄,是否有出版的價值?我反復向何先生提出這個問題,請他好好斟酌一下。他毫不含糊地答復我說:肯定有價值,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反映一個大時代的變遷。而且,據他判斷,這個回憶錄很有可讀性。
於是,我與何先生就開始了對這部書稿的重新整理工作。一方面,我重新對他進行口述,並提供給他一些相關資料;另一方面,他向我提出各種問題,要我重新回憶和解答。他還查閱了一些資料,找了另外的有關人士瞭解情況,把瞭解到的情況和查到的資料向我介紹,特別是與我的回憶不相吻合的內容,與我探討、斟酌,考慮如何表達更準確……他的認真負責精神使我十分佩服,也增強了我寫好這部書稿的信心。2004年5月,他把整理完成的書稿全部傳給我後,我再詳細提出了修訂補充意見,他又再作修改,其間,又建議我補充了一些內容……這樣反復多次。總算有了一個我們都較為滿意的稿子。
現在,這個口述回憶錄擺在讀者諸君面前了。它是否真有價值?是否真如何先生所說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反映了一個大時代的變遷?有待讀者諸君的評判。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回憶是真誠的,也許有個別因記憶不確而造成失誤的地方,但我沒有說一句假話。
康國雄
2004年8月25日

目次


第一章 “幹兒子”罪名的由來
與蔣介石初次見面
同憲兵賭氣,蔣介石以為我病了
“哦,你是康心如的兒子!”
到黃山官邸做客
我成了“汪山要人”
與蔣介石的最後一次交往
蔣介石最後一次問起我

第二章 父親被指定為陪都參議長
從反清革命到實業救國
重慶城裏康公館
不願從政的陪都參議長
康家哪個最大
關于父親的“豪賭”
劉航琛想收我做幹兒子
捐助教育二三事

第三章 少年也識愁滋味
我有一個“媽”一個“娘”
戰爭環境使“小先生”厭學
父親對我教育的唯一失誤
恨鐵不成鋼

第四章 我成了反蔣急先鋒
活躍在校園演藝圈
自由結社埋下禍根
罷考英語風波
我的同學王澤遠
炮轟“漆家班”
想要組織“第三黨”
在軍警包圍中組織營火晚會

第五章 滿懷希望迎接新生活
楊森的部下亮出手槍
意外遭到政治打擊
我怎麼會成了“特嫌”
到北京考大學
我差點進了電影學校
時代風浪中的家庭變故

第六章 困惑的大學生
被迫改學政治經濟學
我扮演美國資本家
我成了專案調查對象
“馬列主義”專門人才
“肅反”中我被隔離審查

第七章 坎坷歲月
初上講臺
我們學校的幾位“右派”教師
我僥幸過關,父親中“陽謀”
“革命蟲”與“大糞香”
不讓我再上講臺
搞“理論研究”也行不通
把父母接到北京
周恩來關照我父親
劉文輝為我給吳晗寫信

第八章 恐怖的日子
風暴來了還在想調動工作
揪出了“蔣介石的幹兒子”
勞改隊裏“牛兄牛弟”
半夜轉移財產遇險
父親遭到三次抄家
父母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主任大人”發威風
幾十個人沒有抄出我的秘密
父親的遺囑嚇我一跳
我想出對付災禍的計劃

第九章 罪名的來歷原來如此
章士釗、邵力子、沈醉為我寫歷史證明
群眾組織給我“平反”
為造反派跑“動態”材料
派性鬥爭結下不解之仇
我偷看了查檔案的記錄本
來自親屬的誣陷
父親憤然立下“斷絕關系”遺囑
造反派組織跟我“劃清界限”

第十章 亂世茍活也很難
提心吊膽兌換公債券
我發起的居民自保救了我自己
“清理階級隊伍”開始了
我又成為“專案審查”對象
挖“活思想”
父親拒不誣陷鄧小平
父親含冤病逝

第十一章 周恩來保護我的三次指示
周恩來第一次指示
“準備打仗”大搬遷
我被宣佈有“嚴重三反罪行”
農民幫我偷寄家信
與“專案組”較量
周恩來第二次指示之後
我又成了“五一六”
“幫促會”鬧劇
“五一六分子”的命運突變
周恩來的第三次指示

第十二章 章士釗恩重如山
特殊身份的章士釗
“劉少奇的貢獻更大”
致信周恩來“為友呼籲”
“生死攸關之急迫重案”
章老的遺憾

第十三章 重新創業
為何北衡之死大哭一場
向鄧穎超求助
工宣隊幫助我調回北京
第一次給共產黨員上政治課
從無到有辦“職大”
得到社會最好的肯定
書記讓我提工資

第十四章 父親平反一波三折
屈武支持我為父親申訴
重慶通知“不予改正”
屈武在中央統戰部慷慨陳詞
承認“改正”又留尾巴
原來他們本不想“改正”
中央同意召開康心如追悼會
感慨萬千回重慶
戚繼光的傳家寶哪里去了
令人困惑的“發還抄家物資”
居然說我想“撈一把”

第十五章 總是不安分
想當“諍友”
初次“下海”不成功
動起了出國念頭
給胡耀邦的信批下來了
好事多磨
再找中央統戰部

第十六章 年近花甲闖香港
獨自拖兩口箱子過海關
一事無成
開辦“美豐行”
遭遇打劫與彩票中獎
乘“專機”回北京
檔可作兩種理解

第十七章 寶島行
聯系上臺灣老友
蔣緯國邀請我到臺灣訪問
獨自來到蔣介石陵園
陳立夫還記得我們重慶的家
在醫院裏會見蔣緯國
浮光掠影看寶島
尾聲

附錄一 憶心孚兄(康心如)
附錄二 我與報(康心如)
附錄三 對聯(康心如)
後記(何蜀)
再版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幹兒子”罪名的由來 與蔣介石初次見面 我那個“蔣介石的幹兒子”的罪名,是怎麼來的? 說來話長。 1941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陪都重慶不斷遭到日本飛機的狂 轟濫炸。我父親為了全家人的安全,在重慶南岸汪山上買了一塊地(一個小 山包),蓋了別墅,挖了防空洞。為了躲避大轟炸,家裏很多人都搬到那裏 居住,我母親帶著我和妹妹也搬到了那裏,我們兄妹倆進了汪山一所私立小 學讀書。 那年我12歲。 從重慶老城南邊的望龍門渡口擺渡過江,就到了長江南岸,一條崎嶇的 公路,從江邊蜿蜒而上,經過南岸山上的重要鄉場黃葛埡(又作“黃桷埡”) ,再往前到達黃山——蔣介石和他夫人的別墅就建在這裏。再往前到汪山, 我家別墅就在汪山馬路邊上。 蔣介石當時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國 民黨總裁,無論是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還是在國際上看來,他當時都是領 導中國進行抗日戰爭的最高領袖。他在黃山有一處官邸——當時可能有漢奸 告密,日本飛機曾經轟炸黃山,但炸彈丟到了汪山。人們都知道那是沖著蔣 委員長來的。那次轟炸中,著名經濟學家何廉的雙胞胎兒子大寶、二寶(我 的小學同學)就被炸死了一個。他們一個姓韓的老師也被炸斷了腿。 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經常在週六或周日下午從黃山乘車到汪山,到了 汪山,離我家別墅前不遠,就雙雙下車,沿公路散步。 有一天,蔣介石夫婦二人在我家後山坡野餐,我家有僕人看到了,說: “看,那是蔣委員長!”幼年的我和妹妹 大人們站得遠遠地仰著頭觀看,我和妹妹出於好奇,悄悄爬到後山樹林 邊去偷看。有幾只警犬沖我們叫,被蔣介石的侍衛官制止了,蔣介石夫婦見 到是兩個小孩,也覺得好玩,便親熱地招呼我們過去。並叫侍衛官把警犬牽 走。我從小就不怕陌生人,大大方方地迎上前去,妹妹跟在我身後。 蔣介石和宋美齡席地而坐,地上鋪了一塊白桌布,放了點心、飲料之類 。蔣介石很和藹地問我姓名,住在哪里,在哪里上學等,還給我們兄妹二人 各一塊點心,臨別時,他還說:“小朋友,我們下次來,再找你們玩。” 這就是我和蔣介石的第一次見面。 同憲兵賭氣,蔣介石以為我病了 從這次之後,蔣介石每次來汪山散步,經我家門口時都要叫上我,蔣夫 人同來時,也會叫上我妹妹,讓我們陪他們散步、聊天。 我妹妹第一次被宋美齡牽著手散步後,發現手上留下了很好聞的香水味 ,到處給別人聞:“蔣夫人的手好香啊!” 後來,蔣介石來汪山叫上我陪他散步,幾乎成為慣例。我印象最深的, 是他每次散步到我家門口時,都用很重的浙江地方口音叫我“國雄,國雄” ,侍衛官馬上跑進我家裏,叫我去陪蔣委員長散步。 從此,只要看到有憲兵在馬路兩旁開始站崗放哨,我就知道他們要出來 了,我就會主動站在我家前面的花園裏等著。 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在我家花園玩,看見憲兵又開始在馬路上站崗 放哨了,我就對他們說:“一會兒蔣委員長就要出來了。” 過去在這一帶站崗的憲兵都認識我,也都知道蔣委員長和我的關系。對 我也很友好,不巧這次在我家花園前站崗的憲兵是新換的,他不認識我,他 聽我和別的孩子說蔣委員長要出來了,就很粗暴地向我說,等一會兒委員長 出來時你們不許亂叫。我聽了之後很生氣,我想你知道什麼?我和委員長是 老熟人了!我也沒理他。 那次正巧蔣介石和蔣夫人不是來散步,只是坐著一輛敞篷車經過我家門 前,我照例大叫了一聲“委員長”,蔣介石抬頭一看是我,笑瞇瞇地把帽子 摘下來向我揮動。車很快就開過去了。 可是這一下惹惱了那位憲兵,等蔣介石的車一過去,這位憲兵就對我嚷 嚷道:“我剛才跟你招呼了,委員長來時不許向他亂叫,你還敢亂叫,下次 你再這樣,我開槍打死你!” 我當然不敢做聲,扭頭回到家裏。可是我心裏並沒有服氣,我想報復他 。 從那天起,我只要看到憲兵站崗,估計蔣委員長又要出來了,就有意躲 在家裏不出去。接連兩三次,我都沒主動出去。 終於,有一天,一位侍衛官到我家來找我,說委員長來了,在馬路上等 我,問我為什麼不出去,是不是生病了等。我就把那個憲兵威脅我的事說了 。這位侍衛官說,我去告訴他們。以後這批憲兵就換成了熟面孔。 從此,蔣介石又跟過去一樣,叫我和他們一起散步、閑聊。 “哦,你是康心如的兒子!” 在和我閑聊中,蔣介石最喜歡提的問題是老百姓生活方面的,我雖然只 是個小孩子,但是平時聽大人們講得多,家裏有僕人,有廚師,在汪山還專 門請有兩個“大班”(轎夫,除抬轎外,還做些雜活),他們的家一般都在鄉 下,有時家裏人還要到鄉下去趕場,因此對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我多少有些了 解,居然能答得上來,這使他很滿意。他還經常讓侍衛官給我送一些從印度 加爾各答空運來的水果和糖塊。 有一次,蔣介石聽我說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就關心地問我平時找什麼 醫生看病。我告訴他,家裏主要是找一個叫周倫的醫生給我看病,周倫是留 德博士,因失戀曾經自殺未遂,留下殘疾,但醫術很好。 不久以後,有一次周倫對我說:“國雄,你還把委員長的孫兒給我介紹 來了!” 原來,有一天,有人帶了兩個外國人模樣的小孩到他的診所看病,他一 看是兩個洋娃娃,有些奇怪,一問,才知道是蔣經國的兒子,他問他們怎麼 知道他的診所,回答說是聽康國雄介紹的。 就這樣一起散步許多次以後,蔣介石偶然想起問我,你姓康,你們家與 康心如什麼關系?我答道,康心如是我的父親。他這才恍然大悟地說, “哦,你是康心如的兒子!” 那時,我父親在重慶獨立經營美豐銀行,對發展繁榮西南金融事業作出 了巨大貢獻,影響很大。1939年,蔣介石指定我父親擔任了重慶市第一屆臨 時參議會議長,任期四年。父親一直不願參政,因為蔣介石的指定,他才出 於無奈連任了兩屆。在任初期,我父親曾上書蔣介石,提出建議:為了領導 全國抗日,應設重慶為陪都。蔣介石非常欣賞,曾兩次召見我父親和他面談 。 1940年9月,國民政府正式發布命令,定重慶為陪都。 …… P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