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叩開法院之門:中國立案法治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叩開法院之門:中國立案法治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呂芳,國家法官學院教授,北京市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993~1996年在北京大學攻讀,獲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學習,獲碩士學位。2004~2008年,在中國政法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201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憲法、行政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憲法、行政法、婚姻法、勞動法等。對法律文化、司法制度有深入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叩開法院之門:中國立案法治化研究》將為您解答這些法律方面的問題:之所以要“叩開法院之門”,是因為“立案難”。“立案難”是一個真問題嗎?法院所認為的“依法不予立案”為何被當事人以及其他社會主體解讀為“不依法立案”?

目次

導論 關於立案的三種面相
一、立案是法院審判活動
二、立案庭是制度變遷的結果
三、立案的規範性問題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立案的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 立案概念辨析
一、我國有關立案的概念
二、國外相關概念
三、立案的本質
第二節 立案的特徵與功能
一、立案的特徵
二、立案的功能
第三節 立案的規範性依據
一、立案本身的規範性依據
二、立案審查時的規範性依據
第二章 立案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 傳統中國的立案歷史
一、概述
二、特徵與影響
第二節 中華民國與革命根據地時期的立案回顧
一、中華民國
二、革命根據地時期
三、影響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立案發展
一、1949~1957年
二、1957~1976年
三、“文化大革命”之後
四、影響
第三章 立案庭的過去與現在
第一節“立審合一”
一、“立審合一”的合理性
二、“立審合一”面臨的困境
第二節 告訴申訴庭
一、以解決申訴為主的“告申庭”
二、告申庭”的過渡性
第三節 立案庭
一、對“告訴”的重視
二、司法環境的變化
三、機構建制
四、訴訟服務中心
第四節 微觀考察:以江蘇省法院立案為樣本
一、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後初期的立案工作
二、立案庭制度化之後
三、樣本引發的思考
第四章“立案難”與立案審查中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對“立案難”不同角度的認知
一、學者的研究
二、法院的調研
三、律師的聲音
四、筆者的調查
第二節“立案難”的本質
一、一個統計學上的分析
二、“立案難”的本質
第三節 立案審查中的法律適用
一、與司法解釋有關
二、與法官對法律、司法解釋的理解有關
三、與法律邏輯有關
第五章 立案審查中法律之外的影響性因素
第一節 權力:主管(管轄)邏輯與貼標簽
一、王管邏輯:有限受理
二、異化的管轄邏輯:推或搶
三、貼標簽:控制的權力
第二節 制度:認知過程中的理性與非理性
一、立案制度的建立
二、立案制度理性——以效率為導向
三、幾種典型非理性立案行為
四、立案制度理性新嘗試——在訴訟中配置訴權
第三節 職業:知識積累與專業化程度
一、立案庭機構設置與法官構成
二、立案庭的邊緣化
三、立案庭法官知識積累欠缺
四、不同法院的初步比較
五、立案法官的專業化問題
第四節 文化:司法價值觀與司法職業倫理
一、法院文化
二、立案庭法官的司法價值觀與職業倫理觀
第六章“立案難”案件的類型化分析
第一節 新類型案件
一、涉及憲法性權利的案件
二、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
三、法律有基本規定但法院經驗不足的案件
四、法律有規定但立案時機不成熟的案件
第二節 疑難案件
一、什麼是疑難案件
二、“疑難”之難
三、疑難案件的特殊性
第三節 敏感(重大)案件
一、對敏感(重大)案件的不同界定
二、對敏感(重大)案件的立案原則:以敏感對敏感
第四節 類型化基礎上的區別對待
一、區別對待
二、類型化基礎上的個案處理
第七章 完善立案制度的若干進路
第一節 立法:以訴權實現新的權利配置
一、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
二、訴權
三、立法建議
第二節 立案理念:沖突之中的平衡
一、關於“登記立案”的辯論與嘗試
二、沖突與平衡
三、達成交往理性
第三節 制度完善方向之一:訴前調解
一、訴前調解現狀
二、訴前調解的一個調查
三、目前訴前調解存在的問題
四、完善建議
第四節 制度完善方向之二:審前程式與案件管理
一、審前程式
二、案件管理
三、制度設計之價值
結語 司法時代的依法之治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涉及立案的正當性。“立案難”作為一種一直存在的聲音,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就立案程式而言,法院的正當性並沒有獲得一致的認可。提及正當性,研究制度法的美國學者麥考密克認為:“正當化可經分成演繹的(先例的)和歸納的(衡平的)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場合,最後總是需要根據一定的普遍原則進行理由論證。”在筆者看來,正當性需要以規範為依據,然後經由依據進行論證,從而獲得認同,並獲得權威。因此,正當性的獲得是一個合理論證的過程,它包括論證程式要明確,討論要公開與平等,最後應該獲得合意。“所以,正當化不是一勞永逸的,法律判斷等作為從一系列實踐性假設中擇取的一個命題,必須不斷接受實踐理性的檢驗。在這一意義上,正當的制度只能逐步建設和改進。”以立案來看,“立案難”可能意味著法院在立案受理的論證程式、論證討論以及最終達成合意這些環節都存在瑕疵,從而出現的一個綜合性評價,並非籠統歸結為“不依法立案”。為應對公眾所反映的“立案難”呼聲(實則是對立案正當性的質疑),法院目前比較明確的動作是提高程式上的規範性、透明性、平實性以及快速性。例如,目前各地法院立案庭實行的網上立案、遠程立案、預約立案等措施,在法院設立立案大廳或立案窗口,實現櫃臺式、一站式立案流程,基本上實現80%以上的一審案件在20分鐘內完成立案。這種以“便民”為宣傳基調的做法,並不僅僅具有文化意義上的形象宣傳價值,它也是立案的程式化、公開化。借此,法院立案的正當性得以逐步建立。當然,這種正當性的建立,還必須有技術理性加以支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