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簡體書)
滿額折

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3 元
定價
:NT$ 198 元
優惠價
8717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關於國際貿易結算的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結算的票據、國際貿易結算的幣種選擇、國際貿易結算的方式、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算單據和單據審核以及國際貿易結算的風險管理。《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結合《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和《國際標準銀行實務,ISBP》闡述信用證結算原理;強調與當前實務的結合,介紹全球商務領域運用廣泛的備用信用證,並結合《國際備用證慣例,ISP98》加以解釋,全面分析進出口貿易結算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另外,在編寫過程中注意原理闡述的深入淺出,並在介紹現行國際法以及國際慣例時融入了相應的案例。
《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企業、銀行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格萊金·摩根森,是《紐約時報》備受好評的商業記者和專欄作家,2002年她因對華爾街“深刻而銳利”的報道而榮獲普利策獎。曾是《福布斯》雜誌、《價值》(Worth)雜誌、《美國財經》(Moneymagazine)雜誌的商業記者。約書亞·羅斯納,是紐約獨立金融服務研究公司——格雷厄姆費希爾公司(GrahamFisher&Co)的董事經理,並且是在美國最早發現信用危機問題而提出警告的金融分析家。·

名人/編輯推薦

《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系列教材:國際貿易結算(第3版)》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企業、銀行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二章 國際貿易結算票據概述
第一節 票據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節 票據法
第三節 票據權利與票據抗辯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三章 匯票
第一節 匯票的定義與相關項目
第二節 匯票行為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四章 本票與支票
第一節 本票
第二節 支票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五章 國際貿易結算幣種選擇
第一節 國際貿易結算幣種選擇的決定
第二節 當前國際貿易中的主要結算貨幣
第三節 人民幣跨境結算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六章 國際貿易結算的方式——匯款
第一節 匯款的定義及當事人
第二節 匯款的種類及業務程序
第三節 匯款的償付與退匯
第四節 匯款方式的特點及匯款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運用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七章 國際貿易結算的方式——托收
第一節 托收的定義及當事人
第二節 托收的種類與交單方式
第三節 托收方式的特點與運用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八章 國際貿易結算的方式——信用證
第一節 信用證的定義和內容
第二節 信用證的當事人及其權利與義務
第三節 信用證的業務程序
第四節 信用證的種類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九章 銀行保函和備用信用證
第一節 銀行保函的定義、法律屬性和特點
第二節 銀行保函的當事人、格式與內容
第三節 銀行保函的開立方式與業務程序
第四節 銀行保函的種類
第五節 備用信用證
本章小結
名詞解釋
思考題

第十章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
第十一章 國際貿易結算的單據及單據審核
第十二章 國際貿易結算的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節 國際貿易結算幣種選擇的決定
在進出口貿易過程中,進出口商面臨著合同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的選擇問題。在國際商品買賣合同中,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用來計價的貨幣,可以是出口國家貨幣,也可以是進口國家貨幣或雙方同意的第三國貨幣,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在全球主要貨幣普遍實行浮動匯率的條件下,合同的計價貨幣匯率經常變化,甚至在一段時期內波幅巨大。國際商品交易通常的交貨期都比較長,從訂約到履行合同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此期間,計價貨幣匯率的大幅度波動,必然直接影響進出口雙方的經濟利益。因此,選擇何種貨幣作為合同的計價和結算貨幣就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是買賣雙方在確定價格時必須注意的問題。若選擇出口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則進口商面臨本幣和出口國貨幣之間匯率波動的風險,承擔著對外支付過程中本幣兌換成出口國貨幣的交易成本;反之,選擇進口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則出口商將承擔匯率的不確定性以及交易成本。對國際結算貨幣問題的探討始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全球主要國家貨幣過渡到浮動匯率制度的時期,不同學者從宏觀經濟以及微觀經濟視角分別對國際結算貨幣選擇作出過理論分析。
一、國際貿易結算幣種選擇的理論闡述
(一)格拉斯曼經驗法則
格拉斯曼(Grassman,1973)通過對瑞典和丹麥進出口合同所使用的結算貨幣的經驗估計,發現兩國之間的貿易大部分以出口國貨幣結算,其他則多以進El國貨幣結算,而第三種貨幣只占很小的比重。在進出口貿易中主要以出口國貨幣計價結算這一經驗法則在國際結算領域中被稱作格拉斯曼法則。此后,很多學者研究并驗證了格拉斯曼法則的適用性,配吉(Page,1977)、范·尼尤渥柯克(Van Nieuwkerk,1979)和1卡茲(Carse,1980)分別對英國、荷蘭等歐洲發達國家的結算貨幣進行了研究,結果也都符合格拉斯曼法則。
格拉斯曼法則強調了出口國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但這僅僅是一個經驗法則,并未有效解釋選擇出口國貨幣的原因,而美國經濟學家麥金龍(Mckinnon,1979)對此作出了解釋。麥金龍認為,在選擇貨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時,因為國際貿易合同中的相關費用難以削減,出口商比進口商更愿意使用本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出口商所生產的產品差異化程度不斷加大,價格支配能力不斷增強,出口工業中間產品所導致的價格支配能力等,談判、交涉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進出口貿易中,出口商較進口商處于更有利的地位,能夠以本幣計價防范匯率風險。應該說,早期的結算幣種選擇更側重于對匯率風險的回避,而發達工業國的出口商明顯具有更強的匯率風險回避的能力,因而以發達出口國貨幣作為結算幣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