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基礎工程(簡體書)
滿額折

基礎工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教材:基礎工程》系統介紹了基礎工程的設計原理和方法,包括基礎工程設計的一般原則、地基設計計算原理、淺基礎常規設計、彈性地基上的梁和板分析、深基礎設計等。其中地基設計計算主要包括基礎埋置深度選擇、地基承載力計算、變形計算、穩定性計算等。淺基礎常規設計主要介紹了可按簡化方法設計的各類基礎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包括無筋擴展基礎、擴展基礎、柱下條形基礎等。彈性地基上的梁和板分析則從地基基礎共同作用出發,介紹彈性地基上梁和板的分析理論,用以解決連續基礎的設計計算問題。深基礎設計中主要介紹了樁基礎在豎向荷載、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承載力計算、變形計算以及樁基礎結構設計。同時對沉井和地下連續墻等深基礎的設計和施工進行了簡要介紹。最后對動力機器基礎的設計要點進行了介紹。

名人/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教材:基礎工程》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以及地質工程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同時可供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港口工程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目次

第一章基礎工程設計的一般原則
1.1基礎工程的設計原則
1.1.1基礎工程設計使用年限
1.1.2基礎工程的設計等級
1.1.3基礎工程的極限狀態設計
1.2地基基礎分析和計算原則
1.2.1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共同工作的概念
1.2.2地基基礎分析與計算
1.3基礎工程的設計內容
思考題
第二章地基設計計算原理
2.1概述
2.2地基類型
2.2.1山區地基
2.2.2軟弱地基
2.3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
2.4基底壓力的簡化計算
2.4.1基礎上的荷載
2.4.2基底壓力簡化計算
2.4.3基底附加壓力
2.5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
2.5.1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方法
2.5.2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深寬修正
2.6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尺寸
2.6.1基底持力層承載力驗算
2.6.2地基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
2.7地基變形計算
2.7.1地基變形特征
2.7.2地基沉降量計算原理和方法
2.7.3地基變形驗算
2.7.4防止和減輕沉降及不均勻沉降的措施
2.8地基基礎穩定性驗算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淺基礎常規設計
3.1概述
3.2淺基礎的類型
3.3無筋擴展基礎
3.4擴展基礎
3.4.1基底凈反力
3.4.2墻下條形基礎
3.4.3柱下獨立基礎
3.5柱下條形基礎
3.6筏形基礎
案例柱下獨立基礎(聯合基礎)設計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彈性地基上的梁和板分析
4.1地基計算模型
4.L1線性彈性地基模型
4.1.2非線性彈性地基模型
4.1.3地基的柔度矩陣和剛度矩陣
4.1.4地基模型參數的確定
4.2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計算
4.2.1無限長梁
4.2.2有限長梁
4.2.3地基上梁的分類
4.3地基上梁的數值分析
4.3.1有限差分法
4.3.2有限單元法
4.4剛性基礎的基底反力、沉降和傾斜計算
4.5地基上板的有限差分分析法
4.6十字交叉條形基礎
4.7箱形基礎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樁基礎
5.1概述
5.2樁的類型
5.2.1樁的工程分類
5.2.2混凝土預制樁、灌注樁的特點
5.3單樁豎向荷載傳遞機理
5.4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
5.5群樁效應及基樁的承載力
5.6單樁的水平承載力及位移
5.6.1單樁水平靜載荷試驗
5.6.2樁的彈性地基理論計算
5.6.3基樁水平承載力
5.7樁基承載力驗算
5.7.1基樁樁頂作用荷載計算
5.7.2基樁承載力驗算
5.7.3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
5.7.4負摩阻力驗算
5.7.5上拔力驗算
5.8樁基變形驗算
5.8.1一般樁基礎
5.8.2軟土地基減沉復合疏樁基礎
5.9樁基礎設計
5.9.1樁的選型及布置
5.9.2樁身結構設計
5.9.3承臺設計
樁基礎設計示例
思考題
習題
第六章沉井及地下連續墻
6.1概述
6.1.1基本概念
6.1.2沉井和地下連續墻的適用條件
6.2沉井和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工藝
6.2.1沉井的構造及施工工藝
6.2.2地下連續墻的形式及施工工藝
6.3沉井的設計與計算
6.3.1設計內容及構造要求
6.3.2設計計算
6.4地下連續墻設計
6.4.1地下連續墻設計計算的主要內容
6.4.2槽壁穩定計算
6.4.3開挖過程中地下連續墻的內力和變形計算
6.4.4地下連續墻入土深度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動力機器基礎
7.1概述
7.1.1機器基礎上的動力作用(擾力)
7.1.2動力機器基礎分類
7.1.3動力基礎設計要求
7.2基礎-地基系統振動計算理論
7.3鍛錘基礎設計
7.4活塞式壓縮機基礎設計
7.5減振和隔振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

書摘/試閱



二、結構措施
1.減輕建筑物的自重
基底壓力中,建筑物自重(包括基礎及覆土重)所占的比例很大,據估計,工業建筑物為1/2左右,民用建筑物可達3/5以上。為此,對于軟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常采用下列一些措施減輕自重,以達到減小沉降量的目的。
(1)減少墻體的重量。許多建筑物(特別是民用建筑物)的自重,大部分以墻體的重量為主,因此,可選用混凝土墻板以及各種空心砌塊、多孔磚,某些非承重墻可用輕質隔墻代替。不過要注意不能削弱建筑物的整體剛度。
(2)選用輕型結構。例如可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輕鋼結構及各種輕型空間結構等。工業廠房屋蓋的重量往往很大,應注意減輕。如過去常用的大型屋面板加外防水屋蓋,重量就很大,如改用各種自防水預制輕型屋面板、網架等,重量可減輕不少。
(3)減少基礎和回填土的重量,可選用自重輕、回填土少的基礎形式,如墻下的淺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殼體基礎等。如要求大量抬高室內地坪時,可考慮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內厚填土。
2.設置圈梁
對于砌體承重墻房屋,不均勻沉降的損害突出表現為墻體開裂。實踐中常在墻內設置圈梁來增強其承受撓曲應力的能力。這是防止出現裂縫及阻止裂縫開展的有效措施。當墻體撓曲時,圈梁的作用猶如鋼筋混凝土梁內的受拉鋼筋,它主要承受拉應力,彌補砌體抗拉強度不足的弱點。當墻體正向撓曲時,下方圈梁起作用,反向撓曲時,上方圈梁起作用。因很難正確估計墻體在某一段內可能發生撓曲的方向,故通常在多層房屋的基礎和頂層處各設置一道,其他各層可隔層設置,必要時也可層層設置。單層工業廠房、倉庫,可結合基礎梁、連系梁、過梁等酌情設置。另外,圈梁必須與砌體結合成整體,否則便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圈梁有兩種,一種是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圈梁。梁寬一般同墻厚,梁高不應小于120mm,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縱向鋼筋不宜少于448,箍筋間距不宜大于300mm。兼作跨度較大的門窗過梁時,按過梁計算另加鋼筋;另一種是鋼筋磚圈梁,即在水平灰縫內加筋形成鋼筋磚帶,高度為4~6皮磚,用M5砂漿砌筑。水平通長鋼筋不少于4φ6,水平間距不宜大于120mm,分上下兩層設置。
每道圈梁應盡量貫通外墻、承重內縱墻及主要內橫墻,并在平面內聯成閉合系統,以利于增強建筑物的整體性。當圈梁受到墻上的個別洞口的限制不能直接通過時,按構造要求進行搭接處理。
3.減小或調整基底附加壓力
(1)設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其效用之一是以挖除的土重去抵消(補償)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建筑物重量,達到減小沉降的目的。如果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特別重(高)時,在該部分之下設置了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便可減少與較輕(低)部分之間的沉降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