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庫?綜合普及類: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為20世紀30年代為慶祝著名出版家、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先生七十壽辰,由胡適、蔡元培、王云五等聯名征集并編輯的論文集,收入了胡適、張君勵、葉恭綽、吳經熊、謝國楨、吳其昌等二十多位知名學者的作品,其中不少是在各自領域中產生重要影響的學術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獨特的歷史價值。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中國現代學者,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美留學,1914年獲康奈爾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后,又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師從實用主義哲學家J.杜威,深受其影響。1917年獲博士學位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曾參加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編輯部,提出白話文與文學革命。1917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極大地沖擊了中國的傳統文學觀念。1932年創辦《獨立評論》。1938—1942年出任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赴美定居。1957年出任臺灣當局駐聯合國代表。1958年出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直至1962年去世。一生著述豐富,在學術界影響極大。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淮南王書》《中國古代思想小史》《說儒》《中國新文學運動小史》等。
王云五,出版家、教育家。原籍廣東香山,1888年7月9日生于上海,1979年8月14日在臺北逝世。他靠自學成才,一生未進過大學,無一紙文憑,但學識淵博。辛亥革命后應孫中山邀請任臨時大總統府秘書。1913年應蔡元培邀請就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司科長。1921年經他的學生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總經理等職。1946年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長等職。1964年主持臺灣商務印書館直到逝世。在他主持下,《萬有文庫》《大學叢書》和《叢書集成》等問世,使商務印書館成為對近現代中國文化有巨大貢獻的出版社。他還倡導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發明四角號碼檢字法。他在臺灣政治大學授課13年間,博士、碩士出其門下者不下百人;著作約百種。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紅學家。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后,蔡元培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國家的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他對學術研究的主張。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逝于香港,著作編為《蔡元培全集》。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文庫?綜合普及類: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由商務印書館2012年最新出版。

目次

總類
中國學術史上漢宋兩派之長短得失
歷代藏經考略
哲學
《周易》三陳九卦釋義
《老子》這部書對于道家的關系
述陸賈的思想
多元認識論重述
社會科學
唐代經濟景況的變動
中國戰時應采的財政政策
走私之背景及對抗方策
過去立憲運動的回顧及此次制憲的意義
己未詞科錄外錄
近代書院學校制度變遷考
語文學
甲骨金文中所見的殷代農稼情況
自然科學
十二辰考
譯刊科學書籍考略
藝術
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
南陽漢畫像石刻之歷史的及風格的考察
文學
汪龍莊先生致湯文端七札之記錄與說明
歷史
廿五史篇目表
西魏賜姓源流考
中國文化之回顧與前瞻
編纂中國文化史之研究

書摘/試閱



《說苑·敬慎》篇載有《金人銘》,中有“強梁者不得其死”、“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語。王應麟《困學紀聞·諸子部》說《皇覽》記《陰謀黃帝金人器銘》。他以為這就是《藝文志》“道家”《黃帝銘》六篇之一。如果這樣,是《老子》曾引“黃帝”之言。但《說苑》這銘,似乎是西漢人湊合成的,恐怕不是六國時的文字。又《列子·天瑞》篇以為《老子》第六章是“黃帝書”。但《列子》這部書很多胡說,如《楊朱》篇以為“名者實之賓也”是老子的話,其實是抄《莊子·逍遙游》許由的話。所以這兩事都不能作為《老子》引“黃帝書”的證據。但《老子》書中含有“黃帝”之說,由上節所說,已經可以推定了。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討論《老子》這部書與道家的關系。
(一)近人疑心道家與《老子》無關,主要是由司馬談的話而起。因此我們也可以先把司馬談的話細看一下。《史記·太史公自序》述司馬談論六家的要指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下文又稱道家。是道家就是講“道德”的學派。《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傳末又說韓非“慘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是司馬遷的意思以為講“道德”是出于《老子》五千余言。道家是講“道德”的,道家就是《老子》之術了。
(二)司馬談說道家之術:
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又說:
道家無為,又日無不為。……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復反無名。……
司馬遷在《老莊申韓列傳》末說“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于無為”。所以,司馬遷所認為老子之說,正是司馬談所認為道家之說。并且他們兩個所說的話完全是《老子》書中的意思。所以道家主要是《老子》之術,沒有什么疑義。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贊》,說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王鳴盛以為系誤談為遷。《史記》托始于黃帝,大約也是司馬談的意思。司馬談是道家,也就是治黃老之術的。
(三)《史記·陳丞相世家》說“陳丞相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又載陳自述云:“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這固然未必真是陳平的話,大約是后人的傳說。但所謂多陰禍,是指《老子》所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觀念。陳平好老子之術,而又稱引與《老子》同意的道家之言。這也可以指示道家就是老學。《后漢書·方術列傳上》載折像“好黃老言,感‘多藏厚亡’之義”,他說“盈滿之咎,道家所忌”。章懷太子注引《老子》“多藏必厚亡”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的話。陳平說道家所禁,折像說道家所忌,語氣一例。
(四)《史記·禮書》載:
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于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