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滿額折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價
:NT$ 432 元
優惠價
8737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考察了中國現代史自民國時期以來的一些典型的中外新聞人的命運,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國來采訪的外國記者、抗戰前后活躍在中國舞臺上的美國新聞記者、民國時期涌現出來的著名中國留美新聞人,以及新中國成立前后新聞界的“五朵金花”。
這些人物都曾滿懷壯志,投身子轟轟烈烈的大時代新聞事業中,由于時代或個人因素他們均以悲劇終結。

作者簡介

張威,原《北京周報》(BeijingReview)記者,后赴澳大利亞留學,主攻西方新聞史,1996年獲新聞學博士學位,曾任南京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教授、所長,現任山東大學(威海)環境新聞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主任。主要著作包括《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2001)、《走過澳洲》(2002);主要譯作包括《獲取信息:新聞、事實與權利》(2005)、《調查記者手冊:文件、數據及技巧指南》(2005)、《澳大利亞華人史》(2010)等,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其研究領域涵蓋比較新聞學、外國記者與現代中國、環境新聞學。

名人/編輯推薦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中注重考據,截取他們記者生涯中鮮為人知的片段,試圖從一個側面重現歷史細節,以豐富學界對中外新聞人物的研究。全書采用學術散文式寫法,視野開闊,可讀性強。

友人張威教授,20世紀80年代曾任英文版《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記者,后負笈澳洲留學,獲新聞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眼界開闊,內容翔實,立論公允,觀點平實,堪稱國內水平最高的同類著述。
近十年來,他又致力于外國記者與近代中國的研究項目,同樣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拙著《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本)》(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受其啟發專辟一節“霧鎖山城”。這部《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就是他在這片學術領域拓荒耕耘的一次集中收獲,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按照他的說法:
本書主要考察現代中國歷史上某些典型的中外新聞人的命運,其中包括四組人物,一類是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國來采訪的外國記者,包括莫理循、端納、田伯烈;一類是抗戰前后活躍在中國舞臺上的美國新聞記者、編輯或新聞寡頭,包括史沫特萊、斯諾、斯特朗、福斯特、白修德、易羅生、拉鐵摩爾、鮑威爾、葛爾紅、項美麗、盧斯等;一類是民國時期涌現出來的著名中國留美新聞人,包括徐寶璜、董顯光、馬星野、汪英賓、趙敏恒、沈劍虹、吳嘉棠、梁士純、蔣蔭恩、謝然之等;最后一類人是橫貫解放前后時期中共新聞界“五朵金花”:楊剛、戈揚、浦熙修、彭子岡以及紅色出版家韋君宜。
了解中國近代史與中國新聞史的人,一看這個名錄就知道本書的價值與意義了。這些鼎鼎有名或曾經有名的新聞人與歷史新聞人,勾連著怎樣多彩多姿、風起云涌的社會歷史,包含著幾多耐人尋味、啟人心扉的人世滄桑。不妨說,將其中任何一點延展開來,都是一部氣象萬千的時代風云錄。拜讀張威教授的這部大作之后,筆者有兩點突出印象——
其一,作者對這些人物及其新聞人生,進行了周密翔實的考證,豐富了他們的歷史形象,彌補了有關研究欠缺,糾正了一些陳陳相因的誤解與偏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游走世界,窮搜群籍,以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勾勒了這些名記者或新聞人的人生軌跡,可圈可點,可欽可嘆。
同時,作者不是面面俱到、平鋪直敘地講述他們的新聞人生,而是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截取他們一生中鮮為人知的片段或側面,以生動有趣的細節勾畫了一幅幅傳神的肖像,既凸顯了更為真切的人物性格,又展現了更為繁復的歷史圖景。許多隱匿于歷史黑洞的細節經過作者的悉心考證和精心提煉,無不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好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其二,本書的學術價值不僅在于鉤玄提要,爬梳剔抉,更在于考證細密、探究周密,對人物及其歷史背景的分析達到了深切洞明的境界。換言之,作者不僅遵循樸實的史學家法,步步為營,言必有據,穩扎穩打,論從史出,而且還顯示了非同尋常的歷史洞見。筆者尤為欣賞本書的題眼——“光榮與夢想”:“這些人物的特點是:他們投身新聞業時都滿懷壯志,試圖實現他們的‘光榮與夢想’,他們也的確在轟轟烈烈的大時代的新聞事業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也許,光榮與夢想是一切純正新聞人的共同理想與宿命。古今中外一切純正的新聞人,在精神層面無不追求記者的光榮,新聞的夢想,由此不僅賦予新聞以永恒的精神魅力,而且也為自己安身立命確立了高地——所謂“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邵飄萍),“如果有來生,還是做記者”(范敬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前線不夠近”(羅伯特·卡帕)
如今,隨著全球媒介生態的亂象叢生,比如大資本控制的喉舌對金融危機的失察與無力,默多克之流的飛揚跋扈,胡作非為,恣意踐踏公民權與自由權;隨著貌似新潮的新媒體、新理論、新名堂的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新聞的純正品味越來越變異,新聞的理想境界越來越模糊,新聞在不少地方仿佛成了名利場,成了技術組裝車間,成了形形色色思潮對沖的古羅馬斗獸場,而光榮與夢想亦漸行漸遠。當此時,重溫歷史上這些新聞人與名記者的人生故事,或許不無殷鑒與啟發。
是為序。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李彬

目次


第一部分 歷史群像
東風西漸:中國形象的世紀傳奇(1930—2008)
“密蘇里新聞幫”與中國
光榮與夢想的終結:“冷戰”
陰影下的“中國通”
舊中國留美新聞人的抉擇與命運
抗戰時期在華美國女記者研究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對外宣傳及美國記者群
第二部分 三S及其他
1936:斯諾赴紅區釆訪的臺前幕后
危機與重建:斯諾的最后30年
史沫特萊的若干歷史懸疑
白修德與《時代》名人
A.L.斯特朗及其晚年思想研究
光榮的毀滅:另類新聞人伊羅生
第三部分
澳洲三杰:莫理循、端納、田伯烈
澳大利亞新聞人在近代中國的冒險
喬治·莫理循的隱蔽戰爭(1899—1911)
捍衛歷史:端納回憶錄與美國記者賽爾
民國第一洋顧問端納書信解密
端納北京佚事考(1913—1928)
抗戰時期田伯烈的身份轉變與心態
第四部分 “五朵金花”與殉道者之夢
引言
楊剛之謎
浦熙修:理想的悖謬
子岡:無法無天亦無悔
戈揚:背叛者的困惑
韋君宜:最后的搏擊
附錄A: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B:人名中英文對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