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晚清第一官商:盛宣懷的正面與背面(簡體書)
滿額折

晚清第一官商:盛宣懷的正面與背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家銀行,第一所國立大學……躲藏在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牛人陰影裡的盛宣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慈禧眼中的“不可少之人”,李鴻章口中的“堪資大用”。張之洞說他“可聯南北,可聯中外,可聯官商”,孫中山則認為他“熱心公益而經濟界又極有信用”。他是永遠無法複製的曠代紳商。從最初李鴻章鞍前馬後的“文案”,到晚清第一官商,他一生亦官亦商,亦中亦洋,他的個人財富在當時無人能與之匹敵,盛氏更是形成了上至京官大員、下至江南富豪的龐大家族網絡。.

名人/編輯推薦

《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編輯推薦:從小幕僚到大豪商,他科舉不第,卻玩轉官商兩道!輪船,煤礦,鐵路,電報,金融,大學……為何在晚清末世,他卻成為超級富豪?辦大事,做高官完全解密近代“第一商人”的發跡史!《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適合大眾閱讀。

盛宣懷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絕對繞不開的人物,但很多人在學歷史時還是把這個人給繞開了。然而在100多年前,如果當時的人做一個“中國富豪榜”,盛宣懷必列前三名。據說盛宣懷死后,遺產大約有兩千萬兩銀子,而“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鴻章,去世時也不過留下一千萬兩銀子而已。
一個人如果僅僅是有錢,倒也罷了,可當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影響到歷史車輪轉動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歷史是個殘酷的記錄者,往往喜歡記住“第一”,盛宣懷恰恰就是一個創造“第一”的人: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電訊企業——天津電報局;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所官辦大學——北洋大學……一口氣創下了11個“第一”!
/文憑高低不代表讀書好壞/
盛宣懷出生在江蘇武進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其祖父盛隆是嘉慶庚午年(1810)舉人,其父親盛康更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1844)中了進士。出生在這么一個家庭是很有壓力的,盛宣懷不蒸饅頭很爭氣,刻苦讀書,努力向長輩學習,終于在22歲時考中了秀才。雖然晚了一點,但畢竟還是考上了。可接下來的日子里,盛宣懷的表現充分詮釋了他不是一塊考試的料,10年里多次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
盛宣懷在學習儒家經典的過程中曾得到過“穎悟洞徹,好深湛之思”的高度評價,這該如何解釋呢?只能說盛宣懷不是一塊考試的料,而是一塊讀書的料。以前很多人容易把考試和讀書這兩件事弄混,現在也是。
科舉考試的大門雖沒有朝盛宣懷關閉,但他想通過科舉之路來光耀門楣和施展自己理想的意志已被消磨殆盡。因為他不想把一輩子的賭注都押在考場上,這個風險太大,一旦輸掉將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和時間。于是,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去充當別人的幕僚。
其實盛宣懷在最后一次鄉試不第的時候,已經靠父親的官場關系入幕李鴻章府下多年。李鴻章是個官場老手,很會看人,并沒有因為盛宣懷文憑太低而冷落他。那時候李鴻章正專注洋務,需要真正有才干的人,以此增加自己在政治上的砝碼。同時洋務的興起,也成了科場失意而寄身幕僚的那些文人的新的晉身之階。
盛宣懷趕上了好時機,也抓住了這個好時機。終于,在識才和用才的李鴻章的推動下,他敏捷地登上了歷史舞臺。盛宣懷知道,登上歷史舞臺只是第一步,自己并非科舉“正途”出身,所以他倍加珍惜追隨李鴻章的機會。于是歷史就這么把他倆安排在一起,成了絕妙的搭檔,盡管這種搭檔是用權力和金錢維系起來的。
/混官場是門高深的經濟學問/
雖說官場是用來混的,但要想混好則需要高深的經濟學問。而盛宣懷就是這樣一個有經濟頭腦的人。
盛宣懷認為,當官好比做生意:首先要有個很硬的后臺,否則官再大再強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自己不能太草包,不能讓別人感覺自己沒有利用價值。總結為九個字就是:手要勤,嘴要緊,心要狠。當領導對你有種“你辦事,我放心”的感覺的時候,說明你的投資就要有回報了。
1870年,26歲的盛宣懷開始在陜西協助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防剿”回民起義,擔任李鴻章的秘書,辦事十分勤勉,據說“盛夏炎暑日,馳騁數十百里”而不畏勞苦。領導不是瞎子,你做事勤勉自然能記住你,有了好處首先也會想到你。可是李鴻章手下像盛宣懷那樣肯于跑腿的人太多了,好在他還有另一種本事——寫文章。盛宣懷寫文章有“立就萬言”的功夫,這在文盲率極高的清朝可不是隨便哪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說,考試不好不能否定一個人的才華,書只要用心去讀,遲早會有收益的,一定要算好經濟賬。
不久,“天津教案”發生,列強陳兵海上威脅清廷,李鴻章及其所部淮軍被從西北調往直隸拱衛海疆。盛宣懷亦步亦趨,隨李氏奔赴天津。熟知軍務的他很快被李鴻章任命為會辦陜甘后路糧臺,又在淮軍后路營務處工作,往來天津、上海等地采辦軍需。
采辦軍需是個肥得流油的工作,盛宣懷從中得到多少好處我們不得而知,但李鴻章把這么重要的職位委任給他,說明他的政治資本已經不少了。只要有了政治資本,那么敲開商業財富的大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其后,盛宣懷借助李鴻章的臺階越來越多地參與洋務企業和外交事務。在這一過程中,他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商業和外交才能,李鴻章由此給他“心地忠實,才識宏通,中外交涉機宜能見其大”的評價。從此,但凡李鴻章辦理外交,盛宣懷多在其側。
自己有能力,又得到領導的賞識,盛宣懷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不缺了。隨后,他開始在大清國的官僚體系中扶搖直上,歷任多個職位,最后爬到了部長級高官“尚書”的位置,而且是權勢最大、油水最多的中央機關——郵傳部。郵傳部掌管著郵政、電信、鐵路、航運等新興壟斷產業,是大清國各派政治力量PK的主戰場。盛宣懷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喜歡這種感覺。此時的他躊躇滿志,感覺前途光明得耀眼。
盛宣懷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感到這可能是自己能力的極限了。有那么一天,新鮮勁兒一過,危險就會慢慢向他靠近。這種感覺是有道理的,好比一個七歲孩童手里捧著一塊肥肉行走在暗藏餓狼的原野,肉雖肥,但隨時都有可能被奪走,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個時候最忌諱守財如命。
盛宣懷知道,官場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如果不把朝廷這些圈養的狗喂飽了,他們就會反撲過來,包括后臺李鴻章。但是自己的那點工資連養家糊口都不夠,如何能填滿那些饕餮之口呢?幸虧盛宣懷早有準備,因為自從踏進機關大門的第一步開始,他就一直是腳踩官場與商場兩條船。與胡雪巖那種挖空心思擠入官場內尋找靠山的買賣人不同,盛宣懷下海,幾乎都是由組織任命,帶著紅頭文件和財政資金的。當然,盛宣懷也充分展露出了他出色的商業才干,在官方資源的強大支持下,無論“外戰”還是“內戰”,幾乎無往不勝,就連商海傳奇人物“財神”胡雪巖都被他徹底打趴下了。
有了錢就好辦事,盡管是與狼共舞,大家也能其樂融融。所以我認為,只有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才能真正把官做好,而能把官做好的人絕對都有自己的一套經濟學問。古往今來,無人能逃離這個小圈圈。
/做別人的錢包不容易/
凡是商人都要學會當冤大頭,而最忌諱的是請主管部門的官員吃飯卻忘記了帶錢包。一般來說,像盛宣懷這種官商兩道通吃的人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因為自己可以“挾官以凌商,挾商以蒙官”,充分利用兩頭的信息不對稱進行忽悠,以實現自我的利益最大化。盛宣懷的成功告訴我們,別人的錢包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錢包的安全。
然而,做別人錢包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錢包癟下去。為了辦到這一點,盛宣懷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比如在企業的要害部門均安置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然后建立很多外圍公司,承接本公司的業務,“大河”的肥水自然就流到了自家的“小河”,錢包想不鼓都不行。
可是有些人覺得吃飯有人付賬雖然方便,但沒有錢包在自己身上感覺踏實,比如說袁世凱。袁世凱以前也是跟李鴻章混的,和盛宣懷不一樣的是他只關心政治。1901年,袁世凱在李鴻章之后繼任北洋大臣,練新軍,辦洋務,擴張個人勢力。但當大權在握的時候,袁世凱終于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缺錢。于是他打起了盛宣懷的主意——對方手上的鐵路、電報、輪船,這些都是肥缺,一旦到手,何愁無錢?
都說袁世凱是個運氣極佳的賭徒,直到倒臺的前一刻都一直滿手好牌,此言不虛。1902年,盛宣懷的父親盛康去世,按規矩他必須交出手上的實業回鄉丁憂。袁世凱得此良機,很快派唐紹儀和梁士詒接管了鐵路和電報事業。盛宣懷的錢包幾乎被掏空了,手里就剩下一個漢冶萍了。
之所以沒被完全掏空,并不是因為袁世凱突發慈悲,而是因為張之洞還活著,武漢是張之洞的勢力范圍,他肯定不愿意袁世凱染指,因此死保盛宣懷。另外,盛宣懷見事不妙,采取了一些手段。這就是1907年漢冶萍公司的改制,改革為公司制度。這時候晚清的《公司法》已經出臺,一旦改制,袁世凱就不能拿他怎么樣了。
狐貍畢竟是狐貍,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雖不像貓有九條命,但自我防御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此時的盛宣懷估計也能總結出一些道理,如做別人錢包的同時注意不要過于露富。
/盛宣懷是位好同志/
現在說某位官員有多么好,一般都說他“躬鞠盡瘁,死而后已”,而盛宣懷絕對和這些褒義詞扯不上關系。他雖然很有錢,但絕對不是慈善家,甚至他的貪污問題一直就是一筆算不清的糊涂賬。盡管這樣,還是有很多人說盛宣懷是位好同志。因為說他是好同志的人離不開他,確切地說是離不開他的錢。
從狹義的“在商言商”的角度看,盛宣懷作為一個商人,他就是一個徹底的逐利者,所以他會通過官商的身份牟利,甚至犧牲民間商人的利益。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盛宣懷作為一個高層官員不算太失敗,在當時內外交困的窘境下,他靈活利用手中的資源,同時也采取一些具有超前意義的做法,突破保守派的阻攔,引進了許多新生事物,使近代工業逐漸深入中國。在當時貪污已成常態的清朝,撈錢之余還能做點實事,盛宣懷應該算是一位好同志。
在中國,尤其是在官場和商海,當有人說你是好同志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情況發生:一個就是你真的要被提拔了;另一個則是你該做出犧牲了。前一種情況當然要恭喜你,后一種情況你則要當冤大頭了,因為既然你是好同志,就一定要起到帶頭作用,主動地把別人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攬。不幸的是,盛宣懷屬于后者。
辛亥革命爆發后一個月,盛宣懷被革職,清廷認為正是因為他在推行鐵路國有政策方面,“專愎擅權隔絕上下之情”,而導致四川騷亂,進而引發武昌的“革黨叛軍乘機竊發”,說他“實為誤國首惡”。清廷宣布,盛宣懷“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接著,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民國政府成立后雖然將盛宣懷定位為賣國賊,但卻毫不掩飾地繼續鐵路國有化進程,繼續借用外債,而其收購商股的條件遠比盛宣懷的方案更為苛刻,卻沒有遭遇任何形式的反抗。因為你是好同志,所以你更適合當替罪羊,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慣有的邏輯思維吧。1911年10月27日,革職后的盛宣懷被扣上“賣國賊”的大帽子逃離北京。
盛宣懷走得很及時。就在他從中國大連港出發前往神戶的時候,他并不知道,水天茫茫的海面上,有一艘從日本返回中國的輪船和他擦肩而過。這艘船上有一位名叫孫中山的乘客。就在盛宣懷抵達日本的當晚,他從當地的華文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另外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則是:民國政府宣布沒收盛宣懷財產。盛宣懷依稀記得,17年前,他的摯友鄭觀應曾來信,向他推舉過這位年少英俊的孫醫士。
一個王朝的終結,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無論好壞。
5年后,盛宣懷撒手人寰,是帶著遺憾走的,這個遺憾與錢無關。

書摘/試閱



胡林翼死后,繼任湖北巡撫嚴樹森經胡林翼一手提拔,也是經世派著名人物。他效胡林翼所為,軍務、吏治嚴明整飭,冠行于各行省。這對比較注意研究社會實際問題的盛宣懷產生了重要影響。
盛宣懷經常聽父親及周圍人提及胡、嚴二人,遺憾的是,就在盛宣懷來武昌的那年,胡林翼病逝。雖沒能親眼目睹偶像的風采,但時時耳濡目染,也能感受到其風范。那時正在興起的洋務運動對盛宣懷也有很大影響。在湖北特殊的環境中,盛宣懷事事必認真研求,且慨然以匡時濟世自期,初步奠定了他后來經世致用、洋務吏治等方面的思想和實踐的基礎。
盛宣懷在湖北期間也曾進行了一定的社會實踐。1863年,盛康由任職多年的湖北糧道改任湖北鹽法道。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湖北處于淮北與四川兩大產鹽地之間,雙方互爭湖北引地(定給請引行鹽的鹽商的專賣區),相持不下。盛康很是苦惱,不知如何是好。看著一籌莫展的父親,血氣方剛的盛宣懷大膽地草擬了《川、淮并行之議》,解決了這一難題。一向有經世致用思想的盛康深深感到,有些知識不是科舉的四書五經中能學到的,加上他本人對洋務運動甚為贊賞,因而更加勉勵兒子將來能致力于有用之學。20歲的盛宣懷在有了父親的鼓勵之后,更加注重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閱歷。
所謂“經世致用”之學,就是要求面對社會現實,關心國計民生,通經以致用,即著重學習經史的微言大義,用以研究、解決現實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問題。為了挽救瀕于崩潰的清朝封建統治,一部分比較開明的封建官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首先覺醒過來,在思想界舉起了經世致用之學的旗幟。當時,經世致用者們有致力于物理、化學、軍工、機械等自然科學研究的科學技術派;還有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積極派留學、譯西書、改學制、設學堂、興軍工、辦實業、練軍隊,目的是維護倫紀圣道的中體西用派;另外還有維新派。在這種變革之中,最主要的是以引進先進科學技術興辦工礦企業為中心的洋務活動。這也許正是盛宣懷最終放棄科舉而專心從事洋務的緣故吧!
盛宣懷在湖北衙署期間,除廣泛接觸上層官吏外,也結識了眾多與父親有來往的中下層官吏,從他們的言談和往來書信文件中獲得了許多社會信息,對社會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開始注意到湖北煤鐵礦的開采問題——這成為盛宣懷后來人生中的一項重要事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