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國殤(第六部):抗戰時期民國政府大撤退秘錄(簡體書)
滿額折

國殤(第六部):抗戰時期民國政府大撤退秘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國殤(第6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大撤退秘錄》主要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軍強勢的步步緊逼,國民政府及各行各界往大西南轉移以備持久戰的歷史事件。書中有對撤退西南的原因與時機揭秘,有國民黨撤往重慶前後的部署與撤退計劃制定的內幕,還有工商界、文化界、文物及難民內遷時的經歷詳情。

作者簡介

方明

男,湖北黃岡人,生於黑龍江,長於北京。 196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附中。 1982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歷史系。現任湖北省地方志學會副會長。
除工作中的編輯業務外,近年有《武漢舊日風情》、《武漢掌故集萃》、《我們的家園湖北》、《中國近代史話》、《百年通俗演義——艱難探索》、《壯懷激越古荊州》、《湖北雀情概覽》、《中國海空軍抗戰紀實》、《黃埔將領恩怨錄》、《殊戰——抗戰時期軍統的秘密行動》等十餘部著述出版,並發表人物傳記、紀實文學等共約三百餘萬字。

名人/編輯推薦

《國殤(第6部):抗戰時期民國政府大撤退秘錄》編輯推薦:抗日戰爭爆發后,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國民政府被迫從南京遷到武漢,又遷到重慶。同時,伴隨著數千家工廠、上千所學校、大批難民等極其悲壯和慘烈的大撤退,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西迂運動。這是一場中國工業的重新布局,是一場中國人口的大遷徙,又是一場波及到全民族的幾乎是滅頂的浩劫!方明專著的《國殤(第6部):抗戰時期民國政府大撤退秘錄》便記錄了這次比“敦克爾克大撤退”規模更大、場景更悲壯的西迂運動。

1940年5月21日,在法國北部一片名叫“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出現了一支離奇的“無敵艦隊”。在這片望不到盡頭的成千上萬的船只中,有顏色鮮艷的法國漁船,有旅游船,還有維修拖駁、小型護航船、掃雷艇、拖網漁船、驅逐艦、英國救援船……
這支船隊由各色各樣的英國人、法國人駕駛著。船上的乘客除了士兵,還有銀行家、牙科醫生、出租車司機、碼頭工人、工程師、漁夫和文職官員以及普通市民。他們中有膚色嬌嫩的兒童和古銅色皮膚映著蒼蒼白發的老人,也有很多窮人,穿著破舊的毛衣和有裂縫的膠鞋,在海水和寒風中瑟縮著。
沙灘上到處都是被炸彈擊中的坦克和卡車的殘骸、丟棄的救護車、人們扔掉的衣物箱籠;到處都是火光和硝煙。天空和沙灘上轟鳴著高射炮聲、人聲、機槍聲。
等著上船的士兵和平民們孤立無援,缺少睡眠,忍饑挨渴。步履蹣跚地跨過海灘,冒著轟炸和掃射涉入水中,直至海水齊腰深他們才能爬到小船上。這些從岸上擺渡到大船去的小船經常因為載人過多而傾斜著。但人們的目光仍然眺望著海的那邊。因為那邊是生的希望。
1940年5月10日,德軍進攻西歐。幾天后,德軍的坦克突擊部隊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的狹小地帶,只剩下了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余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英國政府和海軍的計劃,是力爭從這里撤離30000人。
這支龐大的雜牌船隊就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在8天的時間里,救出了超過計劃十倍的335000人。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令德國人,也令英國人自己震驚的奇跡——“敦刻爾克大撤退”。
44年后的1984年,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將抗日戰爭初期的中國被
日軍占領地區的工廠內遷和民眾的流亡,比喻成了“中國的敦刻爾克大
撤退”。但筆者人微言輕,這個說法不可能引起學界和讀者的注意。近
年,已經有不少關于抗戰初期大撤退的著述和文章,幾乎都把那場遷徙
比喻成了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然而多年后的現在,我卻為自己曾經的比喻感到膚淺。
因為我已經意識到,涉及數千萬人,涉及數千家工廠,涉及幾百萬噸機器設備,涉及上千所學校的極其悲壯、極其慘烈、極其艱難的大撤退,和僅有的三十萬人在幾天內撤過三十多海里海峽的、所謂成功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根本就不具備可比性!
抗日戰爭爆發后,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國民政府被迫從南京遷到武漢,又遷到重慶。伴隨著工廠、學校和大批難民的西移,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西遷運動。這是一場中國工業的重新布局,是一場中國人口的大遷徙,又是波及全民族的幾乎是滅頂的一場浩劫!
人們在戰火中離開了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他們失去了自己的
田地、自己的房屋;失去了自己賴以謀生的工廠、學校、公司、機關單
位;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朋友;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和習慣了的生活
方式,那里有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有他們溫馨的家,有每天漫步
的街道,有熟悉的商店和小菜場,有適合自己口味的小飯館,有街邊上
默默勞作的老鞋匠,有沿著里弄叫賣的小販……而在一個早上醒來時,
所有這一切都被炮火毀掉了。
人們背起行囊,隨著臉上布滿愁苦、驚恐、迷茫的人流向著從來沒
有去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陌生地方踉蹌奔去。不知道那里是不是有食
物,是不是有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屋,是不是還有每天在頭頂上轟鳴著扔
下炸彈、翅膀上涂著紅膏藥的日本飛機……
這不是一兩天的暫時逃離,也不是咬咬牙就能挺過去的一年半載, 而是整整的八年!近百年來幾乎從來就沒有豐衣足食過的億萬民眾,又
在將近三千個日日夜夜里,以他們的頑強和堅韌,生存著、斗爭著,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幅充滿了悲壯和豪邁的波瀾壯闊的畫卷,值得我們子孫后代永遠記取,更值得我們去回憶、去書寫、去崇敬!

目次

一 日本軍隊步步緊逼
1.大撤退前的激戰
2.三十六計走為上
3.倉皇的撤退
二 遷都紛爭
1.為何是重慶
2.別離南京
3.遷都重慶
三 工業大遷徙
1.兵工廠——戰爭的命脈金陵兵工廠內遷
2.遷廠的爭執
3.全國工廠總動員
4.哪裡是終點?
四 百年老廠內遷路
1.民族工業領頭羊
2.橡膠業“旗艦”
3.硬骨頭吳蘊初
4.上帝的“叛徒”
5.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6.坎坷的榮氏家族
7.內遷的上海廠在江城
五 陸路中轉站
1.臨時陪都
2.日軍繼續進犯
3.一座城的搬遷
4.悲情撤離
5.撤離途中的慘案
六 水上中轉站
1.傳奇盧作孚
2.世界矚目的小城
3.大搶運
4. “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七 硝煙中的國寶
1.誓與文物共存亡
2.顛沛的文物
3. “北京人”覓踪
4.南遷文物今何在
八 高校及文化界的內遷
1. “偌大的華北,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2.精英搖籃西南聯大
3.漂泊的浙江大學
4.中央大學
5.武漢大學
6.上海的內遷高校
7. “華西壩五大”
8.鮮為人知的西北聯大
9.大美小地方李莊
10.備受呵護的“孵化器”
11. “中學校長是司令”
12.萬山叢中的文化中心
九 艱難的遷徙
1.背井離鄉
2.黑色逃亡路
3.殫精竭慮的救助機構
4. “沿海填四川”
5.頑強的生存
6.救救孩子
7.窮的是學生
8.還有學者作家
9.香江秘密大營救
10.文夕之災
十 大後方的生命線
1.手指摳出的通道
2. “鋁谷”上方的駝峰
3.農民血汗鋪就的跑道
十一 駐守重慶
1.重慶大轟炸
2.不屈的陪都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日本軍隊步步緊逼
縱觀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幾乎所有參戰國都沒有組織過大規模的居民、工廠、學校的疏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最重的蘇聯是在受到納粹德國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倉促應戰的,而且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內,德軍就推進到了莫斯科城下,所以根本就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撤離。至於說到其他參戰國,也包括挑起戰火的德國本身,就更談不上非戰鬥人員的大規模有序疏散了,參戰國的民眾只能選擇在戰火中煎熬。
對於人類來說,任何一場戰爭都是災難!
抗日戰爭時期,疏散流亡到大後方的近千萬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悲涼淒慘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難忘的,每個故事都充滿了曲折和艱辛。但我們不可能去逐個講述這麼多人的經歷,於是就只能從宏觀上、從大局上去描述這個悲壯的畫卷。
大流亡、大撤離的起因是戰爭,因此,我們不得不從戰爭來開始我們的講述,而抗日戰爭最初的激戰是始於上海的。
1.大撤退前的激戰
全面抗日戰爭始於華北的盧溝橋,但那場戰鬥的規模和激烈程度無法與上海的淞滬會戰相比。
淞滬會戰,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在最狹小的地域上、集中了最多最精銳的部隊,展開的最為激烈、最為血腥的一場戰役!就是這場戰役,導致了中國的大撤退、大疏散的高潮。
1937年8月13日,日軍以黃浦江中的軍艦為基地,砲擊中國也是當時亞洲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上海的閘北。這個戰略動作既在國民政府的預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因為它來得似乎太突然了,可以說,中國軍隊的反擊是十分倉促的。
儘管在次日,國民政府就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絕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但當時的上海駐軍卻只有以張治中為總司令的第九集團軍。
翻開歷史,令人略感驚訝的是,日本當時並沒有把上海作為一個主要的戰略突破點。
日軍參謀本部的參謀次長石原莞爾戰前製定的《國防國策大綱》,提出的假想敵順序依次是美、蘇。但首先,對蘇聯已經放棄了進攻,遵循著以武力為後盾與蘇聯談判,不與其交惡的原則。對美國則是“努力與其保持親善關係”,因為石原知道,滿洲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可是缺少更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和橡膠,這些物資都在美國人和英國人手裡.所以日本不想和英美翻臉。石原認為,英美會默認“滿洲國”的存在,因為有一個日本人控制的滿洲,阻隔在蘇聯和中國內地之間,正好為英美消除了蘇聯的“共產主義南下”的憂慮。
對華戰略則是“做好穩固日滿和北支(華北),完成進行持久戰準備的基礎工作”,石原不贊成擴大戰爭。他主張挑動在西北的共產黨和國民黨內戰,同時建設“滿洲國”,鞏固華北,再逐步向南洋滲透,得到馬來西亞的橡膠和文萊的石油後再擠走英國人,爭取把手伸到“東印”(荷屬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確保石油供應,在這以後再和美國進行“最終的戰爭”。
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日本的計劃中還有海陸軍聯合攻占中國腹地重鎮武漢的計劃,但在石原的這個計劃中,鑑於中國政府的實力已經有所加強,日本便放棄了一旦開戰就攻占武漢的計劃,因為這是當時日本的國力所難以承擔的。
日本在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並侵占平津後,為減輕華北作戰部隊的壓力,計劃對上海發動進攻。但這一進攻僅僅是威懾性和試探性的,而不是實質上的,只是想通過進攻對國民政府施加壓力,促使其坐到談判桌前來。
但由於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原本也力主不擴大爭端的日本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大怒,極力主張向中國華東派兵,並下令日本海軍航空兵進行轟炸。在8月14日晚上的內閣會議上米內叫囂:“事態不擴大主義已經死亡了!我們要打到南京去!”
日本陸軍總參謀部採納了他的意見,並立即向上海派遣了兩個師團,同時召回了已退役的攻堅戰專家松井石根大將擔任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覺得,要進一步擴大戰爭,目前在中國華東的部隊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向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和陸軍大臣杉山元表示,如果再給他5個師團,他就一定能打到南京去。
8月14日,日軍開始大規模進攻,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15日,松井石根大將率領兩個師團的兵力緊急開往上海。隨之,看上去溫文爾雅.實質上卻是鐵骨錚錚的張治中也對日軍發起全線反擊,出動空軍轟炸了駐在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P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