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鄉愁與良知:林少華散文百篇(簡體書)
滿額折

鄉愁與良知:林少華散文百篇(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00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林少華編著的《鄉愁與良知》內容介紹:我在大學里教書,是為教書匠,課余搞點兒翻譯,是為翻譯匠。不能說完全碌碌無為。畢竟教書教成了所謂教授,翻譯翻出了些許名聲。一眼望去,桃李蔚然成林,譯著一紙風行。但老實說,這都不是我最留戀的風景。
那麼,我最留戀的風景在哪里呢?在我的生身故鄉。她很小,小得只有五戶人家;她很窮,窮得只有三面山坡。但院前木籬笆有祖母栽種的五色牽牛,房后有祖父嫁接的滿樹杏花,柴草垛上爬有綠油油的南瓜藤,歪脖子柳樹懸著圓滾滾的葫蘆瓜。清晨田野上有一條條自紗巾般輕盈的霧靄,黃昏西山頭有一排排炭火般亮麗的晚霞。以及山間的知了、河里的小魚、路旁的蒲公英、夜晚的流螢……一起來翻閱《鄉愁與良知》吧!

作者簡介

林少華,著名文學翻譯家,學者。祖籍山東蓬萊,生于吉林九臺,畢業于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曾在暨南大學、日本長崎縣立大學任教,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外國文藝》編委等職。譯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五十余種,廣為流布,影響深遠。

名人/編輯推薦

小山溝讓我產生了永遠揮之不去的情思——鄉愁,即對故鄉一草一木的顧盼、眷戀和思念。“陌上花開,應緩緩歸矣”!那應該是我們心底最堅硬兩又最柔軟、最厚重而又最縹緲、最莊嚴兩又最平常的情感。我甚至覺得鄉愁是其他所有情感的基石和酵母,由此生發出悲憫、仁慈和愛,生發出文學情思和美感。而它的理性結晶,我以為就是良知,施之于教育,使得我叩間大學的靈魂和數授的撩守:施之于文化,使得我悔懊惱“窺海齋”的終結和優雅的消失:施之于社會,使得我質疑鎮長的奧迪和娃娃魚的遭遇;施之于翻譯,使得我選擇了樹上舂樹和他的“高墻與雞蛋”——這就是我將這本散文集命名為《鄉愁與良知》的由來。《鄉愁與良知》的作者是林少華。

目次

寫在前面
第一編 靈魂的錨地
母親的視線
懷念母親
母親的紅頭巾
母親的包袱皮
父親的手
人生從此孤獨
鄉關何處
肥豬肉曾經那么好吃
春節:三百六十五分之一
回家過年真好
牛,牛年,牛市的牛
人生加減法
靈魂的錨地
收藏夕暉
寂靜的鄉間
匿名之樂
親近土路親近泥土
花中獨愛牽牛花
偷桃之樂
洋蘭與國蘭之間
彼窮、此窮到不窮
我與一九七八
之于我的共和國六十年
鳥與“市民”
第二編 教授的操守
我心目中最可敬佩的教授
教授的尊嚴
教授的操守
教授分級之煩惱
教授的“牛”與不“牛”
誰讓教授“下課”了
“教授是什么官?”
當官好還是當老師好
我是不是該弄個官當
忽然很想當博導
地震中的老師們:最后一課
蘭州大學:“蒲公英”和小松鼠
“東京大學”何處尋
神戶大學:校門口的野豬
乏味的大學校園
教育:求真還是求假
“仰望星空”還是仰望項目
大學教育與貪官污吏
大學的靈魂與故事
大學應如何政治學習
大學者,數字之謂也
大學官場化何時休
諾貝爾獎與北大
“耳”=耳朵
坦率的外國留學生
史上最牛小學生
勤奮與天才之間
高考與“高考”
取消文理分科的理由
別折騰“一考定終身”
愿景——2007年山東高考
作文
春來草自青——2008年山東高考作文
第三編 優雅的消失
請勿封殺繁體字
五十二個字的力量
重拾端午重新出發
什么是中華文化的標志
稱呼的困惑
假如梁思成還活著
收藏禮贊
窺海齋的終結
優雅的消失
樂活讀書的魅力
小說即關系
寫博客的理由
拍電視并不那么好玩
遭遇簽售
血壓高低與蘇軾
因為荷爾蒙,所以愛
遭遇豪華
王小波:講真話和推崇翻譯
第四編 鎮長的奧迪
假如地球上只剩你一個人……
同是鈔票
“親切過剩”
手機遭遇
無車族的郁悶
出租車上我從不要求開空調
研究生兒子與哈里王子
靈魂的質地
中餐必須改革
娃娃魚:筷子下的“活化石”
喜歡日本料理的理由
下跪的日本人
洗馬桶洗出的國務大臣
摩根用人:出身貴族
紅綠燈和上海人
上海還是青島,這是個問題
青島:我的城市
鼓浪嶼:沒有車的世界多好
鎮長的奧迪
數字統治世界
人民政府門前的尷尬
羊城三驚
第五編 “林家鋪子”和村上
我和村上君
我和《挪威的森林》
村上會得諾貝爾獎嗎?
林譯村上:“0”分
翻譯:“擔水上山”
高墻上的那一叢草
王小波與村上春樹之間
村上春樹的良知
附錄:“高墻與雞蛋”
我見到的和沒見到的村上春樹
第二次見到的村上春樹:魯迅也許
最容易理解

書摘/試閱

母親回鄉了。三弟來接,和父親一起跟回去了。留下住了兩年的房間,留下小院里精心侍弄的花草。房間里她能洗的都洗了,床單、枕巾、靠枕套。院里的花草好像剛澆過水,土濕潤潤的,葉亮晶晶的,花開得正艷,薔薇、月季、矮牽牛、金盞花……
幾天來我神思恍惚,做不成事。心里開了個洞,洞比預想的大,沒有底,無論投進什么都不見形體,也不聞回聲。父母住的房子是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租的,和我相距幾站路。直到幾天前那里還裝滿我們的說笑、我們的親情和歡樂。而現在人去樓空。開門進去,沒了廳里沙發上看電視的父親的笑臉——沙發空了,沒了從里面房間顫顫巍巍走出的母親的身影——床鋪空了,沒了四下里那熟悉的特有的氣味——空氣空了。空了,都空了,一如我的心。轉而又覺得沒空,父親從沙發站起,母親就在眼前,氣味重新聚攏……
母親在青島住了兩年。雖然每星期只能去看望一兩次,卻是三十多年來和我在一起最長的兩年。三十多年時間里的我,或遠在嶺南,關山重重,或浪跡海外,煙波迢迢,或經濟上自顧不暇,窮困潦倒,或生活上風云突變,顛沛流離,始終未能實現膝前盡孝的夙愿。寒來暑往,星轉斗移,我老了,母親更老了——頭發由青到白,皺紋由少到多,腳步由快到慢……這次接來,本打算讓二老一直住下去。不料母親說她到底有些想念東北那邊我的五個弟妹,一再要走。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怕我為她受累和花錢。說我熬夜掙錢不容易,當媽的不能幫著掙倒也罷了,哪能幫著花呢!我再三解釋反正我是要熬夜的,錢反正是要花的,但她反正就是不信,非回鄉不可。
兩年相聚,母親身上有兩點讓我感觸最深。一點是她對苦難的淡漠。我家過去窮,父親掙四十七元錢且遠在百里之外的公社工作,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家里只我母親領我們六個小孩兒過。推碾、拉磨、種自留地、侍弄園子、養豬都是母親一個人干,一年四季的衣服和鞋也要母親一針一線做出來。一次閑聊,她說有兩年因為做完我們的棉衣后再沒東西沒錢了,自己兩個冬天沒穿棉褲。那年外婆有病,要去探望都沒有出門穿的褲子,只好找鄰院借。我聽了十分吃驚和心酸。家窮我是知道的,但不曉得窮到那個地步。東北的冬季十分了得,冰天雪地,北風呼嘯,滴水成冰,穿棉褲甚至都抗不住。我現在都能切實感受到挾雪的冷風從褲腳鉆進來時那徹骨鉆心般的冷。而母親竟穿著單褲!借褲子外出對母親無疑又是一種傷害。母親是外婆的獨生女,昔日家境寬裕,上過舊式學堂,人很要強。不難想見,那種情況下的母子相見會是怎樣一種心境。可是,母親現在談起來語氣是那樣輕描淡寫。不用說,母親經歷的苦難我也經歷過一些。之于我,那段苦難好比書櫥里自己分外珍惜的一本書,翻閱時我會反復審視它的質地、叩問它的含義、追尋它的投影。相比之下,母親卻把它當作一件舊物隨手收進抽屜。
再一點就是母親仍把我看成小孩子。我已年過半百了,可母親依然一口一個“孩子”叫我。冬天摸我的腿,說這孩子這么冷怎么就穿一條單褲;夏天摸我裸露的胳膊,說這孩子好像有點瘦了。于是吃飯時再三叫我吃肉,為了健康而刻意不吃肉的我只好夾起一大塊肉放進嘴里,她這才現出欣慰的笑。一旦我不在屋里,她就“這孩子哪去了”念叨著里里外外尋找。每次離開,母親都從窗口、門口或從小園子門前看我,久久看我的背影,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有時還從園前慢慢挪動著看我拐過第二個路口、第三個路口。一次我走遠了因忘拿東西拐回來時,發現母親仍站在那里望著我去的方向沒動。這樣,每次我的背都帶著她的視線離去。回想起來,母親一直是以視線送我的。小時候帶著她的視線走去課堂,上大學時帶著她的視線奔赴省城,畢業后又帶著她的視線遠走天涯……可以說,母親的視線從未從我的背部移開,自己也從未走出母親的視線。
母親回鄉后,無意間我開始思索母親為何對往日的苦難那般淡漠。我想明白了:那是因為母親心里裝著兒女,為了兒女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再大的苦難也不曾放在心上。如今,母親覺得自己無法像過去那樣為兒女、為我付出了,唯一能付出的只有悄然回鄉和不變的視線……P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