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生活妙招:防治痛風(簡體書)
滿額折

生活妙招:防治痛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 元
定價
:NT$ 108 元
優惠價
879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活妙招防治痛風》共分三部分。第一章簡述了有關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的基礎知識,包括發病原因、表現、診斷及治療、日常調養原則;第二章介紹了能夠控制痛風發展、防治併發症的78個妙招;附錄部分以表格形式介紹了日常食物嘌呤含量、常用抗痛風藥、抗高血壓藥、調脂藥及降糖藥的應用。其中,生活妙招是《生活妙招防治痛風》重點,這些簡便易做的法則、竅門有助於您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控制痛風。《生活妙招防治痛風》內容豐富、層次清晰、語言簡明,可供痛風、高尿酸血症患者及其家屬參考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生活妙招:防治痛風》內容豐富、層次清晰、語言簡明,可供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及其家屬參考閱讀。

目次

第1章痛風基礎知識一、從嘌呤到尿酸二、人體內的尿酸池三、什麼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風四、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關係五、痛風與哪些因素有關六、“六高一脂”與痛風七、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八、痛風有何表現九、痛風性關節炎好發於小關節十、痛風石十一、痛風的診斷標準十二、痛風的分類十三、如何治療痛風十四、痛風應進行尿路調養十五、飲食療法的作用十六、痛風急性期飲食治療原則第2章防治痛風的生活妙招【妙招1】低嘌呤飲食法:不吃動物內臟【妙招2】低嘌呤飲食法:棄湯食肉【妙招3】低嘌呤飲食法:發酵使嘌呤含量增加【妙招4】低嘌呤飲食法:少吃海鮮和魚類【妙招5】低嘌呤飲食法:少吃雞精和強力味精【妙招6】低嘌呤飲食法:少吃發酵調味料【妙招7】低嘌呤飲食法:遠離火鍋及拉麵【妙招8】低嘌呤飲食法:戒酒【妙招9】飲食的基礎是均衡【妙招10】防止肥胖的飲食法:“多白少紅,多瘦少肥”【妙招11】防止肥胖的飲食法:不吃油炸食物【妙招12】防止肥胖的飲食法:吃薯類時減少主食量【妙招13】防止肥胖的飲食法:每天烹調油不超過30g【妙招14】如何吃“糖”【妙招15】如何吃豆【妙招16】多攝入膳食纖維【妙招17】每日飲水1500ml以上【妙招18】蘇打水:適合痛風患者飲用的鹼性水【妙招19】少喝純淨水和礦物質水【妙招20】多吃鹼性食物【妙招21】正確飲茶助排尿酸【妙招22】防止葉酸缺乏【妙招23】保證營養的飲食法:增加牛奶攝入【妙招24】保證營養的飲食法:增加蛋類的攝入【妙招25】防治併發症的飲食法:低鹽飲食【妙招26】防治併發症的飲食法:多喝醋降血脂【妙招27】不要一次攝入大量嘌呤【妙招28】大棗勝過“靈芝草”【妙招29】多吃“國藥之寶”:山藥【妙招30】多吃富含粗纖維的“洗腸草”:韭菜【妙招31】中鹼性、低嘌呤的降壓蔬菜:芹菜【妙招32】促進尿酸排泄的美味佳蔬:西紅柿【妙招33】降糖降脂的佳蔬良藥:苦瓜【妙招34】消食順氣的低嘌呤食物:蘿蔔【妙招35】富含p-胡蘿蔔素的鹼性食物:胡蘿蔔【妙招36】低嘌呤的四季佳蔬:大白菜【妙招37】具有利尿作用的鹼性食物:茄子【妙招38】強鹼性低嘌呤食物:黃瓜【妙招39】痛風伴肥胖者最好吃冬瓜【妙招40】多吃捲心菜排出體內廢物【妙招41】亦糧亦蔬的鹼性食物:南瓜【妙招42】痛風患者最適宜的水果:西瓜【妙招43】推薦:“快樂之果”:香蕉【妙招44】推薦:渾身是寶的橘子【妙招45】推薦:“百果之宗”:梨【妙招46】推薦:“全科醫生”:蘋果【妙招47】推薦:強鹼性水果:葡萄【妙招48】推薦:“水果皇后”:草莓【妙招49】推薦:緩解痛風關節不適:櫻桃【妙招50】栗子補腎,適合於痛風患者食用【妙招51】適合痛風患者的保健品:螺旋藻【妙招52】可改善痛風性關節炎症狀:薏苡仁【妙招53】抑制痛風發作:百合【妙招54】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蒲公英【妙招55】單味中藥防治痛風:穿心蓮【妙招56】單味中藥防治痛風:土茯苓【妙招57】單味中藥防治痛風:玄參【妙招58】單味中藥防治痛風:車前子【妙招59】單味中藥治痛風:滑石【妙招60】單味中藥治痛風:金錢草【妙招61】單味中藥治痛風:威靈仙【妙招62】單味中藥治痛風:蓁艽【妙招63】單味中藥治痛風:桃仁【妙招64】單味中藥治痛風:大黃【妙招65】藥粥治痛風【妙招66】藥飲治痛風【妙招67】藥肴治痛風【妙招68】藥酒治痛風【妙招69】食療偏方治痛風【妙招70】痛風併發高血壓的合理飲食【妙招71】痛風併發糖尿病的合理飲食【妙招72】適度運動防痛風【妙招73】春季調養【妙招74】夏季調養【妙招75】秋季調養【妙招76】冬季調養【妙招77】出差旅遊防痛風【妙招78】日常護理:防護足部附錄痛風及代謝綜合征相關資料一、常見食物嘌呤含量二、常用抗痛風藥三、常用抗高血壓藥四、常用調脂藥物五、糖尿病常用藥

書摘/試閱



【妙招3】低嘌呤飲食法——發酵使嘌呤含量增加
啤酒和酵母粉含有大量嘌呤
發酵是在發酵菌作用下進行的,發面、釀酒等都是發酵的應用。發酵菌是單細胞生物。以酵母菌為例,酵母菌是一種真菌,只有一個細胞——單細胞。酵母菌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核組成,細胞核內含有一個,有時也含有兩個或多個細胞核。細胞膜則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所以,酵母菌的結構簡單精練,主要就是蛋白質和含有嘌呤的核酸,幾乎不含脂肪和糖類,相比而言其核酸更為發達。發酵時酵母菌、乳酸菌等菌群大量繁殖,細胞數目大量增加,結果是食物中嘌呤含量增加。所以,啤酒、酵母粉中含有大量嘌呤。啤酒是痛風急性期與緩解期均禁用的食物。
由此不難理解,酸奶的嘌呤含量高于鮮奶,饅頭、面包、發面餅的嘌呤含量高于米飯或面條,豆腐乳中的嘌呤含量高于豆腐,酸菜中嘌呤含量高于大白菜。
【拓展閱讀】 人類對喃風的認識
早在公元前2640年,古代埃及人就認識到足痛風,即第一跖趾關節急性痛風發作。公元前400多年,在西方的醫學典籍中已經有了對痛風的正式記載。Galen醫師(希波克拉底的弟子)用拉丁文Tophus(復數為Tophi)一詞來描述痛風。Tophus的含義是“筋瘤”“灼熱”“結節腫塊”等,實際就是指痛風結節之意。
公元前5世紀,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詳細記載了痛風的特征,他是第一個描述痛風特點的人,將痛風定義為“不能行走的病”,并說過三句名言:太監不會得痛風、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會得痛風、年輕男性除非荒淫無度不會得痛風,并推測這個疾病可能與某種有毒物質沉積在關節內有關。
1270年左右,人們認為,痛風是由于一種毒物一點一滴進入關節引起的,所以就采用90ut(“點滴”“沉積”“聚集”)這個詞為痛風的病名,并沿用至今。當時西方人認為,患痛風是被魔鬼咬住了腳。
1679年,荷蘭的Leeuwenhoek用顯微鏡首次觀察到尿酸鈉的棒狀結晶,但并不知道其成分。1797年,患有痛風的英國化學家Wollaston從自己的耳郭上取下了一個痛風石,從中分離出了尿酸,并嘗試解釋痛風與尿酸的關系。1899年,德國Freudweiler證實注射尿酸鈉結晶會引起急性關節炎。1907年,德國Emil Fischer提出嘌呤——尿酸的完整代謝途徑。1929年,Thannhauser提出尿酸的排泄理論。1961年,McCarty和Hoilander使用偏光顯微鏡直接觀察到了痛風石中的尿酸鈉鹽結晶,從此人們才得知痛風發生的關鍵是尿酸生成過多,由此揭開了痛風的神秘面紗。30年前科學家們又發現,成年人原發性痛風實際上是由于體內缺乏一種特異性的酶引起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