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滿額折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老北京的民間傳說(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0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西四附近真有遊蕩的忠魂嗎?夜半故宮真的是鬼樂園嗎?正陽門究竟怎麼個“正陽”法?連慈禧都害怕的人會是誰?為啥故宮有些宮門沒門檻?為何老宅院現多為“凶宅”?《老北京的民間傳說》將為您揭秘這些疑團,為您帶來精彩而有趣的民間傳說。

作者簡介

馬超,女,1983年出生,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祖輩還是老北京。自小深受老北京傳統文化的浸潤,深深愛著皇城根腳下的一方水土。目前為專職作家,希望能用自己的積累將老北京的歷史及文化內涵傳承下去,讓熱愛北京的人更多地瞭解街頭巷尾的奇文趣事,讓生活在北京的人更多地關注身邊的故事。

名人/編輯推薦

老北京就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古書,實在是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挖掘、去探尋、去解讀。在這本《老北京的民間傳說》中,我們從城門牌樓、內廷傳奇、盛景名跡、官邸宅院、胡同街巷、驛館舊居、古剎名寺、陵寢宗祠、紅白喜事、方言俚語、裝扮習俗、貿易往來等多角度對老北京進行解讀,力求將老北京的故事精彩而有趣地呈現在您面前,為大家介紹一個充滿傳奇的古都北京。

目次

第一章老北京的牌樓舊事西四附近遊蕩的忠魂乾隆御筆題詞的寶珠洞牌樓正陽門怎麼個“正陽”法通天牌樓風水柱景德街牌樓,最憋屈的被遷牌樓隆裕皇后大婚時為何要用紙糊的牌樓?慈祥庵牌樓的辛酸榮辱給洋人立議和牌樓為哪般?第二章老北京的內廷傳奇萬間宮室緣何差半間?北海的水鬼與慈禧有什麼關係?太和殿的龍有多少條?為啥故宮有些宮門沒門檻?從珍妃井說清廷內爭故宮裡行走的宮女為避“恩寵”而死的美男子皇帝女兒的婚姻也難有幸福連慈禧都害怕的人,會是誰?第三章老北京的盛景名跡天壇的石頭會說話?!玉帶橋因何而得名?如意門也不“如意”佛香閣的風水傳奇頤和園鳳凰墩的離奇身世白塔被鋦記回龍觀名稱的來由夜半故宮真的是鬼樂園嗎?第四章老北京的官邸與宅院禮王府為何總是禍事連連?和珅府邸的“獨樂峰”老北京宅院的風水吉祥物為何老宅院現多為“凶宅”?說說那些鬧鬼的老宅子死過人的宅院真的對人不利嗎?老宅子裡的“豔影”第五章老北京的胡同街巷辟才胡同辟了誰的“財”大甜水井,水能有多甜吉兆胡同的前世後身和嚴嵩扯上關係的“名胡同”磚塔胡同是怎麼來的?小石虎胡同的夜半誦詩聲百花深處,最浪漫的胡同粉子胡同的愛恨情愁第六章老北京的驛館舊居閱微草堂話異事牛街馬奶奶家的“宅神”虎坊橋湖廣會館的重重鬼影舊居傳來的歎息聲灶君廟門前顯靈的鐵獅子“半山亭”是如何來的“百味齋”名稱的搞笑由來第七章老北京的古刹名寺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趣說法源寺的滄桑往事東嶽廟裡的“三多四絕”都是什麼?北海白塔內真有《金剛經》嗎雍和宮的旗杆會落淚?北京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分鐘寺裡果真有鐘神娘娘嗎?第八章老北京的陵寢宗祠明神宗與火神爺之間的打賭朱棣選陵為何要大費周章劉墉參本與乾隆挖墳十三陵的石人石獸也會哭?公主墳,繁華一世還是落寞無奈“中關村”這地名本與太監有關八王墳,這個名字有點熟龜馱碑的歷史淵源第九章老北京的紅白喜事老北京的供飯儀式人生“三面”怎麼講?未嫁即殤的“女兒殯”為何病人臨死前要“倒頭”為何民間喪葬有“燒傘”的習俗女孩兒的嫁妝都有啥講究?第十章老北京的方言俚語說說老北京的歇後語老北京的“兒話音”京聲京韻話“京罵”老北京平時用的客氣話兒為什麼“丫兒”的出場頻率高?胡同巷口的吆喝聲老北京話就是“貧”第十一章老北京的美食古董羹是如何得名的?冰糖葫蘆兒是如何興起來的?西太后與門釘肉餅老北京炸醬麵的獨特魅力香妃與艾窩窩“游龍戲鳳”戲的是誰?李記白水羊頭怎得名?王致和臭豆腐的來歷第十二章老北京的裝扮習俗廢止纏足習俗的清帝是哪位?清宮貴婦頭飾“大拉翅”的傳奇故事馬蹄袖的來歷漢人氅衣滿人袍褂清宮女人腳下的“花盆底”滿漢服飾文化的融合滿族宮廷服飾有多講究?服飾上的圖案都有什麼講究?第十三章老北京的貿易往來鴻賓樓鎮店牌匾藏的謎團“都一處”名稱的來歷老北京的鬼市都有啥特色北京大柵欄兒的由來關於“黑猴兒”的趣話天橋,老北京繁華商業的見證地第十四章老北京的車水馬龍老北京五大廟會都有啥趣聞關於琉璃廠的奇聞秘事老北京哪個地段最繁鬧?北新橋的秘聞關於老北京幾座橋的怪事老北京也曾有過“陰兵借道”嗎?第十五章老北京的地理名稱八寶山是哪“八寶”?什刹海還是“十刹海”?靈境胡同為啥靈?酒仙橋真有酒仙經過嗎?朝陽門外的神路街黑龍潭果真有龍嗎?相思嶺下埋著誰?到底是簋街還是“鬼街”?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老北京的牌樓舊事
西四附近游蕩的忠魂
西四牌樓本是為慈禧太后慶生而建的,它與東四牌樓正相對稱,是一座四柱三樓式的木制牌樓,上面的描金油漆彩色畫,紛繁錦繡,煞是好看。東路口牌樓上寫有“行仁”,而西路口牌樓上則寫著“履義”。
西四牌樓之所以有名,并非因為那上面花里胡哨的圖案,而是因西市這里曾是幾位忠良賢德人士冤死的地方,這其中的一位便是于謙,他那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便暗示了他的最終結局。
明正統十四年(1449),北京遭瓦剌部也先可汗的進犯。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率大軍出征,卻在宣化府附近的土木堡被圍,成了階下囚。
也先本打算用英宗作為要挾明王朝的條件,可是,以于謙為首的抵抗派大臣堅持保衛北京,并將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扶上了皇位。經過不懈堅守,終于迫使也先可汗棄京而去。也先見英宗已是無用之物,索性做個人情,放他回京。景泰八年(1457),回到京城的英宗率親信發動政變,重登帝位。
英宗重登帝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處死于謙,以解心頭之恨,并且是以極其殘忍的方式將其處死的:先砍去于謙手足,之后才斬首,為的就是讓其尸骨零落不全,即便入土也難安。在于謙被殺一年之后,其部分遺骸才在舊部的護送下歸葬老家杭州。
作為有功之臣,于謙無辜被冤殺,于是民間便流傳開許多關于西市附近、夜晚時分有冤魂出沒的傳聞。據說,于謙年輕時非常信夢,還常去關帝殿祈夢,卜問前程。一日于謙在書房打盹時,夢到一位身材高大、金色面龐的紫衣人說:“你日后必定是一品大員,朝廷重臣,可你勿要因此而驕橫。你生前死后,都要以保護天下蒼生為念!”
也許是因為心中尚有保護黎民百姓的夙愿,因此,即便肢體殘碎不全,于謙也要游蕩在世間,以履行保護百姓的使命。住在西市的人們夜半時分經常看到一個缺了手臂的影子,用另一只手提著寶劍來回游蕩。但是老百姓并不害怕,而且還為能看到于謙的忠魂而引以為傲。有些老者說,這是于謙不放心咱,又回來保護咱們了。
也有人說,于謙死后首級懸于西市,雖然其尸身被部下連夜取回,但直到下葬,他都還是身首異處,因為沒人敢再冒風險取回他的首級。因此,每到子夜,于謙的鬼魂就在西市附近游蕩,他那是在找自己的頭呢!
這個傳說告訴我們于謙這位忠臣死得太冤、太慘,西市這地方陰氣重,乃是冤魂聚集的場所。而且當時的百姓不滿意皇帝錯殺忠良,這才編造了這么個故事,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抗議,為的就是紀念這位為官清廉、抵死抗戰的忠臣。
乾隆御筆題詞的寶珠洞牌樓
老北京的特色牌樓很多,但能得到皇帝垂青,并在匾額上親筆題字的,那還真不多見。可是,有這么一處好地方,這里的牌樓上就有乾隆帝的御筆題詞,這便是寶珠洞牌樓。
寶珠洞矗立在北京八大處公園的第七處寺院前,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這座木制牌樓上,外匾額書寫著“歡喜地”,內匾額則寫有“堅固林”,這都是乾隆帝的御筆。寶珠洞中曾供奉著一尊桂芳和尚肉身貼金像,只可惜,因年代久遠、戰亂頻繁,如今我們已無法看到這尊金像了,只能用一座漢白玉坐像來代替。
也許您要問了,為何只有寶珠洞牌樓上能見到乾隆爺的御筆題詞呢?答案就在這里曾供奉的那尊高僧肉身像上。那么這高僧到底是什么來頭,竟然能讓乾隆爺留下墨寶?
要說起來這位老和尚的名頭還真大,他曾被乾隆帝用重金請來皇宮作法度生,而且民間還流傳著關于他入宮做佛事的一段故事呢。
話說乾隆在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亂之后,將一位容貌不俗、身體奇香的女子帶回了皇宮并封為妃子。盡管圣眷優渥,寵愛有加,可這位回疆女子仍舊終日郁郁寡歡,也不與別人來往。乾隆得知后十分憂心,以至于竟因為牽掛這妃子,而無心于朝政國事。于是這位無辜的回疆妃子便成了宮中眾人嫌厭的對象,未及年老時便香消玉殞了。
在這之后,乾隆生了場大病,連服了多少湯藥都不見起色,其病情之嚴重竟使十數名太醫都束手無策。于是宮里人人都說這是回疆妃子的鬼魂在作祟,為了“請走鬼魂”,乾隆便命人用重金迎請了當時赫赫有名的桂芳和尚來宮中做佛事。這桂芳和尚果然不負眾望,在虔心誦經作法四十九天之后,乾隆的病情就有了好轉。桂芳和尚再繼續誦經祈福,乾隆的病竟大好起來,而桂芳和尚也因此而聞名朝野、享譽京城,成了人們口中的“活菩薩”。病愈之后的乾隆皇帝感念桂芳和尚的救命之恩,便封他為“鬼王菩薩”。
誰知這桂芳和尚并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他把乾隆賞賜的財物全部布施給窮苦百姓,自己卻往寶珠洞中修行去了。后來,桂芳和尚便在此洞中圓寂,據說他活了將近140歲,而且在圓寂之后,桂芳和尚的兩只眼睛仍迥然有神,直直地對視著京城。
朝中有人說,桂芳和尚這樣雙目直視京城會對大清社稷不利,乾隆細一琢磨也覺得有理,便在寶珠洞前建造了觀音殿和彌勒殿,希望能用風水來延續大清的命脈。此后有大臣說一定要當朝皇帝親自書寫匾額,以示褒獎,這樣才能撫慰桂芳和尚,用真龍的“正氣”來壓制各種“邪氣”,乾隆素來喜歡揮毫潑墨,怎能放過這樣一個可以“展現”自己書法才華的機會呢?因此便欣然同意了,于是寶珠洞牌樓上便出現了前文所說的那六個字。
正陽門怎么個“正陽”法
正陽門原來叫麗正門,自建成到如今已度過了五百余年的歲月。很多北京的朋友都說,正陽門自打它建成的那天起,一直就是老北京的象征。可也有很多人在心里犯嘀咕:這麗正門的名字也很氣派啊,怎么后來倒給改成“正陽門”呢?莫非是因為這“麗正”二字忒俗忒土,還是“正陽”二字方能顯示出帝都的雄渾氣魄呢?
作為北京內城的正門,正陽門在人們心目中那可是處于“國門”的地位,立在這里的前門五牌樓,也就成為了北京城的地標性建筑物。既然這樣,那么這國門的名字必定要想個好聽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既能顯示出圣主的氣魄,又含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在其中。因此,在正陽二字中,“正”便有“公正、平正、正明公道”之意,“陽”則有“明亮、和暖”之意。這兩個漢字合起來,既有圣君如日、受四海瞻仰的意味,同時也顯示了這座“國門”的高大雄偉、無與倫比。
正是因為正陽門在北京城中的“顯赫”地位,因此它前面的五牌樓便成為老北京眾多牌樓中結構最復雜、在老百姓心中位置最重要的一座。這五牌樓是北京城最高城門的牌樓,便帶有等級的象征。而將麗正門改為正陽門,既是為了突出一國之雄風,更要使其符合周圍的風水,從而達到使江山安穩、帝都永固的目的。
據史料記載,明正統元年(1436)麗正門改稱正陽門,然而史書上沒有記錄的,卻是一段關于城門改名的離奇故事。
明英宗改元初期,京城里經常有鬼魅在夜晚出來害人。起初明英宗對此事并沒有留意,反而覺得是有歹人裝扮成鬼魅故意嚇唬別人。直到自己居住的紫禁城里頻頻出現鬼魅害人的事情時英宗才開始擔憂起來。
為了能壓制住到處作祟的鬼魅,英宗絞盡了腦汁,他請來高僧在宮中做法事,率領后宮共同祈福,可這些似乎都不起作用。就在英宗一籌莫展時,朝中大臣紛紛舉薦一位舉止怪異、瘋瘋癲癲的跛腳道人。英宗聽后便忙命人把這道人請進宮里。這道士破衣邋遢,滿嘴瘋言瘋語,見到皇上也不行禮。英宗見此人甚是無禮,便不大喜歡,但目前也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既然道長來了,那么就請道長作法,驅散這害人的鬼魅吧。”英宗發話了。
“不忙,不忙。貧道先喘口氣。”這跛腳道人往朝堂上一坐,便不言語了,那場面相當尷尬。一些大臣說要將這狂徒拖出去打死,一些大臣卻說真正有本領的人都是如此不羈、率性,說不定他正想法子呢。
半個時辰過去了,英宗見這道士還不說話,便把臉一黑,正要發怒,道士卻說:“陛下,那鬼魅妖氣本是極陰之物,因此需要用極陽之物才能壓制住他們。方才貧道路過一座高大富麗的牌樓,看到城門上寫著‘麗正門’。陛下,‘麗’本是形容女子品貌出眾,怎么能用于內城的正門呢?”
“哦?那依先生看來,這城門的名字應如何改?”英宗略有不滿地說。
道士振振有詞地說:“你看,你看,這個地方原本是前朝舊都,換了新主人之后很多城門都要改名字的。別的不說,就說這內城的正門,所對應的就是一國之君。可就因為這個女人氣的名字沒有改,所以國都里才頻頻發生鬼魅傷人的事。我主本是真龍天子,極陽之身,如果能把內城的正門名字改換掉,那么自然可以壓制住一切魑魅魍魎。”
英宗吩咐宮女拿來筆墨,請道士賜名。沒想到這道士哈哈大笑,說他自己根本不會寫字。他一邊抓著頭皮,一邊說“正陽”“正陽”。英宗見狀,便下令將“麗正門”改為“正陽門”。
其實,英宗根本沒弄懂跛腳道人的意思。那道人一面抓頭皮一面說的是“真癢”,不料英宗卻誤聽作是“正陽”。不過說來也奇怪,自從這城門更換名字之后,紫禁城內果然陰霾盡除,而鬼魅傷人這些事也就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通天牌樓風水柱
北京城里最復雜的牌樓當屬前門五牌樓,那么最簡單的牌樓又會是哪座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北京城里最簡單的牌樓竟然出現在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里。
到過頤和園的朋友都知道這里有個蘇州街,是仿照民間集市而開辟的一種商業性場所,目的是為了滿足后宮妃嬪、公主們的購物欲望,同時也算是豐富一下后宮的物質生活,讓這些久居宮門的女人們不要感覺生活太過沉悶。最簡單的牌樓就出現在這條蘇州街的各家商鋪前面,這便是“門臉兒牌樓”。
這些門臉兒牌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牌樓要比商鋪本身高出來許多,于是大家就管它們叫“通天牌樓”,而它區別于其他牌樓的特點就是又高又窄,因此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沖天柱”。民間有這么一種傳說,這沖天柱也叫做“風水柱”,柱子越高自然離天越近,這便意味著借助天力發財的機會也就越大,所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多。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傳說在很久之前,天上的財神爺某一日出巡,遠遠地望見有幾根柱狀物直立入云端。財神爺看了覺得很是稀奇,便走到近處仔細觀察那幾根柱子,只見上面繪著各種圖案,煞是美觀。財神爺正看著這幾個柱子發愣,卻聽下界一個人說:“王老伯,您這里做生意,從來沒有欺瞞過顧客,還經常照顧一些窮苦的人,本來就賺不了多少錢。您怎么還要在店鋪門前樹起這么長的柱子來呢?這得花費您多少血汗錢啊!”
“小伙子,你可能不知道,老漢我雖說是小本生意,也賺不下幾個錢,但我每天的生意都好得很,一家人不愁吃喝的,這都是托了財神爺的福。我在店鋪門前樹立起這些柱子,一是為了感謝他老人家,二是為了提醒自己,人心要如木柱直,萬不可做那昧良心的生意!”
財神爺聽罷連連點頭,對身邊人說:“看來這是個有良心的商人,他以后肯定會日進斗金的。那些昧了良心的生意人真該瞧瞧這位老人家是如何做生意的!”
打這之后,說也奇怪,每天都有很多人來王老伯的店鋪里買東西,雖然這生意是越來越紅火,可王老伯卻依舊買賣公平,堅決不做坑人的生意。周圍開店鋪做生意的雖然都看了眼紅,但卻不知道為何就這王家店鋪的生意會如此興旺。
末了,一個喜歡偷機取巧的生意人說:“王家店鋪門前的柱子有利于風水,一定是因為這個,才讓他們家店鋪生意興隆的。”于是,大家紛紛效仿,一時間各式各樣的沖天柱紛紛樹立起來,可大家的生意仍然做不過王老伯,因為他們僅僅看到了表面上的沖天柱,卻沒有學到王老伯誠懇待人、買賣公平、不欺顧客的品質。
其實,這通天牌樓前的風水柱,所起到的正是廣告宣傳作用,這就好比現在很多商家都把廣告牌放在高處,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廣告宣傳,給自己帶來客源。
不過從這通天牌樓風水柱的傳說中,我們也能看到樸實的勞動人民對財富的渴望,以及對誠實無欺的品格的贊揚。
景德街牌樓,最憋屈的被遷牌樓
北京城有那么多牌樓,因城市建設需要而遷走的為數不少,卻獨獨有這么一座牌樓,可以說是眾多被遷牌樓中最“憋屈”的一座了,這便是景德街牌樓。
景德街牌樓于嘉靖十年(1531)建成,橫跨阜成門內大街,矗立在歷代帝王廟前,它是皇家壇廟建筑的一部分。多少年歲月過去了,這牌樓與人們都相安無事,可偏偏在新中國建國以后,景德街牌樓這里頻頻發生交通事故。據說有一天,三輛汽車接連與這座牌樓相撞,這些于是便也引發了人們的種種揣測。
有種說法是這樣的:歷代帝王廟這里有神靈守護,而每天車來車往的,實在打擾神靈的清靜。正是因為此惹惱了他們,所以這里才頻頻發生交通事故。可也有人說,這座牌樓所在的位置影響了現代化交通發展,因此才要遷走它,這和神靈報復之類的說法并無關系。
盡管后一種說法的支持者比較多,不過,這景德街牌樓附近的邪乎事仍是不少。有一位公交車司機李師傅,他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說明這景德街牌樓是怎么“成精”的。
一天傍晚,老李師傅下班回家,溜達著路過這景德街牌樓,當時周圍十分安靜,李師傅就聽一個聲音說:“這是哪年月了啊?都到大晚上了還這么吵。” “陛下,如今已經不比昔日了。我們且在這里安安靜靜地看這北京城是如何舊貌換新顏的吧。”這兩句話雖說詭異,但李師傅卻是聽得真真的。
還有一次,李師傅站在景德街牌樓這里等個熟人,那是傍晚六七點鐘的時候,也許是因為那天天氣寒冷,人們都早早回家了吧,街上顯得特別清凈,可在這牌樓附近還是有竊竊私語的聲音。開始李師傅很害怕,但漸漸地李師傅聽明白了,這些對話者里面有君王,也有大臣,有時他們感嘆命運反復無常,有時他們議論舊朝的興衰成敗。李師傅后來倒覺得不害怕了,不過是一些過世的“人”閑來無事聊家常罷了。
關于景德街牌樓的趣事還有很多。有一位老師傅,他繪聲繪色地對大家說起他在景德街牌樓附近的經歷:那天他下夜班回家,騎自行車經過這里,本來是十分熟悉的路,卻在一瞬間找不到方向了。“當時我心里這個急啊,我就納悶兒了,我天天上下班路過的地方,怎么突然一下就轉向了呢?”這位老師傅心里越急,就越找不到方向,然后“桄榔”一聲,連人帶車一起撞到了牌樓上。有些人寬慰他說是因為天黑,再加上工作勞累,才會這樣的,可這老師傅卻說:“那不應該啊。我在這里上班都多少年了,每天工作量都是一樣的,怎么那天就能這么巧,還轉向了呢?”
于是,這景德街牌樓附近“鬼打墻”的事也就越傳越邪乎。人們不管怎么加倍小心,撞到牌樓而導致受傷的事兒還是屢屢發生。1953年夏,這座經歷了四百多年風雨的牌樓終于光榮“下崗”了,后來被安置在首都博物館的大廳里,成為首博最大的一件展品。
隆裕皇后大婚時為何要用紙糊的牌樓?
北京城里那么多牌樓,甭管是因為城市改建光榮下崗的,還是被當做保護文物而留在原地的,其建筑材料不外是石制、木制或彩色琉璃的,可您聽說過用彩紙糊成的牌樓嗎?
有人也許會說,這個怎么沒見過啊?人家出殯時就有!這是老輩子的規矩了。
可現在我們要說的卻是在結婚時使用的彩紙糊制成的牌樓,而且還不是一般人結婚時用的,而是大清的一位皇后在大婚典禮上用過的。
這件稀奇事兒就發生在光緒皇帝與隆裕皇后大婚的時候。大家想想,那彩牌樓都是出殯時才用的,堂堂的大清皇帝、皇后大婚這本是件喜慶事兒啊,怎么能用這玩意兒啊?這多不吉祥啊!不過,再怎么不吉祥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也得用彩紙糊成的牌樓,這其中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了。
按照清朝祖制,皇帝大婚是要穿過太和門的,從御道進入皇宮,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可在光緒十四年(1888),卻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發生在貞度門,這大火一直燒到太和門。若是在平常那還好說,大不了是動用庫銀重新修建,可那會兒不行了,因為沒幾天就是光緒大婚的日子了。
現修一座,那肯定是來不及了。于是有人想了個法子:就用彩紙糊一座太和門吧。這個主意擱到平時那就犯了殺頭之罪,可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辦了。于是,隆裕皇后只能委委屈屈地坐在轎輦中穿過用彩紙糊成的太和門牌樓。
若非當時情況不允許,無論如何,隆裕皇后都不會同意這個辦法的。當時有人就說,從這太和門的彩牌樓下穿過,皇后以后的日子不會太好過,因為大婚時候用出殯時的東西,那不就是給自己找倒霉嗎?可當時那確實是沒辦法,才采取了這個下策。
婚后的隆裕皇后果然生活很不幸福,經常遭到光緒的冷漠對待,她因為孤苦無依的宮廷生活而痛苦萬分。因此隆裕皇后便對那座臨時糊成的彩牌樓而耿耿于懷,認為正是這座太和門彩牌樓給自己帶來了晦氣,讓自己婚姻生活不美滿。為了能驅走晦氣,隆裕皇后還請高僧進宮做過種種法事,希望能通過誦經祈福給自己帶來好運氣,得到皇帝的喜愛。據說隆裕皇后還秘密地請來一位活佛,希望通過活佛的幫助擺脫灰暗的生活。然而這位活佛卻說,隆裕皇后的婚姻生活不美滿,是因為她的命格根本不適合做皇后。若是換作別人,這宮廷就是生養自己的活泉,而對于隆裕皇后來說,在宮廷里就只能忍受孤苦寂寞。這與那彩牌樓沒有任何關系,若是她能自己想通,將來必定有大福報。
剛開始,隆裕皇后并不肯輕易放棄皇后寶座,仍然對通過祈福而過上美滿的生活抱有希望。然而,殘酷的現實讓隆裕皇后認識到,這皇后的日子過得實在窩心,最終,她還是選擇了主動放棄后位,簽署了退位詔書,這一舉動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贊許,也贏得了民眾的愛戴。這也正好應了那位活佛的話,她日后果然得到了極大的福報,那便是當局為她辦了一場異常風光的葬禮,而北京城的市民幾乎傾巢出動前來送葬。隆裕皇后生前的日子過得苦悶異常,這死后的榮耀即便無限風光,又有什么用呢?
慈祥庵牌樓的辛酸榮辱
慈祥庵是田義墓的另一個名字,它坐落于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腳下,是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太監墓。那里有精美的石刻,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最重要的是那里埋葬著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明朝萬歷皇帝身邊的當紅大太監田義(當然除了他之外還有十幾位明清太監)。雖說田義是殘廢之身,六根不全之人,他更無子嗣之望,但卻能在生前死后領受著皇恩,可見此人確實不同尋常。
這位宦官行當中的翹楚,本是陜西華陰人,他打小便聰慧靈透,舉止不凡,經常被村里的老人夸獎,一位老伯伯還說:“這娃,以后肯定會有一番作為。”可是,田義因為家境貧寒,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九歲時便凈身進宮謀差事,之后又有幸被選入明朝專門培養宦官的內書堂去學習。由于田義聰敏機靈,做事靈活,因此在嘉靖、隆慶時便很得信任,及至萬歷皇帝登基之后,田義做事干練、為人忠實的品行得到萬歷的喜愛,于是,還真應了當年村中老人的話了,田義果然是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并賜給他蟒衣玉帶。田義在得到皇帝的重用之后,便也愈發地盡心盡力去做事。在田義歷任的各種職務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位歷經三朝的宦官真可謂是權傾朝野的“無名宰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田義其人到底有多大能耐,竟然能在生前死后得到種種恩寵,而且在死后還得到皇帝輟朝三日的“待遇”。其實,史書中關于田義的記載并不多,但在這不多的記敘中,我們也能對田義其人的品行做派得窺一二。
某日,萬歷忽然抱病,便召內閣首輔沈一貫前來商議免除百姓礦稅之事,這本是得民心的好事,朝中大臣也歡喜擁護,可沒想到,這萬歷皇帝轉瞬之間又變了主意,認為廢除礦稅對朝廷不利,于是生出反悔之心。就當他要收回廢除礦稅的命令時,田義在旁據理力爭,認為皇帝乃九五之尊,既然已經下旨要厚待于民,怎么能隨便收回成命呢?萬歷聽后十分惱火,幾次都想下手殺了田義,但田義并不膽怯,反而更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在田義與萬歷爭論時,中使已經將此前擬好的諭旨收回了。田義見到沈一貫之后便向他吐口水,說:“假如你能稍作抗爭,礦稅也就可以免去了,既然這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你為何要怕皇上怪罪呢?”
萬歷年間有位叫吳寶秀的人,其人剛直正氣,因遭陷害被打入大牢,吳妻憤而自盡。此事被田義知道后,便屢屢向萬歷進言,萬歷都不理會。然而,萬歷越不理會,田義便越加恭敬地陳說吳之冤情。當晚宮中出現一身穿白衣的女子,來到皇太后的寢宮前,陳述自家冤屈,宮中人等聞聽其言,無不落淚哀憐。皇太后便向萬歷說起吳妻冤魂前來陳說冤情之事,萬歷終于下旨,吳寶秀因此而得以平冤。事后有人說是田義為搭救吳寶秀而找人扮演了“鬼魂”,也有人說是吳妻的鬼魂得知田義冒著被殺頭的危險為吳寶秀求情,便決意來宮中幫助田義。但不論怎樣,這都說明田義并非邪惡奸佞之輩,在宦官這個群體里已經很難得了。
盡管田義在生前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但他卻沒有沾染上那些鋪張浪費、仗勢欺人的惡棍行徑,因此他能在死后得到萬歷的特批而賞賜一座石牌樓,也在情理之中了。
田義死后,有十幾位太監因仰慕田義的品行,便追隨他葬在了陵墓附近,由此形成了一個富有文化特色的太監墓葬群。太監是古代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后代,因為身體殘缺不全,死后不能進入祖墳,只能孤零零地埋在地下。不過在田義墓這里,這些沒有子嗣的人卻并不孤單,每當夜晚來臨,便是他們聊天解悶兒的時候。以前住在這附近的人經常能在夜半聽到一些嘆息聲或抱怨聲,在明清交替之際,一些躲避戰亂的人暫時住在慈祥庵里,還能在午夜看到晃來晃去的身影,可是,這些死去的人從不給活人找麻煩。
清末時,有個飽受饑寒痛苦的乞丐在慈祥庵落腳之后便沉沉睡去,可是等他醒來時卻發現面前擺放著一些食物。在感激之余,這名乞丐卻覺得很奇怪,不知是哪位好心人的慷慨施舍。住在附近的老者告訴他,在田義墓這里獲得幫助的并不只有他一人,很多流浪者都在這里有過類似的“待遇”。
如今,慈祥庵牌樓的頂部雖然已經毀壞不存,但“古華陰渭川田公壽域”這九個字卻還完好地保存在石制牌樓上。盡管歲月流逝,朝代更迭,但后世人對田義的敬意絲毫未減,雖然關于他的一些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的杜撰,但從中也可看出人們對田義忠于職守、正直善良的品性的由衷欽佩。
給洋人立議和牌樓為哪般?
在如今的中山公園里,矗立著這么一座牌樓,它不為某個功臣所立,也不是為了紀念什么文化名人。這個牌樓是給一名德國人立的,而且這“議和牌樓”不僅沒有起到文化傳播的作用,反而還成為了大清朝的恥辱柱。
這個牌樓叫“議和牌樓”,也叫“克林德牌樓”“和使牌樓”。克林德本是一位德國男爵,也是一名外交官,曾擔任德意志帝國的駐華公使,可是他卻無視國際法,命人大肆屠殺義和團成員,從而激起了很多老百姓的憤怒。
1900年6月,克林德帶領翻譯柯達士前往總理衙門交涉一些事情,途中被正在巡邏的神機營隊員章京恩海開槍打死。這件事情成為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導火線之一。同年8月,打死克林德的章京恩海被德國判處死刑,12月31日被處斬于東單牌樓,也就是克林德被殺的地方。
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殺的地方為其樹立一座品級相當的石制牌樓。就這樣,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克林德牌樓立起來了,同時大清朝的尊嚴也不存在了。
制作這牌樓的過程并不順利。仿佛總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故意和工匠們搗亂一般,剛剛雕刻好的花紋轉眼間又變得模糊一團。明明刻上去了幾個工工整整的大字,幾天后便成為亂糟糟的一堆符號了。由于這石牌樓遲遲沒有建造完畢,因此德國便不高興了,認為清政府這是在有意拖延。負責石牌樓建造的大臣也不好交差,只得向上頭據實稟明情況,清廷急得團團轉卻束手無策,而很多老百姓倒是不屑地說:“不過是一塊婊子牌坊,那么著急做什么?”
清政府懾于列強的兇悍,不得不督促著工匠想辦法加快進度。一位老工匠看出了些門道,便和自己的徒弟說:“你明天去這附近的寺廟里拜一拜,就說‘現在上頭催得緊,保佑我們盡快完工吧’。拜完之后就馬上回來。”這小徒弟一口應允著,心里卻感覺很是奇怪。
第二天,小徒弟做完這些事回來,聽到一個工匠說:“昨天才剛給牌匾上刷了漆,今天不知道怎么,被人用刀子劃過了。”
這時聽老工匠說:“這下就好了,這下就好了。”大家卻不明白這話里的含義。不過說也奇怪,自從這小徒弟去廟里拜了三拜之后,大家做工的進度果然快了許多,主要是沒人來給他們搗亂了。就這樣,一座石牌樓花了大約兩年時間,終于算是竣工了。清政府也算是交了差,可這牌樓樹立在東單北大街上,很多老北京看了都覺得這是國恥一般。
那么,究竟是誰在和工匠們過不去,一再從中搗亂呢?有人說是當地的土地公公,他憎惡在自己的土地上矗立起這么一個玩意兒來。也有人說是被克林德殺害過的中國人的冤魂在刻意搗亂。盡管眾說紛紜,不過這石牌樓最終還是立起來了,直到1918年,才由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將其拆除并遷往中央公園(即今中山公園)。如今這牌樓還矗立在公園大門前,只不過名稱變了,變成了“保衛和平牌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