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簡體書)
滿額折

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 元
定價
:NT$ 138 元
優惠價
8712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是遵循系統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運用中醫學、認知心理學、現代信息學和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形成的具有獨到見解、容納多學科、涵蓋多層面的全新脈學體系。《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共分五章,分別為系統辨證脈學概述、脈診技術訓練與機制、脈象要素、脈象系統的臨證構建、脈方相應,詳細介紹了系統辨證脈學體系。通過“情境認知”的教學模式,對脈診操作技能和辨證思維能力進行培訓,使習者儘快達到“一診傳心即了然”的境界。《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適用于中醫院校的醫學生和中醫臨床醫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以及廣大脈診愛好者研習脈診使用。

作者簡介

齊向華,男,1963年出生,漢族,山東濟陽人。1984年畢業于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師從山東名醫劉惠明之大弟子陸永昌先生,較好地繼承了傳統脈學的技法。後精益求精,通讀歷代名家著作,古尊滑壽、周學海、龍之章等人,旁及現代諸家脈法。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局腦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中醫藥學會脈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醫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中醫脈象研究、中醫睡眠醫學研究、中風病和老年癡呆研究。獲省級科技獎4項。主要著作有《辨證脈學:從“指下難明”到“脈證相應”》《思慮過度狀態辨滄析要——現代中醫心理視角-蔔的思志致病理論及實踐》《驚悸不安狀態辨治析要一一現代中醫心理視角下的驚悸不安理論及實踐》《名家論脈》《失眠症中醫診療》《老年心血管疾病用藥選擇》《難病奇方系列叢書》《金匱腎氣丸》等。並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名人/編輯推薦

《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適用于中醫院校的醫學生和中醫臨床醫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以及廣大脈診愛好者研習脈診使用。

脈診是中醫學之精髓,亦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中醫文化,千百年來深深根植于人們心中。脈診是一門至精至巧的專項技術,不但與中醫診療密切相關,而且在中醫學的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覽當前國內外脈診的應用狀況,能夠真正掌握并應用這項技術的醫者甚少,這門前后傳承兩千年、飽含深厚內涵和歷史底蘊的技術竟然處于瀕臨失傳的窘境。究其原因在于:古代脈學理論更為注重脈象特征與疾病征象之間的直接對應關系,而對如何獲知脈象特征的過程未予以清楚的解析;傳統脈學應用大量“通感”的修辭方法對脈診進行描述,通過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如澀脈“如病蠶食葉”之用語,就是運用視覺的感知描述手指的感覺;傳統脈象經常存在的單一脈象多因素組成現象,造成了這種由多個變量所組成的脈象形態不是一種固定體,而是一組形象的指代,如“芤脈”就是由浮、大、中空、無力的幾種因素共同的復合體。以上諸多原因最終造成了脈診的傳承學習和發展的困難。
脈診是一門專項技術,需要經過正確的教授、反復練習,建立起脈診的感覺、認知和思維等一系列完整的心理過程,才能真正掌握它。當前脈診教學模式仍以理論傳授為主,給習者只是建立起脈診學習的“語義記憶系統”,而非真正能夠指導操作實踐的“情景記憶系統”,理論教學遠遠脫節于臨床實踐,使得習者長期徘徊在“心中易了,指下難明”的境地。
“系統辨證脈學”是遵循系統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運用中醫學、認知心理學、現代信息學和物理學的基本原理,獨到見解的、容納多學科、涵蓋多層面的全新脈學體系;其將復雜的脈象系統分化出25對脈象要素,并用現代物理學“指標”進行描述和計量;其將“系統科學”納入脈象研究中,認為脈象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脈象信息可以分化為多種物理性質;其運用中醫學理論,分析脈象要素及要素與要素間關系,形成了對疾病發生發展的病因、證候、病機及西醫疾病的客觀“證據鏈”,為辨證論治提供可靠的依據;其創新性推出新的“脈-證-方”相應的辨證理論體系,并建立了新的“平脈辨證”的脈方(藥)相應治療體系。
在此理論體系下,建立起了“系統辨證脈學”“情境認知”新型教學模式,它通過強調對學習者手指感覺功能的開發和分化,有意識地強化其開放“單一因素”感覺通道,提高診脈的反應靈敏性,最終使各種感覺通道都達到靈敏、精細、準確的程度,在學習者大腦中建立對各種脈象特征感覺的“情景記憶”系統。在此基礎上,經過反復的教學實踐并借助心理行為學實驗及觸覺通道的ERP試驗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進行客觀評定。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脈學教學模式相比,具有系統、科學、規范和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等特點,對習者掌握和熟悉運用脈診技術的水平具有明顯的提高作用。從臨床教學角度看,當前尚未有一部以實踐和運用為核心的脈學教程對脈診技術作出全面的論述。《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的編寫填補了這項空白,通過“情境認知”的教學模式,對脈診操作技能和辨證思維能力進行培訓,使習者盡快達到“一診傳心即了然”的境界。本教程適用于中醫院校的醫學生和中醫臨床醫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以及廣大脈診愛好者研習脈診使用。
“天道酬勤”,脈診技術的練就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練習和實踐,祝愿大家早日在脈診領域取得成功。

目次

第一章 系統辨證脈學概述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確定
一、脈
二、脈搏
三、脈診
四、脈象
五、脈診心理
六、脈象要素
七、脈象系統
八、脈藏與脈藏學
九、系統辨證脈學
第二節 脈診的功能
一、指導辨證論治
二、指導養生調攝
三、指導社會活動

第二章 脈診技術訓練與機制
第一節 脈診心理過程和技術訓練要點
一、脈診的心理過程
二、脈診技術訓練要點
第二節 手指感覺的分類及脈象特徵性質辨識
一、脈診常用感覺
二、脈象信息的分類辨識
第二節 手指感覺的開發及訓練
第三節 獲得脈象信息的心理認知培養
一、注意品質培養
二、“模式識別”培養
三、思維品質培養
四、脈診意識培養
第四節 脈診操作規範的訓練
一、布指訓練
二、運指候脈訓練
三、脈象知覺加工的訓練

第三章 脈象要素
第一節 脈象要素
一、脈體要素
二、脈壁要素
三、脈波要素
四、血流要素
第二節 脈象要素臨證分析原則
一、脈貴中和
二、脈病相應
三、形與神俱
四、取象比類
五、系統原則
六、時序性原則
七、辨證脈法與微觀脈法結合

第四章 脈象系統的臨證構建
第一節 病因脈象系統
一、外感六淫脈象系統
二、七情內傷脈象系統
三、飲食不節脈象系統
四、勞逸所傷和衰老脈象系統
第二節 病機脈象系統
一、陰陽失調脈象系統
二、邪正盛衰脈象系統
三、氣機失調脈象系統
第三節 體質與個性脈象系統
一、體質辨證脈象系統
二、個性脈象系統

第五章 脈方相應
第一節 脈方相應的規律
第二節 病因系統脈方相應
一、感受外邪方脈
二、七情內傷方脈
三、飲食不節、勞逸所傷和衰老方脈
第三節 病機系統的脈方相應
第四節 中風病脈方相應舉隅
一、中風病發病基礎認識
二、中風病平脈辨證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