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鄉村發現:2012冬之號(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鄉村發現:2012冬之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鄉村發現(2012冬之號)》立足于“三農”第一線,定位於為“三農”理論與實踐打造一個“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想看就看”的舞臺,構築一個農村研究“官、學、民”三者互動的平臺,提供一個“為基層和農民說話、說基層和農民的話、讓基層和農民自己說話”的陣地,成為一個基層幹部、未名學者、在校學生以及關注“三農”問題的普通民眾發出聲音的講壇,因此,它得到了讀者、決策層、理論界的一致好評,已成為國內研究農村問題、瞭解農村信息的重要理論讀本和參考資料,成為面向全國出版發行的知名“三農”品牌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鄉村發現(2012?冬之號)》貼近基層,反映實踐,以多元視角持續關注“三農”熱點難點,題材豐富,語言輕松,特色鮮明,是難能可貴的“三農”精品力作。《中國鄉村發現(2012?冬之號)》關注“三農”問題,能夠敏銳地掌握農村的新變化、新特點,并在農村一些現實問題的經驗介紹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政策制定者、基層干部、研究工作者以及農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

目次

開卷評語
■專稿
陳錫文 中國解決糧食問題要有全球視野
杜志雄 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變化及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郭曉鳴 從還權到賦能:實現農村產權的合法有序流動
■時政解讀:湄潭農村改革試驗
周其仁 農村土地改革從湄潭出發
黃祖輝 湄潭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踐、貢獻與啟示
李裴 以靜制動開先河,舉重若輕啟新篇
劉守英 邵夏珍 貴州湄潭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24年的效果與啟示
李昌來 湄潭縣農村改革的歷程、特點及建議
羅淩 湄潭試驗,路在何方
滕昭義 湄潭農村改革試驗區25年的改革試驗
■熱點問題: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村發展
吳海峰 推動農地經營權流轉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張清津 郭春 濱州市未利用地開發探索與實踐
段小平 唐丙元 彭建強 河北省農地流轉的幾種主要模式
鄒進泰 馬德富 湖北“三村”集體產權制度創新的調查與建議
楊亞非 農地“小塊並大塊”,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張磊 推動農戶家庭經營向聯合經營轉變
宋建華 張安虎新疆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張克俊 論農民的土地財產權
謝培秀 張謀貴 安徽農地承包經營權規模化流轉調查與思考
■民間信仰問題專欄
左亞文 論道德與信仰
■縣鄉連線
陳榮偉 強化勞動力培訓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鄧宗祥 加快沅江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
馬俊山 家電下鄉政策對拉動農村消費的啟示
祁先超 新農村建設的模式與路徑研究
陳正權 將現代科技用在農業發展“正道”上
胡九光 村官違法現象透析
田雄 黨員幹部下鄉的動力、機制與作用
■三農論劍
包宗順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改革與創新的江蘇試驗
劉憲法 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與外部公共力量的介入
李克軍 走出“集體經濟”的誤區
馬躍 鄉鎮選舉亂象的根源在哪裡
李志萌 楊志誠加快糧食主產區發展的政策建議
鄭寶華 警惕貧困地區養著非貧困地區
胡苗 曲瑋 資源約束條件下內陸河流域農戶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李紅梅 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路徑
■農村萬象
李志良 回鄉感悟二三事
曹麗娟 農村老年人的“土地”情結
■法制經緯
向培年 怎樣當好一名人民調解員
姜華 農村土地信訪問題透視
■前沿報導
宋圭武 翟同憲 大學生村官成長狀況調查與思考
郭戈英 如何組織外來農民工參與農村社區共建
王玨 鄉村旅遊發展助推新農村建設
■海外窗口
高強 日本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
■想說就說
孫文 為農村基層需要“泥腿子”式的幹部
胡雄 群眾工作是基層工作的總閥門
王建英 農村幹部經濟問題治理的瓶頸
■三農書評專欄
趙樹凱 宏大寬闊視角下的新農村建設——評陳文勝《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著力點》
編後記

書摘/試閱



各級政府應該擺脫傳統所有制理論的束縛,審慎而主動地推動“集體經濟”產權改造。
應摸清農業資源底數,搞好現有集體資產的清查和初步確權。據筆者調查,包括土地在內的相當一部分農業資源權屬不清晰,導致土地糾紛不斷發生。應由縣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專門力量,對權屬不清或有爭議的耕地、林地、荒山、草原、灘涂等農業資源進行勘查確權。同時,對“集體組織”名下的各類資產和債權債務進行必要的清查核對,真正搞清現有“集體經濟”的家底,并向“集體組織”的全體成員公布。
在確保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名副其實的農地產權制度。解決“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所有權有名元實的問題,是農村改革和發展繞不開的一個難題。對此,有人主張由“虛”變“實”,給集體組織更多的權力,以此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人則主張農用土地農民個人所有;還有人主張實行“國有永佃(包)制”。筆者認為,相對而言,“國有永佃(包)制”既能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促進土地作為生產要素進入市場,消除名存實亡的“集體所有”,促進農村社區自治與生產經營的分離,又可以保持“公有制”的名分,避免意識形態的紛爭和法律修訂、歷史追索等難題。
采取得力措施化解鄉村集體債務,使其甩掉歷史包袱。首先必須果斷停止各種達標競賽活動,嚴厲制裁包括報刊發行在內的各種攤派行為,大幅度減輕基層組織負擔,加速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治理模式轉型,從而實現杜絕新債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以縣為單位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力爭經過五六年的努力,基本化解鄉村債務。從目前欠發達地區的實際看,徹底化解債務必須“四路并舉”,即:國家免除一部分,縣以上財政補助一部分,資產變現一部分,農民欠繳的稅款回收一部分。這是政策性強、難度大、牽涉面廣的工作,應由中央統一部署,省市縣三級政府組織專門力量推進落實。
要對“集體經濟”實體部分進行改造,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股份制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筆者認為,傳統“集體經濟”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被新型合作經濟即新的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混合經濟所代替。這一過程應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革平穩實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