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枕具卷:宋伯胤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枕具卷:宋伯胤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35 元
定價
:NT$ 810 元
優惠價
8770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宋伯胤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博物館學家和文物研究大家,一生勤於研究,撰寫了博物館、文物研究、民族民俗研究等論著數百萬餘字。為大力弘揚宋伯胤先生畢生服務于文博事業的奉獻精神,也為了進一步推動關於宋伯胤先生的學術史研究,以應時代和廣大研究者的需要,2009年以來,南京博物院編輯出版了《宋伯胤文集》。《南京博物院學人叢書:宋伯胤文集(枕具卷)》記錄了宋伯胤先生關於枕具方面的文物研究論文。

名人/編輯推薦

《宋伯胤文集:枕具卷》是南京博物院學人叢書之一,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目次

凡例
總序
引言
枕史
壹 史傳詩歌中的素材
一 從詩經時代到魏晉的記載
二 唐代詩人的“美趣”
三 五代、兩宋詩文中的“證詞”
四 明清人“如是說”
貳 “含氣呈形”的地下材料
一 斷木為枕始見於先秦墓葬
二 組合木枕--“巧木之制木”
三 枕上設色畫漆爛兮如錦繡
四 嵌玉鋪竹木枕生華
五 交枕與幾枕的出現
六 黃楊虎頭光照簟清
七 木枕且貴何若石枕
八 截彼美石琢成玉枕
九 木銅枕芯玉片裝點歸圖畫
一○ 力量與財富的象徵:滇國銅牛枕
一一 遼國“富貴之家”的鏨花銀枕
一二 錦繡多文采歷歷人枕頭
一三 隨葬枕有帳可稽古
三 陶瓷枕獨領風騷近千年
一 隋唐兩朝始見陶瓷枕
二 融雕塑、繪畫、詩文于一體的宋、遼、金、元陶瓷枕
三 明清陶瓷枕舉隅

枕圖
壹 千世枕頭千首詩
一 “枕頭的學問”
二 最早的枕頭是一根木頭
三 “角枕粲兮”軟枕來
四 “硬”、“軟”之外“洞天別地”
五 詩畫人枕“天工寫清新”
六 造化有意“此花獨與人親”
貳 聽枕說家常
一 斷木為枕
二 木枕“漆千鬥”
三 石枕“涼飆生旦夕”
四 “玉石之美”好截枕
五 鑲玉嵌珠銅木枕
六 滇國銅牛枕
七 遼人鏨花銀枕
八 繡枕
九 陶瓷枕
三 枕上畫世界
一 枕上兒童畫
二 山水人物故事畫
三 鳥獸魚蟲畫
四 “花花朵朵”
肆 枕上詩天地
伍 幾件罕見的明清陶瓷枕
陸 枕上夢未了
後記

書摘/試閱



另外在安徽壽州窯系的余家溝窯址內,有一件黑釉瓷枕出土,枕作方形圓角,施黑釉,釉下施白瓷衣,黃紅色胎,質粗髹,似為生燒,按壽州窯產品分期,這件余家溝出土瓷枕屬第六期,即唐代晚期。
第二,茶葉末釉枕。
所謂茶葉末釉,實際上和黑釉相同,也是一種含鐵量較高的釉色。在唐代耀州窯址內,出土的茶葉末釉器物很多,其中有瓷枕三件。一為獅子座枕,一為犀牛座枕,另一件是二輪座枕。這件二輪座枕的造型和前面提到的黑釉獸面輪座枕基本相同,只是左右兩端微微隆起的輪子已出現了軸和輻,更像旋轉的車輪。有輪有輻,“象日月也”,日月人枕,怎能常住睡鄉視萬事如風馬牛呢?這也是古人除以圖畫文字之外,特用“色彩”塑造物象用來達到“義存勸戒之道”而另辟一條蹊徑。也是唐代人的“所重在枕德”的另一表現。
這件二輪枕,通體施微泛黃褐色的茶葉末釉,釉不太勻,麻麻點點的。枕底露胎,胎灰色。枕座長10厘米,寬10厘米,枕面最長16厘米,寬12厘米,通高8~10.4厘米(圖七二)。
另一件茶葉末釉枕是1980年在揚州東風磚瓦廠工地出土的。枕作長方箱形,四周邊棱修圓,平底、露胎、胎灰白色。施釉前,在已上了化妝土的前后兩壁坯體上,各貼一張剪好的三葉狀剪紙,然后涂上茶葉末釉。燒成后,就出現了色彩鮮明的裝飾花紋。枕面長12.8厘米,寬10.4厘米,枕高8厘米。剪紙原名剪花或彩花。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從文獻材料看,梁宗懔(約500~563年)《荊楚歲時記》有一條記載說:“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以貼屏風”,于是就有“人日華勝”的傳說。同書又說“唐中宗景龍中,立春日出剪彩花”用以迎春。可見這樣的剪花,在一開始就有歲始報春的象征。但隨著時日的推移,剪紙的題材越來越貼近人的生活和感情,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但將剪花工藝移植于陶瓷枕上,作為豐富單色釉的裝飾手法,卻是唐代晚期“陶人”根據絞胎工藝的切片上鑲貼面移來的。
出現在唐代陶瓷器上的剪花,究竟是否以紙剪成花樣貼上,現在未找到實物證明。胡悅謙先生在《談壽州瓷窯》一文中說,這樣的花紋是用薄獸皮剪成,不知根據何在?胡先生原文是:“用薄獸皮預制成各式的圖案花紋,在器胎未施瓷衣前,將漏花印板貼在胎坯上,遂施白瓷衣,然后取下印板,胎上即漏成陰文花,再施黃釉入窯煅燒,便呈現濃厚色彩的漏花印紋。”從該文描述的黑釉器和文后所附的“漏花印紋片”圖看,它和揚州出土的剪花是相同的。
另一件在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的壽州窯茶葉末釉枕,在工藝上另有創造,使剪紙貼花裝飾臻于新境。這件枕頭,仍是長方圓角形,平底、露胎,胎含粗砂,枕面中心微微下凹,通體在施釉前,涂上一層較厚的白化妝土。枕面中心,先貼上剪紙牡丹花,其上涂薄薄一層淡黃色釉,然后用褐色釉沿著花瓣鉤出一道邊線,再在花朵中部點出像是人面的花蕊,然后再在花朵邊線涂出一片幾與枕面等大的較厚褐色釉,最后通體施茶葉末釉燒成。結果枕面層次分明,“花王”獨秀;其下四壁又是小片片,細線線交相坼裂,有點像古代漆器上的縐殼紋樣。另外,在香港著名收藏家楊永德先生的珍藏中有一件“褐釉剪紙花紋長方枕”,它的造型裝飾基本和揚州出土的這件相同,只是稍稍低小一些,牡丹中心的褐色花蕊模糊一些。釉色偏黑,且開細紋片。這件剪紙枕,楊先生鑒定它是晚唐壽州窯的作品。
第三,黃釉枕。
“壽州瓷黃”,這是唐代詩人陸羽在其專著《茶經》里對當時壽州窯所產茶具的評述。根據近四十年的考古發現,隋唐時代壽州窯的早期產品是以青釉為主,晚期則多黑釉器。而黃釉和青釉的著色劑又多是氧化鐵(Fe2O3),而“青釉是在還原氣氛下燒成”的,黃釉則出于“氧化氣氛”中,但又有灰黃、淡黃、姜黃、茶黃和黃中泛褐,即芝麻醬黃等不同的黃色。
芝麻醬黃釉象座枕一件,揚州大運河工地出土,現藏南京博物院。枕座極厚,作四隅八方形,或有地厚可載萬物之意。座上塑一體軀魁梧的立象,四腳踏地,長鼻抵座,靜靜地聽人役使。腰間披有帶穗的搭背,背上馱一長方形枕面,亦較厚重,無紋飾。通體施芝麻醬黃釉,釉面欠勻,厚處現褐色,薄處開細紋片,且有手感。座底露胎,胎質較粗,似未淘洗,呈灰白色(圖七三)。總起來說,這些特色都是和壽州窯的作品相一致的,而且它的厚重是更加突出些。
更應一提的是在耀州窯的唐代遺址中也發現了黃釉瓷器,除盒、盞、碗、缽之類,還有一件犀牛座枕(圖七四)。這個發現,無異是“空谷足音”,令我跫然而雀躍。這不僅僅因為在唐代制瓷作坊又看到了一件犀牛枕,而且是繼壽州、白土、郟縣諸窯之后又發現了一座燒造黃釉瓷器的窯場,為補充和改寫中國陶瓷史提供了新材料。
這件黃釉犀牛枕,在造型和紋飾方面和同時同地出土的三彩犀牛枕及其模具基本相同。只是釉色嬌黃,鱗甲隆起,更顯得活潑潑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0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