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後危機時代風險管理(簡體書)
滿額折

後危機時代風險管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后危機時代的風險管理(支撐下一個完美風暴)(精)》編著者TsuyoshiOyama。本書旨在努力回答新金融體系設計階段出現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如“各金融機構應如何重建風險管理系統,以避免重蹈覆轍?”,“監管當局如何通過宏觀審慎政策,以更好地控制未來的危機?”,“如何在銀行和監管當局之間建立一個適當的關系,以更加平穩地度過本次危機?”。本書作者Oyama先生長期就職于日本銀行,并負責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事宜。Oyama先生選擇此時寫作本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目前已不再擔任公職,轉而為私營公司服務,在表達自己觀點時,受到的限制相比之前較少。從這一點上看,他確實是討論本書話題的最佳人選。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Tsuyoshi Oyama 譯者:顧鋒強

Tsuyoshi Oyama,自2008年9月起,擔任日本東京普華永道Aarata事務所風險與控制解決方案部主任。在此之前,Oyama供職于日本銀行長達20多年,離職前擔任財務系統和銀行考核部的剮部長。在日本銀行任職期間,他完成了多個項目,處理日版多家銀行的壞賬問題,領導了巴塞爾Ⅱ在日本的實施,其中包括支柱2(經濟資本管理)、內部評級,以及高級計量方法。截至2008年6月,他還是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中多個分會的成員。1994—1997年,擔任國際賃幣基金組織政策開發和審查部長。同時他還是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的區域聯合主任。
顧鋒強,彝族,1978年生于四川,1997年9月考入兩南師范大學,2006年6月畢業于西南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在菲律賓圣卡洛斯大學攻讀管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名人/編輯推薦

《后危機時代風險管理:支撐下一個完美風暴》旨在努力回答新金融體系設計階段出現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如“各金融機構應如何重建風險管理系統,以避免重蹈覆轍?”,“監管當局如何通過宏觀審慎政策,以更好地控制未來的危機?”,“如何在銀行和監管當局之間建立一個適當的關系,以更加平穩地度過本次危機?”。

目次


致謝
概述
第1章
當前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
2007年夏季之前的環境
2007年夏季:序幕
2007年夏季之后:接踵而至的危機事件
2008年夏季及之后:全面爆發的危機
當前危機與日本銀行危機之間的一些類似之處
第2章
本次金融危機綜述
本次金融危機的具體成因
金融泡沫的產生及其破裂的誘因
使金融泡沫長期膨脹的因素
肆意發展的發放和分銷模式
發放——分銷模式的失敗: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膨脹
風險管理的神化
放大泡沫破裂沖擊力的因素
支持風險市場化和社會化的市場基礎設施和系統工作不正常
會計
披露
流動性
總體風險管理
宏觀審慎政策
第3章
第一反應:對策和建議
應對危機的建議:百花齊放
綜觀國際組織提出的各類建議
美國銀行監管機構發表的聲明(2007年3月)
國際資深監管領導人小組報告(2008年3月)
金融穩定性論壇報告(2008年4月)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報告,2008年4月和6月;聯合論壇,2008年4月;全球金融體系委員會,2008年7月
瑞銀報告(2008年4月),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2008年8月)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報告(2008年3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金融穩定性報告(2008年10月)
幾大國家中央銀行提供的流動性(自2007年夏季開始)
國際組織所提建議的分類
對于這些建議的評估——似曾相識
第4章
金融危機所突顯出的各類問題
同樣的錯誤為什么會一犯再犯?
風險概念模糊不清:準確理解風險價值法
風險價值法的假定條件
風險價值法所假定的世界:外部環境穩定的含義
計量壓力水平:兩個角度的不同理解
不同的角度所產生的影響
風險概念模糊不清:壓力測試的限制和可能性
以風險價值法為中心的風險管理方式的救星:對于壓力測試的過高期望
壓力測試概念的分類
壓力測試究竟怎么了?
壓力水平:從“水平頻率”的角度看
金融機構應承擔多高的壓力水平?
風險價值法中的壓力水平
經濟資本管理中置信水平的困惑
壓力水平:從“歷史頻率”角度看
從歷史頻率的角度尋求適當的壓力水平
確定一致認可的歷史頻率并非易事
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之間的差別
不同風險類別風險評估方式的差別
不同風險類別壓力測試的差別
巴塞爾Ⅱ要求的操作風險量化
操作風險量化需要假定的壓力水平
保證壓力情景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壓力水平:流動性風險
監管當局和銀行共擔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觀點
公允價值會計方法相關的問題
市場流動性管理的問題
籌資流動性風險的問題
歐洲、美國和日本中央銀行所使用方法的主要差別
分析壓力背后的風險因素
操作風險管理的教訓
根據原因分類風險因素的方法
假定風險控制內生的觀點
建立一個持久的監管結構
監管當局需要采取的應對之策
金融危機和巴塞爾Ⅱ
評估危機的監管應對之策:支柱1
評估危機的監管應對之策:支柱2
評估危機的監管應對之策:支柱3
評估危機的監管應對之策:會計規則和外部評級機構
第5章
風險管理改革:基于危機的前車之鑒
風險管理改革概述
與卡什亞普(Kashyap)、拉揚(Rajan)、斯坦因(Stein)(2008)
的建議比較分析
改善個體機構的風險管理
風險因子識別:打破分割的重要性
隱形風險的處理
風險因子信息的搜集
風險管理方法
壓力測試方法
以測量出的風險額和高管參與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內部資本充足評定程序(ICAAP)
流動性風險管理
損失分擔的國家共識的形成
目前管理當局對危機的反應
對個體金融機構應對壓力的有限能力的認知
由管理當局承擔的壓力(或者個體機構不能控制的壓力)
如何在管理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進行損失分配
判斷由管理當局承擔的具體風險
管理當局與金融機構應對壓力的準備
當前金融危機的類型
管理當局為應對危機而做的準備
個體金融機構的危機準備
適用審慎規則的行業范圍
締造金融交易的基礎(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
引入富有彈性的且主動的宏觀審慎政策
關于順周期性
亟須緩和信用周期波動的宏觀審慎政策
政策目標
政策工具
實施政策的機構
第6章
應對風險的戰略反應:基于日本和亞洲的視角
亞洲國家的困境
日本銀行危機、亞洲金融風暴與當前金融危機之間的差異
日本和亞洲國家不能將政策需求強加于歐美國家的原因
與世隔絕的日本金融業
日本:一個很少出現母國一東道國問題的罕見國家
隔絕的原因
日本和亞洲國家金融業的未來戰略
從戰略角度看金融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亞洲的戰略
第7章
結論:建構后危機時代的風險管理
個體機構的風險管理
金融基礎設施
宏觀審慎的政策
尾聲
金融機構管制的加強
個體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強化管理當局穩定金融系統所采取的舉措
金融危機下損失根源分析缺乏
與規則接軌的風險管理慣例的異化
更加激勵金融機構圍繞規則行事并偏好更高的風險
對處于非中心國家(Non—Epicenter)的金融機構的錯誤激勵
對宏觀經濟的肆意破壞
國際規則制定過程缺乏治理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卡什亞普、拉揚、斯坦因(2008)提出了這樣一種假設會被金融機構購買的意外事故保險。這種保險的主要特征是:(1)保險賠付的條件: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2)保險覆蓋范圍:所有被保銀行的損失;(3)保險提供者:退休基金、財富基金等;(4)保險經營管理者:沒有明確地指明,但假設其能從保險提供者的立場來控制保險賠付。
這個建議與我的建議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保險抵御巨大壓力下的損失這一想法。本書也建議,如果壓力之大超出銀行和管理當局所共同認可的應由銀行自行吸收的壓力,那么這種有壓力引起的損失就應該有管理機構來承擔,而且這種機制與保險是相同的。
然而,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多差異。保險提供者就是其中之一。我尤其懷疑私人投資者提供此類保險的能力,故建議管理當局扮演這個角色,而卡什亞普、拉揚、斯坦因(2008)則提議私人投資者承擔該角色。需要指出的是,該保險的目標是要保護眾多的全球金融機構免受“完美風暴”的侵襲,如果正是“完美風暴”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這種能夠覆蓋幾乎同時產生的巨額損失的保險。我們就以本次全球金融危機例,如果我們用保險來彌補短缺的銀行資本,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8a)估計其達到了67萬億日元(7420億美元),似乎沒有任何私人機構能夠支付如此巨大的數額。另一方面,銀行也不得不為這項保險政策額外買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