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科學家故事100個(簡體書)
滿額折

科學家故事100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葉永烈編著的《科學家故事100個》,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講了104個關于科學家的故事。
科學家的一生是漫長的。《科學家故事100個》只是選取科學家一生中最有趣的一個故事,仿佛用照相機拍下科學家一生中最精彩的鏡頭。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麼勤奮,惜時如金;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麼勇敢,知難而進;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麼謙遜,永不滿足;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麼好學,孜孜不倦;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麼堅定,捍衛真理;
……
《科學家故事100個》已被列入由新聞出版總署、新閱讀研究所推薦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三十種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在這本葉永烈編著的《科學家故事100個》中介紹了古今中外100多名科學家生動有趣的事跡。他們之間有特性,但也有共性,可供青少年學習。首先要學習科學家們愛國的熱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然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書中為中國鐵路事業、航天事業、地質科學、氣象科學、橋梁科學做出不朽貢獻的,如詹天佑、錢學森、李四光、竺可楨和茅以升等科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是青少年們學習的榜樣。

序言/3
自序/5
1.從“班門弄斧”說起——魯班/14
2.古代的“博士”——亞里士多德/17
3.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2I
4.“等一下殺我的頭”——阿基米德/24
5.龍嘴里吐出了銅球——張衡/27
6.妙手神醫——華佗/31
7.月球上有他的名字——祖沖之/34
8.“活魯班”——喻皓/37
9.多才多藝的科學家——沈括/40
10.他不知道發現了美洲——哥倫布/44
11.臨死的挑戰——哥白尼/48
12.真金不怕火——塞爾維特/53
13.科學不承認偶像——維薩里/56
14.寫了27年的巨著——李時珍/59
15.從小熱愛星星——第谷·布拉赫/63
16.烈火燒不了真理——布魯諾/66
17.“徐家匯”的來歷——徐光啟/69
18.300年沉冤昭雪——伽利略/72
19.“小解剖家”——哈維/76
20.奇人奇書——徐霞客/79
21.看門人游歷“小人國”——列文虎克/83
22.“我站在巨人肩上”——牛頓/86
23.預言的勝利——哈雷/89
24.鐘和地球——李希爾/92
25.至死自稱“印刷工”——富蘭克林/96
26.為科學獻身——羅蒙諾索夫/99
27.“怪人”不怪——開文迪許/102
28.當真理碰到鼻尖上……——普利斯特列/105
29.“蒸汽大王”——瓦特/109
30.藥房里的化學家——舍勒/113
31.善于思索的人——拉瓦錫/117
32.從“朝三暮四”到專心致志——拉馬克/120
33.牛痘的來歷——琴納/123
34.輪船之父——富爾敦/126
35.襪子的啟示——道爾頓/129
36.敢于“改錯”的人——王清任/133
37.怪物嚇不了他——居維葉/136
38.墓碑上的正十七邊形——高斯/139
39.當上“科學明星”前后——戴維/142
40.關于“女神”的信——柏濟力阿斯/146
41.“大學生”念小學——斯蒂芬遜/151
42.從徒工到科學家——法拉第/156
43.畫家發明電報——莫爾斯/160
44.“橡皮人”的悲劇——古特義/165
45.兩次化學論戰——維勒/169
46.遲到的聘書——阿貝爾/173
47.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李比希/176
48.盲人的創造——布萊葉/179
49.把蟲子放進嘴巴的人——達爾文/183
50.“小人物”創立新理論——伽羅華/186
51.海王星的發現——勒威耶;亞當斯/189
52.后花園里的科學實驗——孟德爾/193
53.“必須努力工作”——巴斯德/197
54.珍貴的友誼——華萊士/201
55.“昆蟲迷”——法布爾/205
56.“一個好漢三個幫”——赫胥黎/208
57.馬車上的夢——凱庫勒/212
58.“炸不死的人”——諾貝爾/216
59.終身努力的人——門捷列夫/220
60.第三位小數的勝利——瑞利/224
61.X射線——倫琴/229
62.沒有電話的一天——貝爾/233
63.“發明大王”的秘訣——愛迪生/236
64.科學的苦工——巴甫洛夫/240
65.在機遇面前——貝克勒爾/244
66.一本書的作用——拉姆賽/1247
67.給自己寫信的人——歐立希/250
68.對“想當然”的懲罰——艾克曼/252
69.青龍橋車站旁的銅像——詹天佑/1255
70.電影和縫紉機——盧米埃爾兄弟(路易·盧米埃爾;奧古斯特·盧米埃爾)/259
71.飛機兄弟——萊特兄弟(威柏·萊特;奧維爾·萊特)/262
72.鐳的母親——居里夫婦(居里;居里夫人)/266
73.桃李滿天下——盧瑟福/271
74.戴草帽的博士——愛因斯坦/274
75.偶然,也不偶然——弗萊明/279
76.中國的萊特——馮如/283
77.珍愛石頭的人——李四光/286
78.逝世前的科學記錄——竺可楨/289
79.揭開胰島素的秘密——班亭/293
80.“貢獻畢生心力”——茅以升/297
81.永存的墓碑——朱洗/301
82.“敵僑”的貢獻——費米/305
83.兩顆愛國的心——傅鷹;張錦/308
84.“童魚”——童第周/313
85.“學不偏廢”——蘇步青/317
86.自學成才的數學家——華羅庚/321
87.學外語像交朋友——高士其/326
88.歸來——錢學森/329
89.吃豹子膽的人——蔡希陶/332
90.“十個指頭按一個跳蚤”——李貴真/336
91.“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339
92.物理女杰——吳健雄/342
93.奇怪的葉子——吳征鎰/345
94.電腦大王——王安/348
95.“我還應繼續努力”——楊振寧/351
96.堅強的早產兒——彭加木/355
97.“李精于學”——李政道/359
98.斷手再植的奇跡——陳中偉/363
99.“數學怪人”——陳景潤/368
100.丁和“J”——丁肇中/371
101.“棒球化學家”——李遠哲/375
102.重要的是貢獻——崔琦/378
103.從“紅領巾”到數學家——楊樂;張廣厚/381
104.第一位華人宇航員——王贛駿/385
結束語/387

目次

序言/3
自序/5
1.從“班門弄斧”說起——魯班/14
2.古代的“博士”——亞里士多德/17
3.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2I
4.“等一下殺我的頭”——阿基米德/24
5.龍嘴里吐出了銅球——張衡/27
6.妙手神醫——華佗/31
7.月球上有他的名字——祖沖之/34
8.“活魯班”——喻皓/37
9.多才多藝的科學家——沈括/40
10.他不知道發現了美洲——哥倫布/44
11.臨死的挑戰——哥白尼/48
12.真金不怕火——塞爾維特/53
13.科學不承認偶像——維薩里/56
14.寫了27年的巨著——李時珍/59
15.從小熱愛星星——第谷·布拉赫/63
16.烈火燒不了真理——布魯諾/66
17.“徐家匯”的來歷——徐光啟/69
18.300年沉冤昭雪——伽利略/72
19.“小解剖家”——哈維/76
20.奇人奇書——徐霞客/79
21.看門人游歷“小人國”——列文虎克/83
22.“我站在巨人肩上”——牛頓/86
23.預言的勝利——哈雷/89
24.鐘和地球——李希爾/92
25.至死自稱“印刷工”——富蘭克林/96
26.為科學獻身——羅蒙諾索夫/99
27.“怪人”不怪——開文迪許/102
28.當真理碰到鼻尖上……——普利斯特列/105
29.“蒸汽大王”——瓦特/109
30.藥房里的化學家——舍勒/113
31.善于思索的人——拉瓦錫/117
32.從“朝三暮四”到專心致志——拉馬克/120
33.牛痘的來歷——琴納/123
34.輪船之父——富爾敦/126
35.襪子的啟示——道爾頓/129
36.敢于“改錯”的人——王清任/133
37.怪物嚇不了他——居維葉/136
38.墓碑上的正十七邊形——高斯/139
39.當上“科學明星”前后——戴維/142
40.關于“女神”的信——柏濟力阿斯/146
41.“大學生”念小學——斯蒂芬遜/151
42.從徒工到科學家——法拉第/156
43.畫家發明電報——莫爾斯/160
44.“橡皮人”的悲劇——古特義/165
45.兩次化學論戰——維勒/169
46.遲到的聘書——阿貝爾/173
47.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李比希/176
48.盲人的創造——布萊葉/179
49.把蟲子放進嘴巴的人——達爾文/183
50.“小人物”創立新理論——伽羅華/186
51.海王星的發現——勒威耶;亞當斯/189
52.后花園里的科學實驗——孟德爾/193
53.“必須努力工作”——巴斯德/197
54.珍貴的友誼——華萊士/201
55.“昆蟲迷”——法布爾/205
56.“一個好漢三個幫”——赫胥黎/208
57.馬車上的夢——凱庫勒/212
58.“炸不死的人”——諾貝爾/216
59.終身努力的人——門捷列夫/220
60.第三位小數的勝利——瑞利/224
61.X射線——倫琴/229
62.沒有電話的一天——貝爾/233
63.“發明大王”的秘訣——愛迪生/236
64.科學的苦工——巴甫洛夫/240
65.在機遇面前——貝克勒爾/244
66.一本書的作用——拉姆賽/1247
67.給自己寫信的人——歐立希/250
68.對“想當然”的懲罰——艾克曼/252
69.青龍橋車站旁的銅像——詹天佑/1255
70.電影和縫紉機——盧米埃爾兄弟(路易·盧米埃爾;奧古斯特·盧米埃爾)/259
71.飛機兄弟——萊特兄弟(威柏·萊特;奧維爾·萊特)/262
72.鐳的母親——居里夫婦(居里;居里夫人)/266
73.桃李滿天下——盧瑟福/271
74.戴草帽的博士——愛因斯坦/274
75.偶然,也不偶然——弗萊明/279
76.中國的萊特——馮如/283
77.珍愛石頭的人——李四光/286
78.逝世前的科學記錄——竺可楨/289
79.揭開胰島素的秘密——班亭/293
80.“貢獻畢生心力”——茅以升/297
81.永存的墓碑——朱洗/301
82.“敵僑”的貢獻——費米/305
83.兩顆愛國的心——傅鷹;張錦/308
84.“童魚”——童第周/313
85.“學不偏廢”——蘇步青/317
86.自學成才的數學家——華羅庚/321
87.學外語像交朋友——高士其/326
88.歸來——錢學森/329
89.吃豹子膽的人——蔡希陶/332
90.“十個指頭按一個跳蚤”——李貴真/336
91.“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339
92.物理女杰——吳健雄/342
93.奇怪的葉子——吳征鎰/345
94.電腦大王——王安/348
95.“我還應繼續努力”——楊振寧/351
96.堅強的早產兒——彭加木/355
97.“李精于學”——李政道/359
98.斷手再植的奇跡——陳中偉/363
99.“數學怪人”——陳景潤/368
100.丁和“J”——丁肇中/371
101.“棒球化學家”——李遠哲/375
102.重要的是貢獻——崔琦/378
103.從“紅領巾”到數學家——楊樂;張廣厚/381
104.第一位華人宇航員——王贛駿/385
結束語/387

書摘/試閱

從“班門弄斧”說起
采石江邊一堆土,
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
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詩人梅之渙瞻仰了李白墓之后寫的小詩。其中“魯班門前弄大斧”一句,為后人所傳誦,以至有人添了一句,變成對偶句:
魯班門前弄大斧,
關公面前舞大刀。
“魯班門前弄大斧”,出自成語“班門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知天高地厚。
這里所說的魯班,是春秋末年的巧匠,人們尊之為木工的開山鼻祖。
很巧,那時候還有一個巧匠叫公輸般。般與班同音,有的書上也寫作公輸班。有人認為,魯班與公輸般是一個人,因為公輸般是魯國人,所以叫他魯班;也有人認為,魯班與公輸般是兩個人,但他們都是古代的巧匠。
由于年代久遠,關于魯班的生平,現在知道的很少。但是,關于魯班的傳說卻很多。
據傳說,鋸就是魯班發明的。(我國考古工作者近年來在陜西藍田縣、武功縣分別發現西周時期的銅鋸,早于魯班。因此,有人認為流傳多年的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并不可靠,但此說尚無定論。)那時候,木工的工具只有斧頭。魯班帶著徒弟,上山用斧頭砍伐樹木,非常吃力,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他的手破了,鮮血流了出來。他一看,手不是被斧頭碰破的,而是被野草葉子割破的。野草葉子怎么這樣厲害呢?魯班仔細一看,這葉子長長的,邊緣上有許多鋒利的小齒。
魯班深受啟發,便在鐵片上做出許多小齒,發明了鋸。用鋸鋸木頭,比用斧頭方便、省力多了。
現代有一門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功能等用來改進工程技術系統的科學,叫做仿生學。如此看來,魯班在野草葉子的形態啟發下發明了鋸子,也可以說是仿生學應用于實際的一個簡單的例子。
據傳說,木工用的刨、鉆、鏟、曲尺等工具,也是魯班發明的。至今,有人仍把曲尺稱為“魯班尺”。
起初,魯班在畫墨線的時候,自己拿著一頭,他母親拿著另一頭。后來,他發明了墨斗彎鉤,這樣畫線時就用不著兩個人了。至今,墨斗彎鉤被人們稱為“班母”,意思是說它代替了魯班的母親。
據說,磨同樣是魯班發明的。
本來,人們是用石杵在石臼中把米搗成粉的,又慢又費力。魯班發現人們用手搓米,能把米搓碎。于是,就用兩塊圓石頭來搓米,由此,發明了石磨。
關于魯班的傳說還有很多,甚至有人說趙州橋也是魯班修的,那是越傳越神了。其實,趙州橋是隋朝石匠李春帶領工匠建造的。人們為什么把趙州橋也說成是魯班修的呢?這是因為魯班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成了聰明、智慧的象征了。
不過,還有一個關于魯班的傳說是值得記取的:
小時候,魯班雕刻一只鳳凰,結果雕出來的卻像只雞,一點也不好看,人們都嘲笑他把鳳凰變成了雞。后來,魯班不斷學習雕刻,手藝不斷提高,終于雕出了一只美麗的鳳凰,受到人們的贊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熟能生巧。天才出于勤奮。魯班并不是生下來就心靈手巧的,而是經過了刻苦的努力,才成為一個世所稱頌的神匠的!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是古希臘學者中最博學的人物,在哲學、美學、教育學、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面都有貢獻。主要著作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
古代的“博士”
“沒有一個動物同時具有長牙和角。”
“反芻動物有一種多重胃,但是牙齒很不行。”
“長毛的四足動物胎生,有硬棱甲的四足動物卵生。”
可以看出,上面的這些話,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思考,并經過歸納、總結,才能說出來。
使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些話競出自一位2300多年前的古人之口!他是誰呢?
他就是著名的古希臘大科學家亞里士多德。
在2300多年前,人類的生產和科學技術還十分落后。然而,就在那樣的年代,亞里士多德卻酷愛科學,細致地研究了許多自然現象。
為什么“沒有一個動物同時具有長牙和角”呢?
亞里士多德的回答是:“野獸有了長牙可以保護自己,何必再長角呢!”
為什么“反芻動物有一種多重胃,但是牙齒很不行”呢?
亞里士多德的回答是:“正因為它們的牙齒很不行,才要靠多重胃來幫助消化。在自然界中,一貫是從這一部分拿掉后,就會在另一部分加以補償。”
為什么“長毛的四足動物胎生,有硬棱甲的四足動物卵生”呢?
亞里士多德的回答是:“這說明動物是可分為好多類的。不同類的動物,生育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說雄的是木匠,那么雌的就是木材!”
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84年生于斯塔其拉。他的父親尼哥馬克斯是一位醫生。亞里士多德受父親影響,從小喜愛大自然。后來,他的博學多才的老師,著名的古希臘學者柏拉圖(公元前427一前347)給了他良好的教育。
亞里士多德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喜歡親自動手做實驗,而且具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并善于進行總結和歸納。
亞里士多德曾解剖過至少50種不同類型的動物,弄清了各種動物的內部構造。人們說,如果不是由于宗教不允許解剖人的尸體的話,亞里士多德一定會在那時候就研究人體的內部構造了。亞里士多德把540種動物按照它們的形狀分為11大類,寫人他的生物學著作。這是人類第一次對動物進行詳細的分類。
亞里士多德曾很詳細地觀察了雞蛋孵成小雞時胚胎的發育過程:“心好像一塊紅血在蛋白的中間。這一點紅跳著跳著,然后伸出兩條充滿了血的血管,成旋渦的形狀。有一層布滿血管的薄皮包圍著蛋黃,然后肢體才伸張出來,最初是很小而且是白色的。”這樣詳細、如實的科學記錄,在2300多年前是多么可貴!P14-18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