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環北極地區含油氣盆地(簡體書)
滿額折

環北極地區含油氣盆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價
:NT$ 1188 元
優惠價
87103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北極是全球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區之一,已證實的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于環北極大陸架和相鄰陸地。本書通過板塊構造演化史分析,梳理了環北極地區沉積盆地形成和分布特征,對研究區內沉積盆地進行了綜合分類;選擇研究區內的主要含油氣盆地(阿拉斯加北坡、波弗特海-馬更些三角洲、葉尼塞-哈坦加、南喀拉海、東巴倫支海等)進行了重點解剖,分析總結了各盆地的地質演化、油氣地質特征和油氣藏形成與分布規律,結合盆地的地質特征和已有勘探成果對環北極地區各沉積盆地的勘探潛力進行了分析。

名人/編輯推薦

《環北極地區含油氣盆地》可供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人員以及石油和地質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目次

叢書序
叢書前言
前言
緒論
第一節環北極地區概況
第二節環北極地區油氣勘探與開發
第三節環北極地區油氣勘探發展方向
第一章環北極地區區域地質特征
第一節環北極地區板塊構造格局
第二節環北極區域構造演化
小結
第二章環北極地區含油氣盆地類型及其基本石油地質特征
第一節環北極地區沉積盆地類型及含油氣性
第二節內克拉通盆地
第三節邊緣克拉通盆地
第四節前陸盆地
第五節裂谷及被動大陸邊緣盆地
第六節大洋盆地
小結
第三章阿拉斯加北坡盆地
第一節盆地概況
第二節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石油地質特征
第四節典型油氣田
小結
第四章馬更些三角洲盆地
第一節盆地概況
第二節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石油地質特征
小結
第五章斯維爾德魯普盆地
第一節盆地概況
第二節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石油地質特征
小結
第六章巴倫支海諸盆地
第一節巴倫支海地區概況
第二節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石油地質特征
小結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二、環北極地區構造演化和沉積盆地發育
環北極地區的構造演化主要表現為從羅迪尼亞古陸的解體到潘基亞古陸形成,再到潘基亞解體這一漫長地質過程。稍具體地說,環北極地區經歷了從新元古代末的羅迪尼亞超級大陸逐步解體為早古生代早期各自獨立的古大陸的過程、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波羅的古陸與勞羅古陸會聚形成勞羅古陸的過程(加里東造山)、晚古生代西伯利亞古陸與勞羅古陸以及相對年輕的哈薩克古陸等拼接形成勞亞古陸(潘基亞超級大陸之一部分)的過程,以及勞亞古陸在隨后的中新生代期間解體為歐亞大陸、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大陸并在這些大陸之間形成北冰洋、北大西洋的過程。
(一)羅迪尼亞超級大陸解體階段
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1300~900Ma),當時地球上幾乎所有大陸塊經過一系列造山事件組合成為羅迪尼亞超級大陸,在勞倫古陸周邊可以見到當時的古陸塊增生或碰撞留下的痕跡(如格倫威爾造山帶)。羅迪尼亞超級大陸完全形成以后存續了約1.5億年。
在完全形成之后4000萬~6000萬年,羅迪尼亞超級大陸在超級地幔柱的影響下開始了廣泛的大陸裂谷作用,并開始走向解體。如同其會聚形成過程一樣,羅迪尼亞超級大陸的解體過程也是穿時的。沿勞倫古陸西緣的主要解體事件最早發生于750Ma。阿瓦隆古陸與勞倫古陸之間的裂谷作用大約也始于750Ma,但直至約600Ma才最終分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