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旅遊地理(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旅遊地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博采20世紀80年代中國現代旅游地理學創始至2000年期間中國數以百計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區域旅游地理的形式,展現了中同及各區域旅游的空間供給一需求現狀、結構與演化,揭示了中國旅游業對區域的作用,以及中國旅游產業空間規劃與布局等。全書內容系統、資料豐富、觀點鮮明,構建了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的時段性學理框架。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學、旅游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等學科的教學參考書,也適用于相關學科科研和城市管理人員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旅游地理》由王興中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內容系統、資料豐富、觀點鮮明,構建了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的時段性學理框架。《中國旅游地理》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學、旅游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等學科的教學參考書,也適用于相關學科科研和城市管理人員使用。

目次

前言
第一編 中國旅游地理學梗概
第一章 中國的旅游地理學
第一節 中國古代旅行的時間一間問記載(1840年前)
第二節 中國近代旅游行為與供—需的空間模式(1800~1949年)
第三節 現代中國旅游地理學(1950年~)
第二編 中國旅游的空間結構
第二章 中國旅游供給的地域組合
第一節 中國旅游資源分類及類型
第二節 中國旅游資源的空間結構
第三節 中國旅游地及旅游地類型
第四節 中國旅游交通供給結構
第五節 中國旅游服務性單位供給模式
第六節 中國城市旅游空間供給模式
第七節 結論
第三章 中國旅游資源質量與容量的空間構成
第一節 中國旅游資源與旅游地質量評價
第二節 中國旅游區劃與旅游地域組織
第三節 中國旅游景觀帶與景觀地域體系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中國旅游需求的時空組合
第一節 中國日常旅游地理
第二節 國內游客的空間行為
第三節 入境游客在中國旅游的空間行為
第四節 中國主要旅游名勝地旅游流的時空特征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中國旅游需求—供給的調整與空間優化
第一節 中國旅游需求現狀的基本格局
第二節 中國旅游需求的空間調整策略與客源地拓展
第三節 中國旅游空間的布局與旅游流的調整方向
第四節 中國旅游需求的空間優化方案與空間等級體系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章 中國可持續旅游與發展規劃
第一節 中國可持續旅游理論
第二節 中國旅游開發與區域旅游發展
第三節 中國區域旅游開發理念
第四節 中國區域旅游規劃內容與方案
第五節 中國旅游城市規劃與設計模式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中國的旅游線路設計
第一節 中國旅游線路設計的理念與設計模式
第二節 中國現代旅游線路的分布結構
第三節 中國潛在旅游路線的分布結構
第四節 世界旅游體系中的中國旅游熱線空間結構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中國旅游發展及其空間規劃與布局
第一節 中國旅游發展歷程及其階段性特點
第二節 中國旅游景區空間特征
第三節 中國旅游城市空間分布
第四節 中國旅游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
第五節 中國旅游發展未來的空間布局
第三編 中國旅游空間系統對區域的作用
第九章 中國旅游業對區域的作用
第一節 中國旅游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旅游業對中國社會環境的作用
第三節 結論
第四編 中國區域旅游體系與旅游空間設計
第十章 京華古今風貌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京津冀旅游地域分區的組織體系及分區規劃
第三節 旅游路線設計與旅游流分析
第四節 旅游開發戰略
第十一章 白山黑水北國風光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東北旅游地域分區的組織體系
第三節 旅游線路設計與旅游流分析
第四節 旅游開發戰略
第十二章 絲路尋蹤民族風情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游客流的空間調整
第三節 旅游空間可持續發展
第十三章 華夏文明訪古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旅游區劃的地域組織體系
第三節 旅游流分析和旅游線路設計
第四節 旅游開發戰略
第十四章 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風情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西南旅游地域分區的組織體系
第三節 旅游流分析與旅游線路設計
第四節 旅游開發戰略
第十五章 荊楚文化湖山景觀旅游帶
第一節 湖北省旅游區
第二節 湖南省旅游區
第三節 江西省旅游區
第十六章 吳越文化江南水鄉風光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及旅游地分布和評價
第二節 汀南旅游地域分區與旅游產品設計
第三節 旅游水環境治理
第十七章 嶺南文化亞熱帶—熱帶風光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資源供給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閩粵瓊旅游分區
第三節 旅游線路組織與旅游流分布
第四節 旅游地域發展戰略
第十八章 港澳臺中西文化海島風貌旅游帶
第一節 香港特圳行政區旅游區
第二節 澳門特別行政區旅游區
第三節 粵港澳旅游的合作發展
第四節 臺灣省
第十九章 世界屋脊獵奇探險旅游帶
第一節 旅游環境與旅游資源供給的景觀結構
第二節 青藏高原旅游地域分區組織體系與旅游資源
第三節 旅游開發條件與發展戰略思路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2)中國旅游資源(普查)分類分級的定量評價。采用上述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與分類分態等級系統對某一區域旅游資源類型進行定量評價,核心是對不同屬性旅游資源之間的定量評價。該方法設計的是專家(體驗式)打分、實行權重分配狀況下的模糊數學計量方法。①首先確定資源單體的旅游資源的“景型”,根據其規模確定其規模等級;②對每一資源單體在本類型內的重要性、規模與地位,由旅游專家根據其經驗打分(每一單體分值為10分制);③設定“景域”、“景段”與“景元”各占0.50,0.35,0.15的權重,處理后得到每一單體所在“景型”的分值,爾后將同一型內所有的資源單體得分相加即得“景型”的總分值;④分景類、景系求出各“景類”、“景系”的總和平均分值,以作類型評價指標。平均分值反映了某一景類(系)的資源品位高低。總分值可對某一地的旅游資源(類、系)屬性類型與總量、優勢資源的賦存與規模以及等級情況進行測度。
(3)《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對中國區域旅游資源類型的調查。《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由中國國家旅游局推行,開展了全國性的資源分類普查活動。該方案已由中國一些省份和地市進行了實踐。
二、中國旅游資源類型及供給
用不同的旅游資源分類原則與標準對中國旅游資源進行劃分,就會有不同的旅游資源及類型系列。
1.《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中的中國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以及供給系列
《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是依據中國旅游資源實際狀況制定出來的,在該規范中,中國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與供給系列如表2.2所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