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農中國(第20輯)(簡體書)
滿額折

三農中國(第20輯)(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 元
定價
:NT$ 96 元
優惠價
878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三農中國(第20輯)》主要內容包括:理論前沿、專題調查、“三農”觀察、“三農”人物、“三農”動態。

目次

本期特稿
城鎮化過程中的“三農”問題:糧、地、人
在高度城鎮化基礎上實現城鄉一體化
現代農業規模化的五大著力點
理論前沿
用新型城鎮化破解“三農”難題
如何認識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中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超越性創新之路(節選)
專題調查
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特點及啟迪
政府主導型養農、強農、惠農政策的成效、
問題與建議
農村民間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實證分析——基于某省兩村的調查
村級基層組織與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為例
“三農”觀察
大豆的故事——資本如何危及人類安全
農民工權益維護的難點:戶籍制度背后的利益格局
村莊變遷過程中的舊村、留守兒童問題及出路——以鄂東A縣白村一樁雞群丟失事件為例
本期話題
城鎮化的冷思考
“世界第一山地大國”城鎮化之見
不要讓行政主導城鎮化
社會結構張力下的農村“啃老”問題
“三農”人物
翠竹情農民夢——記轉業干部張道槐的農民情結
“三農”動態
“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座談會”會議綜述

書摘/試閱

如果把美國的標準拿來區分中國的城市和鄉村,那么中國大部分村莊夠得上城市。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一個區域的常住人口以農業以及相關產業為主就可以定義為農村,其他人口聚居區則可定義為城市。通常前一類居民點的人口總量較小,人們居住較為分散。如果沒有政府的不當干預,以農業及相關產業為主的人口居住會隨農業的進步更加分散。
美國農村的農業人口大約占農村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余居民或與農業產業鏈有關,或為“逆城市化”導致的非農業人口。中國農村目前常住人口主要為農業人口,與農業相關但不直接從事農場生產活動的人口已經開始分化,城市人口的‘‘逆城市化”轉移也已經發生。筆者估計,即使中國農業高度現代化以后,中國農村的農業人口也不會下降到農村總人口的七分之一,可能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左右。
以上述分析為基礎,本文所指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本質上是以農業為主的居民區與其他以工商業為主的居民區之間完成居民權利的平等化重構。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概述了2020年之前必須要實現的六項工作目標。盡管此次會議文件沒有明確勾勒城鄉一體化的遠景,但我們依據主要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對這一遠景目標作一個總的描述。
城鄉一體化目標的提出,本意在于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中國和諧發展。根據這個內涵,城鄉一體化目標必須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建立城鄉統一市場,特別是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根源。我國農產品市場發育較好,但涉及土地、勞動和資本的農村要素市場未能很好發育,相關制度建設也十分滯后。城市化質量低、農村土地糾紛、“小產權房”困局等皆與城鄉要素市場不統一有關。
第二,城鄉居民收入基本一致,農民收入甚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農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無從談起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按黨的十八大確立的目標,如果到2020年我國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農民收入必須增長更快才能確保城鄉收入差距縮小。
第三,城鄉居民公共服務水平基本一致,特別是社會保障的城鄉分離體制完全消除。社會保障水平會因全國居民收入不同而形成差異,但不能因為居民身份不同而存在差異。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