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華傳統美德之今用(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傳統美德之今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中華傳統美德之今用》既引經據典,又深入淺出;既遵循寫作的一般規律,又體現黨校的特色。全書把傳統美德與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結合起來,把古代的道德典型與現代的道德模范結合起來,把歷史的眼光與全球的視野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與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從而,為實現“中國夢”打下道德的理論基礎。

目次

序言
總論薪火相傳德蔭今世
一、源遠流長的文明結晶
(一)文明結晶行為規范
(二)源遠流長兼容并蓄
(三)“仁”是核心 “愛”為根本
二、博大精深的寶貴財富
(一)“國之四維” 禮義廉恥
(二)“三達德”說知仁勇也
(三)孟子“四德” 仁義禮智
(四)“五倫十義” 亞圣之說
(五)“五常之道” 道德綱領
(六)朱熹“八德” 儒家精髓
三、影響深遠的現實價值
(一)修身為本通達人生
(二)管理家庭共享天倫
(三)治國以正為政以德
第一講以德立人厚德載物
一、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
(一)以德立人人之根本
(二)以德為先為官之道
(三)德惟善政治國之要
(四)天人合德生態和諧
二、提升素質的時代呼喚
(一)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二)揚善抑惡道德風尚
(三)明辨榮辱時代新風
(四)禮儀之邦良好形象
三、潤澤蒼生的崇高品德
(一)柔順承天博厚載物
(二)防微杜漸積善修德
(三)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四)含蓄內斂謙虛謹慎
四、學以致用的傳承行為
(一)古為今用建設四德
(二)中外結合洋為中用
(三)政府推動率先垂范
(四)全民參與典型引導
第二講仁者愛人博施濟眾
一、仁者愛人的道德核心
(一)以仁存心仁者愛人
(二)愛人之心始于親親
(三)推己及人泛愛大眾
(四)堅持原則愛憎分明
二、博施濟眾的仁愛之舉
(一)博施濟眾天下大愛
(二)高尚品格人人可為
(三)慈善精神現實關懷
第三講以教興國正風敦俗
一、以教化人的興國之路
(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二)教民化民潤物無聲
二、正風敦俗的求治之道
(一)民風民俗關乎盛衰
(二)政教習俗相順而行
三、移風易俗的長遠之計
……
第四講 自強不息志學踐行
第五講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第六講與人為善以和為貴
第七講孝敬父母百行之首
第八講夫義婦德兄友弟恭
第九講忠于職守敬業樂業
第十講言必忠信行必篤敬
第十一講明禮守禮容恭心敬
第十二講見義勇為 見利思義
第十三講廉潔奉公清正嚴明
第十四講行己有恥趨榮避辱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于區分,但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中卻往往很難分辨清楚,善與惡有相對性的一面,而同樣是善和惡,也有大小之分。必須把握事情的實質,能夠分析不同條件下善的大小輕重以及可能的后果,這樣才能避免善心反遭惡報的尷尬境地。希臘寓言中的農夫和蛇的故事以及中國傳統寓言故事中的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都異曲同工地說明了與人為善中的“智”的原則問題,只有把握了這個原則才能更好地與人為善。
二是受恩必報,施人勿念。愛是需要傳遞的,與人為善是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事情,本不求回報。但對于受惠者來說要“知恩圖報”,恰恰因為有了知恩圖報,與人為善才能、也才會行得更遠。《呂氏春秋》記載了“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這樣兩個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貢出國游歷,見到一個魯國籍的奴隸,便自己出錢將他贖了回來。按照當時魯國的規定,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凡有人能花錢把他們贖回的,可以到國家報銷贖金。但子貢贖了人卻不愿接受國家報銷的贖金,一時在魯國被傳為佳話。孔子的另一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為了表示感謝,送了子路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子貢贖人而不肯要按照法律應得的獎金,孔子惡之,說:從此不會再有人替魯國人贖身了。子路救人后欣然接受了別人送給他的牛,孔子知道后很高興,說:從此這樣救人的事情會更多。中國傳統道德在強調與人為善的同時,更強調這種為善的相互性。“受人點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和“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都是強調這種相愛互利的人際交往。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思想中,這種兼愛相利的思想得到了集中體現。墨子說:“姑嘗本原之,先王之此書,《大雅》之所道,日:‘無言而不任誰,無德而不幸及,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此即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強調不僅僅要主動地去與人為善,而且當受到別人善意的幫助時更要加倍地報答,這樣才能保持和進一步維護這種兼愛互利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墨子的“投桃報李”更有另一層含義,即在人際交往中,只應求付出,而不應求回報。我與人為善,別人雖然一定會有所回報,但我卻不應該要求別人一定要報答我。《墨子·獸問》中說:“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則人唯恐其有賜于己也。”如果行善之人而必望人報,則人必敬而遠之。有些人為別人做了些事情,就總想著要回報,似乎覺得這樣才不虧。如果沒有得到預想的回報,就覺得人心叵測,甚至發誓再也不與人為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